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回 商大计冷静应对谋结盟说服绿林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东汉之布衣天子!
此时,虽然义军的形势,极端危急,但汉柱天都部刘縯的头脑,却异常清醒,急忙紧急下令,召集刘秀等舂陵诸兄弟商议道:
“诸位兄弟:
宛城李通大哥诸李氏家族兄弟举义的密谋泄露,官军已经有了准备,如今看来,趁着都试,劫持郡县受检阅官军的计划,已经彻底破产,无法实施了。
看样子,如今,只有依靠我们舂陵诸刘氏兄弟,自己统领的汉军,去与官军周旋了。
可是,我军提前在舂陵起事,即将面临郡县官军的大举围剿。舂陵汉军,所面临的局势,是十分的严峻啊!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请问诸位兄弟,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看见舂陵汉军,势单力薄的现状,刘縯有些担心了,忧心忡忡地对舂陵诸兄弟说道。
实际上,不仅是汉柱天都部刘縯,刘秀与诸舂陵侯家族诸兄弟,心里都非常清楚,舂陵汉军自己的家底。
自从宛城李通、李轶等李家兄弟出事,举义密谋暴露以后,李通、李轶等李家诸兄弟,当初与刘縯、刘秀的舂陵刘家诸兄弟,事先拟制定好的,利用都试阅兵的机会,劫持南阳郡前队大夫甄阜和属正梁丘赐两人,夺取他们掌管的郡县军队,掌控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队的计划,也随之彻底落空。
眼见此情此景,刘秀也十分忧虑,于是对大哥汉柱天都部刘縯说道:
“柱天都部大哥的担心是正确的。我们诸位首领,亲自率领的舂陵子弟兵,只不过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队伍,根本不足与官军抗衡。
我们舂陵汉军各部,实际上由家族人马组成,主要是以舂陵侯家族武装为主加起来,总共也仅有七八千人,还要加上眷属在内。
而我们的家眷,随军征战,不仅不能够成为战斗力,反而会拖累大军行军作战。如果放弃家眷不管,家眷势必成为官军屠杀的对象,严重影响军心。因此,必须留下军队,保护家眷,跟随家眷进退。
我们舂陵汉军的队伍,孤立无援,武器盔甲、粮食辎重严重不足不说,还全是一群由刘家、邓家、李家等几大家族亲友和奴仆婢女,组成的乌合之众,缺乏最起码的军事训练。
邓氏家族子弟,虽然也参加了刘縯的复汉联盟,但邓氏家族的家族军队,实际上掌控在伟卿大哥的侄子,长房长孙的邓奉的手里。
而伟卿二姐哥,并非邓氏家族长房长孙,反而要受到侄子邓奉的掣肘与指挥,没有多大的决策权
且邓氏家族内部,邓氏家族的长辈叔伯以及家族子弟,并不十分赞同,伟卿二哥与我们舂陵刘家结盟,一道反叛新莽朝廷,复兴大汉社稷。
所以,小弟以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想方设法,寻找盟友,集结军需物质。”
听了刘秀发言,柱天都部刘縯点头称是道:
“三弟所言极是!寻找盟友和补充给养,招兵买马,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补充给养,我们哪怕倾家荡产,也要努力为之。问题是,举义复兴,为新莽所忌。除了我们的至亲戚属,谁愿意,甘冒杀头之罪,与我们结盟呢?”
刘縯很是忧虑,感叹道。
舂陵诸兄弟一听,都默默沉思起来。
后来的局势发展,就是对刘秀见解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以长房长孙邓奉为代表的邓氏家族部众,与舂陵汉军,始终若即若离,并不十分契合,甚至最终,背离了刘秀诸舂陵兄弟。
在小长安聚之战中,舂陵汉兵惨败,邓晨的妻子刘元和三个女儿遇害,汉军只好退守刘祉坚守的基地棘阳县城。
新野县令冯毅,眼见邓氏家族参与反叛,于是下令,污损了邓氏家族的房宅,焚烧了邓氏家族先祖的坟墓。
邓氏家族的人,无论长辈还是家族子弟,都对邓晨,跟随刘縯谋反,给邓氏家族惹祸,十分愤怒,怒气冲冲地责备邓晨言道:
“伟卿啊,我们邓氏家族一向很富足,无忧无虑。你何故追随老婆家里人,进入汤镬之中呢?”
