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第八回 易之追到南宋 宇文批海上盟 (第2/2页)
故这一盟约又称《海上之盟》。
看似一个完美的计划,宇文虚中却洞察出其中的危险性。
当时,作为参议官的宇文虚中向宋徽宗上了一道奏章说道:
“用兵之策,必先计强弱,策虚实,知彼知己,当图万全。今边圉无应敌之具,府库无数月之储,安危存亡,系兹一举,岂可轻议?且中国与契丹讲和,今逾百年,自遭女真侵削以来,向慕本朝,一切恭顺。今舍恭顺之契丹,不羁縻封殖,为我蕃篱,而远逾海外,引强悍之女真以为邻域。女真藉百胜之势,虚喝骄矜,不可以礼义服,不可以言说诱,持卞庄两斗之计,引兵逾境。以百年怠惰之兵,当新锐难抗之敌;以寡谋安逸之将,角逐于血肉之林。臣恐中国之祸未有宁息之期也。”
宇文虚中在奏章中至少表达了这几点:
一是目前宋朝军备不足,国库空虚,没有开战的基础;
二是宋、辽百年友好,没有战争,特别是金国侵辽之后,辽对宋更加友好,堪称友好邻邦;三是金国正扩军备战,四处侵略,如同虎狼。辽国不灭,宋、金之间则有缓冲之地,边境无事,倘辽国一灭,金国就成了新邻,无异于引狼入室。
故他有“臣恐中国之祸未有宁息之期也”之叹,还断言“将有纳侮自焚之祸”。
然而,宋徽宗被收复燕云地区的梦想所迷惑,非但不为宇文虚中的奏章所动,反而在王黼的谗言建议下,把宇文虚中降职为集英殿修撰。同时,一意孤行,轻易开启了与金夹攻辽国的战争。
在金国的疯狂进攻下,辽国步步败退。北宋宣和七年二月,辽国天祚帝在应州被金人俘虏,辽国灭亡。
辽国一灭,金与宋就由只能海上相通变为陆路直接交界,金国此时又拥有精锐的兵力和贪婪的野心,战事一触即发。
于是,在辽国灭亡后仅仅几个月时间,即当年十月,金国便撕毁盟约,兵分两路南下侵宋,一路自西进攻太原,一路自东进攻燕京,宋朝黄河以北地区,顿时陷入一片战火之中,百姓遭殃,生灵涂炭。
这一结果,正印证了宇文虚中所断言的“将有纳侮自焚之祸”。
所以说,《海上之盟》,既是一个引狼入室的盟约更是一个国破家亡的盟约。
宋徽宗听到金人南侵,特别是听到城池不断失守、国土不断沦陷、金人直逼京城开封的消息后,顿时忧惧惊慌,茫然不知所措。
他非常后悔当初没听宇文虚中的建议,他召来宇文虚中:
“王黼不用卿言,今金人两路并进,事势若此,奈何啊?!”
但事已至此,如同病入膏肓,宇文虚中纵是良医,也无药方可开了。最后,宇文虚中建议宋徽宗下一道“罪己诏”,收拾一下人心,然后广开言路。
加强战备!
然而,这也不过是治表之策,至于治本,时机已过,无力回天啊。
所以宋徽宗虽然听从了宇文虚中的建议,下了一道“罪己诏”,但一道“罪己诏”又怎能抵挡住金国南侵的铁蹄呢?!于是,知道无力回天的宋徽宗随后就将帝位传给太子赵桓(宋钦宗),自己竟然带领一班人以“南狩”之名,逃之夭夭了。
事到临头只知道撂担子,一走了之,这就是一代帝王的担当啊。
不亡才怪!
在金国步步进逼的重要关头,北宋以宋钦宗为首的皇帝大臣们却在关于战与和的问题上争执不休,结果延误战机。靖康元年正月,金国南征副帅完颜宗望所率东路军便在攻破檀州、蓟州和北宋刚刚收回的燕京后,迅速进逼到汴京城下,满朝文武顿时慌作一团。
宋钦宗看到京城兵力不足,遂赶快任命宇文虚中为资政殿大学士、军前宣谕使,让他与部分人一起,分头去各地调集军队进京勤王。
此时,在京城四壁守御使李纲的主持下,闭城坚守,金人暂时攻城不下。
不久,老将种师道和被喻为“小太尉”的姚平仲等将领,率泾原路秦凤路大军前来勤王。
在这种情况下,宋钦宗派人到金营与完颜宗望谈判,希望金军退兵。完颜宗望却给出堪称“天价”的撤军条件,不但索要巨额金银,要求宋朝皇帝尊金国皇帝为伯父,还要求宋割让河北太原、中山、河间等三镇给金国,并派亲王和宰相到金国为人质,如此等等。
软弱的宋钦宗几乎答应了金人的全部条件,还把弟弟康王赵构、宰相吕颐浩等送往金营做人质。
究竟这种混乱的局面如何收拾?
究竟土地公爷爷赵山阳又有何打算?
诸位看官,请听下一个回合分解。
求推荐,求打赏,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