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二十五回 公孙述商讨反击 隗季孟图谋自立

第二十五回 公孙述商讨反击 隗季孟图谋自立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东汉之布衣天子!

自王莽末年以来,天下各地,就战争不断。各地干戈不息,加之干旱水灾连连,蝗虫四起,稼谷不成,百姓难以生活,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渴望和平安宁的日子。

到了建武初年(公元25年),刘秀在高邑登基称帝之时,虽然河北州郡,大体平定,但天下百姓,还未从战争的严重创伤中恢复过来。那时,一石粟米,已经价值黄金一斤,不时有人与人相食的凄惨事件,不断发生。

到了建武二年(公元26年)秋天,由于北方州郡,战争依然不断发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粮价暴涨的局面,依然没有多大改观。

那是,北方州郡,大片田地,依然荒芜,野谷丛生,野蚕成茧。百姓往往收其果实,采摘野菜野果等,以为衣粮,苟且偷生。

转眼之间,到了建武五年(公元29年),中原大地各州郡,战争终于渐渐减少,恢复和平,情况才开始好转。

北方州郡的田地,终于重新得到了开垦和种植。野生的谷粟也逐步渐少,百姓的天地才有了一些收成,汉朝廷才终于缓过气来。

到了这时,刘秀建立的大汉朝廷,才开始改变,以前没有节制,肆意掳掠百姓的恶习,朝廷有了正常的粮食和赋税等收入,新兴的汉朝廷,才真正走向稳定。

就在建武五年(公元29年)的年末,凉州牧窦融的河西五郡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

莎车王国国王“康”等西域诸国国王,透过凉州牧窦融,上表刘秀,请求归顺大汉朝廷。

凉州牧窦融大喜,立即代表大汉皇帝刘秀,封归顺汉朝廷的西域莎车王国国王“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任命“康”,担任西域的大都尉。

西域五十五个城国,都先先后后,宣布脱离匈奴汗国的统辖,归属于莎车王国,服从汉朝廷的领导。

北中国的统一局面,开始渐渐完成。

建武六年(公元30年)正月到了,汉朝廷的国势,也越来越好,有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之势,刘秀一统天下,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心愿,也更加强烈。

于是,刘秀下旨,命令汉军诸将,迅速派兵,平定还未归顺的各个州郡,尽快在全国各地,恢复汉朝廷的治理。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一月底,诛虏将军刘隆,担任主将,率领汉军诸将领,终于攻破了舒城等地,斩杀了割据舒城的原庐江连率,自称淮南王的李宪。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二月,大司马吴汉,率领汉军主力,攻陷了朐县(江苏东海县南)。

海西王董宪,东平王庞萌等,逃出了汉军的重围,向方与县(山东鱼台县)方向,仓皇逃去。

大司马吴汉,率军追击,击败了溃逃的流民军,抓获了海西王董宪的妻子儿女等部属将士。

闻听妻子儿女等部属将士被俘,海西王董宪更加绝望,打算率领残部,重新向汉朝廷归降。

海西王董宪痛哭流涕,致谢部下吏士道:

“诸君:

孤的妻子儿女和部属将士,皆已被汉军抓获。孤如今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久苦诸公了,多谢主公一向的帮助与辅佐,请诸公各投明主。”

部下吏士,众皆痛哭流涕,感激感叹道:“多谢大王恩惠。臣等愿意,与大王共进退。”

海西王董宪于是与东平王庞萌等,率领部将十余骑,欲从小道,前去拜见刘秀,归降汉朝廷。

大司马吴汉统领汉军,追赶到了方与县,拒绝海西王董宪与东平王庞萌的归降。

海西王董宪以及部下将士,被大司马吴汉部下的校尉韩湛等人所杀,而东平王庞萌,也被大司马吴汉的裨将黔陵所杀,余部残军,被汉军斩杀殆尽。

方与县大捷的喜讯,迅速传到了东都洛阳。

刘秀下旨,奖励大司马吴汉以及部属将士,校尉韩湛等立功将士,被封为列侯,裨将黔陵等立功将士,被封为关内侯。

自海西王董宪与东平王庞萌被灭之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崤山以东地区,所有的割据势力,几乎全部都被刘秀汉朝廷军队扫平,北中国终于大部统一。

