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鸣惊人,诗成鸣州! (第2/2页)
其二,莫过于天赋。
世人修文,于十岁之时可入学府感悟各家文气,鉴定天赋。
感悟文气,关乎百家派系。
坚定天赋,关乎未来修炼。
董仲十岁时,学府所测。
文气:儒家,天赋:一纹。
在这世界,天赋以文气凝纹划分。
零纹最低,九为极致。
董仲生在大户人家,却只有一纹,与废人无异!
只是,这不过是从前罢了!
“穿越到异界,我可不是孤身而来。”
董仲低喃,眼前一本天书浮现。
书名儒尊,仅他可见。
翻开第一页,一句霸道之语映入眼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后第二页,看似空白。
但董仲曾尝试,一旦心中所想,前世上下五千年知识,便会涌现书页之中,供他学习。
第三页,其内有着九道凝纹。
如天机,烙印其上。
文有华夏上下五千年知识,武有极致九纹天赋!
这,才是董仲的底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所在董家,二房当道。
若过早展现天赋,难免不会遭到二房暗中扼杀。
董仲前世在社会上滚爬,早知人心险恶,深谙藏拙之理。
他穿越后,始终隐而不发。
为的便是在科举这一天,一鸣惊人!
只要科举高中,引起儒家注意。
区区董家二房,怎敢动手?
“李婉儿,董家二房还有韩家,昨日之耻,我定当十倍奉还!”
董仲开口,字字铿锵。
君子报仇,争分夺秒!
咚!
咚!
咚!
这时,又是三声钟鸣响起。
将董仲从杂七杂八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三声钟鸣,宣告着文考开始。
考官一一发卷,当发给董仲之时。
他居高临下,眼中有着兵家学子对穷儒,不加掩饰的轻视。
儒家式微,可见一斑!
董仲接过文举考卷,一一细看。
科举文举,共十页,分三部分。
前五页,默写文道著作。
后四页,解读注释诗词。
最后页,按题写诗赴词。
这一世与前世汉朝相似,但论诗词底蕴,尚且不如前世。
更遑论,董仲有着儒尊天书相助,可查阅上下五千年知识。
前九页文考,易如反掌。
仅仅一睹,董仲已胸有成竹,奋笔直书。
往往科举之时,考生斟酌一天才能解答完毕的文举。
在董仲手中,不过一个时辰,已作答完毕。
直到第十页,他适才停下手中毛笔。
纸上,书写着题目:
“汉高祖。”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代表着莫大含义!
汉高祖,不喜儒家。
因为他,儒家式微。
但汉高祖,却是大汉皇朝开国皇帝。
在大汉,地位崇高。
“这出卷者,到底是什么心思?”
董仲双眼微眯,这题可不好答。
若歌颂汉高祖丰功伟绩,不知是否会引起儒家审题人不悦。
若旁敲侧击,指责汉高祖打压儒家,也有落人口舌之虑。
这一沉思,远超之前。
足足小半时辰,董仲思前想后,才再次动笔。
所选并非历代描述刘邦的诗词,而是出自于唐朝李白的一首名诗。
尽管之前多有思虑,但一落笔,却是一气呵成: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诗成,一缕金光凭空而生,冲天而起。
迎风便涨,化作金色光柱,直冲九天!
轰隆隆——!!
诗成,平地惊雷响,金光耀四方。
这一刻,整个考场所有考生、监考官为之惊动。
董仲文考之诗,诗成惊考场,诗成惊苍天……
诗成,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