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八十八回 商大计冷静应对谋结盟说服绿林

第八十八回 商大计冷静应对谋结盟说服绿林 (第2/2页)

新莽建立之后,王莽大肆剥夺,前朝宗室贵族的权益,刘縯、刘秀诸兄弟所在的舂陵家族,已经被剥夺了爵位和封土,到了家无十户之资的地步。

所以,刘縯、刘秀诸舂陵兄弟,带头组建舂陵汉军,决意举兵反莽复汉之时,手头十分拮据。

虽然几乎把舂陵刘家的家财散尽,但舂陵汉军,依然十分困窘,常常面临捉襟见肘的窘迫情形。

因此,刘縯、刘秀诸舂陵兄弟等舂陵汉军首脑人物,不得不常常为筹措,舂陵汉军举义经费,而东奔西走,疲于奔命。

今天,刘秀与刘安主仆二人,来到赊店这个地方,就有这样的目的。

当时,盗贼蜂起,天下并不太平,赊店即使是水陆交通要道,也商旅稀少,贸易受损。虽然已经是中午午饭时刻,但酒店里的生意,依然非常清淡。

只有刘秀与刘安主仆二人,闷闷不乐地坐在饭桌前,默默地吃着饭,掌柜刘畅,在柜台后打着瞌睡。

吃着吃着,刘秀有些无聊和心焦起来。不喜欢饮酒的刘秀,突然有了想喝酒的念头。

刘秀有些不耐烦地急慌慌地叫醒掌柜刘畅,吆喝道:“老板,请来一壶清酒。”准备与仆人刘安同饮。

掌柜刘畅,急忙麻利地提来了清酒。刘秀一言不发,闷闷不乐地与刘安喝着酒解乏,想着自己的心事。

眼见舂陵诸兄弟,举兵起义,家财已经用尽,八方筹措,也仍然拮据万分,困难重重,几杯老酒下肚,刘秀不禁愁上心来,心里更加着急忧虑。

在吃饭休息的那一点短暂的时间里,刘秀也依然是满腹心事,在苦苦思考着,如何尽快尽早地解决,义军面临的那些十分急切又窘迫的给养、粮草等问题。

想到这里,平时十分冷静的刘秀,越发坐不住了。

草草地吃过午饭,结过账,刘秀就带着奴仆刘安,快步走出小店,准备继续向前赶路。

刘秀与仆人刘安,刚刚准备踏出酒店。突然,一股疾风,从门口刮了进来。

一阵酒旗剧烈飘动的“哗哗”声音,突然传了过来。低头赶路的刘秀、刘安主仆,大吃了一惊。

刘秀急忙抬起头来,一眼望见了酒家店主的巨大店幡。店幡在大风中随风飘扬,发出了“哗啦啦”的声响。

酒家店主的店幡上,写着的那一个大大的“刘”字,显得十分醒目,就像一面巨大的军旗。

看见那面十分晃眼的酒店店幡,刘秀好像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似的,自语道:

“我们的队伍,刚刚成立,连个像样的帅旗都没有。怎么能够起到号令的作用,像一个复兴汉室的仁义之师的样子呢?

我何不买来店主的店幡,改造改造一用,作为我们号令的军旗呢?”

想到这里,刘秀有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刘秀像记起了什么要事似的,急急忙忙叫刘安停下,急忙转过身子,重新回到了酒店里。

刘安不解,也只好跟着小主人回到酒店。

刘秀、刘安主仆,重新回到酒家掌柜刘畅的酒店时,刘秀却犹豫不决起来。

刘秀摸摸自己的口袋,早已经是空无一文了,根本就没有购买那面旗帜的金钱了。

刘秀看了看店掌柜刘畅,欲言又止。

好在刘秀,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于是,刘秀计划着,要赊店老板刘畅的店幡,来当汉军大军的帅旗。

思忖半晌,刘秀只好厚着脸皮,委婉地向店掌柜刘畅说道:

“刘掌柜,能否借你的店幡一用呢?”

刘秀客客气气,面色微微发红,态度恭敬,有些不好意思地询问掌柜刘畅道。

刘秀心里很清楚,店幡对于一个店家的重要意义,并且这一副店幡,它的价值不菲。

说完这话,刘秀突然觉得,有些唐突,心里有些不安起来,生怕店家刘畅,一口拒绝。

这个刘掌柜,一向见多识广,仗义疏财。

“眼前这个叫做刘秀的年青人,不是那个前朝贵族子弟吗?听说他进过太学,讲究信用,是一个知书识礼的谦谦君子啊!

刘伯升、刘文叔诸舂陵兄弟,秘密聚会,召集群英,共讨莽贼,复兴汉室,可说远近皆知。

刘秀赊用我店店幡的目的,恐怕是用来充作大旗,号令部众,攻打恶贼王莽,除暴安良的。

虽然我是一介小民,但人心思汉,复兴汉室,也是责无旁贷,应尽之责,岂能够置身事外呢?”

