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诸三公倡议封禅 汉皇帝拒绝媚言 (第2/2页)
你们奏章里,究竟说的是什么话啊!如此混淆是非,颠倒黑白。难道你们,只知道阿谀奉迎、溜须拍马,讨取朕的欢心,以获取你们自己的高官厚禄、功名富贵呢?
难道你们,就没长眼睛,没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没有看清楚,天下不幸百姓,真实生活的情形吗?
当今,日月薄蚀,灾异并臻,吏失其职,朝野怨恨,可谓四海不宁,民怨沸腾。
朕即位三十年的成绩,究竟又有些什么呢?不过是天下黎民百姓的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哪里值得庆贺呢?
圣人曾经说道:‘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朕不就是如此吗?
为什么要让朕,玷污五帝三皇以来,在泰山封禅的七十二位英明君王的光辉记录呢?
朕虽然年老,但还不算昏聩糊涂,不是是非不明、黑白不分之君,不是你们,奉承溜须的马屁功夫,就能够,欺哄愚弄朕的!
朕今天向你们严格申明,如果有那一个大臣,哪个州郡、封国的地方官吏,敢于从遥远的地方,派遣自己的属下官员,前来京师祝寿,或是对朝廷讲些,溜须拍马、歌功颂德之类的赞颂虚美之词,那可是拍马屁,拍到了蹄子上。
朕一定会以,愚弄君王、忽悠天子、欺下瞒上之罪,严厉处罚他的谄媚阿谀。
朕将判处他,剃光头发的髡刑,放逐他到边疆蛮荒,去开荒垦地,让他切身实地地去体验一下,天下百姓,辛劳悲惨的真实情形,不再胡言乱语,扰乱君王试听。”
刘秀的愤怒,溢于言表,畅心快意地倾泻了,自己心中,沉郁已久的失望与愤懑之情,声色俱厉地训斥随行的太尉赵熹、大司空张纯为首的三公大臣道。
见皇帝严正拒绝举行封禅大典,太尉赵熹、大司空张纯为首的三公大臣,拍马屁拍到了蹄子上,都感到老大莫趣,只好闷闷不乐地各自离去,不敢再提。
汉朝廷正直坦诚的士大夫,见太尉赵熹、大司空张纯为首的三公大臣谄媚皇帝破壁,都十分赞赏,刘秀的清醒和明智,情不自禁地赞扬刘秀道:
“陛下真是英明啊!
此时此刻,陛下公开拒绝,太尉赵憙、大司空张纯和文武大臣的封禅建议,不是明明白白地说明,陛下的头脑,依然十分清醒,能够认清形势吗?
陛下作为一个中兴之主,具有超然的风度和智慧,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忽悠糊弄的啊!
有君如此,百姓还担忧什么呢?”
自从太尉赵熹、大司空张纯为首的三公大臣提出的封禅建议,遭到刘秀的严辞拒绝以后,汉朝廷的文武大臣,地方官吏,也变得更加清醒,不得不相互告诫道:
“哎呀,诸君,陛下头脑清醒,并不是一个,甘愿受到臣民欺哄和愚弄,可以随意糊弄的糊涂君王啊!