于是,天下粗定,唯陇地、蜀地未平。

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刘秀的新兴汉朝廷,竭尽全力,终于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全都平定了。

战事凯旋之后,各地领兵将领,奉皇帝旨意,率领他们的军队,纷纷回到东都洛阳,进行休整。

刘秀经常设宴招待,大力赏赐立功的功臣宿将们。

经历多年,战争的伤痛与折磨,饱受战争创伤的汉朝廷君臣,和普通的官吏百姓一样,对经年不断的战事,早已经是深感厌倦,深恶痛绝,不忍提起。

天下官吏百姓士大夫们,都十分渴望,能够重新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迎来太平盛世。

此时,西州隗嚣,已经派自己的大儿子隗洵,前来东都洛阳,充当汉朝廷的人质,而西蜀公孙述的成家朝廷,又牢牢地占据了偏远的西南边陲,势力日渐巩固。

刘秀心里,苦于长时间的战争折磨,心里充满着休战的情绪。在犒赏功臣宿将的庆功宴会上,刘秀不无厌倦,十分坦诚地与众将谈论朝廷的部署道:

“诸位爱卿:

辛苦各位了!

多年以来,战事不断,天下动荡不宁,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可谓民不聊生。

不瞒诸君,长年累月,征战不息,朕早就已经,对战争深恶痛疾了。

如今,朕打算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暂时就把隗嚣、公孙述这两个枭雄,置之度外吧!

各位将军,如今战事已息,你们尽管安心,在京师休养、享乐,听从朕的旨令。

朕将把征剿的士卒,调防河内郡(河南武陟县)等地驻防,防止野心家觊觎京师,萌生祸端。

至于隗季孟与公孙子阳两位先生的问题,朕将尽量采取和平攻势,写信跟他们,联络与交流,为他们分析利害祸福,剖析天下大势,力争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诸将齐声赞美刘秀的决策道:

“皇帝英明!不战而能屈人之兵,此乃明智之举。能使百姓士大夫,免于战火,免受战争的蹂躏,实乃上上之策!”

见诸将并未异议,刘秀大为安心,遂命令将领们,在京师洛阳修养,而把士卒们,调防到河内郡等地驻守,拱卫京师。

刘秀一直非常欣赏西州上将军隗嚣的才干和品行,千方百计,想把隗嚣招来,作为自己的部下,于是常常对着朝中文武大臣,赞扬隗嚣道:

“季孟是忠厚长者,才干品行俱佳。可惜,被不识时务之徒迷惑,不肯前来洛阳朝觐,令人遗憾惋惜啊!”

刘秀还多次传书,到陇地与蜀地,向西州上将军隗嚣,与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宣讲天下大势的发展趋势,以及致祸或得福的道理,希望能够,说服隗嚣和公孙述,早日归顺汉朝廷,避免生灵涂炭。

隗嚣部属的门客和掾史中,有很多人是诸生(儒士,士大夫文人)出生,很有见识学问。听到刘秀对隗嚣的期许,读到刘秀的传书以后,士大夫们都感叹不已。

每次大臣讨论政务的上书或者皇帝的圣旨颁布到西州以后,隗嚣部属的士大夫,都争相讽读,热烈讨论。

所以,在这以后,刘秀对隗嚣上书所做的回复答辞,变得更加慎重严谨,特别注意文采和文辞,以免被西州士大夫耻笑。

然而,汉朝廷君臣,努力收服西州上将军隗嚣,促使隗嚣归顺汉朝廷的行动,却进行得并不顺利。

阴差阳错,一系列偶然事件的发生,促使汉朝廷与西州双方,原本良好的关系,渐渐发生了偏移。

当初,隗嚣派遣他的亲信,云旗将军周宗的哥哥拒蜀侯周游等士大夫,作为隗嚣的使者,与马援等人一道,到汉朝廷报讯,了解汉朝廷君臣的心意。

那时,路途盗贼横行。

不料,旅途之上,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影响了隗嚣与汉朝廷的关系。

拒蜀侯周游等,到了西京长安以后,为了安全,就率领部属,到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营中住宿。

