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玄汉旧将生叛意 厚待降人系人心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东汉之布衣天子!
当初,玄汉旧将苏茂,在东都洛阳,跟随玄汉左大司马朱鲔一道,归顺刘秀。
不久,刘秀命令玄汉旧将苏茂,与淮阳郡太守潘蹇等官员将领一道,驻扎在淮阳,率军镇抚汉朝廷新近收复的淮阳郡以及属县。
玄汉旧将苏茂,虽然归降了刘秀的汉朝廷,但一直郁郁不得意,对当初玄汉左大司马朱鲔,放弃坚守洛阳,归顺刘秀,并不认同。
那时,刘秀新近收复的淮阳郡以及属县,军民还未顺服,人心不定。玄汉旧将苏茂,认为有机可乘,可以利用。
于是,玄汉旧将苏茂,重新萌生叛意,决定背叛汉朝廷,并与周围的各方割据势力联合,独占淮阳郡以及属县,割据一方。
玄汉旧将苏茂,遂趁新上任的淮阳郡太守潘蹇不备,乘机率军,击斩了淮阳郡太守潘蹇等汉朝廷官吏,公开背叛了大汉朝廷。
苏茂很清楚,依靠淮阳郡以及属县难以独存,于是派兵,占领广乐县(河南虞城)等地,并向困守睢阳的汉帝刘永称臣,寻求睢阳汉帝(原梁王)刘永的支持。
睢阳汉帝(原梁王)刘永,有了大将苏茂归降的军队支持,实力大增。
睢阳汉帝(原梁王)刘永,绝处逢生,大喜过望,立即下旨,用高官厚禄,去赏赐苏茂,任命苏茂担任汉大司马,进封淮阳王。
淮阳王苏茂属下,都是以前玄汉时代守卫东都洛阳的老部属,兵精粮足,军力十分强大。
自此,大将苏茂叛离,投奔睢阳汉帝(原梁王)刘永,睢阳战事,又生变数。
见敌我态势发生巨变,建武皇帝刘秀,不得不迅速修改既定的战略部署,以应对大将苏茂的反叛。
幸好此时,大司马吴汉等汉将,领兵讨伐南阳郡等地,大军的进展,十分顺利。
大司马吴汉,连战连捷,先后攻击玄汉将领占据的宛城、涅阳、郦县、穰县、新野诸城,都十分顺利攻克了。
宛王刘赐,带着更始帝刘玄的妻子儿女,前往东都洛阳,归降了刘秀。
刘秀见自己的救命恩人和堂兄宛王刘赐来奔,大喜,下旨封刘赐为“慎侯”,褒奖有加。
自从宛王刘赐等玄汉旧将,归顺刘秀的汉朝廷以后,南方荆州以及所属的南阳郡等地的局势,基本恢复稳定。
当初,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八月,大司徒刘縯、抗威将军刘稷兄弟,被左大司马朱鲔、五威将军李轶等更始朝廷大臣将领设计所害,蒙冤而死。
不久,更始帝下旨,任命自己的堂兄刘赐,接任大司徒(宰相)一职,令大司徒刘赐,先行入关,修理西京长安的皇家宗庙宫室,做好迎接皇帝还都旧京的准备。
大司徒刘赐传檄天下,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久,大司徒刘赐又派人回来,迎接更始帝君臣一行,定都西京长安。
不久,更始帝褒奖功臣,赐封同姓,异姓王。
更始帝遂封大司徒刘赐,为宛王,拜前大司马,让宛王刘赐,持符节,前去镇抚关东诸地。宛王刘赐,欣然受命。
更始二年(公元24年)春季,宛王刘赐,辞去大司徒之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宛城驻守。
宛王刘赐,开始掌管,最初由堂兄柱天都部刘縯,在舂陵创立的舂陵家族子弟兵六部兵事。
赤眉军在西京长安,破了更始帝以后,玄汉朝廷大势已去。宛王刘赐所率领的舂陵侯家族六部兵,也逐渐叛离散去。
宛王刘赐,见势不妙,知道宛城是兵家必争之地,难以坚守,于是主动放弃了自己驻守的首府宛城,率军保守育阳县城。
更始帝失败被杀以后,部属大臣将领,纷纷叛离逃跑,宛王刘赐接到赵憙的报讯,得知更始帝妻子儿女流离失所的消息,急忙派人,西去通往武关方向的道路,迎接更始帝的妻子儿女,回到了南阳。
大司马吴汉,进兵南阳郡之时,宛王刘赐,见大势已去,无力抗拒汉兵,遂在育阳县城,归降了大司马吴汉,带着更始帝刘玄的妻子儿女等亲人眷属,到了东都洛阳,拜见刘秀。
刘秀十分感激堂兄刘赐当初的救命、保荐之恩,盛情接待刘赐,封赏刘赐,为“慎侯”。
经历渔阳郡太守彭宠,功高不赏,最终背离汉朝廷的反叛事件以后,刘秀深有感触。
在朝会之时,刘秀常常十分坦诚地对大臣将领言道:
“诸君:
如今汉室已经复兴,旧的典章制度已经恢复,朝廷决心,依法治国,重树大汉的威严。
君等是社稷之臣,希望诸君,体察民心,关怀下属百姓和士大夫,笼系人心,令天下归心,重归天下太平。
朕对天发誓,愿意与诸君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充分照顾到功臣,宗室以及百姓、豪强的利益,要用博大的胸怀,宏大的恩赐,去收复人心,复兴大汉。”
听了刘秀的许诺,大臣将领,众皆欢喜。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三月,深刻地体会到笼系人心,体察大臣将领的情绪,关怀官吏将领士大夫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建武皇帝刘秀,颁布诏书,大赦天下说道:
