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理常山邓晨出力 讨河内岑彭献计 (第2/2页)
如今,本王的事业草创,还不是可以沾沾自喜、高枕无忧之时。本王一直身怀恐惧,唯恐大业,半途而废,最终不能够成功。
请问岑大人,你还有什么善言,可以指教本王的,请不吝赐教!本王感激不尽。”
岑彭借机,向刘秀进言,解救河内郡郡守韩歆说道:
“大王谦逊诚恳,岑彭就直言无忌了。
岑彭以为,大王欲图大事,除了认清形势以外,非英才不足以济世,非贤良不足以治民。
大王当不拘一格,广招英杰,任用贤才,招揽豪杰之士,切忌任人唯亲,断了英雄豪杰、贤良士大夫上进之心。
岑彭以为,韩歆此人,是南阳地区的正直君子、贤良士大夫,家世显赫,又是大家豪右出生,广有人缘,才干卓越,忠心耿耿,可以为大王所用。
况且,韩歆坚守危城,欲为更始帝效忠,也是自己的职责和正气所在,正当大力奖励,以此激发,忠诚烈士,为国效忠之心,做好天下人的楷模和表率。”
刘秀大悟,赞扬岑彭的举荐道:
“岑大人言之有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郡守职责,本当如此。
本王正欲在,部属将领之中,提倡如此尽忠职守、忠心耿耿、不畏强暴的义举。
本王答应岑大人,不仅立即下令,赦免韩歆,而且还将对韩歆大人,委以重任。”
刘秀、岑彭两人,相见恨晚,尽兴谈罢而散。
萧王刘秀,庚即下令,赦免韩歆为更始帝效忠之罪。不久,刘秀又下令,任命韩歆,担任前将军邓禹的军师,大受信任。
那时,更始帝任命的大将军吕植等将领,率领玄汉军队,正屯驻淇园一带坚守。
在岑彭的劝说下,大将军吕植,也率军归降了萧王刘秀,为刘秀所用。
刘秀大喜,对岑彭更加信任。刘秀发现,岑彭正直无私,不畏强暴,才干卓越,军政才能俱佳。
刘秀庚即下令,任命岑彭与祭遵一道,担任刺奸大将军,派岑彭、祭遵,督察各营将士,授以平时所持的符节,随军平定河北。
其时,玄汉西京长安,已经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局。
安居西京长安未央宫的更始帝刘玄,并不是天天,都泡在醇酒和女人堆里。
更始帝的头脑,也有非常清醒的时候。
“陛下:
萧王刘秀,不听从陛下旨意,拒绝回京,还残杀陛下派遣的使节官吏,并派兵公开攻占河内郡。
请陛下下旨,立即处置。”
刘玄闻讯,大惊失色,愧悔莫及。
当着侍臣肉墩之面,更始帝对叔父国三老刘良,前大司徒、宛王刘赐,埋怨不止,喋喋不休地责怪宛王刘赐道:
“宛王误朕,宛王误朕啊!
朕懊悔当初,不听大司马、舞阴王诸位大人之劝,一时心软,答应让刘秀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子,抚巡河北。这岂不是放虎归山吗?
如今,朕的报应,终于到了。
诸位爱卿,刘秀这小子的反意已明,已经成为了朕的大汉朝廷的大敌了。
说不定某一天,刘秀这小子,就会来找朕的麻烦,为他的伯升大哥、刘稷兄弟,报仇雪恨了。
看样子,刘秀这个叛逆狂妄的小子,羽翼渐丰,已经不再顾忌朕的权威了。
刘秀这个小子,早就已经想把河内郡据为己有,作为他与朕,对抗的根据地了。
诸位爱卿,如今刘秀这小子,明目张胆地占据河内郡,岂不是已经意味着,这小子已经拉开了与朕的大汉朝廷,公开对抗的序幕吗?
朕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河内郡位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东南,北通上党,南迫洛阳,是进入并州、冀州的门户。
刘秀这个小子,占领了河内郡以后,岂不是已经直接威胁到,朕的东都洛阳的安全吗?
并且,刘秀这小子的军队,还能够牵制住黄河以南,大汉朝廷军队的北进,保证河北地区的安全。
从战略地位看,魏郡、河内郡等郡,独不逢兵,而城邑完整,仓廪充实。
看样子,刘秀这个小子,还真有几刷子,很不简单啊!他对河内郡优越的经济状况,也非常重视呢!
哎呀,都怪朕,怪朕啊!
朕一时心慈手软,被这个小子的老实、胆怯迷惑住了,认为这小子谨小慎微、胆小怕事,不足为惧。
想不到今天,朕还真看走眼了,尾大不掉,让竖子成名,让这个小子,成了气候。
然而,朕是天下之主,天下归心,兵强马壮。朕岂能够让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子,称心如意、为所欲为呢?
