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分别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魔女的交换!
一阵悠扬的铃声传进房间里,像是昨日白天过街时见到的马车铃铛奏响轻音晨曲。
天亮了。
窗外的光线似乎没有昨天清晨那样明亮。我走到窗边朝着外面望去,只见灰蒙蒙的阴天隐没太阳的身影,使得这座城市少了一份朝气,多了一些冷寂。
当马车悠悠远去,铃声渐逝,冷清的气息蓦然笼罩在空荡荡的街道上。
石板路上似乎还有些潮湿。
“玛希女士约定的车好像还没来……哦,现在都8点20分了。差不多得走了。”我拿出怀表看了下时间,又接着看了一眼窗外,期待着能听到些声响,好打破这种令人倍感忧郁的沉寂。
“嗯……马上就好,待会下去。啊,昨晚或是早上好像还下过雨,不知停了没?”
蕾雅的回话传了过来,还伴随着一些脚步声和收拾行囊的声音。
不过,这些声音变得轻缓许多,相较前天从学院宿舍出发前的慌乱,她这次好像少了些许活力,就像是被今日天气的阴郁“传染”了一般。
刚刚我们都已经在一楼餐厅用过早餐。现在,我已经收拾好行李。
其实,也就是背上久未整理过的挎包而已。
啊哈,连挎包里的咖啡罐都还带着。
蕾雅觉得可能会用上,比如在遗迹现场歇息时煮个咖啡什么的。不过,部分套装工具由她分担带着,而且她还带上了茶叶,甚至还有装着柠檬的玻璃罐。
还有一件粉蓝色开衫长袖薄毛衣短外套,是蕾雅硬塞到我包里的,就因为她觉得今天可能会点冷,建议我带上外套。
而当我说没考虑到这些东西时,她就干脆借给我一件。
总之,算是准备完毕了。感觉挎包越来越重,哎呀……
离开窗台后,当我走过木桌时,刚好瞥见摆在上面的台历。
“今天是……9月13日。哦,星期四了。”我停下脚步,弯着腰看着台历上的日期,顺口说了一句。
桌上还有笔?不知怎么想的,我呆了一会,就拿起笔,在台历上的“13日”位置画出一个圈。
这还是支红笔。看着那包围着日期的深红色圆圈,竟一时有些恍惚。
昨夜蕾雅好像说过,今日就是满月之夜。
呃……
“伊珂,我收拾好了哦,走吧?”蕾雅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
“啊,好的。”我回过神来,转过身,看向正提着黑色背包的蕾雅。
“整天的天气有点阴沉。希望晚一点能出太阳。”蕾雅背上包,转眼看了一下窗外,说:“好像还有点冷。”
“嗯,不过,现在也才入秋没多久呀……”我跟着回应,与她一同走出房间,来到外面二楼走廊。
“也许北方的山里总会冷一些。”她转身关好房门后,与我并肩走向走廊尽头楼梯口。
“山里?”我愣了一下,才提醒她:“这次我们要的地方,还是位于红原的能晶工学遗迹才对吧?”
“啊……是的。”蕾雅说完后沉默了一会,才接着讲:“毕竟……这里的历史档案都已经证明了嘛。也许,遗迹就真的只是位于红原,那个历史代号‘TOSatn’的实验基地,后来因故变成废墟的地方。”
“说不定,在那里也能‘望见白雪覆盖的山峰’。也许,那座山峰就是圣灵山,那也是整个卡诺州的最高峰。”说到这里,蕾雅转而看向我,再问一声:“对吧?”
她说的是史学家班农在《千年之交的帝国抉择》中对于卡诺能晶科研基地的某段描述。
看来,她还没完全放弃所谓“真正能晶所在地”的想法,只是在昨日东宫二楼档案馆各种历史资料的冲击下,只能说服自己红原那处遗迹确实是真的。
毕竟……不应该有两处遗迹吧?
况且从11世纪至今的许多文献也是基于红原遗迹现场考究而成。虽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争议……但是,蕾雅抄录的那些“证据”,不像是严谨的研究论著,倒像是一些阴谋论或捕风捉影的故事。
啊,对了!蕾雅的笔记中,“证据”还包括林奇写过的“红叶遗迹历史记载与实际所在地”报道!
可惜,昨日在东宫与林奇偶然遇见,却没与他探讨这个问题!
忘记了呀……
不过,按昨日玛希找给我们的历史档案,白纸黑字的记录以及她的推断,都契合得如此完美,似乎都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是的,白纸黑字……
这让我一时陷入了某种奇怪的沉思,但脑袋里却浮现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又是那种想要回忆什么,却全是空白的画面……关键的笔画和颜色,都去了哪里?
哎……
还有,那些笔记中,记得有“群山之间”的字眼。那是对于当时帝国能晶科研基地选址的描述,出自曾跟随圣环骑士团武装考察卡诺北部卡恩山区的班农之手。那样一位传统圣神教徒,应该很严谨的帝国学者,也会有论述上的纰漏吗?
嗯……
“喂喂,伊珂?怎么不说话啊……?”蕾雅的声音再次传来。
“啊……抱歉。”我收回飘散的思维,对着看起来一脸担忧的她说:“没事,没事。嗯……刚刚说什么来的?哦,对。我想,如果是在红原那种空旷平地的话,应该真可以望见远处的圣灵山!就像你说的那样。也许,在阳光晴朗的日子,说不定还能见到山顶白雪呢?”
“哈,说得你好像真的去过红原,并真在那里望见过圣灵山一样。”蕾雅笑出了声,回应我:“真可惜今天天气不好,也许没法见证你的猜测。”
“是呀,所以只能想象啦。”我也笑着说:“对咯,到红原遗迹后,晚一点梅林教授还会组织现场科研讨论会吧?今天来的人不少呢。以能晶遗迹为背景的露天教室,沐浴着几百年来无数学者和研究者留下的历史气息,仅是想想就感慨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