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12节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12节 (第2/2页)

但贺星回还是必须要走,因为这是她的责任,也是她的私心。

一件事有很多种可能,可是如果不迈出这一步,可能就永远只是可能。只有让它变成事实,才能化作一道光,照亮后来的人。

虽然人们常说后来居上,但有时候榜样的力量也很重要。在这个有无数束缚和掣肘的年代,她身为开拓者,和其他人相比,已经拥有了无数的特权。

如果连她都不敢走出这一步,又怎么能指望后来人超越她呢?

她自己正是借着前人光辉的指引,才顺利地走到这里,自然也有义务在此处留下一道光。

希望以后的人们提起她,应是“生女当如贺星回”。

……

中秋节过去之后,整个朝堂上下的气氛都变得古怪起来。而且这种古怪迅速感染了整个京城,又向着更远的地方扩散。

但是短时间内,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表态。

就连平时对于这种热点新闻最为热衷的小报,也没有任何一家刊登了这件事。

最后还是《世界报》先登了一篇代表官方立场的文章,民间的议论才逐渐热烈起来。

而在那之前,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已经开始了。

从第二天起,陆续就有一些反对的奏折送了上来,有委婉含蓄的,也有言辞激烈的,更有愤而辞官的。不过贺星回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这些奏折就被皇帝拿走了。

“阿姊你别管,说了这件事交给我,就不能让你分一丝神。”他斩钉截铁地说。

于是登基十五年,皇帝头一回在紫宸殿里设了桌案,办起了公。

和经常跟朝臣们言辞相对的贺星回不同,皇帝的做法是把重臣们都叫来,一人发一摞奏折,叫他们当着自己的面看完,写一份批复交上来,写得他不满意,就打回去重写,直到通过为止。

重臣们:???

虽然这似乎是他们的职能,但总觉得不是这么用的。

写了一天批复的重臣们,晕晕乎乎走出紫宸殿的时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心里琢磨着是否要约束一下下面的人,不要再上这种没什么用处,只会被用来折磨他们的奏折了。

这还没完,很快就有一群女官从紫宸殿里走了出来。她们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个盒子,看制式应该是用来装奏折的那种。

正疑心这是否就是自己批的那些奏折,女官们已经各自散开,跟在其中一位重臣身后,“皇上说,折子既然已经批完了,就请大人顺便带回去下发吧。陛下-体恤诸位大人,说是盒子沉重,不可劳动大人们,叫下官帮忙送过去。”

“……”不但叫他们批,批完之后还要他们亲自送回去给写奏折的人?

而且还是当着女官的面!

曾经,朝臣们以为留中不发就已经是最恐怖的事了,那意味着贺星回不想谈论这件事,根本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现在有了对比,他们才终于意识到,贺星回是多么地委婉,多么地给他们面子,就算有时候当面指着鼻子骂,那也只是在小朝会上,没有让他们在下属面前丢过脸。

再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贺星回,如果当初登基之后掌管朝政的就是皇帝……

众臣都不由得一个激灵。

要知道,皇帝毕竟是皇帝,才能平庸不代表他不能搞事情。在才能平庸的帝王之中,有如同先帝那样老老实实,照着父亲留下来的政策继续施行的,也有前朝大宣末帝那样肆无忌惮、横征暴敛、骄奢无度,将整个王朝都祸害没了的。

而他们这位皇帝陛下,以这些年的行事观之,多半会是骄纵任性、朝令夕改,想一出是一出,让朝臣们焦头烂额、疲于应对的那种类型。

与他相比,贺星回是多么的英明神武、敏锐果决、敢于任事,纵然偶尔行事出格,也能自己扫尾,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半点心。

如此几天之后,送到皇帝面前的奏折就越来越少了。

直到此时,民间的热议才刚刚开始。

不过他们关注的重点,就和朝臣们不一样了。贺星回有没有资格这事,根本就不在讨论范围内,把从古到今的帝王拉出来比一比,如果连她都没有资格,那还有谁?

虽然她是个女人,可她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御真大帝在世,一个人间帝王的身份,还委屈她了呢!

百姓们真正关注的,是一个无关紧要——至少在臣子们看来如此——的细节。

皇帝有后宫三千,那女帝是不是也有?

虽然人人都知道现在的皇帝和女皇感情很好,但这也没有影响他有后宫啊。既然皇帝有的女帝都有,那这后宫是不是也该有?

皇帝本人都没有想到,百姓们的关注点会如此清奇,搞得他也很尴尬。

他以前确实没有想过这有什么问题,因为世人皆是如此,何况他的后宫还那么和谐,大家像家人一样相处,对他来说,只是陪伴自己的人更多了。

现在忽然站到贺星回的立场上一看,感觉确实是有点奇怪。

虽然在皇帝看来,他的嫔妃们喜欢贺星回多过喜欢他,对她也从来没有任何不敬,放在一般人那里,这就算是给予妻子的尊重了,可贺星回是一般人吗?

类比一下,她当了女帝,要是也设一个后宫,纵然那些男人都对他无比尊敬,在他面前不敢造次,也还是叫人浑身不自在。

这让皇帝一时不敢面对贺星回,悄悄地收了紫宸殿的桌子,回自己的天元宫去了。

为了转移注意力,他又发了一份诏书,叫礼部制定一套禅位的流程。

自古以来,禅位一般都是跟朝代更替结合在一起的,多半是在仓促之间成事,有一份诏书和传国玉玺就够了,根本不会费心去弄什么仪制,要费心也是费心折腾登基仪式,那才是新朝帝王关注的重点。

毕竟禅位的前朝帝王并不需要体面。

但是现在的情况,虽然说是禅位,但本质上却是双帝并立,自然需要制定出一套单独的流程,以彰显皇帝的不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