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二十八回 刘文叔释放奴婢 汉朝廷休养生息

第二十八回 刘文叔释放奴婢 汉朝廷休养生息 (第2/2页)

然而,河内郡、常山郡两郡百姓的财力、物力,毕竟十分有限,竭泽而渔的供应,毕竟不能够持久。

虽然经过河内郡太守寇恂、常山郡太守邓晨等官吏的不懈努力,“转输前后不绝”,但就是汉朝廷,对京师文武百官粮食俸禄的供应,也只能够论升、论斗地定量供给,根本就无法充分地满足供应。

就连皇帝后宫家属的供应,也是十分的困难,常常有捉襟见肘,难以为继的感觉。

当时,刘秀的结发妻子阴丽华,虽然已经是贵人的身份,可是阴丽华的母亲与诸位弟弟等亲人,都只能留在老家南阳郡的育阳县生活,不能够来到京师,投靠亲人维生。

全国各郡县的道路,也常很不太平。贵人阴丽华,日日夜夜,都要为家乡亲人的安危和衣食生活等问题担心揪心。

为了解决国家的粮食供应问题,汉朝廷君臣,其时可说是费劲了心机,迫使汉朝廷君臣,不得不采取应急的措施。

起先,刘秀是派军队,向敌占区进行掠夺,甚至放纵部下的汉军将领,在攻占区内,烧杀抢掠,违法乱纪,胡作非为,来维持军队的供应,保证军队的生存。

后来,就是在汉朝廷自己的统治区内,刘秀则下旨,实行繁重的十一税。

但是,初创的汉朝廷,当时控制的地方十分狭小,所辖的州郡不多,加之州郡人口的死亡与流散,依附于豪强大姓堡垒营寨的农民,也很多很多。

汉朝廷实际掌握的纳税编户并不多,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军粮短缺与财政支出,十分窘困的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刘秀不得不千方百计,寻找其他的非常方法和途径,去加以解决。

正在这时,马援奉西州上将军隗嚣之命,来到了大汉朝廷,为刘秀提出了军事屯田的构想,刘秀顿时茅塞顿开,绝处逢生。

从此以后,刘秀就开始把自己的军队一分为二,一部分原本用于作战的军队,专门用于从事生产,进行屯田守卫。

刘秀军事屯田的这一超凡举动,不久就显示出了他的深远的战略意义。

军事屯田的施行,不仅保证了军粮的供应,而且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为天下太平以后的军队战士,复归于农业生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自然而然,军事屯田的施行,对恢复大汉朝廷的经济,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

大汉朝廷兴利除弊,革新政治等施政措施的恰当实施,使大汉朝廷国势,日渐兴隆,充满勃勃生机。

14

想起登基几年来,兴利除弊,革新政治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刘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但愿朕对待隗嚣,公孙述的策略,也能取得预想的成就,使中兴汉室大业,能够早日完成。”

刘秀在心中默默祝愿,向天帝神灵求祈。

15

转眼之间,就到了建武七年(公元31年)正月。

这时,海内新安,民得休养生息,官吏士大夫,皆乐吏职,而劝农桑。风俗和同,人自修饰。

刘秀有感于王莽伪薄之化,思考改革虚浮的弊政。

刘秀决定,巩固兴利除弊,革新政治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于是再次颁布诏书,宣布大赦令等新的兴利除弊国策道:

“天下囚犯,不是死罪者,一律赦免,不加治罪还乡,允许囚犯们,改过自新。”

不久,刘秀下诏,贬黜虚虚浮华之士,奖励淳朴忠诚之士,听其言观其行,明试以功,名实不相符者,就予以贬斥驱离。

不久,刘秀又想到前朝之时,王侯官吏百姓,争相竞争显比,修建坟墓太盛,白白浪费国家和私人财富。

于是,刘秀下诏提倡薄葬,禁止厚葬道:

“世俗不以厚葬为鄙陋,富者过奢,贫者殚财,刑法不能禁,礼义不能止,仓卒以来,乃知其咎。

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薄葬送终之义。”

眼见战事减少,天下逐渐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治理,逐渐走上正轨,刘秀君臣,稍稍安心。

16

然而不久,建武七年(公元31年)二月,一次令汉朝廷官吏百姓士大夫,都十分恐惧的日蚀,再次在京师洛阳出现。

汉朝廷君臣,都恐惧不安。

刘秀反省施政的失误,下罪己诏,责备自己当政的治理,鼓励官吏士大夫,上书言事,匡扶国政说道:

“阴阳错谬,日月薄蚀。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其赦天下。

公卿百寮,各上封事,无有所讳,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17

刘秀罪己诏下达以后,汉朝廷的官吏士大夫,甚至庶民百姓,都纷纷上书言事。

于是,曲阳县令冯衍,也上书陈事,条列八条要事:

