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凤落人间千般好!
时隔三年,再次回到故乡的王春桃感到极度的不适,钢筋水泥、整洁干净的街头变成了尘土飞扬的路面,琳琅满目、摆满了各色商品的门店变成了街头三三两两的小贩,舒适的洋房变成了快要遗忘的红砖房,她感到十分的不适应、不习惯。最最要紧的是她已经习惯了外面方便、干净的马桶了,突然又回到了茅草房的时代,特别是最近天气又炎热,茅坑里还翻涌着很多白花花的蛆,她慌了。
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真的也不算短,已经习惯了城里生活的她一时间真的很难再融入到这个环境里。况且,由于举家搬迁的原因,王夏竹也是住在学校的时间比较多,碰上暑假、寒假这些都是直接去了上海,其他短的假期现在也是大多去老太太那将就的比较多,这个现在摆在所有人面前的老屋说起来早就荒了。推开门的瞬间,一股霉土味席卷着每一个人,屋里飘散的灰尘在阳光的折射下都清晰可见,更别提屋内的灰尘了。
在场的三人,不要说最小的王春桃了,就连作为长辈的潘晓妹都不禁一时间脱口而出道:怎么这么破了啊。只有王夏竹表现的最为淡定,淡淡的说道:“农村嘛,就是这样的,只是你们忘了而已。房子又是十几年的老房子了,家里的地都还是土路,下雨天空气里就会有一股子土腥味,长时间不下雨灰尘也就跟着多了起来,一直都是这样的。至于茅坑这些没办法,以前村子里的人多,种庄稼的人也多,所以你感觉不到,但现在家里只剩些老人了,田也大多都荒了,茅坑自然也就没人清了,味道是比以前还要重的多,没办法,只能靠自己克服了。上厕所的时候尽量不要去看下面,看不到也就好些,味道难闻就用点纸把鼻子塞起来,总归要好一点。哦,对了,屋顶有些漏雨,妈要是有时间可以找人修一下。”
“还修什么,都没什么人住了,你不管当得了还是当不了兵,也不住这儿了,至于老四,我刚刚好好的想了想,让她一个人住这儿也不行。初三抓的紧,让她自己照顾自己是不大现实的,房前大妈也出去挣钱去了,村里基本上只剩些老人了,你大爷大娘是指望不上的。这些年你在家他们也一点都没关照过你,不找你麻烦就不错了,倒是老太太这些年还算可以,不说给你吃些什么,最起码的能在你回来的时候给你一间干净的屋子睡觉,这也就可以的了,我对她没什么要求,不苛责你们就是好的。等会你们陪着我过去,把那些吃的喝的、补品啥的都给她送过去,我再给她些钱让她带在身边用。之后,我再一个人去趟你大爷家,虽然我们年年也给了钱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年老太太都是他在照顾的,我们该代你爸去谢谢他们,顺便在留些钱让他照顾好好照顾老太太。等这些全忙完了,我们去小姨家,她家前几年,在你小姨父还在做工程的时候,才盖的楼房,住起来肯定比这舒服,我等会打个电话跟她说说。夏竹啊,在你的事儿没下定论的时候,你也去那,顺便照顾点妹妹。这房子没法住了,实在没法住了。。。”
母女三人就这样在老太太那挤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潘晓妹带了些去了大爷家坐了一会儿,唠了唠家常,说了些话。大概晌午的时候,母女三人就带着东西、拿着行李去了小姨家。丽丽那边也早早的就派了两个孩子去村口候着了,自己在家里又是洗洗晒晒,又是忙着张罗着一大桌的吃食,早就盼着了。
说起来,小妹和丽丽两姐妹已经很久都没在一起好好聚过了。一开始是因为相隔两地的原因,后来又因为钱文辉总是将房子租的离他们很远,弄的她们每次见面没聊两面就要告别,再后来,丽丽带着女儿也开始赚钱了,两姐妹连见面都变得困难了。今天要不是孩子的事儿,说不定两人又只能匆匆一别。这会儿,只有孩子,又没男人,又没老人,两人痛痛快快的喝了点小酒。一大桌子的菜,除了孩子们吃饭时发出的一点点声音,就只剩姐妹俩爽朗的笑声和谈话声,丽丽的两个孩子还从来没见妈妈这么开心过,一时都看呆了,还是夏竹喊了喊他们,叮嘱他们赶紧吃饭。姐妹两就这样从中饭聊到了旁晚,最后连睡觉都是挤在一起睡的。夏竹和春桃则是跟钱宝华挤在了一处,钱保保是个男孩,一人睡了一大间屋子。