肉墩啊,速传朕的旨意,召大司徒、右大司马、左丞相、尚书令大人等诸位大臣,进宫议事。”
更始帝刘玄,当然十分清楚河北局势的危险,力求扳回一局,立即下旨,召集大司徒李松、右大司马赵萌,左丞相曹竟、尚书令曹诩等亲信大臣,进宫商量对策。
这一次,更始帝刘玄,少有的果断。
与大司徒李松、右大司马赵萌,左丞相曹竟、尚书令曹诩等亲信大臣商议以后,更始帝急忙下旨,派遣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等将领,率领三十万玄汉将士,协助舞阴王李轶,防守东都洛阳,从南面防备刘秀,突袭东都洛阳。
玄汉三十万大军,云集东都洛阳,一下子造成了进逼河内郡,威胁萧王刘秀大军的形势。
更始帝刘玄,还秘密下旨,给尚书令谢躬,命令尚书令谢躬,以及部下六位大将,密切关注萧王刘秀的一举一动,防止萧王刘秀,公开发兵,反叛朝廷。
实际上,更始帝君臣,并不是现在,才意识到河内郡、河东郡等河北诸郡的重要性。
更始帝君臣,虽然颟顸糊涂,但总有清醒的时候,他们心里,早就已经非常清楚,河北诸郡,对于玄汉王朝的重要意义,并且已经提前做出了,很多的应对措施,镇服各地。
当初更始二年(公元24年)正月之时,更始帝刘玄,听到大司徒李松等大臣报告,知道邯郸刘子舆,已经突然崛起,大司马刘秀,抵挡不住,已经向南败退。
得到河北局势,发生巨变,大司马刘秀,走投无路的消息,更始帝又惊又喜,但也有些着急担心。
更始帝立即下旨,召集大司徒李松等亲信大臣,商量对策,急于稳定河北的局势。
很快,更始帝君臣,就做出了决策。
不久,更始帝下令,命令亲信的大臣尚书令谢躬,担任主将,率领六位将军,一边监视刘秀的行动,一边配合刘秀的大军,攻击邯郸刘子舆。
同时,更始帝还派出亲信的官员鲍永,去担任河东郡太守,由河东郡向西,发动攻击,去反击邯郸刘子舆。
尚书令谢躬,字子张,也是南阳郡人,很早就与更始帝认识,很受更始帝信任。
接受更始帝的旨意之后,尚书令谢躬,就率领绿林将领马武等六位将军,攻打刘子舆、刘林君臣,守卫的京师邯郸。
但赵汉军队防守严密,尚书令谢躬统领的汉军,久久也不能攻下赵汉的都城邯郸。
幸好此时,大司马刘秀,也对邯郸势在必得,要攻占邯郸,已经率领大批汉军,来到邯郸城下。
尚书令谢躬、与大司马刘秀,两军联合,才一举攻占了邯郸,平定了刘子舆的势力。
汉军进了邯郸城以后,大司马刘秀下令,全军将士,不许掳掠邯郸百姓,抢劫官府百姓财富。
尚书令谢躬的裨将谢笋,却违背大司马刘秀的命令,抢劫掳掠邯郸城里的富裕百姓,引起了民愤。
尚书令谢躬,发现自己的部属谢笋,违背大司马刘秀的军令,抢掠百姓,却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也不请示、报告给大司马刘秀知道。
刘秀闻讯,深为痛恨。
所以,虽然尚书令谢躬、与大司马刘秀两军,都在邯郸城里驻扎,但谢、刘两军,还都是分城而处,互相戒备,提防对方吞并。
10
尚书令谢躬及其部将马武等,不久发现,大司马刘秀,攻破了邯郸之后,兵强马壮,似乎逐渐萌生了异心。
眼见萧王刘秀,已经有了自立门户的勃勃雄心,甚至暗自打算,抗拒更始帝之命,尚书令谢躬,非常担心忧虑,于是一边秘密向更始帝上书,一边防备着刘秀。
所以,从那时开始,大司马刘秀,与更始帝的亲信尚书令谢躬、绿林将领马武等玄汉将领之间,就已经貌合神离,开始了明争暗斗。
谢刘两军之间,甚至还为地盘和各自的利益问题,发生一些比较剧烈的矛盾和冲突。
尚书令谢躬,虽然没有多少心机,但也不是平庸的俗人。
觉察出了刘秀的异常表现以后,尚书令谢躬与部将马武等六将,也在暗中时常谋划,对刘秀的军队,发动袭击,吞并刘秀军队。
然而,刘秀军纪严明,部下拥有幽州突骑,是兵强马壮,人马众多,堪称精锐之士。
最终,尚书令谢躬等七将,因为对刘秀太过忌惮,不敢贸然发动军队,对刘秀发动突然袭击。
11