臣等怎么能够,不恪尽职守,为国效忠呢?否则,陛下问罪下来,我们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经历此事以后,汉朝廷的政风,又有了好的改变。
文武大臣,地方官吏,知道皇帝,欣赏脚踏实地的实干,并不喜欢阿谀奉迎,溜须拍马的谄媚行为。
于是,文武大臣,地方官吏,开始下到基层,去实事求是地了解,汉朝廷治理上的不足,体验天下百姓生活的艰辛。
再也没有哪一个大臣,敢于在刘秀的面前,公开明目张胆地提到“封禅”、“祝寿”之类的话语,以此去阿谀谄媚君王,捞取荣华富贵了。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闰三月三日,刘秀君臣一行,巡视鲁国等北方郡国完毕,重新返回了京师洛阳。
正如刘秀等汉朝廷君臣担心的那样,不久,汉朝廷又有天灾人祸发生。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四月,天空有彗星,出现于紫宫位置附近,停留很长时间,才慢慢移动开。
接着,到了五月,一场场大的水灾,又在全国很多州郡发生了,百姓损失惨重。
得到彗星出现,灾害连连的报告,刘秀等汉朝廷君臣,更加忧惧不安,时刻担心,有新的变乱发生。
为了安抚百姓,刘秀再次下旨,颁发朝廷恩赐,赏赐天下每一个成年男子爵位,每人二级,鳏、寡、孤、独以及患上绝症,穷得无法生存的百姓,每人再发给粟米六斛,以此来安抚赈济百姓。
刘秀见灾难频繁,担心民变多发的琅琊郡等地,再次爆发当年赤眉军、铜马军那样的民变。
于是,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七月,刘秀等汉朝廷君臣,再次巡视到鲁国等地镇抚。
刘秀下旨,免除自己的诞生地-济阳县的百姓,一年的徭役,颁行皇帝恩赐。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十一月,刘秀君臣一行,巡视鲁国等地完毕,顺利地返回,重新回到了东都洛阳。
刘秀君臣一行,刚刚回到东都洛阳不久,就传来了胶东侯贾复去世的消息。
刘秀闻奏,物伤其类,很是悲痛伤心,与群臣谈论往事,一直思念感伤胶东侯贾复不已。
胶东侯贾复,当初在河北,追上巡视河北的刘秀以后,就忠心耿耿地跟从时任大司马的刘秀,征伐各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屡立战功,从来就没有丧师失败过。
贾复武艺高强,喜欢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贾复曾经多次,与诸将一道,在溃围之中,力挽狂澜,解救汉军的危机。贾复身上所受的创伤,达到了十二处之多,有一次差点因伤重而丧命。
见贾复领军作战,十分勇敢无畏,喜欢勇往直前,单枪匹马地深入敌军阵营,刘秀非常忧虑,常常担心,贾复受伤死亡,丧失一员得力的大将。
所以,刘秀很少任命贾复,独自担任汉军主将,带领一支军队远征,独立作战,而称赞贾复的勇敢节气,常让贾复,跟随在自己身边侍卫,率军保护自己。
贾复也因此,而缺少像大司马吴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征南大将军岑彭、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将领那样,独当一面的杰出功勋。
诸将每每论功,自夸炫耀自己的功绩之时,贾复常常是默默无语,从没有向诸将,称说过自己的赫赫功绩。
只有刘秀,深知贾复的护驾之功,常在炫耀功劳的诸将的面前,为贾复辩解,称说贾复的护驾贡献说道:
“诸位英雄豪杰:
你们的功劳,朕心明如镜,心里十分清楚,早已经记在了你们的功劳簿上面。
贾君的功劳和贡献,也不是以一次战斗的功劳,就能够计量出来的,朕也是心里有数,不可磨灭。”
诸将再也不敢在贾复面前炫耀自己的功劳了。
天下大定以后,贾复因功,受封胶东侯。
平定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以后,贾复因时常侍奉护卫刘秀的缘故,十分了解,刘秀想偃息干戈,修理文德,不想让功臣勋旧,拥兵自重,常驻京师,威胁君王的心理。
胶东侯贾复,于是与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等卓有见识的功臣勋旧一道,适时共同上书,建议刘秀,削去甲兵,休养生息,敦重儒学,提倡学问。
