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七十七回 乱世雄独霸一方 众英杰意气高昂

第七十七回 乱世雄独霸一方 众英杰意气高昂 (第2/2页)

其时,更始帝新立,东方还在扰乱之中,巨鹿郡依然还掌控在邯郸赵汉刘子舆、刘林君臣手中,一直没有收复。

窦融不想出关,去担任风险极大的巨鹿郡太守一职,于是谢绝了更始帝、赵萌君臣的好意。

其时,窦氏家族,已经在河西等地经营多年,枝繁叶茂,树大根深。

窦融的高祖父,就曾为张掖郡太守;而窦融的从祖父,则担任护羌校尉;窦融的从弟,也曾经担任过武威郡太守。

窦氏家族的几代人,都在河西所属各地为官,深刻了解河西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

窦融有远见卓识,并不看好玄汉朝廷的前途,他深谋远虑,有在河西谋职,脱离险地的想法,于是暗地里对窦氏家族的子弟们讲道:

“诸位亲人和兄弟啊:

我私下里观察,更始帝君臣的为人处世和所做所为,结果令人大失所望。恐怕更始帝陛下,并不是我们可以长久依托的主子。

虽然玄汉朝廷已经占据了西京长安,但天下是治是乱,还不可预料,天下的安危,也还不可预知。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窦融以为,为人不可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无长远的打算。

窦融私下以为,河西走廊殷实富足,土地辽阔,又有黄河险要,作为屏障,可称之为天府之国。而张掖属国,又拥有一万多名精锐的武装骑兵,可以作为依赖依靠,非常适宜躲避战祸,实在是乱世之时,一个绝好的避难之所。

一旦中原再次发生紧急事变,我们就断绝黄河渡口,依靠险阻,就足以自守。内可以平定内乱,保持和平安宁,外可以抵御强敌,阻截来犯的敌人,可谓攻守皆宜。

河西地区,实在是保护我们自己,使我们窦氏家族不致灭族,遗留子孙后代的好地方啊!怎么能够让他人获得,让我们整个窦氏家族无所依仗呢?

窦融以为,我们应该多多努力,积极争取,力争让我们窦氏家族,拥有河西走廊这块庇护我们家族的膏腴之宝地!”

窦家子弟们,都非常欣喜,赞同道:

“周公所言甚是。我们谨遵周公指使,立即募集财富,哪怕竭尽家族资财,也要请求朝廷贵臣,赐予我们河西之地,让我们有一个妥善的安居之所。”

窦氏家族子弟,计议已定,开始积极行动。

就在当天,窦融携带窦氏家族亲人募集的贵重礼物,前去求见右大司马赵萌,请求右大司马赵萌帮忙,希望能够辞去巨鹿郡太守一职,另行任命河西之地为官。

右大司马赵萌,果然够义气,大力支持窦融,到河西地区任职。赵萌遂立即进宫,向更始帝进言,向更始帝讲述了窦融的要求,请求转派窦融,到河西去任职。

听了右大司马赵萌的推荐,更始帝也认为,河西对于庇护西京,非常重要,需要重点安抚,于是爽快同意了赵萌的推荐。

不久,更始帝另行下旨,改命窦融,为张掖属国的都尉(司令官),统领张掖属国是军队。

得到更始帝任命,窦融大喜,再次携带贵重礼物,前去赵府感谢右大司马赵萌。

回府以后,窦融一刻也不肯耽搁,立即带着自己的家属,亲戚朋友,僚属宾客等,携带更始帝圣旨,急急忙忙到西北上任,担任张掖属国的都尉去了。

不久,窦融一行,就到了张掖属国任所河西上任。

就任以后,张掖属国都尉窦融,立即安抚部众,结交当地英雄豪杰、贤明士大夫,怀柔西羌部落,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很得四方民众的欢心。

河西地区民众,很快就归附了窦融。

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寻找更多的盟友,张掖属国都尉窦融,还与酒泉郡太守梁统,金城郡太守库钧,张掖郡都尉史苞,酒泉郡都尉竺曾,敦煌郡都尉辛彤,以及河西所属州郡中,有声望的豪杰士大夫,都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大家一道结盟,对天发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一致对外,维持河西个州郡的安定。

