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六十四回 新王朝君臣虐民 琅琊郡樊崇聚义

第六十四回 新王朝君臣虐民 琅琊郡樊崇聚义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东汉之布衣天子!

当初,黄河沿岸徐州下属的琅琊郡诸地,临近黄泛区,因黄河多次泛滥,一直灾难频繁。

而官府的赋税,不仅未见减轻,反而越发沉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弄得民不聊生。

灾民无法生存,只好抛弃自己的家园故土,成为流民,一时之间,流民遍地。

天凤五年(公元18年)年初之时,琅琊郡(今山东诸城)莒县人樊崇等流民,不堪忍受饥饿的折磨和王莽的苛政,率领宗族全家老小,抛弃家园田地,开始在莒城(山东莒县)一带山林大泽聚集,一道求生。

樊崇虽然出生下层,没有学问,但武艺高强,敢作敢当,办事公道,很有威望。

不久,汇聚在勇士樊崇身边,一道渔猎采集,苟延残喘的流民,各家族老老小小,就达到了一百多人。

樊崇统领这上百的灾民部众,继续依靠采集渔猎等方式,维持灾民大众的生存。

然而不久,部众多了,部众统御和食物的供应,就成为了一个大的问题。

于是,樊崇召集各家族首领,一道商议应对之策。各部首领,也对解决食物问题,无计可施。

樊崇于是与首领们商议,举旗宣誓,一道打家劫舍,掠夺乡聚的大户人家财富和粮食去维持部众生存,反抗新王朝官府的征剿和豪强地主的抗拒。

首领们皆无异议。

于是,樊崇率领部下的流民军队,开始四处游击,抢夺官府和民间的粮食和财物,公平分配给部下各家各户。

琅琊郡附近的流民,十分敬服樊崇的处事公正。

闻听樊崇举义以后,为了自保求存,流民流民,闻风而起,群起效仿,纷纷起兵,响应樊崇。有的甚至率领部众,投靠樊崇,希望得到樊崇庇护。

樊崇统领的部众,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其时,琅琊郡海曲县的吕母,已经因病去世。吕母去世以后,盘踞海岛等地的部众,群龙无首,遂发生了分裂。

吕母的部众,除一部分,前去投靠了青犊、铜马的军队以外,另外一些人,就前去投靠了,莒县的樊崇,接受樊崇的领导。

樊崇的队伍,更加强大。

不久,樊崇率领所部,辗转进入了泰山郡等地。

樊崇很有头脑,担心官军征剿,就与部属首领商议道:

“诸位兄弟:

我们迫不得已,打家劫舍,已经触犯了国家法令,必将遭来官军惩罚。

泰山郡一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不如以泰山,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继而转战黄河南北,四处抢掠维生。这样退可守,进可攻,乃万全之策。”

首领们一致赞成道:

“樊大哥言之有理,谨遵樊大哥号令!”

一年之间,樊崇统领的流民队伍,依托泰山险要,就如滚雪球般地膨胀壮大,队伍人马众多,发展到了一万多人。

樊崇部众的声威浩大,震动了山东各郡县。山东各郡县官吏官军,不敢面对樊崇义军的锋芒。

很快,动荡不安的天凤五年(公元18年)就这样过去了,转眼间,就到了天凤六年(公元19年)。

樊崇流民军的军力,更加强大。

而此时此刻,新王朝各地郡国,天灾人祸接连发生,民不聊生的情况,并未见丝毫好转。

下层百姓,更加衣食无着,无法生存。流民、灾民,依然无法回乡,耕种土地,流民的人数,更加众多多。

此时,樊崇的琅琊郡莒县同乡,逄(páng)安,东海郡临沂县人徐宣、谢禄、杨音等人,也在各自的乡宜,聚集流民,发动聚义,响应樊崇。

不久,逄安、徐宣、谢禄、杨音等首领,见樊崇势大,处事公正,值得依靠,于是率领各自的队伍,前去投靠了樊崇,归顺樊崇部下。

有了逄安、徐宣、谢禄、杨音等首领统率的流民队伍的补充,樊崇统领的人马更多。

加上跟随队伍的各个家族妇孺老弱,部众人数,总计已经达到了两万多人。樊崇的队伍,更加强大,队伍的声势,越发强盛,威震黄河南北。

樊崇领头,率领数万人的流民队伍,四处游击,抢劫掳掠,维持部众的生存。

泰山郡周围的郡县官吏官军,见樊崇的流民队伍,声势浩大,越发不敢招惹樊崇,引来强烈的报复。

于是,泰山郡周围的郡县官吏官军,对樊崇的部众,更加无可奈何,只得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什么叛乱,都没有发生一样。

