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破西羌马武建勋 藏野心刘荆生事 (第2/2页)
大都护偏何等首领,皆仰天指心发誓说:
“郡守大人放心!汉朝廷是我们的恩人,皇帝陛下对我们鲜卑部落有再生之恩,我们一定效力,斩杀匈奴这些恶贼!”
鲜卑大都护偏何等,遂派军攻击,匈奴汗国的左伊秩訾部,斩首二千余级,持头颅,到辽东郡领赏。
其后,鲜卑部落,岁岁相攻匈奴汗国,辄送匈奴汗国将士的首级,到辽东郡,接受汉朝廷的赏赐。
从此以后,匈奴汗国日趋衰弱,边无寇警,鲜卑部落、乌桓部落,并入朝贡。
辽东郡太守祭肜,为人质厚重毅,体貌绝众。抚夷狄以恩信,夷狄皆畏惧而敬爱他,故得到他们贡献死力。
最初,赤山的乌桓部落,数次侵犯上谷郡,成为了上谷郡边害,诏书悬赏剿灭。
但朝廷切责州郡官吏,都不能剿灭,赤山的乌桓部落,汉朝廷深以为忧。
辽东郡太守祭肜,于是勉励鲜卑部落大都护偏何等首领,派遣大都护偏何等,率军讨伐。
鲜卑部落大都护偏何等首领,率军讨伐,收获甚丰,赤山的乌桓部落,受到沉重打击,危害大大减轻。
到了如今的永平元年(公元58年)九月,辽东郡太守祭肜,再次派遣鲜卑部落首领大都护偏何等蛮族首领,率军讨伐赤山的乌桓部落。
鲜卑部落首领大都护偏何,大败赤山的乌桓部落,斩杀其首领,拿着首领的首级,向朝廷报功。
塞外诸蛮族,震恐不已,再也不敢,再也无力,挑战汉朝廷的威信了。
汉朝廷的声威,畅于北方。西起武威郡,东到玄菟郡,北方的各异族部落,都纷纷前来东都洛阳朝贡,归附汉朝廷。
汉朝廷的北部边疆,不再有烽烟与战尘。汉朝廷便下旨,将屯驻北方边境的军队,全部撤走了。
北方边郡,到了如今,终于得到了彻底的安宁。
永平元年(公元58年)五月,功勋赫赫,德高望重的太傅高密侯邓禹,因病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刘庄闻讯,十分哀痛,思念伤心不已,下旨封太傅邓禹谥号,为高密“元侯”。
太傅邓禹生前,内文明,外温恭,不事产业,常欲避权势,甚见刘秀、刘庄父子的尊宠。
朝见皇帝之时,刘庄专门令太傅邓禹,东向站立,尊如宾客,待遇超出于群臣之上。
太傅邓禹,一生总共生有十三个儿子。邓禹叮嘱儿子们,务必要各通一经,其闺门之训,皆可为后世效法。
太傅邓禹生病以后,刘庄亲自数次上门,去看望太傅邓禹,过问邓禹病情,并任命邓禹的二子为郎官。
太傅邓禹死后,刘庄皇恩浩荡,下旨分邓禹的高密侯封国为三份,封太傅邓禹的三子,皆为列侯。
邓禹的嫡长子邓震,继承父亲的爵位,为高密侯;次子邓袭,封为昌安侯;第三子邓珍,封为夷安侯。
那时,邓禹之子邓股,为居巢侯,担任扬州刺史,很有政绩,很受刘庄欣赏。
刘庄于是下诏道:
“居巢侯邓股,口无择言,行无怨恶,宜蒙褒显,以劝天下,特征邓股回朝,担任执金吾。”
邓禹的第六子,叫做邓训,字平叔,心胸开阔,少有大志。但邓训从小,就很不喜欢读书,尤其不喜欢阅读,诗书典籍等圣人著作。
父亲邓禹,对六儿子邓训,很是不满,认为六儿子邓训,不学无术,长大之后,一定没有什么作为。
因此,小时候的邓训,常常受到父亲邓禹的非议和责骂,受到的叱骂最大,邓禹也因此,并不看好邓训。
刘庄即位以后,初以邓训,为郎中。
然邓训这人,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济人之急,爱护士大夫。士无贵贱,见之如旧,士大夫多归顺他。
后来,邓训以谒者身份,出使外国,为乌丸校尉,徙杼秋侯,也很有政绩。
(范书《邓禹传》记载,六儿子邓训生前,未曾封侯,邓训死后,才追封为“平寿敬侯”。)
永平年间,朝廷下旨,治理滹沱河、石臼河,治理都虑至羊肠仓一段,欲令通漕运。
太原官吏百姓,苦于苦役,连年不能够成功。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水,而溺死者,不可胜数。
建初三年,朝廷下旨,拜邓训为谒者,使监领治理滹沱河、石臼河之水利大事。
谒者邓训,考量调查,知道治理滹沱河、石臼河太过困难,恐怕大功难立,于是老老实实,上奏皇帝知晓。