丽丽家的房子是才建没多久的新房,家里的地面也都是做了地坪的水泥地,内外墙也刷了白,比潘晓妹家的那个老房子可谓是好多了。今年年初丽丽回来还将院子好好的修整了一下,用原来老房子的砖砌了个院墙,还将自家门前的桃树、梨树和枣树都移了过来,空的地方又种上了栀子花、梅花、月季等,还寻摸了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洒在了院墙里,一些应季开了的花称的整个院子是那样的娇艳欲滴。这里可谓是一个难得的好住所,可是唯一美中不足的还是厕所。老家这边没有专门的排水和化粪池,老一辈的人也没有去转变的想法,都觉得用惯了就是用惯了的,所以厕所修的再好也还是旱厕,甚至有些人家还养个猪啥的,那猪舍也是跟厕所连在一起的,所谓臭味相投大抵就是这样来的吧。
头一个礼拜里,有妈妈还有姐姐陪着,王春桃显得还好,没那么的抵触这里,也乖乖的买了新的课桌,跟着妈妈一起搬去了原先的学校。很多农村那边因为教育经费有限,学校的课桌椅都是学生自备的,属于学生的私人财产,等不念了可以直接带走。因此课桌椅也和外面配套的那些不一样,基本上都是木制的,桌子是带一个储物格的那种,椅子也不是带靠背的座椅形式,类似于高一点的木札样式。以前读书的时候,家家户户还得去找木匠定做,现在倒是方便了很多,学校门口就有卖现成的,价格不一样,课桌椅的材料、好坏程度也不一样。再加上每家每户的情况也不一样,有些人因为家里有哥哥姐姐读过书的,所以用的都是以前他们留下来的课桌椅;有些没有的就得现备现买,所以每个教室里的课桌椅都是新旧不一的,有些甚至连高低都不一样。由于老式的课桌上之间的缝隙比较大,不利于书写,配套的座椅中间那块用来坐着的板也比较窄,跟个木棍一样,高度还矮,为了让王春桃更好的适应这里,小妹给她买了新的课桌椅。学校还是原先的学校,一点都没变,若要是非要深究一下的话,那就是三年的风霜使这里变得更加的沧桑了一些,校门口的小卖部也多了两家,转角那里还新开了一家超市,上下学的路上也能零星的看到一些卖炒饭炒面这样的推车了。
就在潘晓妹带着王夏竹也报完名要走的时候,老太太摔了一跤,进了医院。老太太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又是裹了小脚的,这一摔的所有人都怕她挺不过来,潘晓妹和王江边挨个的打电话商议这事。第二天王紫英就来了,王江湖和王江海也赶了回来,王江边是最晚到的。时隔多年,从老太太摔倒那日开始算起,五天的时间里,她的所有子女终于又重新全都聚在了她的身边。可能是内心的欣喜加上医学的进步,一个星期之后,老太太那条伤到的腿慢慢的开始消肿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太太被孩子们接了回去。大人们总在商量事情,孙子辈的又基本不在身边,侍奉汤药的事儿基本就落在了王夏竹还有放学回家的王春桃的身上。因为老太太的事儿,王江湖第二天就坐车回来了,看到了老房子的情况,没事的时候就和潘晓妹两人简单的收拾和维修了一下,孩子们也接了回来。上海的活儿不能长时间离开人主持,等老太太的情况好些了的时候,潘晓妹便先回上海主持大局去了,同时正好让两个大女儿也回来看看奶奶,至于小女儿就得等学校放假了。
在这期间,王夏竹也去了征兵现场进行体检,因为那时候女兵比较少,所以她一去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注视。体检的有些项目是能当场就能得到结果的,她的数据一直很好,也得到了现场很多人的夸奖,她自认为自己是肯定能当兵的,可最终却被刷了下来。她很不解,为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