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小儿惊吓 (第2/2页)
“大夫,您这是什么意思啊!”中年男子见自己儿子喝完了水,便将金戒指又戴到了自己手上。
“你儿子这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是小儿惊吓。我们也叫小儿惊风。刚刚第一次喝的药就主治这个病,然后用金戒指冲水,是为了让小儿的魂魄安定下来!刚刚不是还低烧嘛!你这会再给孩子量量体温,已经好了!如果你回家之后,孩子再有一些反复的低烧,那你就再用你的金戒指冲水给他喝。就可以了!”
中年男子听了觉得神奇,便将体温计甩了甩又给孩子夹在了腋窝之下。
刚刚喝完那个药之后,量的体温是37.5度,也就是虽然高烧退了下去,还是低烧的。
十分钟的安静之后,体温计拿了出来。36.7℃。
“大夫,您真神了!真感谢!”
见真的完全退烧了,中年男子抱着孩子对着金道长深深鞠躬。
“你不必客气了。你记住这个能治小儿惊吓的方法,就是首先用金戒指给孩子冲碗水喝。不管用再去找别人看!记好了就行!”
“一定一定!谢谢您!那您先忙着,我先带孩子回家休息!”中年男子再次感谢,便抱着孩子离开了。
“金道长!”中年男子离开之后,苏子阳满腹疑惑已经没有办法忍耐了。“您刚刚看孩子的手心,手指。那是做什么呢?”
“这你都不知道?这叫小儿指纹诊法!小儿指纹诊法始见于唐·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后世医家如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清·陈复正的《幼幼集成》、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汪宏的《望诊遵经》等,对此法都有详细的论述。但是古籍之中记载这个诊断方法一般用于3岁之下的孩子,但是在我的经验看来,七岁之下的孩子都可以!唉,小苏你得多看书啊!”金道长看着苏子阳无知的小眼神叹气的解释道。
“这其中还有个口诀: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金道长虽然对苏子阳无比的无奈,但是还是详细的解释道:“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为风关;第二节(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为气关;第三节(第三节横纹至指端)为命关。根据络脉在食指三关出现的部位,可以测定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
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指纹浮而显露: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指纹沉隐不显:为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红紫辨寒热,指纹的颜色变化,主要有红、紫、青、黑、白等。
指纹偏红:属外感表证、寒证。因邪正相争,气血趋向于表,指纹浮显,故纹色偏红。
指纹紫红:属里热证。因里热炽盛,脉络扩张,气血壅滞,故见紫红。
指纹青色:主疼痛、惊风。因痛则不通,或肝风内动,使脉络郁滞,气血不通,故纹色变青紫。
指纹淡白:属脾虚、疳积。因脾胃气虚,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充养脉络,故纹色淡白。
指纹紫黑: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因邪气亢盛,心肺气衰,脉络瘀阻,故见紫黑。
一般来说,指纹色深暗者,多属实证,是邪气有余;纹色浅淡者,多属虚证,是正气不足。《四诊抉微》记载有歌诀:紫热红伤寒,青惊白主疳。”
“刚刚那个孩子就是惊风,所以那个指纹是青色的。至于摸手心,算是摸脉的一种把。一般小孩儿惊吓之后,手心劳宫穴之处都会发生奇怪的跳动!”
苏子阳听到金道长给自己详细的讲解,心里顿时明悟了许多:“那您刚刚那个用药是啥意思,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疗效?”
“那个简单!药性你还不了解吗!蝉蜕味咸、甘,性寒,无毒,不载经络。主催生,下胎衣,通乳汁,止夜啼,定惊痫,逐邪热,杀疳蛊,亦能止渴。治小儿夜啼,取其昼鸣夜息之意。
薄荷味辛,性微寒,无毒,入肺经。主中风失音,下胀气,去头风,通利关节,破血止痢,清风消肿,引诸药入营卫,能发毒汗,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这两个药配合,治疗小儿惊风发热有绝对的效果!”
“哦!这样啊!”苏子阳点了点头“那为什么用金戒指冲水呢!”
金道长有些疑惑的看着问问题的苏子阳:“你小子学中医,不会《药性赋》都没有背过吧!金箔镇心而安魂魄。这你都不知道?没有金箔,拿金戒指冲点水代替呗!看来那个梦飞对你监督教学不利啊,我得管管你了。明天开始背《药性赋》一周之内背不下来,你就滚犊子吧,孺子不可教也!”
苏子阳看着金道长,脑袋上的汗都出来了。如果说梦飞先生对于苏子阳的教学属于高屋建瓴的世界观,那么金道长对于自己的教学就是实实在在的方法论。
就此苏子阳每天的生活忙碌了起来,白天抽空练习九宫八卦步,背金道长安排的各种书,晚上要炼功抄经文。
第44章 小儿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