第二十回 一心一意谋久安 君臣同心封泰山 (第2/2页)
此时,刘秀的心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太尉赵熹、大司空张纯为首的三公大臣,因为吃了前些年,进谏封禅,遭到训斥的苦头,虽然都已经体察出,刘秀的真实心意,但谁也不敢,率先提出封禅的建议,生怕再次自讨没趣,遭到皇帝训斥。
见太尉赵熹、大司空张纯为首的三公大臣,执迷不悟,或者是假装糊涂,刘秀心里,更加着急。
刘秀只好,急急忙忙地亲自动手,去寻觅封禅的依据和理由,好寻找一个恰巧正当的机会,去提醒自己的臣属,让臣属们警醒:
“朕心里很清楚,举行封禅这样的盛世大典,自然是草率不得的,当然应该,找点可靠的依据,或象样的理由来才行的。
一则,可以堂而皇之地展现,朕的文治武功,稳定国家,震慑万邦,安抚百姓,不给人以掩人耳目,自吹自擂之感;
二则,也可以给为朕,自食其言,改变当初一心一意,拒绝封禅的初衷,找一个合适的台阶下。”
想到这里,刘秀轻松了一些,命令皇太子刘庄,搬出皇家藏书,开始专心致志地寻找研读起来。
一代英明的君王刘秀,也不能摆脱,俗人百姓,虚荣爱面子,炫耀己功的心理。
何况刘秀,如今年老体衰,自知来日不多,还有自己深谋远虑的考虑,要借封禅大典,来稳定国家,震慑万邦,安抚百姓,培养汉朝廷官吏百姓,对于新兴王朝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伟大设想呢!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在沐浴斋戒以后,刘秀夜读谶纬书《河图会昌符》,很是有感。
读到书上那句“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的话,刘秀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不已道:
“朕整天忙于国事,疏于读书,已经很久都不曾有闲暇,阅读圣贤典籍了。想不到《河图会昌符》里面,竟然包含有如此之多难测的玄机和深刻的哲理啊!”
刘秀一向迷信谶纬,甚至把谶纬,立为汉朝廷的国策,常常按谶纬办事。
那些不信谶纬的大臣,著名士大夫,甚至因为这一点,而受到刘秀的斥责和贬斥。
“《河图会昌符》上面的‘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这些话中,包含的玄机,是如此明显,朕先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这些神秘莫测的‘模糊语’,岂不是对朕,应该及时,到泰山封禅的一种重要启迪吗?”
刘秀读到这里,如梦初醒,警醒自己道。
也难怪刘秀,对《河图会昌符》等符命图谶,是如此的痴迷。那个时代里,君王大臣、官吏百姓的日常意识中,都相信一种,循环论的哲学观点。
而循环论的哲学观点,大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周而复始,循环前进的。
研究这些学问的阴阳家、星相学家、术士们,于是就联系阴阳五行,以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作为五德,认为这五行五德,也是循环变化、不断转移的。
联系到国家的兴亡盛衰上,便是五德的循环发展,和不断转移、变化的结果。
研究这些学问的的阴阳家、星相学家、术士们,于是振振有辞地推论说道,夏王朝属木,而商王朝属金,周王朝自然而然,就属火了。
因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火克金,金克木,所以夏、商、周的变化,就是遵循这个五行五德的相生相克的轨迹,来运行的。
东汉王朝建立之后,也继承了这个,影响十分深远的五行五德学说,认为新兴的汉王朝,是属于火德,所以应该,崇尚红色。于是,旗帜、衣物等标志性的东西,都崇尚红色了。
《河图会昌符》等符命图谶里的“赤刘”的“赤”,就是红色的意思,表示汉朝廷的“火德”。而那个“九”字,则是表示刘秀的宗法辈分。
在汉王朝皇家的宗族辈分中,按辈分的排行,出生于舂陵侯家族旁支的刘秀,应该是高祖皇帝刘邦的九世孙。
所以,刘秀联系到自己的辈分,理解《河图会昌符》等符命图谶里面的“赤刘之后”,自然而然,就是指他这个汉皇帝刘秀本人了。
按照五行五德的循环规律,“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这些谶语的大致意思就是说:
皇帝此次,到泰山去封禅,就是去接受,天帝神灵的旨意;如果不善于利用这一次封禅大典,那么对于国家和朝廷,就没有什么益处了;如能够认真地利用这一次封禅大典,那么奸邪伪善的人,就不会出现了。百姓安乐,国家自然而然,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理了。
读到这里,刘秀顿然醒悟,恍然大悟道:
“《河图会昌符》这等符命图谶,不是已经,给予了朕,明明白白的启迪吗?
朕怎么能够违背,天帝神灵的启示,不成就封禅泰山,这盛世大典呢?”
自此以后,刘秀已经打定了,封禅泰山的打算,只希望属下的臣子们,能够及时领悟,自己的真实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