“布告天下:
惟酷吏残贼,顷狱多冤人,用刑深刻,狱多宽人,朕甚愍之。自今以后有犯者,将正厥辜。
孔圣人不云乎:‘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其与诸中二千石、诸大夫,议省刑罚。”
刘秀的诏令颁布之后,众皆喜悦。
各地犹疑观望的前玄汉朝廷大臣将领、地方官员,闻听建武皇帝刘秀,宽解刑罚,颁布大赦的诏书,纷纷归顺。
前绿林军下江兵首领、玄汉王朝的邓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也带领自己的的妻子儿女以及自己的部属将士,归降建武皇帝刘秀,并前往东都洛阳,朝见刘秀。
刘秀一见邓王、廷尉大将军王常来归,喜不自禁,对王常非常重视。
刘秀急忙下旨,召见邓王、廷尉大将军王常,并非常高兴热情洋溢地与王常,谈论往事,君臣相得,其乐融融。
当初,更始帝(公元23年)元年之时,汉兵在南阳舂陵兴起,绿林汉军诸将商议,拥立宗室子弟为帝。
汉军大权,被绿林军三部大统领王匡、王凤、朱鲔、陈牧、张卬等绿林军龙头大哥控制。
绿林军新市兵、平林兵、下江兵三部大统领,大多出生下层,没有多少远见卓识和学问,一个个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为了一己之私,绿林军新市兵、平林兵、下江兵三部大统领,大多忌惮,柱天都部刘縯的法令严明,认为刘縯不易控制,均不肯接受,柱天都部刘縯的领导,坚持拥立圣公刘玄为帝。
只有绿林军下江兵首领王常等,与南阳郡士大夫、豪族大姓,十分投契,一致同意,拥立柱天都部刘縯,为汉帝。
最终,南阳郡士大夫,豪族大姓,因在在绿林汉军军中的实力不济,最终败北。更始帝遂被绿林军新市兵、平林兵、下江兵三部大统领王匡、王凤、陈牧、朱鲔等,拥立为汉帝。
更始帝即位以后,大肆封官任爵,任命绿林军下江兵一部的大首领王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命令王常,攻城略地。
廷尉大将军王常遵旨,率军攻取了汝南郡、沛郡等战略要地,功劳十分显赫。
不久,廷尉大将军王常,跟随绿林汉军主将,成国上公王凤统领的北征军一道,进入昆阳等地征讨,与太常偏将军刘秀等诸将一道,参加了昆阳大战,共同击破了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统率的新莽数十万大军,名扬天下。
更始帝西都长安以后,下旨奖赏功臣宿将功劳,任命廷尉大将军王常,担任南阳郡太守,令廷尉大将军王常,专命诛赏,封为邓王,食邑八县,赐姓刘氏。
廷尉大将军王常,性情恭让俭朴,遵守法度。担任南阳郡太守之时,南阳郡官吏百姓及士大夫,都非常钦佩王常,听从王常的号令。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四月,夏天已经来临,大司马吴汉,率军征讨南方,大兵压境,逼近南阳郡境内。
南阳郡太守、廷尉大将军王常,自知以一郡之力,无力抵御汉军大军。
为了避免生灵涂炭,玉石俱焚,王常于是顺应形势,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裸露自己的上身,毕恭毕敬地前往东都洛阳,归降刘秀。
看见廷尉大将军王常,来到京师洛阳归顺,刘秀非常欢喜,亲自前去,接见王常,给王常披上衣服,扶王常起来,善言慰劳王常说道:
“廷尉大人辛苦了。人各为其主,你没有什么错误,不用向朕负荆请罪!
朕每想到过去,我们共历艰难困苦时候的情景,如此多的往事,何日能忘呢?
廷尉大人,你离开朕已经很久了,而不来与朕相会。难道廷尉大人,已经忘记了当初,共扶汉室的诺言了吗?”
廷尉大将军王常,听了刘秀亲切诚恳的话语,异常感激,以头叩地,再次向刘秀谢罪道歉说道:
“陛下:
臣蒙天命,得以执鞭,托身于陛下,为陛下鞍前马后奔走效劳,真是臣的幸运。
臣始遇陛下,于宜秋之地,后来又相会于昆阳城下。幸赖天地神灵保佑,成为同心之交。
更始不弃愚臣,捐弃前嫌,委任愚臣,为廷尉大将军,代理南阳郡太守。愚臣岂敢心怀二心,首鼠两端,不竭尽忠诚呢?
赤眉破更始,使人伤心失望。臣本以为,天下纲纪,再度破坏,不可恢复。
听说陛下,即位河北,心里如拨云天,豁然开朗。今有幸得见陛下于帝庭,王常死无遗恨了,臣心里,还有什么遗憾呢?”
听了王常的效忠之言,刘秀十分欣赏,大喜道:
“廷尉忠心耿耿,刘秀怎么不知道呢?朕将召集公卿将军以下大臣,举行朝会,特为群臣,介绍廷尉大人的赫赫功勋和一秉忠心。”
第二天,举行朝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