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当地名医 (第2/2页)
但是也不能否认,确实是也有很多饱经诗书之人从心里根本就不想做官,不羡慕朝廷那个所谓的“事业编”,就想着学医有所成,去普度众生解除老百姓的疾苦病痛。
仔细想想古时候的读书之路是不是和现在的孩子上学一样呢?
当然社会在进步,现在读书和古时候读书里面有相同,但更多的是不同。
不同的是,古时候没有普及义务教育,能读书上私塾的自然是家底厚实一点有钱的家庭,光家底厚实还不行,还要当家的开明,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从而才肯花钱请私塾先生让自己的孩子跟着读书。
行听自幼读书,又加上天资聪慧,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已经满腹经纶,对华夏的传统文化,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奇学易学等是无一不通无一不晓。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所处的年代已是民国,早就没有八股文去考了。又或许即使有他也不想去吧。总之他听到同村的满意媳妇被县城的老中医治好的故事后,就铁了心的想学中医。
在没有拜到厉害的中医大师之前,他就买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书背了一个滚瓜烂熟,像现在大多数学中医的人都发愁的两百多首的《汤头歌诀》他更是熟记于心。
他爹老留信一看行听喜欢中医的这个架势和态度,也是打心里喜欢,所以就到处打听哪里有名医想给行听拜师。那样学成出师叫师出名门。
就好像现在好多作家,书法家,中医等等。不论你有多高的水平,如果不挂一个名师的弟子就会给人家瞧不起,会给大众忽视,你的画作,书法作品都不会有人关注,更不会值钱,而你一旦成为名师的弟子,哪怕是挂名的,哪怕名师根本没教过你任何东西,你的作品价格就会扶摇直上。
这就是拜名师最直接的好处。就如同当下很火的某某社某某老师虽然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拼上来的,但是也不得不向世俗妥协,找了一个挂名的老师,也算是师出名门了。
现在也有一种所谓的名人效应就有好多人在盲目崇拜,比如有个通过选秀碰到贵人帮扶的人出名了,小学文化水平,但是稍微有点出名后,写了一张字体和螃蟹粘墨水在宣纸上爬的一样,也算是“独树一帜”的螃蟹体。竟然还卖出几万大元,这不能不说是书法界个别现象的一种悲哀。这种风气绝对不能助长!这是对文化的亵渎,简直是有辱斯文!在这里,笔者绝对没有瞧不起这个土星,只是感觉应该遏制这种风气,我们应该弘扬正能量,真正的文化作品才值得传播,才有宣扬的价值。
老留信给行听找的名师就是县城的一个老先生,行听聪明好学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是从内心喜欢中医,所以进步的很快,期间不光学到了老先生大半生的医术精髓,还通研了好多历代大医家留下的珍贵医案集。用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了。
书中暗表,行听拜师的这个老先生原来是溥仪时期皇宫的御医,那个时候的清廷虽然没落,但是能靠真本事选上御医也说明医道绝不是泛泛之辈。
在溥仪被冯玉祥赶下台后,这个老先生也就随着下岗了,这下对他而言还正好是解脱出来了,常言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假设没有这个革命创造的机会,这个御医老先生可能都要终老在皇宫了。
出来宫门的御医立马就回到老家山东,隐姓埋名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悬壶济世生涯。
这个老先生不仅是医道了得,就是其他的星相学包括阴阳五行八卦易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在传授行听医道医理的空闲之余,他也竭尽所能向他传授毕生所学,而正好行听也是从心里喜欢热爱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传统文化,因为本身的功底好,所以同样是学的好,领悟的快,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博学多才!
三年时间,转瞬而过,一晃间行听跟着御医老先生学够三年了,这时候的行听已经在医,易,卜各个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了,水平和名声在县城是有口皆碑,已经成为当地的小名医,马上就要展翅高飞了。
行听是这位御医老先生一辈子收的唯一一个徒弟,也是他的关门弟子。
一代大医行听马上就要横空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