不料在汉营之中,却突然遭遇了一场变故,使者拒蜀侯周游,居然被他的仇家,所击杀了。

征西大将军冯异,大吃一惊,急忙向刘秀报告。

西州使节使者拒蜀侯周游,在汉营被杀这件事,在汉朝廷和西州,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不仅是隗嚣部下亲信的大将云旗将军周宗,愤怒怨恨,欲为自己的大哥拒蜀侯周游,报仇雪恨。而且西州上将军隗嚣也疑心重重,心中留下了一种不详的阴影。

西州上将军隗嚣,私下忧虑不安,没有想到可能是西蜀公孙述挑拨离间的诡计,而是对汉朝廷君臣充满疑虑,对云旗将军周宗等亲信部属说道:

“诸君:

拒蜀侯(周游),在汉营被杀,本将军私下猜测,这一定是汉朝廷内部的某些大臣将领,不满本将军对待建武皇帝的态度,欲挑拨西州与汉朝廷的良好关系,挑动西州与征西大将军冯异的矛盾与隔阂,故意派人这样做,两虎相争,好从中谋利啊!”

云旗将军周宗等亲信部属,也赞同隗嚣的看法说道:

“上将军言之有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我们还是小心为妙,防备洛阳汉朝廷会有阴谋诡计啊!”

其时,汉朝廷出使西州,也遭遇波折。

刘秀也曾经派遣卫尉铫期等人,作为汉朝廷的使者,带着珍宝缯帛等礼品,前去天水郡,准备赏赐给西州上将军隗嚣。

可是,铫期到达郑地之时,再一次遇到了盗贼的黑手。汉朝廷赏赐给隗嚣的珍宝财物,居然被一伙贼人,明目张胆地劫走了。

卫尉铫期等人,恐惧不安,急忙向刘秀回报赏赐给隗嚣的珍宝,已经丢失,出使西州,也受到严重影响。

听到卫尉铫期等使节的报告以后,刘秀心里非常不快,也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刘秀命令召回卫尉铫期,对汉朝廷使节慨叹道:

“唉,诸君,诸事这么不顺,究竟是天帝神灵的意思,还是有人暗中,在其中作梗呢?

难道是朕与隗嚣的友好关系,不能和谐了吗?

为什么隗嚣派来的重要使者拒蜀侯周游,光天化日之下,会在征西大将军军营里,无缘无故地遭遇复仇,被他人谋杀了呢?

为什么朕派卫尉大人,赏赐给隗嚣的财物,也会在半路之上,被这一伙嚣张的盗贼,盗光了呢?

难道真是天意如此,我与隗季孟君臣不谐吗?”

刘秀的心中,也是密布阴云,难以晴朗,一种隐忧,在刘秀的心里,挥之不去。

后来,班彪、郑兴、马援等隗嚣亲近、信任之人,反复劝说隗嚣,向洛阳汉朝廷靠拢,隗嚣都不肯接受。

慢慢地,西州主张自立割据的势力逐渐占据上风,隗嚣与洛阳汉朝廷的关系,也越发疏远、隔阂。

接到洛阳汉帝刘秀的亲笔书信,远在西蜀一隅的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辗转反侧,也苦苦地思考了好些日子。

一天上朝,公孙述留下大司徒李熊,对大司徒李熊说道:

“司徒大人啊:

朕不是不明白,百姓士大夫厌倦战乱,天下终归统一的大势。朕也深知,朕的成家帝国,偏处西蜀,无论是实力,还是民心所归,都难以与中原王朝抗衡。

然而,建武皇帝能够依靠,布衣出生,就雄踞河北,占据大半个天下地盘。

朕也是京兆世家大族出生,比建武皇帝创业的基础,更加雄厚,朕怎么就不能够,独霸一方,成就一番青史留名的伟业呢?”

大司徒李熊,也赞同公孙述割据自立的主张,趁机鼓动公孙述说道:

“陛下言之有理。俗谚,‘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何况陛下,已经占据了天府之国,出产丰盛,人杰地灵,兵精粮足,足以与中原抗衡呢?”