不久,形势突变,绿林诸王反叛,赤眉军进入西京长安,更始帝被擒,玄汉王朝宣告覆灭。

张掖属国都尉窦融,见形势突变,心里非常忧虑,担心河西被强梁吞并,命运难测。

窦融就与酒泉郡太守梁统,金城郡太守库钧等河西所属诸位州郡县邑官吏,聚会磋商,讨论保全河西的应对措施。

张掖属国都尉窦融,首先剖析河西面临的严峻局势,向酒泉郡太守梁统,金城郡太守库钧等诸位郡县官吏提议道:

“各位郡守、都尉大哥啊:

而今更始帝的汉室已经灭亡,重新出现了天下大乱的局面。如今,天下扰乱,还不知何时天下太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纵然想逃回自己的老家,苟且偷生,也已经是无法可想,无家可归了。

我们所处的河西走廊,北有匈奴汗国的威胁,南有西羌部落的侵扰。我们夹在两大强邻之间,形势十分不妙。如果我们,不能够同心协力,一致对敌,势必不能单独生存。

现在,我们大家的权力与地位,又大略相等,没有一个首领进行统率,结果到了最后,是谁也管不了谁,无法统一号令。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各自为政,各安天命,就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不能独立地生存下去。

小弟的意思是,我们不如共同商议,推举一个豪杰之士,作为我们的盟主,担任大将军一职,用以发号施令,共同保护我们河西五郡官吏百姓的安全,保全河西之地。

等到以后,我们慢慢观察,时局的变化结果,再做出我们最终的决定,决定我们的归属。”

张掖属国都尉窦融,未雨绸缪、卓有远见地建议大家道。

“窦兄弟言之有理,我们完全赞同!不如此联合,我们定会全军覆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酒泉郡太守梁统,金城郡太守库钧等诸位郡县官吏,一致同意窦融的建议。

按照资历,年纪,大家一致推举,酒泉郡太守梁统,担任大将军一职。

但梁统低调谦逊,却不想抛头露面,成为众矢之的,于是竭力推辞道:

“各位士大夫,各位英雄豪杰:

梁统十分感谢诸位豪杰的好意!我们推举盟主,是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利益,不是为了个人私利,因而不能不顾全大局,慎之又慎!

人贵有自知之明。梁统我才疏学浅,资质愚钝,实在不堪重任。

愚兄建议,推选窦融兄弟,担任大将军一职。

窦融兄弟智勇双全,家世显赫,眼界开阔,心胸博大,家族几代亲人,在河西都很有影响力、号召力,实在是最佳的大将军人选。

兄弟们以为如何呢?”

“好!梁大哥德高望重,见识超人一等,我们甚为佩服!我们就听从大哥的建议,一致推举窦大哥为代理河西五郡大将军。”

大家意见一致,都十分赞同酒泉郡太守梁统的提议,于是窦融正式就任河西五郡大将军。

武威郡太守马期,张掖郡太守任仲,他们都人单力孤,力量弱小,又没有党羽亲信,去支持他们。

窦融接任河西五郡大将军一职后,就写信给武威郡太守马期,张掖郡太守任仲,为他们分析祸福形势,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建议,希望他们,能够认清形势,辞去他们的官职,以保全家族和个人性命。

