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五部 大汉天声 第一回 马放南山刀兵息 休养生息抚黎民

第五部 大汉天声 第一回 马放南山刀兵息 休养生息抚黎民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东汉之布衣天子!

高密侯邓禹,功劳和贡献很大,是刘秀的太学同窗好友,与刘秀的关系,最为亲近亲密。

邓禹低调谦逊,十分感激刘秀的信任和恩赏,在家里与亲友子弟谈论之时,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道:

“诸位:

陛下真是亘古未见的贤君啊!

陛下胸襟阔达,大公无私,对功臣宿将的照顾,十分周到,与前世君王大大不同。可谓皇恩浩荡,无人能比,令人钦佩不已。

然而,臣属强横,必将威胁君王,君臣不能够两安。君臣的利益一致,目标一致,休戚相关,君臣才能够,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所谓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是也!

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我们怎么能够,不体谅陛下的深情厚谊,时时处处为国家着想,为陛下分忧呢?

我早年在家乡新野修学之时,就与陛下相识,在太学更是相知相亲,称为知己。怎么能够不理解,陛下的心意呢?

贪恋权位,被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迷惑,并非好事。我决心急流勇退,主动让贤,做好功臣勋旧的表率,以免君臣疑惧隔阂,阻塞贤良上进之路,化解陛下难题。

如果国家有难,我们再次出山,为国家出力,建立功劳,封妻荫子。这样做,君臣两安,无隙无疑,岂不是效忠君王,报效国家的最好方式吗?”

邓氏家族亲友子弟,非常赞赏邓禹的看法,一致赞同说道:

“高密侯大人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实乃智者所为。臣子骄横跋扈,自以为是,威胁君权,没有不身死国灭,遗臭万年的。

韩信、英布、霍光等,岂不是前车之鉴吗?”

听到亲友子弟的意见,高密侯邓禹,解甲归田,归隐山林的意志更加坚定。

一次闲暇,高密侯邓禹,邀请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等亲近大臣,聚在一起闲聊。

三人行礼坐下,高密侯邓禹,心中有事,立即开门见山,推心置腹地对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说道:

“次元兄,君文兄:

陛下与臣等的关系,非常亲近,对我们也最为关心、照顾,赏赐十分丰厚,无人能够相比。

小弟以为,我们也应该深刻理解,陛下的心意,以身作则,为陛下分忧,为国家出力。

自当初陛下兄弟(刘縯、刘秀等),在南阳舂陵起兵反莽以来,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的光景,天下才重归太平。

陛下在军中的生涯,实在太久太久,对战争早已厌倦不堪,说深恶痛绝,也不为过。

陛下也深深地了解,黎民百姓,饱经战乱,疲惫贫困,渴望和平,渴望休养生息的情形。

陛下的性格,本就生性文静。

虽然陛下,是汉室宗亲,但如果陛下,生在一个太平盛世,也必将成为人上之人。

也许陛下,还能够成为一个学问家,或是成为一个他心中向往的执金吾之类的朝廷官员。

然而,王莽末年的变乱,迫使陛下,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战争的漩涡之中。

陛下兄弟,当年首倡举义,一半是为了自保,另一半也是为了实现他们兄弟,生平的伟大抱负,渴望建功立业,为黎民百姓,尽一点力,做一点事。

如今,天下终于重归一统,汉室复兴,但陛下也已经到了四十三岁的年纪。

陛下和臣等的短暂美好的青春,就那样消磨在了,积年累月、残酷无情的战争摧残里。

陛下从二十八岁,在家族的所在地舂陵白水起兵,到如今,已经度过了整整十六个春秋。

想必陛下,对战争的厌倦反感情绪,也已经深深地困扰在了陛下的心里。

诸君,是否还记得,陛下当初,以玩笑的语气,询问我们这些臣僚的那些话语吗?

对陛下的话语,邓禹还记忆犹新。

陛下当时问道:

‘诸君,马背上打江山,是可以的,但在马背上治理江山,能行吗?’

诸君啊,你们可理解,陛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吗?

连年征战,百姓深受其苦。广大黎民百姓,都渴望国家能够早日平安无事,求得一个丰衣足食,一家其乐融融的场景。

我们怎么能够,饱享陛下恩宠,却不理解陛下的心理,不去尽心尽力地帮助陛下,完成中兴汉室、天下太平的伟大使命呢?”