有了大司徒李熊,弟弟大司马公孙光、大司空公孙恢等三公大臣的强有力支持,最终公孙述的野心,战胜了一切。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于是亲笔给刘秀回信,极力地辩白自己割据一方的立场和为政处事的方针,大力宣扬自己的圣明治理,声称自己是应运而生,受到天地神灵护佑。

公孙述深知符命图谶在百姓和士大夫心里的巨大影响力,于是也仿效王莽当年的行径,运用符命图谶,来为自己的称帝,寻找舆论依据,用调侃的语气,对刘秀声称道:

“建武皇帝陛下:

你口口声声对外号称,你的皇帝宝座,来自于符命图谶,乃君权神授,不惜制造有利于你的谶言惑众。

不瞒建武皇帝陛下,朕的名字,也早就见于,图谶符命的启迪之中,乃天帝神灵所定,天命所归。

岂能够说,你的宝座,就是天地神灵的启示,合理合法,符合天心民意。朕的宝座,就来得不明不白呢?”

刘秀、公孙述、无上大将军张丰等,都十分清楚,图谶符命的妙用。他们早就已经看明白,图谶符命对于君王大臣和天下官吏百姓士大夫的巨大诱惑力和影响力。

就如当初王莽的所作所为一样,当初刘秀在高邑登基称帝,也是借助了符命图谶这些舆论的巨大威力。

得到公孙述的回信,刘秀的内心深处,突然有一种深深的隐忧产生。

一种担心与烦恼,涌上了刘秀的心底。刘秀面露难色,忧心忡忡地对建议大将军朱祐等亲信大臣说道:

“诸君啊:

当初,江湖术士王郎那厮,在邯郸起事,就是假借成帝私生子刘子舆的名义,用图谶符命,来迷惑人心。王莽那个僭贼,也把符命图谶,玩得滚瓜烂熟,以至于最终篡夺大汉皇位。

将来,还不知道还有哪些个野心家,将会如法炮制,用图谶符命,去愚弄百姓呢!这是朕深深忧虑的啊!

为了巩固新兴的大汉王朝,朕怎么能够容忍,公孙述这些个恶贼,假借符命图谶,阻碍天下的一统呢?”

建议大将军朱祐,深以为然,于是趁机出言,提醒刘秀道:

“陛下:

你一定要重视谶纬符命之言的传播,不要让公孙述之徒,蛊惑人心,乱了天下人的向往。”

刘秀认为有理,赞同道:

“大师兄言之有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朕岂能够让公孙子阳之徒,扰乱国家大计呢?”

于是,刘秀急急回信给公孙述,就公孙述信中提到的图谶符命等诸多问题,予以辨析和驳斥,宣称自己继承汉帝国的大业,才是最为合法的。刘秀在给公孙述的信中写道:

“公孙皇帝:

图谶符命的问题,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够随意解释,就能够随便理解的。

朕虽然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但愿就此事,为公孙皇帝,加以解析,共同探讨。

阁下所谈到的图谶符命问题中,所说的‘公孙’皇帝,实际上并不是指阁下本人,而是指的宣帝陛下。

宣帝陛下(汉宣帝即刘询,又名刘病已),才是武帝陛下正儿八经的玄孙(公孙)。

照公孙皇帝的荒谬说法,岂不是所有姓‘公孙’的,最终都有资格,成为皇帝,独霸一方吗?

代替汉王朝的君王,图谶符命上,的的确确曾经写到,是姓‘当涂’,名字叫‘高’。

难道阁下,就是当涂高本人吗?

阁下又言之凿凿,十分肯定地说道,阁下的手上,有什么‘公孙帝’之类的奇异掌纹,说这是一种祥瑞,一种明显的证据。

朕私下以为,阁下这一类说法,似乎有点自欺欺人、愚弄他人的意味。

当初,王莽这个僭贼,为了窃国,假借祥瑞金匮符命,玩的那一套欺世盗名,愚弄百姓的把戏,阁下岂能够仿效呢?