而邓晨不理会邓氏家族叔伯的责怪,始终没有后悔的神色,一直矢志不移,不改初心。
而李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弱小。受到南阳郡官府镇压,李氏家族留下的力量,除了几个杰出的首脑以外,几乎损失殆尽,就更加微小了。
想起舂陵汉军队伍的组成和寻找盟友的情况,柱天都部刘縯,越发焦虑不安了。
刘縯十分清楚,三弟刘秀所言,是非常紧急重要的。
刘縯诸兄弟,自己率领的以舂陵刘氏家族武装为主的队伍,实际上是一群乌合之众。而舂陵汉军面对的,可是训练有素,力量十倍,甚至百倍于自己,具有丰富的镇压各种反叛力量和屠杀老百姓经验的郡县官军。
在军事力量、给养补充等对比上来说,刘縯统领的舂陵汉军,与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率领的官军,这两支队伍,简直就没有多少可比性。
由于起事仓促,举义准备不足,舂陵汉军的粮食辎重等军需物资,都极为匮乏。
舂陵汉军,实际上根本就不具备,打一次硬仗,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物资准备。
义军将士,全靠反抗新莽、复兴汉室的理想和信念,一腔报国热血和同仇敌忾的勇气,维持着队伍的团结和生存。
刘縯虽然不是行伍出身,但也略知兵法,实际上也十分清楚,每一个优秀的军事家都知道的道理。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战争不仅仅,是拼军队的实力、士气和战斗力,更是拼财力、拼军需、拼后勤、拼钱粮等物质的保障和供应。
军队的物资供应是否充裕、军队的后勤供给保障是否及时、军队的武器装备是否完备先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走向,制约着战争天平的平衡。
所以兵书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从实力上来说,刘縯与刘秀诸兄弟,统率的舂陵汉军,根本就比不上新王朝大力支持和装备的郡县官军。
舂陵汉军,既没有充足顺畅的后勤保障,也没有正规的行政组织和完整通畅的指挥体系。
舂陵汉军作战之时,他们几乎每家人,都是拖家携口,拖儿带母,一道行军打仗的。
这样的一支队伍,其实就是古代战争中,一支典型的男女老少混合编队的家族队伍。
且不要说他们要如何解决,武器装备等问题,就是解决一大帮子人的吃喝拉撒等日常生活问题,筹措他们所需要的经费和粮食,也需要首脑人物绞尽脑汁,才能够满足他们这只家族队伍的后勤供应。
舂陵家族诸兄弟,都知道解决部众的给养这个问题,是至为重要,事关队伍生死。
不要说一支军队前去行军打仗,就是在和平时期,一大家子人出外旅游和游玩,一路之上,一大家子人的花费,肯定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还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安排准备才行。
因此那时,汉柱天都部刘縯十分清楚,舂陵汉军的队伍,虽然已经暂时集结发动起来了,但他们面临的情形,却极为窘迫,军需供应,捉襟见肘。
所以,汉军起初在舂陵发兵之时,作为队伍各部的首领之一,号称大汉将军的刘秀,也只好骑着一头犍牛,去冲锋陷阵,参加那些夺取城镇堡寨的战斗,被家族部众,戏称之为“骑牛将军”。
就连像刘秀这样的,还属于舂陵汉军核心领导层的首脑人物之一,也是连一匹战马,也无法装备。舂陵汉军其他人员,奴仆婢女的军事配备,我们可想而知了。
此时,刘縯与刘秀诸兄弟,统率的舂陵汉军,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粮,去供应军队。
起兵之时,甚至到了连一面非常重要的像模像样的号令部众的军旗,也置办不起的程度。
所以,刘縯汉军反莽的大旗举起来了,未知的困难和命运,却缠绕在首领们的心里,让人忧虑不安。
舂陵诸兄弟沉思一会,刘秀突然眉头舒展开来,急忙对大哥刘縯说道:
“柱天都部大人,小弟想到了一处生力军,不知道是否妥帖,请柱天都部大人斟酌。”
刘縯一听,大喜,急忙问道:“人说三弟,足智多谋,果然如此!请问计将安出?”
刘秀急忙答道:
“柱天都部大人,小弟听说,绿林下江兵,平林兵诸部,正在南阳郡、南郡边境一带活动,同样是官军眼中钉,肉中刺。我们何不折节屈身,与绿林豪杰结盟呢?”