尚书令谢躬等七将,投鼠忌器,不敢率先发动,只得将大司马刘秀的一系列反状,禀告更始帝知道,请求更始帝用计。
接到尚书令谢躬的密报,更始帝更加担忧刘秀背离。
于是,更始帝接受大司徒李松、五威将军、舞阴王李轶兄弟以及右大司马赵萌等亲信大臣的意见,欲明升暗降,封刘秀为王,诏刘秀回京,并派遣苗萌等官吏,担任幽州牧等官职,接替刘秀亲信的幽州以及各郡官员,来一个釜底抽薪,消除隐患。
刘秀见更始帝率先动手,先发制人,心里更加忧虑。
于是,刘秀接受冯异、邓禹等人的计谋,开始反制,不肯接受更始帝的诏命。
刘秀借河北未平之故,抗拒更始帝的圣旨,并派吴汉、耿弇等办事果断的将领,担任大将军,雷厉风行地诛杀,更始帝任命的州郡官吏,不回自己的萧王封国就职。
但起初,刘秀准备不足,而更始帝任命的幽州牧苗曾等地方官员未除,隐忧在心,加上刘秀自己,也十分忌惮,尚书令谢躬以及部下六位大将的兵力强大。
因此,刘秀设计,千方百计想稳住尚书令谢躬,于是与尚书令谢躬等七位玄汉将领,虚与委蛇,迷惑谢躬等。
当两部将领饮宴高会之时,大司马刘秀,常常当着在场诸多官员将领之面,夸奖和赞誉尚书令谢躬,称赞尚书令谢躬,勤于职事,对更始帝忠心耿耿。
听了刘秀的夸奖和赞誉以后,尚书令谢躬沾沾自喜,深为得意,对刘秀的赞誉深信不疑,一点也不怀疑刘秀的夸赞之中,居心叵测。
谢躬对刘秀的好感增加,戒备也渐渐懈怠,常常自鸣得意地当着部下将领亲人,吹嘘大司马刘秀,对他的肯定。
尚书令谢躬的妻子谢夫人,非常聪明,善于洞察人心。其时,谢夫人也跟随自己的丈夫尚书令谢躬一道,出征河北。
看见丈夫谢躬,沾沾自喜、对刘秀推心置腹、毫无芥蒂的表现,尚书令谢躬的妻子谢夫人,非常担心。
11
谢夫人常常与自己的侍女谢昭儿等亲人闲聊,谈论国家大事,品评人物。
一天,大司马刘秀,专程到谢府,拜访尚书令谢躬。谢夫人见了刘秀以后,深有感触,对自己的侍女谢昭儿说道:
“昭儿啊,你看,刚刚进府里来,拜访尚书令大人的那人,就是大司马大人了。你对大司马大人的初步印象如何啊?”
侍女谢昭儿,不知道夫人所言,究竟何意,随随便便地回答谢夫人说道:
“禀告夫人:
大司马大人,相貌堂堂,英俊潇洒,言谈举止,十分谦逊坦率,恐怕没有什么心机吧!”
“昭儿啊,你大错特错了。大司马大人,看起来襟怀坦荡,谨小慎微,实际上胸怀大志,很有心机。
就为此,臣妾常常暗自为尚书令大人忧心啊!
尚书令大人,心地善良,喜听别人好话,没有什么心计,为人死板,不知道变通,与大司马相处,十分尴尬。恐怕最终,尚书令大人会吃大司马大亏,遭到大司马的算计。”
侍女谢昭儿,恍然大悟,提醒谢夫人道:
“夫人说得很对。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外表忠贞之人,常常口蜜腹剑,包藏祸心,不得不防。请夫人及时提醒尚书令大人,保持高度警惕。”
“昭儿说得很对。臣妾一定说服尚书令大人,不要掉进大司马的陷阱。”谢夫人答应侍女道。
谢夫人时刻为自己的丈夫谢躬担心,于是多次警告、并劝戒自己的丈夫尚书令谢躬,叫他提防刘秀说道:
“夫君啊,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大司马大人,外表一团和气,胸无城府,与世无争,实际上胸怀大志,终非池中之物。总有一天,必将龙飞九天,腾空而起。
而夫君你,一心一意地效忠皇帝,与大司马在一起,其心不一,恐怕不可能和睦相处。
如果,你效忠陛下,跟大司马大人的冤仇结下,恐怕今后,你们必然,是势不两立之势,必将成为死敌。
常言道,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大司马大人与你并不相得,亲近,却对你大献殷勤,恐怕包藏祸心。
可是夫君你,却轻易就相信,大司马秀那个家伙,阿谀奉迎、心口不一的那一套假话,喜欢他表面上的那套推诚布公,虚情假意的东西,不作一点防备。
到了最后,恐怕夫君,必定要受制于人,终必栽在刘秀那个家伙的手里的!”