刘庄听从谒者邓训的建议,遂罢其役,更用驴辇运输,每年节省费用亿万钱计算,保全徒士数千人之多。
那时,上谷郡太守任兴,欲派兵,诛杀赤沙一带的乌桓部落首领。乌桓部落遂怨恨不满,反叛了朝廷。
见局势不妙,刘庄遂下诏,命令邓训统领黎阳营兵,驻屯狐奴一带,防备反叛汉朝廷的乌桓部落。
邓训抚接边民,边民纷纷前来归顺。
建初六年,邓训迁升为,护乌桓校尉。黎阳营兵故人,多携将老幼,乐随邓训一道徙边。
鲜卑部落酋长,听闻护乌桓校尉邓训的威恩,皆不敢南下,靠近塞下骚扰边郡。
建初八年,舞阴公主刘义王之子梁扈,有罪,邓训私下与梁扈通书,受到连坐,征还洛阳,免职回到闾里。
元和三年,卢水胡反叛了汉朝廷。朝廷重新起用邓训,担任谒者,乘传到武威郡,拜任张掖郡太守。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使用阴谋诡计,诱杀了烧当种羌大首领迷吾等。
因此,诸羌大怒,谋欲报怨,反叛汉朝廷,汉朝廷十分忧虑,担心西疆战乱再起。
公卿大臣,遂一致推举邓训,代替张纡,担任护羌校尉。皇帝同意。
护羌校尉邓训,知道西疆形势危急,一点也不敢耽误,急忙到了任所。
那时,诸羌激忿,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与汉朝廷作对。不久,诸羌就集结了兵众四万余人,等到河上结冰,就渡过黄河,前去攻打护羌校尉邓训。
先前,小月氏胡人,分居塞内,有精锐将士二三千骑。因为小月氏胡人,勇健富强,每当与羌人作战,常以少制多。
虽然小月氏胡人,反复无常,首鼠两端,但也时时被汉朝廷收用,以攻打四方蛮族。
这时,迷吾的儿子迷唐,又与武威种羌等部落联合,合兵万骑,来至塞下。
见汉军势大,迷唐不敢派军,攻打护羌校尉邓训,决定先胁迫月氏胡人归顺。
护羌校尉邓训,因为护卫阻碍的缘故,没有选择与羌人交战,只是上报朝廷,请求指示。
朝廷讨论国事的大臣,大都认为,羌人胡人相互攻打,以夷伐夷,对朝廷有利,不宜禁护他们的互相攻击。
护羌校尉邓训,认为这样做不妥,于是上书反驳说道:
“不是这样的看法啊!今因张纡失信,众羌大动。朝廷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凉州吏人,命悬丝发之上。
原小月氏等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是朝廷的恩信不深厚的缘故啊!如今,小月氏等诸胡处境危急,如果朝廷以德怀之,最终一定能够为我所用。”
皇帝认为有理,同意处置。
护羌校尉邓训,遂令大开城门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收纳他们入内,严兵守卫。
羌人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迫诸胡,只好率军而去。
因此,湟中诸胡皆说道:
“汉朝廷常欲令我曹互相争夺,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接纳保护我妻子儿女,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湟中诸胡,都欢喜不已,叩头感谢护羌校尉邓训说道:
“多谢使君大人救护恩德,唯使君之命是从。”
护羌校尉邓训,遂抚养湟中诸胡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自己的侍从护卫。
羌胡俗以病死为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身亡。
护羌校尉邓训,听闻有生病者,就拘持缚束他们,不交给他们兵刃自杀,用医药治疗他们。治愈者很多很多,羌胡大人小孩,莫不感动喜悦。
于是,护羌校尉邓训,赏赂诸羌种,使互相招诱。迷唐的伯父号吾,乃率领其母及羌人部落八百户,自塞外前来,归降了护羌校尉邓训。
护羌校尉邓训,因此征发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斩首虏六百余人,得马、牛、羊万余头。