一叫做显文德,二叫做褒武烈,三叫做修旧功,四叫做招俊杰,五叫做明好恶,六叫做简法令,七叫做差禄秩,八叫做抚边境。

刘秀深以为是,下诏赞许曲阳县令冯衍的意见和建议,下旨择时实施。

18

建武七年(公元31年)三月三十日,刘秀下诏,禁止个人崇拜,下令从今以后,文武百官在向皇帝呈递亲启密奏时,奏章上不可以运用“英明睿智”、“神圣英武”之类文字,来形容皇帝。

在与大臣将领们谈论国事,刘秀常常以非常善于洞察人心的态度,告诫大臣将领道:

“诸君:

朕心里非常清楚,处在皇帝这样的高位,是最容易受到,臣下们的谄媚和恭维的,更应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臣子们为了谋取他们自己的最大利益,常常会不惜一切手段,拼命讨好皇帝。

最高领袖最易患上的毛病,就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不知人间疾苦,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实际上,朕非常清楚,朕虽然贵为皇帝,但实际上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长处与短处,与普通人,在智慧上,情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有时,为了一件行政事务的顺利完成,朕的要求,常常是过于严格,过于急迫。

结果,反而是欲速则不达,带来了种种的后遗症和弊病,必须及时改变。”

群臣听了,相视一笑,诚挚地对刘秀说道:

“陛下真是善于洞察人心,善于反省自己。所谓君明臣忠,是相辅相成的。”

刘秀颔首称是,称赞群臣的诤言。

见刘秀乐于接受臣属意见,群臣大悦,争相上书议事,匡救时弊,刘秀也欣然接受。

19

那时,民俗颇为因循守旧,不思改变。虽然汉朝廷君臣,都勤于吏治,但汉朝廷的宰相等三公大臣的人选,多是根据功劳大小,来进行选拔任用。官员的任命,也多由旧恩荫庇。

太中大夫郑兴等贤明士大夫,遂认为,汉朝廷这样因循的弊病,颇多,不利于朝廷长期有效的治理。

为此,太中大夫郑兴,专门上奏,规劝刘秀道:

“陛下啊:

臣闻‘国家没有善政,则于日月上,显示出来,故为政不可不慎啊!

为政行善,其道务不过是三项而已:

一叫做推举贤才,一秉大公;二叫做顺应民心,听从民意;三叫做因势利导,把握时机,此应变之要务啊!

如今,大司空的职位有空缺,公卿们多推荐渔阳郡太守郭伋接任,而陛下一直不肯,做出最终决定。

道路上谣言纷纷,大家都在私下议论说道,朝廷的职位有缺,一定是推举一位功臣,来担任要职。

微臣私下以为,一旦功臣担任要职,则鲍、赵之类贤才,就不能够任用了。

也不能够保证功臣的才干,能够胜任这个职务,恐怕就会荒废政事,有伤陛下的英明。

请求陛下,上师陶唐,下览齐晋,以成就委屈自己,成就他人之德,以济群臣举善之美。

臣闻上竭聪明,则下惧其罪。故日者君象啊,月者臣象啊!君威亢急,则臣道迫促。

愿陛下留神宽恕,以崇柔克之德,考虑采用柔和的手段去治理国家,安抚百姓。”

刘秀接受太中大夫郑兴的意见和建议,反省自己选拔官吏,任用人才的失误道:

“太中大夫说得很对!的的确确,朝廷任用人才,有专挑功臣这样的毛病。朕自己处理政务,有时过于严格,急迫,却一时没有什么改观。

希望诸君,不吝赐教,朕一定尽力改正。”

司空椽(最高监察府秘书)陈元,于是也就任用贤才,对刘秀提出建议说道:

“陛下:

任用人才,就应该充分相信他的才干和品行。

如果陛下任用了三公大臣,又派人去监视三公大臣的行动,就不太合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原则,恐怕君臣产生隔阂。”