舂陵诸兄弟也赞同道:
“柱天都部大人,文叔所言极是!只要是反莽义士,都可以成为我们盟友,一致对付官军。”
听了舂陵诸将领之言,刘縯决心已定,当即下令道:
“文叔和诸位兄弟所言极是。虽然我们与绿林兄弟,理想志向并不契合,但死马当作活马医,结成盟友,总比成为对手强,至少,可以掣肘官军,不让官军毫无压力,一心一意地对付我们。”
刘縯与舂陵诸将,计议完毕。
于是,汉柱天都部刘縯,庚即安排舂陵家族叔伯兄弟道:
“诸位将领:
如今事不宜迟,麻烦诸位首领,四处奔走,招兵买马,筹措军需,密商与绿林结盟细节。
诸君,今天我们就商量至此,请诸君各就各位,快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舂陵诸将,领命而去。
实际上,刘縯、刘秀诸舂陵家族兄弟,当初在宛城,与李家结成反莽联盟前后,舂陵刘氏兄弟,就已经与李氏家族、邓氏家族的英雄豪杰,在积极奔走,招兵买马,做着反莽的准备了。
当然,作为反莽主角之一的刘縯、刘秀诸舂陵家族兄弟,更是一刻也没有闲着。
如今,得到大哥刘縯之命,刘秀遂运用自己的特长,积极筹措经费,秘密筹划,购买粮食和军械等军需物质。
一天,刘秀带领自己的随从,仆人刘安等,四处奔走,来到了赊店镇这个地方。
此时,刘秀、刘安主仆,一路奔波,在路上早已经是又饥又渴了,只得到那里一家姓刘的老板所开的小酒店里,去吃饭休息,稍作停留。
虽然远古的传说之中,言之凿凿地说到,赊店镇这里,曾经是酿酒业的鼻祖-仪狄酿酒之地。
但实际上,当时的赊店镇,还不叫“赊店镇”,它还只是一个原本叫做“兴隆镇”,水陆交通还算比较便利的普通小镇。
“赊店镇”虽然只是北方地区,一个普通小镇,但这个名叫“赊店镇”的小镇,后来在历史上变得赫赫有名。
在汉王朝时,赊店镇就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了,称为汉王朝的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赊店镇,那个史称“赊店”的地方,如今已经是河南省社旗县县城的所在地了。那儿出产的名酒,被叫做“赊店”酒。
赊店镇与赊店酒名称的来历,就与刘秀刘安主仆,这次出门,筹措经费,招兵买马,路过赊旗镇的史实有关。
如今,这个原本叫做赊店镇的小乡镇,已经是社旗县的县城所在地了。
如今的社旗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南阳盆地的东沿。赊店镇在南阳市的东边,与唐河县,方城县两县相邻。
这个社旗县,它是以南阳赊店镇为中心,由原来属于唐河县,泌阳县,方城县等毗邻地区的一部分,合并建立而成,由伟人亲自题名,寓意“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
社旗县地方不大,全县总面积,只有一千二百零三平方公里,耕地只有一百一十二万亩,总人口约六十二万人左右,下辖十五个乡镇,二百四十个村和街道。
社旗县的名气,远远不如它的这个社旗县县城的所在地,赊店镇那么著名。
赊店镇,当初在周王朝之时,还只是一个周王朝贵族,申伯的伯爵领地。
西汉王朝时,赊店镇属于郡城所在地宛县,直接管辖,是宛城下属的一个小乡镇;明清时,则划归南阳府直接治理。
清王朝时,赊店镇的城市发展,到了最最鼎盛的阶段。它原来的古城,竟然拥有了九座城门,那时是九座城门楼,巍然而立。它的古城城墙,环城有十六里,高有三丈六尺。
而且,赊店镇的城墙上,还建立有马道、烽火台等军事防护设施,装有土炮等武器装备,远近闻名。
在历史上,能够修建九座城门的城市,只有北京、南京、西安这些曾经的皇城。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赊店镇不过是一个远离大都市、偏安一隅的小城镇。
为什么这个偏安一隅的古城镇赊店,居然要设九座城门呢?为什么赊店镇,会拥有皇城一样的规制呢?
传说中说,赊店镇拥有皇城一样的规制,是因为汉光武帝刘秀亲封的缘故。实际上,九座城门的赊店镇,与汉光武帝刘秀无关,而是来自于明清时候,水运交通和商业的繁荣。
如今,赊店镇内,依然存在的邑爽门和城中残缺的那一道城墙,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赊店镇那一段段久远的神秘历史,回答着人们的疑问。
社旗县城,赊店镇内的七十二条古街道,现在依然保存得十分完好,构成了中原最大的明清建筑群。
其中以规模最大的明清一条街,保存得尤为完整,是南阳最出名的小镇。
不大的古城赊店镇的明清一条街中,还矗立着一座国家最大、号称天下第一会馆的山陕会馆。
这个山陕会馆,似乎在暗示着人们,这个古城赊店镇,曾经拥有无限辉煌的历史。
山陕会馆,是首批国家文物一级保护单位之一。它的造型奇特,气势恢宏。
山陕会馆那里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建筑装饰,个个都是精妙绝伦,集中外建筑雕刻之精华于一体,堪称全国一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