迷唐大败,于是逃离了大、小榆谷,前往颇岩谷躲藏,迷唐部众皆破散。
这年春天,迷唐复欲归故地就田业。护羌校尉邓训,乃发湟中六千人,令长史任尚率领,缝革为船,置于箄上以度河,掩击迷唐庐落大豪,多所斩获,复追逐奔北。
正逢任尚等,夜里为羌所攻,于是义从(由胡、羌丁壮组成的军队)羌胡,并力破之,斩首前后一千八百余级,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余头,迷唐一种,几乎死亡殆尽。
迷唐遂收其余部,远徙庐落,西行千余里而去。诸附落小种,皆背叛了迷唐。
烧当豪帅东号稽颡归死后,余众皆款塞纳质,纷纷向汉朝廷归顺纳贡。于是,绥接归附,威信大行。
护羌校尉邓训,遂罢屯兵,各令归郡。惟置弛刑徒二千余人,分以屯田,为贫人耕种,修理城郭坞壁而已。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郡,窦宪认为,护羌校尉邓训,通晓羌胡方略,上书求邓训一道前行。朝廷准奏。
邓训起初与马氏家族相厚,不为诸窦所亲。及大将军窦宪伏诛以后,邓训也没有受到大将军窦宪案件牵连,并没有遭到祸害。
邓训虽宽中容众,而于闺门要求甚严。兄弟莫不敬惮,诸子进见,未尝赐席,接以温色。
永元四年冬,邓训病死于护羌校尉任上,时年五十三岁。
吏人羌胡,爱惜邓训,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
至闻邓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悲叹道:
“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抓获了不听劝告的吏士,把情况告知校尉徐傿知道。
校尉徐傿感慨不已,叹息道:“这就是义啊!”乃下令全部释放前乌桓吏士。前乌桓吏士,遂家家为邓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元兴元年,和帝因为邓训是皇后之父,使谒者持节,至邓训墓,赐策追封邓训,谥号为:“平寿敬侯”。中宫自临,百官大会。
邓训生有五子,分别叫做:邓骘、邓京、邓悝、邓弘、邓阊。
太傅邓禹最小的儿子,名叫邓鸿。邓鸿喜好读书和军事筹策。永平年中,以邓鸿为小侯。
不久,邓鸿被引入内廷,参与讨论边事。刘庄听后,以为邓鸿很有军事才能,拜为将兵长史,率五营士,驻屯雁门守卫。
刘庄时,封邓鸿,为度辽将军。
和帝永元中,邓鸿同大将军窦宪一道,出击匈奴汗国有功,晋升为行车骑将军事。
后来,行车骑将军事邓鸿,出塞追击背叛汉朝廷的畔胡逢侯,被指控逗留不前,下狱处死。
永平元年(公元58年),为了奖赏弟弟东平王刘苍尽心尽力的辅佐之功,刘庄下旨,封东平王刘苍的两个儿子,皆为且侯。
永平二年(公元59年),朝廷又下旨,将东郡之寿张县、须昌县,山阳郡之南平阳、囊县、湖陵县等五县,加进了东平国封邑里,东平王刘苍,更加感激。
这时,汉王朝中兴,已经有三十多年时间了,四方边塞,也没有大的忧患。
东平王刘苍遂上奏道:
“陛下:
如今天下化平,四方安宁无忧,太平无事,应当重新建立,朝廷的礼乐制度,永传后世。”
刘庄认为有理,下旨有司制定
东平王刘苍,便与公卿大臣一道,商讨制定了在京城南效祭天、北郊祭地时所用的冠帽、车马、衣服等制度,以及祭祀父皇之庙时,所用的歌乐和八佾舞的形式。
礼乐制度制定妥当,东平王刘苍,向刘庄呈报,刘庄下旨,立即施行。
自此,汉朝廷的礼仪礼乐制度,才基本确定下来。
10
刘庄登极之初的这几年,在太尉赵熹、司空冯鲂、司徒李等三公大臣,以及小弟东平王刘苍等公卿大臣的通力辅佐下,总算平安地过去了。
然而,父皇刘秀在位时的功臣宿将,渐渐凋零,刘庄也不禁有些悲伤、哀戚和担心。
永平元年(公元58年)年末,当初刘秀手下,最最年轻的建威大将军,一代名将好畤侯耿弇,也去世了,终年五十六岁。
刘庄下旨,封好畤侯耿弇,谥号,为好畤“愍侯”。耿弇的嫡长子耿忠,嗣位好畤侯爵位。
当初,对于号称“韩信第二”,对大汉帝国复兴,立下卓越功勋的建威大将军耿弇,刘秀十分信任。