阁下并不是朕的乱臣贼子,只不过,如今天下的形势如此,秦王失鹿,仓促之间,人人都希望追逐,渴望能够,称心如意得到,当上君王,一统天下而已。

如今,阁下的年纪已老,可是妻子儿女,还十分幼小。他们肯定不能够,给予阁下你,任何实质上的帮助的。

朕私下以为,阁下应该尽快独立地,做出你的判断和决定,不要仰仗别人,能够帮助于你,替你作出最终的决策。

实际上,一国之君,皇帝陛下这至高无上的神圣宝座,纯用个人的力量,是根本争不到手的,需要官吏百姓士大夫的拥护和拥戴,和命运机遇的垂青才行。

阁下您千万不要,迷信于图谶符命的预言,自欺欺人,哄骗自己,也欺骗他人。

凡事,都请阁下,要三思而后行!”

接到刘秀的亲笔书信以后,公孙述依然执迷不悟,认为自己有天地神灵护佑和西蜀险峻的地势保护以及西蜀百姓士大夫的拥戴,于是对大司徒李熊等大臣说道:

“大司徒啊:

建武皇帝,实在有些不知所云。

朕的君权神授,图谶符命上面,早就已经明确表示,岂是这个建武皇帝,能够否认的呢?

朕坚信,朕的成家帝国,依靠西蜀天险和天府之国的富饶,就能够维持,割据一方的独立局面。

朕岂能够,因建武皇帝的一纸书信,就违背天命,降低自己的身价,归附中原呢?”

大司徒李熊,依然赞同公孙述与刘秀的洛阳汉朝廷对抗的主张,称赞公孙述的看法道:

“陛下英明!陛下一代英杰,占据天府之国,岂能够俯首称臣,受制于人,将富裕土地,拱手让人呢?”

于是,公孙述回信,向刘秀回应道:

“建武皇帝阁下:

朕不是刚愎自用之君,继位以来,就非常喜欢察纳雅言,按照部属大臣将领们的意见和建议去行事。

等朕征求大家的意见以后,才做出朕的决定吧!”

恰在此时,公孙述部下的骑兵将领骑都尉平陵郡(陕西咸阳市东北)人荆邯,为公孙述提出了一个非常远大的谋略。

公孙述大喜,越发信心百倍,更加相信,他能够凭借西蜀的力量,维持偏安一隅的局势,甚至有能力,完成一统天下的重任。

公孙述遂一心放纵个人的欲望和野心,最终没有接受,刘秀提出的放弃割据,回归统一的建议。

其时,公孙述部下的骑都尉荆邯,是一个有勇有谋,高瞻远瞩的骑兵将领,知道公孙述不肯屈服于汉朝廷,俯首称臣。

于是,骑都尉荆邯,进宫拜见公孙述,为公孙述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战略,建议公孙述说道:

“陛下:

臣以为,兵者,是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废啊!

昔秦皇失其政,天下豪杰并起。汉高祖刘邦,无前人遗迹,也无立锥之地,却由普通的一介平民,一个卑微的亭长出身,起于行阵之间,很快在军队中崛起。

高祖皇帝,身自奋击,挺身而出,与西楚霸王项羽,大小战斗有百余回之多。

先前,不知有多少次,高祖皇帝都被项羽等敌手,打得溃不成军,多次深陷困境,几乎被捉被杀。

然而,高祖皇帝,意志坚定,不屈不挠,依然重新集结部众,顽强恢复了过来。

高祖皇帝聚合部下,休养创伤,再度战斗,最终逼迫项羽,乌江自刎,奠定了汉室数百年的宏大基业。

高祖皇帝面对困难挫折之时,为什么会如此临危不惧,坚贞不屈,勇往直前呢?

是因为高祖皇帝相信,前进流血而死,总比后退灭亡要好,要更加壮烈。

起初,西州上将军隗嚣,曾经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运,享有那个时代,给予西州上将军隗嚣的一切机遇和恩惠,拥有雍州一带广大而又辽阔的土地。

隗嚣兵强马壮,声威显赫,雍州士大夫与黎民百姓,也全部归附于他,威信传播山东(崤山以东)。

后来,遇到更始帝时代,朝政混乱,绿林诸王,争权夺利,把得到的朝廷,再次失掉。

顷刻间,天下土崩瓦解,百姓士大夫伸长脖子,渴望圣君降临,拯救苍生,盼望天下,重归太平。

隗嚣不在此时,抓住宝贵的时机,乘胜向东进军,夺取皇权,攫取国家的最高权力,而是打算,退后一步,想要在西州发展壮大,成就西伯姬昌的霸业,这就已经是,一种战略上的巨大失策了。

