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生命不停地啼哭,让他绝望透顶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三分人七分鬼!
小生命不停地啼哭,让他绝望透顶。
自从敏敏(金大敏的乳名)出生后,由于妈妈身体不好,奶水不足。那年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尚未开放。
一般商品货源紧缺,紧俏商品都要凭券买,鲜牛奶无处可卖,奶粉又贵又少。
偶尔可以买到奶糕,奶糕是用米粉、豆粉、糖等调制加工成乳儿辅食,营养价值不如奶粉 。
普通人想要买到奶粉,就要找熟人,找关系。
没有关系,没有路子的,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
敏敏的父母都是厂里的普通职工,没有关系,奶粉很难买到。
孩子嗷嗷待哺,眼见骨瘦如柴的敏敏,父母急得团团转。
晚上,孩子啼哭声惊动了左邻右坊。
街对面的姜大嫂,听到孩子昼夜哭声不断,思忖着,一定是小夫妻不会带孩子。
第二天一大早,热心的姜大嫂拿着两只鸡蛋上门瞧瞧。
姜大嫂已有两个孩子,在育儿方面有经验。
又是二十多年的街坊邻居,想帮衬帮衬。
原来是奶水不足,孩子饿着呢。
父亲用鲫鱼熬汤,试了好几回不见效。
又到中药铺抓药,什么通草、柴胡等七八味中药熬制。
催奶水喝了,吃了,吃了几贴,还是不见效。
都试过了,这事姜大嫂也帮不了了。
转念一想,说道:“咱们老家有个亲戚也是刚生了娃,孩子他妈,奶水好足,乳房涨的难受,每天只能把多余的奶水挤掉”。
妈妈放下手中的敏敏,接话道:“大嫂呀,能不能问问她们。”妈妈接了一口气:“愿意不愿意把多余的奶水给我家孩子吃呀?”
姜大嫂是个热心肠人,她说去问问。
便起身,放下手中的鸡蛋,匆匆忙忙回家拿了点家什,赶到街口,搭着拖拉机乡下去了。
父亲早把家里的糖果准备好了,让姜大嫂带上。
当天下午,姜大嫂满头大汗,嘻嘻哈哈的回来了。
人还未到,话音已经拐过弄堂传过来了,“孩子他妈,可以的,可以的。”
姜大嫂从门外一路小跑,带着风似地直奔里屋,妈妈赶紧用毛巾遮挡住头部。
坐月子的女人身体虚弱就怕风,用头巾裹住头部三十天,预防受风寒,爬落下头疼病。
妈妈摆手让姜大嫂坐下慢慢说。
姜大嫂气喘吁吁地把乡下亲戚那边,如何回话事,一五一十的道来,大家都欣喜着。
说着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就往妈妈身边的敏敏嘴里塞。
“这是那女人的奶水,还热乎着呢。”就见小敏敏吸吮着,一会儿吸完了,两手抓着那瓶不放,还吸着。
“瞧这孩子饿着样。”姜大嫂边擦着汗说着。
就一件事犯难了,姜大嫂皱皱眉头,擦了擦脸庞汗珠道:“两地间隔二十多里,怎么让孩子喂到母乳呢?”
她压低身体,耳朵侧向敏敏妈,“孩子送过去呢?还是奶妈过来呢”?征求敏敏妈意见,紧皱起眉头,又追加了一句,“每天往返,咋弄呀”?
敏敏妈瞪大眼珠,也没辙了。
她怎么舍得把孩子寄放在人家那里呢。
在屋外忙活的父亲,正竖起耳朵听着呢。
这种老房子墙壁是木板材料制作的,谓之:假隔墙,不隔音。
他撂下手上的活,冲着墙说:“孩子他妈,如果对方愿意的,把她们娘俩接过来,住在我家,挤一挤,所有开销都我们来”。
这些年,爸妈两个人在国营企业工作,全靠一点工资,妈妈身体不好,经常请病假,扣了不少工资和奖金。
虽然积蓄不多,两个人省吃俭用惯了,总是积攒了一点。
要比往年,在农场那会儿生活,好的多了。
奶妈一家农村人,估摸着也是勤俭持家人,不会大手大脚的。
“先住过来再说。”父亲语气十分坚定地说。
免得妈妈犹豫不决。
在爸爸的执意下,妈妈同意了这事。
“奶妈来了,家里也有个帮手,他们不可能闲着。”姜大嫂插着话。这下好了,父亲可以安心到厂子里工作了呀。
生孩子,家里是件天大的事。
这些天忙乎着,晚上睡不好,白天里里外外忙,着实让父亲累的够呛,有点吃不消。
人也消瘦了,头顶出现秃发现象,就盼着有人来搭把手。
父亲提出了这个建议,姜大嫂也有点出乎意料。
一听父亲这么说,不等妈妈点头,姜大嫂双手拍着自己大腿,连连叫:“感情好,感情好”。
三天了,大家焦急万分,门外终于“突突--突突--”传来了拖拉机声。后面拖斗里,满满的堆着几个大包的被褥和一些坛坛罐罐的家什。
中间坐着姜大嫂,姜大嫂的后背靠着一位年轻女人,一件陈旧的大衣披挂住全身,大衣外绕了几圈绳子,被包的密不透风。
女人额头裹着厚厚的头巾,怀里抱着一婴儿。
拖拉机还没停住,一男人利索地从拖拉机的副驾驶座一跃而下,跑到拖拉机后面,打开拖斗后挡板。
女人俯身拽住男人递过来的手,缓慢下了车。
女人就是敏敏的奶妈,那个一跃而下的男人是奶妈的老公。
敏敏会说话后,称这男人为:奶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