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古镇老鹅 > (35)

(35) (第1/1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古镇老鹅!

郑兴旺命运的改变还是得益于在公社食堂工作的父亲郑利堂。那是在邵松林父子从省城回到秦巷古镇的前一年,也就是吴州三镇“鬼市”形成的前一年,郑利堂借着自己在食堂工作的机会,凭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为自己的儿子郑兴旺和侄子郑兴农争取到了去彭州煤矿干农民支援工的名额,郑利堂之所以那么用心地去争取这两个名额,是因为那天在招待前来招工的彭州矿务局的工作人员的时候提到这批支援工如果到矿上工作表现好的话是有可能转正的,那样的话,也就是孩子以后会成了乡下人所说的“国家正式工”,那可是吃国家粮,旱涝保收的,因为吴州乡下一九五八年有那么一批人是去到煤矿工作的,对那里的工作和待遇等方面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按严格的要求来讲,郑兴旺和郑兴农俩孩子当年还都不是完全具备条件的,主要就是年龄这块,招工的要求是十八周岁以上,而那年这俩孩子也才刚刚过完十七周岁。郑利堂还是凭借着在公社食堂工作的优势,几乎没花一分钱就顺利地给 他们俩改好了户口,统一的年龄都是十九周岁,更有意思的是,郑兴旺实际上是被郑兴农大二个多月的,而在改户口的时候,却是郑兴农比郑兴旺大了二个多月,以至于当年煤矿上前来乡下带工的同志,和郑兴旺谈起郑兴农时,一个劲地说,你哥这样,你哥那样的。郑兴旺也不好解释,直至到了矿上之前,分到单位之后,同事们也都没有分清这俩小子到底谁大谁小,尽管所有人都捣鼓不清,郑兴农心里还是清楚的很的,不论什么场合都还是叫郑兴旺哥哥长哥哥短的。

吴州市与郑兴旺、郑兴农弟俩一起到彭州煤矿的支援工共计有一百二十多人,而来自秦巷、金湾、菱塘三个古镇的只有二十八人,这其中金湾古镇的人又是最多的,有十二人之多。彭州矿务局前来带工的同志是多次吃过郑利堂父亲做过的饭的,因而在去煤矿的路上对郑家两兄弟也还是比较关心的,当然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郑家两兄弟在金湾古镇十二人中是年龄最小的,甚至在整个吴州一百二十多人中他弟俩也是最小的。从儿子到矿上后写给家里的信中,郑利堂得知儿子郑兴旺被分配到了彭州矿务局所属生产煤矿秦岚煤矿行政科工作,而且和自己一样也是从事厨师工作。侄子郑兴农的工作也是比较理想的,说是在矿机电科跟师傅学习井下机电维护。听公社那个专门负责接待矿上前来招工的人讲,这两孩子的工种在矿上那是绝对的好工种,与本镇一道来矿的其他人基本都分到了各个采掘单位。这个时候,郑利堂感觉到自己给带工人员的那两条四块一一条的大前门香烟是真的太值了。

矿山的生活,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但对农村出来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还是很快就从中找到在乡下找不到的那种满足,最起码的是拿到工资的自己能够吃饱吃好饭了。在食堂工作对于郑兴旺来说那肯定是如鱼得水的事情,打小时候就在饭店里长大的他对做饭炒菜那是有着别样的 天赋,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将食堂各个岗位转了个遍,也就是这两年的时间里秦岚煤矿大小两个食堂的淮扬菜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以至于彭州矿务集团大小会议都集中到秦岚煤矿来开,如此一来,那淮扬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在饭桌上的意义。领导来矿上吃饭的机会多了,就有了更好地发现人才的机会,一时间上到矿务局的中高层领导,下到机关部室的科长、科员从秦岚煤矿提拔的机会、概率大增。于是,矿上的大领导高升了,新上任的领导仍旧要抓住这个能够牵住领导胃口的机会,让郑兴旺在淮扬菜的挖掘与开发上,不断的出点子想办法,当然了,为了能够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郑兴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矿领导在提高郑兴旺工资的同时,也在考虑着他的政治前途和地位。工作的第五年,郑兴旺就被提拔为秦岚煤矿行政科副科长,那年他才23岁,那在秦岚煤矿近十八年的发展史上是开历史先河的。一时间,郑兴旺不仅成了秦岚煤矿的红人,在彭州矿务局那也是绝对的响当当的人物。

一九八二年,也就是邵林平家盖新房间的那一年的冬天,一起来煤矿工作的,且应当说都表现非常好的郑兴旺、郑兴农弟兄俩的命运发生了截然不同的改变。年底的最后一个月,秦岚煤矿积极响应国家多产煤出好煤的号召,提出了“创高产争先进,确保实现百万吨”的目标,一时间全矿上下群策群力,大干快上,一股热火潮天的景象,让那个寒冷的冬天都充满着火热。这天,已经被提拔为行政科常务副科长的郑兴旺接待了一位特殊的人物,从矿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矿务局主要领导亲自作陪的阵势上来看,这位大人物的身份肯定非同一般。已经负责过这么多年招待工作的郑兴旺决定亲自下厨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绝不能给领导丢面子,给秦岚煤矿丢面子,更上升一点就是别给彭州矿务局丢面子。其实,要在一个饮食习惯已经形成并相对固定的一个城市能够将自己家乡的饮食文化得以如此推广,如此让人喜欢,如此受到推崇,郑兴旺在这个过程中的独到的见解和务实有效的做法,细细想来,还真的是令人佩服的。这天的这位客人也正是从郑兴旺做出来的饭菜上,看到了他对家乡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既让他在异地他乡品尝到了久违的家乡味道,又让他准确地看到了郑兴旺的技能和过人的悟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