为了打消建威大将军耿弇的疑虑和担心,刘秀曾经当着好畤侯耿弇等众臣之面,对耿弇许诺说道:
“爱卿,请你放心!朕与爱卿,名虽君臣,情同父子。终不会使你耿弇这等功勋赫赫的功臣,成为淮阴侯第二的啊!”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之时,刘秀下旨,除保持耿弇原来受封的好畤县、美阳县二县封地外,还加封了好畤侯耿弇更多封邑,令耿弇交回建威大将军的印绶,以列侯奉朝请,参与朝政。
但凡国有疑难,刘秀仍然喜欢召好畤侯耿弇等功臣宿将,入朝议事,咨询方略,甚见倚重。
耿况、耿弇父子,一生功勋显赫,勤勤恳恳,忠于王室,都受到了刘秀的优厚待遇。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之时,喻糜侯耿况病重,刘秀亲自前去探望耿况之病,封耿弇的弟弟耿国,当了驸马都尉,耿国的弟弟耿广、耿举,都做了中郎将。
史称:“弇兄弟六人,皆垂青紫,省侍医药,当代以为荣。”
喻糜侯耿况,生病去世以后,由耿况的小儿子耿霸,继承了父亲耿况的喻糜侯爵位。
耿氏家族,除好畤侯耿弇以外,他的父亲耿况、弟弟耿舒,侄子耿秉、耿夔、耿恭等人,皆为当世名将。
耿氏家族一家,三世用兵,仍立功勋,打破了古人所谓的“三代为将必败”的谶言。
从东汉开国,到建安末年,整个耿氏家族,一共出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娶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官吏等大臣官吏,则有数十百人之多。
耿氏家族与邓氏家族一样,成为了东汉王朝,一朝之巨族,几乎与东汉朝廷共始终。
11
永平元年(58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刘庄下诏大赦天下,通令天下官吏百姓说道:
“布告天下:
现在正是春天,庶民百姓都忙于耕田养蚕。令所有官员,务必顺应节气,不要妨碍和干扰农事。
天下亡命之徒,判处斩首以下徒刑的,准许他们赎罪:死罪入缣二十匹,刖右脚直至髡钳城旦舂,入缣十匹,完城旦舂,直至司寇,作入缣三匹。
没有发觉罪行,诏书到达以前而自首的,赎物减半。
现在,选举不真实,邪佞之人没有去掉,权贵受贿,酷吏贪求,为所欲为,百姓愁苦埋怨,实情无从上告。
有关官府,应弄明白上奏的罪名,不可冤枉无辜。如荐举不当者,则治荐举人的罪。
郡县每次征发劳役,轻易地作奸牟利,诡诈地呵责恫吓,贫弱平民,使其心急如焚。
现在,各级官吏,务必要使劳役均平,不要产生枉屈刻薄的事情,荼毒生灵,虐害百姓。”
12
见到刘庄的大赦诏书,汉朝廷的贤明士大夫,私下议论纷纷,不以为然道:
“诸君:
陛下的诏书,十分悦耳动听,似乎大公无私。天下百姓,如果单看皇帝的诏书,一定会以为,朝廷的政事,十分公正公平,运转得十分顺利、正常,没有任何毛病。
然而,却如同人类,所有的美好理想一样,诏书里面所讲的内容,实际上却因为,陛下的理想,太过远大,脱离百姓的现实,而无力实现,恐怕最终无法实行。”
13
事实也的的确确,正如汉朝廷的贤明士大夫,所预料的那样。
继位当政以来,刘庄已经遭遇到了,很多重大的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心里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刘庄希望,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奋发图强,不甘心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无为君王。
刘庄愤怒忧郁,越欲有所作为,清除多年以来,遗留的弊病和沉疴,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然而,血淋淋的现实,却让英气勃勃的刘庄,有一种受挫绝望沮丧灰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