到了后来,虽然隗嚣,依然尊敬师长,尊崇士大夫及儒家学者,招揽宾客隐士,有着美好的名声。

但他裁减西州的武装部队,放弃战斗训练,低声下气、卑躬屈膝地侍奉洛阳汉室朝廷,放弃自己一统天下的雄伟战略,希望偏处一隅,竟然还不自量力地自以为,他隗嚣是文王姬昌出世,这就已经是一种徒劳的做作,一种枉然的努力了。

只因那时那地,天下大体略定,隗嚣早就已经失去了,当初天帝神灵赐予他的最好的机会和时机了。

我们已经可以设想,隗嚣最终的结局了。

即使今后,形势发展,隗嚣不满于他的现状和地位,野心勃发,试图反水,背叛洛阳汉朝廷,也肯定会是,人心尽失,大势已去,最终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的。

臣料想,隗嚣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逆天行事,众叛亲离。

只是因为,隗嚣当初的大好时机已逝,天下已经逐步恢复稳定和太平,已经没有多少人,心甘情愿再冒着,身死国灭,家族屠灭的巨大风险,去为隗嚣卖命了。

而洛阳汉朝廷的情形,则完全不同。由于得到了隗嚣的暂时归附和恭顺,就使得洛阳建武皇帝,没有了西顾之忧。

建武皇帝就可以,把西州隗嚣,暂时抛到自己的脑后,而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从事,在东方州郡,讨伐扫荡群雄的战争。

至此,四分天下,建武皇帝实际上,就已经拥有了三分,力量对比,已经倾向于洛阳汉朝廷。

我们可以这样大胆设想,显而易见,洛阳建武皇帝,一定不会满意于,西州隗嚣的若即若离、貌合神离、半独立半割据的状态,最终一定会采取果断措施,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

最终,实际上的天下局势发展的趋势,也显而易见,必定会是臣设想的这样。

陛下可知道,洛阳建武皇帝,为什么要派出来歙,马援等人,充当汉朝廷的使节,出使西州呢?洛阳建武皇帝这样做,究竟有什么重要目的吗?

实际上,洛阳建武皇帝,派出来歙,马援等人回到西州此举,可谓深谋远虑,乃釜底抽薪之计。

臣以为,洛阳建武皇帝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巩固,汉朝廷在西州的威慑力和影响力,就是为了秘密去策动,隗嚣内部士大夫的背叛和分离,号召与隗嚣离心离德的西州人士,以及那些还未归附汉朝廷的英雄豪杰,最终使西州士大夫的人心,向往山东汉朝廷,达到孤立隗嚣的目的罢了!

陛下英明睿智,深谋远虑,有了西州隗嚣的前车之鉴,怎么能够不引起陛下的高度警觉,以免步上后尘呢?

经过洛阳汉朝廷的这一努力之后,五分天下,建武皇帝就占有了四分。西州与中原的强弱之别,就已经十分明了,西州已经无法抗拒洛阳汉朝廷了。

所以可以预见,如果最后,隗嚣依然不肯,归顺中原汉朝廷的话,最终,势必与建武皇帝撕破脸皮。

洛阳建武皇帝,一定会命令大军,向西进攻,西州隗嚣,必定战败,这已经没有任何疑问和异议了。

天地下的明智人,都已经明白,这里的强弱胜败之分,也许只有隗嚣,自己还执迷不悟,一直沉迷其中,还不明白这些,简单浅显、强弱对比与力量转化的道理。

雍州天水郡诸地,如果最终被汉朝廷平定,则九分天下,建武皇帝就已经拥有了八分,在这以后的形势,就会对建武皇帝的汉朝廷更加的有利。

而今,分析我们成家帝国的所处的险恶形势,却是更加地令臣,忧心忡忡,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陛下虽然号称,拥有天府之国的地利,实际上仅仅拥有梁州(包括四川及陕西南部)一地的土地和财富,对内要奉养皇帝、皇宫、皇族,对外要供应武装部队,奉养文武百官和地方官吏,梁州百姓的负担,实际上十分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