刘秀深以为然,对胶东侯贾复、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等人的建议,大为欣赏,就下旨,罢掉了左右将军的职位,免除了功臣勋旧的军职,让他们回归各自的封地。
后来,胶东侯贾复以列侯,赐以大第,加位特进。
胶东侯贾复,为人刚毅正直,注重大节,回到自己的私第以后,就关门修养自己的威德,从不参与,可能让君王产生忌讳的事情。
建义大将军朱祐,看重贾复的不凡学识和杰出才干,曾经向刘秀荐举说,胶东侯贾复,才干卓越,宜为宰相。
刘秀正以吏事,交予三公等文臣去处理,而且了解贾复等功臣的性格和个性,所以对属下功臣,大都不重用政事,而是让功臣宿将,回到他们自己的封邑就国,以便让君臣两安。
最终,刘秀并没有接受,建义大将军朱祐的请求,也没有任用贾复为相。
所以那时,立下赫赫功勋的列侯,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等三位,虽然大都,没有在朝中任实职,却因足智多谋,见识卓绝,能够与公卿大臣一道,参议国家大事,恩宠待遇最厚。
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正月,又到来了,虽然汉朝廷政事,早已经走上了正规,但汉朝廷全国,依然灾难频繁,并不太平。
接连发生的日食、蝗灾、旱涝灾害等变异,搅得汉朝廷君臣,不得安宁,刘秀也彻夜不安,常常夜不能寐。
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五月,全国很多郡国,大水成灾,尤其是黄河流域,河堤经常溃决,灾难更加严重。
刘秀得到水灾消息,一直忧心忡忡,时常寝食不安。与太子刘庄,在皇宫内一起讨论、处理国家大事之时,刘秀依然难以平静,常常挂在嘴边。
太子刘庄,见父皇为水灾忧虑,常常食不甘味,辗转反侧,急忙利用处理公事的闲暇,与父皇闲聊,出言安慰父皇道:
“陛下:
黄河溃堤,洪水泛滥,本是常事,陛下也不可太过忧虑,伤害至尊至贵的龙体。
为今之计,还是先行安置、赈济灾民为上,以免新莽末年,天灾人祸不断,以至于流民遍地,盗贼纷扰的局面出现。”
刘秀深以为然,赞同道:
“孩儿言之有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百姓不宁,天下不安。朕当立即大赦天下,妥善安置赈济灾民,抚慰百姓,帮助百姓,度过灾难。
只是,朕深深忧虑的是,如今国力未盛,朕治理水患,有心无力,让百姓遭受天灾人祸之苦,洪水蝗灾之难,心内恻隐哀伤。恐怕朕今生今世,朕是无力量、无时间治理水患了。”
见父皇忧心忡忡,刘庄再次抚慰父皇道:
“父皇放心!
孩儿对天发誓,一天完成父皇未竟的事业,治理好黄河水患,让新莽时代,灾民四起的悲剧,不再发生。”
听了儿子刘庄之言,刘秀稍稍放心,鼓励刘庄道:
“孩儿啊,不要忘了今天,对父皇的承诺。朕如今年纪老迈,恐怕无缘看见,治好黄河,百姓安居乐业的一天了。
但愿治好黄河的那一天,家祭之时,父皇能够听见,孩儿成就治河丰功伟绩的消息。”
父子俩一席交谈,刘秀心情好了许多,父子俩当即停止闲聊,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不久,刘秀再次颁旨,恩赏朝廷赏赐,赐天下男子爵位,每人二级;鳏寡孤独贫,不能自存者,每人五斛粟米赈济。
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五月三十日,日食再次发生。不久,北方州郡,又蝗虫成灾。
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九月,刘秀再次下诏,大赦天下,犯死罪者免死,给予男子下蚕室,女子幽闭的惩罚。
就在这时,鲜卑部落大人(首领)于仇贲等,率其族人,奉使贡献。
刘秀见北方边塞安宁,一片和平,才稍稍心安了一些,下旨封鲜卑部落大人于仇贲等,为王侯,管理各自的部落。
10
鲜卑部落,是东胡的残余部众之一,因为居住在鲜卑山,所以自号部族名为鲜卑。
鲜卑部落与乌桓部落,同出于东胡,所以,他们的言语习俗,与乌桓部落,大体相同。
自从东胡被匈奴汗国冒顿单于所破以后,余部的鲜卑部落,就远窜辽东一带生活,没有与汉朝廷直接相通,而是与乌桓部落接壤。
后来,匈奴汗国发生内乱分裂,南北单于,更相攻伐,鲜卑部落压力减轻,才逐渐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