刘秀虽然认为,司空椽陈元,说得有理,但在心里,依然改不了对大臣将领猜忌的毛病。

建武七年(公元31年)五月,刘秀还是拒绝接受太中大夫郑兴等人的意见,坚持任命前将军李通,为大司空。

旨意下达,太中大夫郑兴等士大夫,对皇帝说一套做一套,依然坚持任用功臣,都沮丧不已。

刘秀见了,稍稍警觉。

20

建武七年(公元31年)八月,已经进入了秋季,即将进入寒冷季节。

就在此时,陇右传来了坏消息。

朔宁王隗嚣,担心自己陇右的安全,于是主动出击,向东攻击汉朝廷的关中诸地。

朔宁王隗嚣,亲自率领步骑联合兵团三万人,攻击汉朝廷的安定郡,隗军抵达了阴槃(陕西长武县西北)地界。

闻听朔宁王隗嚣,主动发动进攻,征西大将军冯异,不敢怠慢,急忙率领大军,阻截隗军。

见汉军有了准备,朔宁王隗嚣,又命令其他将领,沿陇山而下,攻击征虏将军祭遵驻屯的汧县,试图牵制汉军,来一个各个击破。

但汉军冯异、祭遵两部,奋力迎击西州军队,隗嚣全都不能获胜,只好认输,率西州军撤退。

见朔宁王隗嚣,竟然敢主动出兵,进击朝廷西部边塞,刘秀勃然大怒,决定亲自出兵,反击朔宁王隗嚣。

刘秀于是下旨,与凉州牧窦融,约定汉军与河西联军,出军会师的日期,决定选择良机,夹击朔宁王隗嚣的大军。

不想,天佑朔宁王隗嚣。

正好遇上秋季的秋雨,绵绵不绝,大雨一直不断地下着,道路纷纷断绝。

朔宁王隗嚣,见大雨滂沱,道路泥泞,无法进军,已经提前,率军撤退了。

刘秀见形势对讨伐不利,也下旨取消了,讨伐朔宁王隗嚣的军事计划。

21

虽然刘秀下旨,取消了讨伐朔宁王隗嚣的军事计划,但是却加紧了招抚攻势。

建武七年(公元31年)九月,刘秀下旨,命令太中大夫来歙,写信给朔宁王隗嚣的部下将领王遵,争取王遵,归附汉朝廷,分化瓦解隗嚣的部属。

22

王遵,字子春,京兆霸陵(今西安市东北)县人,官宦子弟出生。其父曾官至上郡太守。

王遵为人,豪侠仗义,且口才非凡。

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王遵开始追随隗嚣,一道起兵,被隗嚣任命为,明威将军。

更始二年(公元24年),隗嚣应更始帝之诏,去到西京长安。王遵作为其宾客,与隗嚣同行。

次年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在高邑称帝,势力渐强。赤眉兵临长安城下,形势危急,御史大夫隗嚣,劝更始帝,归政于刘秀的叔父国三老刘良,更始帝勃然大怒,不肯听从,事情没有成功。

王遵即与御史大夫隗嚣以及绿林诸将密谋,欲劫持更始帝,然后回归南阳郡。

王遵的密谋,最终泄露,更始帝欲斩杀隗嚣等。王遵与云旗将军周宗等隗嚣亲信将领,率领军队,力保隗嚣,冲出重围,杀出长安城,逃回天水郡,重振旗鼓。

王遵因此,而被隗嚣,任命为大将军。

王遵虽然与隗嚣一同起兵,但认为隗嚣,割据自立,最终不能成就大器。

而隗嚣又利令智昏,一意听从大将王元的谋略,欲图自治割据,不肯听从王遵的建议,与王遵的意愿违背。故王遵后来,有了归附汉朝廷之心,但不忍背叛隗嚣,一直不敢决定。

在天水郡之时,王遵与刘秀的使者太中大夫来歙交往,曾经在私下里,对刘秀的使者太中大夫来歙,表达自己的心意说道:

“君叔啊:

我王遵之所以戮力不避矢石的缘故,哪里是想贪图什么富贵爵位啊!只是因为,人们都思念恩宠自己主人的缘故啊!

先君蒙受大汉的厚恩,位列二千石的高官位置。所以,微臣常常思量,报答汉朝廷的皇恩罢了!”

来歙知道了王遵的心思,于是告诉刘秀。

后来,来歙奉刘秀之命,写信给王遵,要王遵入朝廷为官,以成就自己,兴复汉室的理想。

王遵因数次谏争隗嚣,都未被隗嚣采用,不禁有些心灰意冷,最终对隗嚣失去了信心。来歙的劝说,终于取得了效果。

不久,王遵便辞去自己的官职,离开了朔宁王隗嚣,举家东迁,来到东都洛阳,归降了汉朝廷。

刘秀下旨,任命王遵,为太中大夫,封向义侯。

23

争取到了马援、郑兴、申屠刚、王遵等西州著名的士大夫和将领的归心,刘秀又增强了几分战胜朔宁王隗嚣的信心。

马援、郑兴、申屠刚、王遵等西州著名士大夫,对西州隗嚣的情况,都非常熟悉。

他们不仅可以充当,汉朝廷的军事顾问,而且还可以离间朔宁王隗嚣的部属,达到出其不意地分化瓦解朔宁王隗嚣内部的目的。

24

建武七年(公元31年)这一年,就在这样平静祥和的日子中,慢慢地过去了。

大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户户,开始变得富足起来。汉朝廷的国势,也越加强盛。

复兴汉室的雄心壮志,促使刘秀一统天下,恢复天下太平的心情,变得更加的急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