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生命不停地啼哭,让他绝望透顶 (第2/2页)
若干年后,大敏的父亲发迹后,领着小敏敏专程去了姜大嫂家。
小敏敏见了姜大嫂直呼:“妈妈。”
这是,他爸爸要求这么叫的,显得亲切。
若干年后,即使大敏家搬过二次,每逢过年,父亲都不会忘记给姜大嫂家送年货,拜个年,给姜大嫂二孩子一人一个红包。
敏敏父亲说,生敏敏那会儿,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孩子没有奶吃,饿的。
小生命不停的啼哭,让他绝望透顶。
那会,他就像得了抑郁症一般,郁闷、烦躁。
是姜大嫂的无私帮助,让他看到了希望。
姜大嫂对咱家是有大恩的,一辈子要感谢姜大嫂。
奶妈一家搬了过来,这样一住就是一年多。
奶妈孩子大龙,比敏敏大六天,算哥哥了。
奶妈还想生个娃,名字都准备好了,叫小龙。
奶妈的奶水就是足,也不见吃啥,上衣胸襟处,整天湿漉漉的。
没过几天,敏敏哭闹声少了,睡得香了,精神饱满,小脸蛋圆乎乎的。淘气的样子,可爱极了!
喂奶时,两孩左一个右一个,窝在奶妈的怀里,白白胖胖,吃奶的样子真可笑,肉肉的小手挥舞着,黑眼珠一溜一溜的,像是有谁要把他从奶妈怀里拽跑似的。
自打敏敏会‘’呀呀‘’说话起,就‘’奶妈、奶妈‘’的叫着。
哦,原来有奶便是娘的出处在此。
婴儿时就贴在她的怀里,听着她心脏跳动的韵律,吮着她的乳头,感受她的体温,小手拽着乳房,撅着小嘴“嘟嘟嘟”的,高兴的时候,提起两只小腿,上下舞动着。
吃饱了,也不肯下来,喜欢把奶头含在嘴里,生怕被人抢了。
一对乌黑的小眼睛眨吧眨吧的,凝视着奶妈说话的声音,不明白啥意思。
但在幼小的心灵深处,体验到温暖快乐,就像安全的港湾。
母乳喂养是多么的重要呀,奶粉、鲜牛奶或动物奶奶制品是无法替代母乳的。
孩子拽着乳房吮奶和拽着奶瓶吸奶,其感受一定是不同的。
俩孩子都一岁多了,还没断奶。
奶妈有奶,敏敏和大龙任然依偎在奶妈怀里吸吮着甘甜的乳汁。
这样的母爱,妈妈没能给敏敏。
敏敏是没法选择的,妈妈也是万分无奈。
妈妈试图用其它的方式,尽可能的弥补。
为了预测孩子将来爱好、志向、可能从事的职业。
孩子周岁时,奶妈提议,按照自己家乡的风俗,举办一个“抓周儿”礼,得到了敏敏父母的同意。
她们让两个小宝宝抓周儿,测试一下孩子的未来志向。
奶爸忙把草席铺在地上,将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尽数摆放在草席上,一字排开。
有笔、书本墨、纸、算盘、钱币、饰品、玩具等放在一排。
大人们在后面,屏住气息围观着,看两个小宝宝先拿哪个物件。
奶妈将刚吃完奶的宝宝轻轻地放在草席上,两小宝宝挂着肚兜,光着小屁股。看见眼前一排物品,瞪大了眼。
还没等大人们反应过来,便毫无顾忌的向前面爬去。
敏敏一只手拽住算盘,另一只手还想拿笔。
大龙爬到物品前看了看,抓起书籍便回头往他妈妈那边爬去。
宝宝天真举动,引得大人们捧腹大笑。
有人说,将来敏敏会赚钱,大龙会读书。
孩子的爸妈心里乐呵呵的。
孩子抓周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记载,谓此为“小孩之盛礼。”
懂事之后,大敏把两个妈妈一视同仁,好在她俩处得像亲姐妹。
奶妈如有点伤风感冒之类的事,大敏要比她亲儿子大龙都着急,又这又那的,嘘寒问暖,让奶妈甚为感动。
在大敏心里,奶妈要比自己妈妈还亲。
敏敏向着奶妈的举止,妈妈看在眼里,也难受了一阵子,曾经有过,让奶妈一家回老家去的念头。
后来时间久了,妈妈也适应了,不计较了。
她觉得奶妈很朴素,好相处,挺能吃苦的。
一有空就帮着忙这忙那的,闲不下来。
自从生了敏敏,妈妈的身体一直很不好,向单位请了长病假呆在家里照看儿子。
在家待久了,有点郁闷。
父亲与母亲商量让奶妈一家,干脆搬过来一起长住。
父亲通过关系,开后门,给大龙爸找份门卫的工作。
奶爸长期在农村种地,没什么文化。
在工厂看看门,收发收发报纸、信件,这些也不难。
主要还可以解决吃饭和睡觉问题。
这事,奶爸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