这个刘掌柜见多识广,其实早已经听说了舂陵刘縯、刘秀诸舂陵兄弟,暗中密谋,举兵反莽、兴复汉室的传言。

刘秀一提出借用店幡的请求,酒保刘畅就一下子猜到了刘秀的用意。

店主刘畅,交友极广,平时也听说了刘縯、刘秀诸舂陵兄弟,在南阳附近郡县的良好声誉和巨大的影响力,很清楚舂陵侯家族,在南阳当地的强大势力,得罪不得。

听了刘秀的唐突请求,掌柜刘畅,并没有一口拒绝,有些出乎刘秀意料。

“刘英雄,请稍息!莽贼暴虐,不遵时节,随意杀人,早就人神共愤,人人得而诛之。我辈小民,岂能够置身事外呢?

不过一面店幡而已,能够值得几何呢?我立即派人,上房去取,交于刘英雄。”

刘畅没有一丝犹豫,就很爽快地答应了刘秀要求,并立即派人,爬上房顶,取下了那面店幡。

店老板刘畅十分豪爽大方,将店幡恭恭敬敬地交给了刘秀,对刘秀说道:

“刘英雄,你尽管拿去用吧!

如今新莽暴虐,人心思汉,能为复兴汉室做点贡献,是小民的荣幸!”

“多谢掌柜!有民心的支持,怎么能够担心,复兴汉室大业,不能够成功呢?”

听了店老板刘畅之言,刘秀十分感动,感谢刘畅说道。

10

多年以后,反莽大业,终于成功,刘秀历尽艰辛,登基称帝,重新建立汉室。

回忆往事,刘秀仍然十分感激,刘老板当年的豪爽之举,一直念念不忘,小镇上这个小店刘老板,慷慨好义赊旗的功绩和恩情。

刘秀特别下旨,敕封兴隆镇上刘老板的小店,为“赊旗店”,赐封刘老板所酿的酒,为“赊店酒”,改兴隆小镇的名字为“赊店镇”。

刘秀还下旨,修建赊店镇的城墙,仿皇城长安洛阳的样子,修建了九座城门。

虽然那时,刘秀已经贵为天子,天下美酒,尽可以为己所用,但他依然对刘老板所酿的赊店酒,情有独钟,经常购买赊店酒,去招待宴饮臣下。

11

这个流传已久的美丽传说,似乎给了,营建赊店城池的人们,一个心理的暗示,要以修建九座城门,来彰现一个城镇的一段兴旺传奇的开始。

后来,有人考证说,赊店镇的城墙和城门,其实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与光武帝刘秀根本无关。

赊店镇的城墙和城门,它也并不是从前人们传说中所说的那样,是刘秀亲自下旨修建的,而是赊店镇镇上的居民,自筹资金建造的。

即使赊店镇,拥有九座城门的城墙这件事情,真的与光武帝刘秀无关,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自汉王朝开始,赊店镇就是水路、陆路交通,都十分便利的商贾云集之地,这一点,当无疑问。

让如今的人们,依然留有疑问的是,这个原本已经逐渐淡忘在人们记忆中的名镇赊店镇,已经成为了并不为人所知的小镇。

赊店镇的百姓,怎么能够有那么雄厚的财力,自己来营建,如此规模宏大的城池呢?

在赊店镇古城墙的旁边,还有一条已近乎干涸的名叫潘河的小河沟。

这条小河沟,只有那些有心人,才可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专家经过考证,告诉我们说道,如今这一条已近乎干涸的名叫潘河的小河沟,当时实际上是很深、很宽的一条大河。

古时候这个潘河,可是一条运输十分繁忙,给赊店镇城镇带来多年繁华的古河道。

在几百年前,正是这条,原来运输十分繁忙的古河道潘河,开启了一段,足以改变当时整个国家商业格局的商埠传奇。

潘河流经赊店镇这个地方,它曾经拥有一个,装卸大宗货物的码头。

而赊店镇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是水陆的交接处。潘河与赵河在这里交汇,最终汇入汉水。

南方水路来货,到赊店以后改走陆路,北方陆路到赊店转水路,使这里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码头。

那时,赊店镇这个码头,船连船,白帆相接,有人形容是白天千帆过,晚上万盏灯。

这个位于赊店镇的潘河码头,形成了一个辐射南北方圆数百里,十分重要的商品物质的集散地。

自然而然地,赊店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就使它在工商业开始发展之际,有了一段伟大的传奇。

当时正是清王朝雍正年间,恰好是晋商在商界叱咤风云,大展拳脚之时。

有一天,一位山西商人,来到了赊店镇这个中原小镇。他慧眼独具,一下子就看到了赊店镇这里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他判断,他可以从赊店镇这里开始,将自己的生意,扩展到全国。他便思考在赊店镇这里设立商号,开始构筑他的商业王国。

