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苏子阳 (第2/2页)
“合适吗?”苏子阳有些不知道说什么。
“当然合适!你看看没有问题我就下去了。你忙吧。苏大夫!”
小杨道长的肯定让苏子阳忐忑的把本子还给了小杨道长,对于一个刚刚入职的小中医师来说,这个介绍属实有些膨胀。
虽然在上学期间,苏子阳也开方子,扎针灸治好过一些疾病。
但是突然坐在一个屋子里,一本正经的对患者说自己会治各种病,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忐忑不安。
想了半天,苏子阳索性不想了。
这么想来想去也不是一个办法。
只能自己吓自己,既然小杨道长说没问题,那相信自己,应该没有问题吧!
苏子阳笑着摇了摇头,暗叹自己在这琢磨个什么劲。
可能是有些紧张吧。
现在是早上七点多,医馆里已经陆陆续续的有一些病人来就诊了。
在自己隔壁出诊的是一个中年道长,苏子阳听说好像姓金。
金道长的诊室里已经有患者了,不时传来小孩子的嬉闹声音。
金道长擅长治疗小儿病。
儿科古称哑科,是一个很难学习的科。小儿因为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往往对自己的病情表达不清晰,所以很多时候要完全依靠大夫的诊断来判断孩子病情。
苏子阳自问是喜欢小孩子的。
但是自从苏子阳在自己学校附属医院的儿科实习了三个月之后,再也不敢说自己喜欢儿科了。
现在回想起自己在儿科实习的经历,耳边的哭闹声依旧此起彼伏。
不明所以得哭闹经常弄的人摸不着头脑。
现在社会,家庭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孩子哭闹,家长的心情也跟着很烦躁,这就导致问题很多。
而且这种问题不仅仅是医疗问题了。
像隔壁金道长的屋里,不时传来小孩儿嬉闹声,在苏子阳的儿科实习经历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
心里不由得暗道这些道长都是有些手段的。
在来之前,自己的朋友就告诉苏子阳这里的道医水平很高,让自己暗中多学习。当时苏子阳心里暗自不爽,觉得自己这水平不说十分厉害吧,但是应该不会比这有些大学都没有读过的人差吧。
但是听了一个多小时隔壁金道长治病,苏子阳发现,自己真的应该好好学习。
苏子阳看着哭闹的孩子,在金道长的安抚下,一个个喜笑颜开,心里已经开始对之前的想法愧疚了起来。
苏子阳是新来的,整个上午没有患者。
听了一会隔壁治病的声音,苏子阳回到了自己座位之上,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伤寒论》看了起来。
伤寒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后世尊称之为医圣。
与《伤寒论》一起的还有一本名为《金匮要略》的书,这两本书合称《伤寒杂病论》。由于年代久远,后世传抄多有遗失,又或有增补。
所以现在多分为两册,一册伤寒论,一册金匮要略。
伤寒论讲的是外感病之类的疾病,而金匮要略主要讲的内科杂病之类。
全书一共260个方子,方子精而简,效果显而彰。
所以后世称这些方子为经方。古今医家对这些方子推崇备至,故而亦称之为方书之祖。
而《伤寒杂病论》一书也是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之为中医四大经典,这四本书奠定了中医的基础。
古今称赞的书,自然是经典。
苏子阳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看这几本书上,尤其是《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虽然不能说倒背如流,至少也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低头读书,苏子阳听着外边患者的声音。
突然想起来了自己曾经向往的日子,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这也是古人比较推崇的方法之一。
因为中医这门学科,决定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性质。
上午的时候,人一般精神比较好,所以看病。而下午和晚上大夫可以好好的回顾上午所看的病案,还能读书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丰富自己,如果有疑难病例的话,还可以思考下一步的诊疗方案。
想着想着。
门再次被敲响,苏子阳以为来了患者,抬头发现是刚刚离开的小杨道长。
“苏大夫,刚刚师父听说你会按摩,就让人给你送过来一张按摩床。然后这是你的简介。”小杨道长说完,身后两人抬着一张按摩床放在了门口。
然后小杨道长把一个塑料的简介牌子放到了苏子阳的桌子上。
这东西类似于一个相框,可以立在桌子上,里边是刚刚小杨道长写的话,还有自己的照片。
这东西很多医生的诊室都会有。
“谢谢啊!”苏子阳看着忙前忙后的小杨道长说了声谢谢。
小杨道长依旧是笑吟吟的:“不客气。对了,刚才没跟你说,中午的时候,从后门出去之后,那边是道观的食堂,可以免费吃饭。不过都是素菜,如果你吃不习惯的话,也可以自己去外边吃!”
“昂。好的,谢谢啊。”
苏子阳除了谢谢,不知道还说什么。小杨道长说完,转身走了。
第1章 苏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