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苏李相会 - (第2/2页)
“不瞒您说,我是诵着您的诗长大的,在年幼时期,还许下宏愿望做个像您一样洒脱不羁的人。”苏洵的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
这让李白听的一愣一愣,心说我这才多大,你们几个看起来都年至高龄,胡子一大把了,看起来比我年纪还大,居然敢说是看着我的诗长大的?
这就像街上的少女被大妈追着叫姐姐一样,那种荒谬离谱的感觉充斥在李白心头。
他迟疑了下:“不敢,我的诗句虽流传不少,却也远远达不到给孩童启蒙的程度。”这绝无可能,夸人也不是那么夸的,你们别掰扯我了!
“是这样的,您是唐朝人,但我们父子三人是出生于唐朝之后的宋朝。”苏轼看出问题来了,他们三认知道李白,可李白不一定认识他们!
突然被三个老头说从小读自己的诗,估计也郁闷得很。
他认真的解释:“您也知道历来改朝换代,都对前朝的一切呈抵制状态,但其中不包括您和您的诗句,连我朝皇帝有时都会说两句您的诗,因此不必用作孩童启蒙,宋朝的小孩从出生起就耳濡目染了。”
李白的目光逐渐清明:“你们是……后世之人?”
总算搞明白了,合着不是一个朝代的,自己所在的大唐,居然是他们之前的朝代。
“那大唐……是灭国了?”李白明白了,他其实早有预感,可真正听到这件事,却难免悲从中来。
不论如何,他这辈子长在大唐,几经沉沦也都是在唐朝,他或许恨其不争,或许因无法入朝为官而感到愤懑,可从没想过要大唐灭亡。
这是一个……曾经多么繁盛的王朝啊。
甚至于周边的铁骑不敢来进犯一步,在他出生的那个年代,唐朝虽然已经在走下坡路,可仍旧有爱国志士为唐朝抛头颅洒热血,仍旧有热血青年以维护大唐荣耀来作为一生的追求。
这样的王朝,说没,就没了?
徐响开着直播间,和观众一起吃瓜,此时的评论中,不时会出现一些对于唐朝和宋朝历史一无所知的问话:
“唐朝完了,还有个宋朝?”
“所以这真的是历史吗,我感觉李白的表情不像是表演,他太像是一个真正的历史人物了,他的行为举止和言论,都像是经过一段浓厚的背景积淀养出来的,包括宋朝的那三位,也差不多是那样。”
“他们三个聊天,外人根本没办法插嘴,说的东西太奇妙了,好像真的曾有这么一段历史,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我感觉,唐朝和宋朝,是真的有过的。”
“上次徐响说的北魏,文老不是给了佐证了,据说除了他原本的证据之外,还有其他学者手中掌握了一些东西,拼凑起来基本可以确定北魏这个朝代了,现在就等着文老提到过的那几位学者,把手中的东西公布出来。”
“那么这次唐朝和宋朝,可能也是真实存在过的。”
“天啊……历史长河里居然有这么多被掩盖掉的朝代,这都是从现有记载中找不到的,似乎属于远古时期的历史。”
徐响这边,一直在观看的观众已经少了很多反驳和吐槽,剩下的大多数都是认真在看的,天上是否有月宫?历史中是否有唐宋二朝?出现的历史人物是否真实?
都不是他们所关注的了,他们要看的,已经从辩驳真相,换成了好奇于这一段历史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见四个人相互熟悉了,徐响把直播的事情告诉他们,也获得了苏轼三人的惊奇,作为文人,要的除了出彩的文章,剩下的可不就是天下人的评论吗,知道有那么多人看着,他们的坐姿更文雅了,谈吐也更慎重起来。
不过大体还是在聊天,话题间苏轼问到了,为什么说这座月宫是他的。
那边李白看了徐响一眼,后者才幽幽的说道:“这座月宫出自您的一首《水调歌头》,多余的就不说了,那里面描写月宫的,就是现在这一座。”
苏轼:“……”我那是中秋佳节,借月宫的冷情,来表达人间中秋的佳节更值得念念不忘,顺便怀念一下家人,怎么就给整成月宫了?
说起来,苏轼比他爹和弟弟更有名些,主要还是苏轼的诗句写的也特别好,就跟李白差不多水平。
估计他自己也没想到,中秋的一首诗,会被人拿来做成月宫,还弄得这么冷清的样子,就是玉石宫殿看起来确实价值不菲,可玉石……也不能当饭吃。
对于不可食无肉的吃货苏轼来说,这里虽然美,却也不是他要的。
也对……本来就不是他要的,他宁愿在地上过中秋佳节。
起码还有肉吃!
“这宫殿,确实挺冷哈。”苏轼面色讪讪。
“对啊!”李白叹息,随即正色:“我正要与你探讨一番,这月宫中,不该有仙娥,不该有玉兔与寒蝉吗?你这一整个宫殿如此冷情,居然连琼浆玉液都没有,我还以为至少能找到坛仙酒。”
苏轼:“……”不要与我探讨!这事儿我理亏!
不过……不愧是诗仙,饮酒赋诗第一人,到了月宫上您也不忘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