这位商人,就是清代著名的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山西常氏家族的伟人常万达。

从常万达开始,晋商们就将赊店镇,作为了他们的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从南方采购的茶叶,形成批量后,大都由水路运抵汉口;再由汉水北上达赊店镇,从赊店镇改陆路,用马匹驮运至洛阳;入太行,再经太原、大同分别到张家口或归化;然后穿越戈壁大漠到达恰克图或库仑;最终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或莫斯科。

从此以后,以山西商人常氏家族为首的晋商,逐渐垄断了南方数省转运至俄罗斯、外蒙的,以武夷山茶叶为主的商业贸易。

在历史上这条茶叶之路中,因为赊店镇,是最重要的水陆中转站之一,所以最终促成了,赊店镇繁荣的传奇。

12

当时的新王朝各地,流民起义,已经是风起云涌,烈火熊熊之势,此起彼伏。

新莽郡县官军,忙着四处镇压流民反叛,疲于奔命。到处是兵火连天,弱肉强食,兵连祸结的局势。

刘秀从赊店镇回去以后,就迫不及待地与大哥刘縯,以及诸位叔伯兄弟,商议起了舂陵汉军的出路问题。

13

那时那刻,柱天都部刘縯、刘秀诸兄弟心里都非常清楚,他们统领的舂陵汉军,实际上处境十分危险。

就是在南阳郡的各路流民军队伍里,只有七八千人的舂陵汉军,也显得是兵力弱小,势单力薄,随时面临,被别人吞并的危险。

如果刘縯、刘秀诸兄弟,统领的舂陵汉军,不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军事策略,他们的队伍,随时都可能成为别人的盘中美食,被人家吞并或者消灭。

遇到百姓深恶痛绝的新莽朝廷官军,舂陵汉军那是肯定没什么话说,一定与官军开打,拼个你死我活为止。

就是遇到其他流民军或者大户豪强的队伍,刘縯的舂陵汉军,也常常是凶多吉少,没有多少胜算。

要是人家嘴馋,看上了舂陵汉军的粮食辎重或者人马,结果也十分不妙。

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强者为王,各地豪强势力以及流民军之间,相互吞并的事儿,也是十分普遍的。

何况此时,王莽的官军,还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官府官军,对反叛的流民队伍,也是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虽然绿林军的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新市、平林两支人马,已经游击发展到了南阳郡的地界。

但南阳郡所属各县的大部分地方,实际上还牢牢地掌握在王莽的新王朝官府的手里,南阳郡官府官军的势力,在所有势力中,还是最大最强的。

绿林军所部的新市兵、平林兵的军队,还只是在南阳郡的南部边缘一带活动,对南阳郡的新莽官军,并没有构成直接的大的威胁。

而此时新王朝的皇帝王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打着复兴汉室旗号的宗室豪强反叛的威胁,远远胜过,流民队伍的抢劫和掳掠。

于是,王莽十分清醒地下旨,命令郡县官吏,将主要的官军力量,用在对付豪强大姓的力量上。

舂陵刘縯、刘秀诸兄弟的豪族军队一起事,南阳郡郡县官军的压力,自然而然地,就主要集中在了刘縯的舂陵汉军的身上。

舂陵汉军的情形,就显得更加危险窘困了。

14

好在舂陵汉军,虽然人马不多,但他们的领袖人物,柱天都部刘縯、刘秀诸兄弟以及盟友李通、李轶诸兄弟,邓氏家族邓晨、邓奉叔侄等,头脑都非常清醒,明白自己的实力。

刘縯、李通诸兄弟,非常清楚,他们这只弱小的汉军队伍,面临的危险处境,明白自己队伍的举措,稍有不慎,军事行动稍有不顺,舂陵汉军的人马,就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刘縯与李家诸兄弟,反复研究,明智地认识到,仅靠舂陵汉军,这支七八千人的队伍,要想单枪匹马地发展,创出一点成就,显然是不行的,就是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也是非常困难的。

必须与绿林军、地方豪强的队伍等其他友军结盟,走联合作战的道路,自己的这支队伍,才有发展的前途,也才能扭转,队伍最终失败的命运。

所以,为了扩大队伍联盟的力量,柱天都部刘縯与舂陵诸兄弟商议之后,决定主动出击,寻找各路盟友。

事不宜迟,柱天都部刘縯,稍稍有些空闲之后,立即派能言善辩的同族族弟刘嘉等叔伯兄弟,亲自出面,前去联络,各路义军。

柱天都部刘縯希望,能够说服绿林军三部“新市兵”首领王匡、王凤兄弟,以及绿林“平林兵”首领陈牧、“下江兵”首领王常等人,邀请他们前来南阳郡枣阳县,与舂陵汉军结盟,协同作战,一道对抗南阳郡新官军的围剿,共同反击官军的讨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