但尚书令谢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对妻子谢夫人的劝告,很是蔑视,一点也不在意,呵斥妻子道:
“媛儿,你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些什么呢?我们男人间的交往,谈论和处理国家大事,难免有意见分歧。你们这些小女人,插什么嘴呢?
刘公不是经常称赞我,对待行政工作,细心而又认真,堪称文武双全,是国家栋梁吗?”
谢夫人听了,更加担忧,对丈夫谢躬说道:
“夫君啊,刘秀那个家伙,经常对你这样讲,你更要加倍警惕,时刻提防啊!
还是那句老话,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夫君不可不加倍小心谨慎,提防奸计啊!
刘秀那个家伙,常常当面称赞你说道:
‘谢尚书为人,正直无私,办事公正,是个真正的贤明官吏哩!’这不过是松懈大人的戒备之心,伺机图之罢了。”
尚书令谢躬,依然不肯接受谢夫人的真知灼见,谢夫人沮丧不已,忧虑不安。
稍后,谢夫人与自己丈夫尚书令谢躬,私下交流的话语,居然在无意之中,传到了刘秀的耳朵里。
刘秀听了,佩服不已,心里更加担心,谢夫人识破自己的计谋。于是,刘秀对邓禹、冯异、朱祐等亲信部属说道:
“诸君:
想不到妇孺之中,也有如此贤明聪明的女子。如果小看了女子的见识,必定死到哪里,也不知道啊!
看样子,我们再不动手,必将有人,看破我们的计谋,坏了国家大事。”
自此,刘秀主意已定,加快了行动步伐。尚书令谢躬,糊涂颟顸,依然不以为意。
11
不久,尚书令谢躬,与妻子谢夫人一道,率领马武等六位将军,统领数万军队,移军南下,驻屯邺城。
这时,刘秀已经率领部属汉军,迫降了铜马军等数股流民大军,兵力更加强大。
尚书令谢躬,后悔不已,更加忌惮刘秀兵强马壮,担心刘秀发动突袭,吞并他的军队。
刘秀实力超然强大,当然非常清楚,尚书令谢躬恐惧、担忧的心理,于是将计就计,向尚书令谢躬,建议说道:
“尚书令大人,你忠于王事,恪尽职守,爱护部属,真是朝廷的良吏。
以前,我与尚书令大人一道,联合攻击僭贼刘子舆,希望为国家立下大功。
结果,我们两人领军作战,配合十分默契,最终歼灭了僭伪之贼,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勋,很受陛下的赞赏奖励。
回想往事,本王依然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如今,本王殷切希望,能够再与尚书大人等诸将一道,继续为国效力,痛歼尤来山贼等流民军,再建赫赫功勋。
本王打算,率领我所部的汉军主力,到射犬一带,去追击攻打反叛的赤眉、青犊、尤来等股山贼,相信我军,必然会攻破他们。
本王预料,在山阳的赤眉、青犊、尤来山贼余部,听到我军歼灭赤眉、青犊、尤来等股山贼主力的消息以后,必然会惊走逃跑,四处逃窜。
本王想请求尚书令大人,率领六位将军,帮助本王,堵截逃跑的赤眉、青犊、尤来等山贼。
本王相信,凭借尚书令大人的威力和赫赫威名,我们两军,密切联合,一定能够击破赤眉、青犊、尤来山贼那些散兵游勇,一劳永逸、完全彻底地消灭他们。
尚书令大人,让我们一道,同心协力,为国建功,一举破敌,青史留名,名垂千古。”
尚书令谢躬,觉得避开刘秀,避免与刘秀军队正面冲突,正是一件好事,心里很是得意受用。
尚书令谢躬,急忙大笑着,答应刘秀的设计道:
“好!就按照大王的意见,去办理吧!谢某一定全心全意,配合大王,围追赤眉、青犊、尤来山贼,为国建功。”
尚书令谢躬,没有料到,刘秀与自己联合围堵尤来等山贼的建议,包藏祸心,乃调虎离山之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秀其时,已经秘密设计,当赤眉、青犊、尤来流民,北入邺城境内,尚书令谢躬倾巢而动,率主力部队,去堵截赤眉、青犊、尤来流民,邺城城里空虚之时,刘秀就派军,乘虚而入,趁机袭取,尚书令谢躬驻守的邺城,将邺城据为己有,并接受邺城城里的军队。
听了刘秀的建议,尚书令谢躬,被刘秀蒙在鼓里,没有防备刘秀,有什么阴谋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