固始侯李通,也深有同感道:

“是啊,仲华兄弟,你说得很对。我也理解陛下,为国为民,渴望复兴大汉的伟大抱负。”

高密侯邓禹继续讲道:

“次元大哥说得很对。陛下聪明睿智,深刻了解,官吏百姓渴望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的心理。

因此,陛下才决定,从此要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军事攻伐,转向文治上来,要集中汉朝廷君臣、地方官吏所有的精力,去治理社稷,建设帝国。

而要做到这些,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首先必须从,改造我们这些功臣勋旧做起。

说实话,我们这些功臣宿将,差不多每一个人,都靠战争发迹,对于治理国家的理解,大都很是欠缺。

我们普遍以为,治理国家,建设国家,就如同打仗那么直接,那么容易。

所以陛下觉得,自己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改变功臣宿将的思想观念做起。

自取得陇右与蜀郡之后,陛下就亲自下诏,除了大规模的战事或是特殊军务、特别紧急的情况以外,不再把那些军情,报告给陛下审批,而是交由朝廷有关部门的大臣官吏,去全权处理。

诸位兄弟,你们见识卓绝,肯定十分理解,陛下之所以这样做的深意吧!

无形之中,陛下的举措,就降低了那些,主管军事部门的将帅大臣们的权力。

陛下自己,还常常以身作则,为人楷模,也不再谈论或者少谈论军事方面问题的处理。

如果有关部门大臣,违背这个原则,陛下甚至会对那些,对军事行动依然津津乐道的功臣们,予以严厉训斥、责罚。

诸位兄弟明智,肯定非常清楚,陛下这样做的深意啊!”

胶东侯贾复,一点就通,遂建议邓禹、李通道:

“两位兄长,你们说得真是太对了。小弟也十分理解,陛下这样做的深意,决心帮助陛下,完成伟大的心愿。

陛下如今,一心一意,是在追求和平,收藏武器,推广文化教育,发展经济。

我们这些有功劳的大臣将领,身在京畿要地,而又拥有重兵,怎么能够,让陛下高枕无忧,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致力于休养生息,治理百姓呢?

我们不如行动起来,主动交出我们手中的军权。这样做,陛下放心,我们也如释重负了。

君臣不会互相猜忌,融洽和睦,对国家对自己,都非常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高密侯邓禹,立即赞同胶东侯贾复的提议道:

“君文兄说得太好了。

陛下心安,臣子放心,我们也乐得安享晚年,享受生活。君臣和谐,定当所向无敌,一帆风顺。

诸位大哥,我们还是急流勇退,主动让贤,不要让陛下为难吧!”

“仲华小弟,君文的见识果然高明。我们就照君文的意见去办吧!”固始侯李通也同意道。

于是,三人协商已定。

高密侯邓禹、胶东侯贾复、固始侯李通,是功臣宿将的领袖。

既然三人,已经深刻地了解到了刘秀的心理,所以高密侯邓禹、胶东侯贾复、固始侯李通三人,不久就先先后后,非常知趣地向刘秀上书,主动申请,辞职归家养老道:

“陛下:

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臣等请求,交出手中的军权,回到家中,去研究儒家学派学问,享受清福,与百姓一道,共享太平。请陛下批准!”

高密侯邓禹、胶东侯贾复、固始侯李通等功臣勋旧的举动,得到了刘秀的高度赞誉和褒奖。

刘秀非常明智,十分清楚功臣宿将们,担心功高震主,带来祸害的真切心理。刘秀情不自禁地对着侍从刘安说道:

“刘安哥啊:

功臣宿将们主动申请,放弃手中的军权,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既是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功臣宿将们自己啊!保护他们自己的前途、爵位和采邑等利益啊!

既然朕的宽厚的恩赐,能够得到功臣宿将的理解,功臣宿将们主动辞去军职,最终没有落得,像先朝那样,被朝廷大肆屠戮的结局,君臣相安无事,都能得到安宁,朕怎么能够,不高兴呢?”

刘安受到刘秀熏陶,也了解君臣的微妙关系,赞扬刘秀的看法道:

“陛下英明!君臣两安,岂不是国家幸事吗?”

听了刘安之言,刘秀的心更加踏实。于是,刘秀顺水推舟,下旨宣布道:

“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诸位爱卿:

你们不居功自傲,爱惜百姓,深刻领会朝廷的治理,自愿解甲归田,真乃国家幸事。朕非常欣赏,特别同意你们的请求。

从今以后,朝廷的所有侯爵,都不再兼任,朝廷的重要军职,以奉朝请,参与朝廷政事讨论。

兹下旨,撤销左、右将军的编制,精简中央和地方郡国的军事机构,复员士卒,将精力用在发展生产上。”

高密侯邓禹、胶东侯贾复、固始侯李通等,主动解甲归田,功臣宿将们都非常震撼。

建威大将军耿弇,虽然十分年青,但贡献和功劳很大,受到父亲上谷郡郡守耿况等长辈的熏陶,一向很有远见,见识不凡。

见高密侯邓禹,与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的谦让举动,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耿弇也倜然警觉。

于是,建威大将军耿弇,也主动上书刘秀,交还了大将军(最高统帅)的印信。

各位开国功臣宿将,见皇帝最信任的将领,纷纷辞去军职,也开始仿效,申请辞职。

最终,功臣宿将们,大都以侯爵的身份,回到他们的家宅养老,而以“特进”(位在三公之下)的身份和地位,参加御前请示汇报(奉朝请),参与国事的研究和决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