泰山郡郡县官吏,害怕受到放纵盗贼的处罚,还纷纷粉饰太平,掩盖各地流民反叛的真相,哄骗新王朝君臣。

樊崇率领的流民队伍,越战越勇,势不可挡,还陆陆续续地攻打下了,泰山郡附近的很多郡县城邑。

夺下泰山郡附近的很多郡县城邑,洗劫一空以后,三老樊崇等大统领,还不满足,准备率领部众,乘胜追击,继续向前进军,进攻自己的的家乡莒县县城,掠夺莒县的财富和粮食。

队伍首领之一的逄安,与大统领樊崇的关系很好,都是琅琊郡莒城人,很有家乡情意,爱惜家乡父老乡亲。

逄安认为,洗劫自己的的家乡莒城,非常不妥,恐怕给父老乡亲,留下恶劣的名声,就劝说樊崇说道:

“三老大人:

莒城,是阁下的父母之国,你父祖的故乡。进攻莒城,有可能玉石俱焚,得不偿失,还可能留下骂名,有伤阁下的英明。

要是将来,我们荣归故里,回到家乡,怎么面对家乡父老乡亲呢?三老大人阁下,为什么要派军去进攻、残害故乡,骚扰祖先圣灵,给你的父祖在天之灵,留下遗憾呢?”

樊崇认为有理,答应三老逄安道:

“逄兄弟说得很对。虎毒不食子。我樊崇在莒城出生,怎么忍心,伤害自己的父母之邦,留下千古骂名呢?”

樊崇于是率领自己的部众,离开了家乡莒城。莒城终于得以保持完整,没有受到樊崇流民军的抢劫和残害。

于是,樊崇丢开莒城不管,率领自己的流民队伍,继续向姑幕一带,进行流窜作战,主要以抢掠城镇乡村的粮食和财物为主,来维持大批部众的生存。

然而,没有不漏风的墙。

三老樊崇统领的流民队伍,声势浩大,在泰山郡一带,烧杀抢掠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新王朝京师常安。

知道了樊崇等流民,在泰山郡、琅琊郡一带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的消息以后,王莽非常震惊,于是下旨,命令翼平郡连率(太守)、探汤侯田况,率官军立即讨伐。

翼平郡连率(太守)、探汤侯田况领旨,立即开始讨伐。

其时,樊崇的部将东海郡人谢禄、徐宣等将领,率领流民队伍一部,屯兵于东海郡西面的山上,防备官军征剿。

义军堡寨,以主将谢禄的名字命名,故后来,此地被称为了谢禄山。

天凤六年(公元19年)年末,翼平郡连率(太守)探汤侯田况,率领郡县官军主力,前来攻击谢禄统领的流民队伍。

三老樊崇闻讯,顿感不妙,急忙率军增援。

谢禄统领的流民队伍,乃一群流民组成的乌合之众,不敌训练有素的官府正规军,遭到惨败,樊崇前来支援的队伍,也遭到挫折。

翼平郡连率田况,大破三老樊崇、谢禄统领的流民军主力,杀樊崇部将士一万余人。

三老樊崇、谢禄、徐宣、杨音等将领统率的流民队伍,在谢禄山一带,遭遇到了重大挫折,损失惨重。

三老樊崇统领的流民大军,在谢禄山一带,遭受严重挫折以后,士气受挫,形势不妙。

樊崇遂下令,率领残余的部属,拖儿带母,四处逃窜,北入青州一带的边境郡县活动,继续在青州、徐州交界,官军势力弱小的边沿地带,掳掠游击,打家劫舍。

受到樊崇等部流民军的洗劫掳掠,新王朝北方州郡,一片残破,流民更多,饿殍遍地。

不久,樊崇势力稍振,又率领自己的流民大军,杀一个回马枪,再次转战至泰山郡一带活动,留屯泰山郡南城求食。投奔的流民,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樊崇实力大增。

不久,樊崇率领流民大军,进犯东海郡。

王莽的沂平郡大尹王元,率领郡县官军,与樊崇流民军,再次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樊崇的将士,不敌沂平郡官军,遭受失利。流民大军,再次惨败,樊崇部众,又死伤了数千人。

见官军强大,锐不可当,自己的势力转微,心知不妙,樊崇于是率领自己的部众,再次选择,主动向后撤退。

樊崇统领流民大军,转掠至楚郡、沛郡、汝南郡、颍川郡一带,继续以抢劫粮食财物,维持部众生计。

见官军依然势大,难以抵御,樊崇等首领,遂决定,寻找官府势力弱小的地方,攻击抢掠。

徐宣、逄安、谢禄、杨音等诸将,一致赞成。樊崇遂率领主力大军,进入陈留郡一带活动。

不久,樊崇趁官军防卫松懈,遂率领徐宣、逄安、谢禄、杨音等诸将,攻打鲁城等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