武威郡太守马期,张掖郡太守任仲二人,认为窦融的劝说有理,不愿惹火烧身,引来众怒,招致杀身之祸。

他们立即交出了郡守的印信,辞职而去。

大将军窦融重新下令,任命梁统,担任武威郡太守,任命史苞,担任张掖郡太守,任命竺曾,担任酒泉郡太守,任命辛彤,担任敦煌郡太守。

窦融把自己的河西五郡大将军府,设在张掖属国,自己仍然兼任移民区张掖属国的都尉。窦融还任命从事官等职位,监督五郡,要求五郡,互相协调,步调一致。

河西走廊所属五郡的民情朴实,而大将军窦融等官吏的治理方法,也宽大和平。官民和睦,上下亲敬,河西五郡,呈现出一片和平安宁的升平景象。

大将军窦融,一面招兵买马,加强战斗训练,建立情报、驿站、堡垒等设施,一面做好应急的准备,应对四周可能产生的对于河西五郡的种种威胁。

当北方匈奴汗国或南方西羌部落军队入侵时,大将军窦融,就亲自率领张掖属国的直属部队,以及各郡地方部队一道出击。

河西五郡军队,总是能够同与各郡官员协商约定的一样,每次都能迅速集结,每战必胜。

北方的匈奴汗国和南方的西羌部落,都被大将军窦融所震慑,不敢轻举妄动,侵扰河西五郡。蛮族部落,与河西五郡官府,和平相处,没有大的战事发生。

与河西相邻的长安三辅等内地各郡,因为饥饿或兵灾,逃亡前来河西避难的官吏、百姓、士大夫等,络绎不绝。

河西五郡的声势,更加浩大,俨然一方独立王国,足以与四方割据势力抗衡。

当初,王莽建立新王朝不久,眼见土地兼并、奴婢买卖的情况十分严重,心里十分忧虑。

王莽担心这些问题,会危害国家稳定,于是开始复古改制,力图改变朝廷积弊。

但无奈药不对症,王莽庸人自扰、无事生非的复古改制,反而致使官吏贪暴的情况,更加严重。

加之天灾人祸不断,战争频发,生灵涂炭,流民四起,以致最终,反叛无法收拾,百姓怨愤不平,民变蜂起。

天下人心,越发感念汉王朝的恩德,开始思念起汉王朝时代的美好日子来。

安定郡三水县人卢芳,那时住在匈奴汗国左谷蠡王管辖的左谷之中,也饱受新莽苛政暴政的戕害,心中一直忿忿不平,希望能够改变悲惨的现状。

不久,卢芳发现了人心思汉的现实,大为触动,遂心念一动,暗中打算,利用人心思汉的契机,反抗新莽暴政。

卢芳遂到处向人们宣传,有关汉室将兴的图谶符命,诈称自己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文伯,之所以隐姓埋名,潜藏江湖,就是为了等待汉室复兴的时机。

卢芳常常对自己的信徒,那些蛮汉英雄豪杰,秘密宣讲说道:

“诸位豪杰,贤明士大夫:

文伯不打诳语,我的曾祖母,的的确确是匈奴汗国谷蠡浑邪王的姐姐,而且是武帝陛下的皇后(卫子夫)。

当年,武帝陛下的皇后(卫子夫),一共生下了三个儿子。

后来,朝廷遭遇了江充之乱,太子殿下被奸佞杀害,而皇后(卫子夫)也因此获罪而死。

皇后的中子刘次卿,逃亡到了长陵避祸,而她的小儿子刘回卿,则逃亡到了左谷蠡王管辖的左谷里躲避灾祸。

后来,大将军霍光,立了刘次卿为皇帝,准备派使节,从左谷迎接刘回卿,回到朝廷任职。

可是,刘回卿知道霍光老奸巨猾,担心这是大将军霍光的计谋,因此一直不敢回去,就住在左谷里娶妻生子,最终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刘孙卿。

不瞒诸君,这个刘孙卿,就是我的慈父。我刘文伯,就是慈父刘孙卿的嫡长子。

我刘文伯之所以改名换姓,乃是为了躲避篡贼和奸佞的陷害,以免杀身之祸。

如今,天下动荡,四海不宁,天象变异不断,预示着王莽必将覆灭,汉室就将复兴。诸君不可辜负了成为汉室忠臣,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我刘文伯,与大汉皇帝和匈奴汗国单于,都有十分亲密的血缘关系。

因此,请诸君一万个放心,汉室定能够复兴,这已经是大势所趋,天帝神灵的旨意。没有什么问题,是我们不能够解决的!”

自称刘文伯的卢芳,遂用这些话,去招摇撞骗,收揽边塞郡县官吏百姓的人心。

卢芳的信徒,对卢芳的话,坚信不疑。

安定郡附近大批的汉人与匈奴汗国等蛮族部众,相信卢芳宣扬的信徒,是越来越多,都坚信刘文伯所做出的新莽覆灭、汉室复兴的预言,一定能够实现。

新莽末期,王莽庸人自扰,降低匈奴汗国单于等级,多次触怒侵扰匈奴汗国。匈奴汗国单于君臣,对新莽是恨之入骨。

刘文伯遂利用四海混乱的有利时机,利用人们思念汉王朝恩惠的心理,收买边塞官吏百姓人心,聚集英雄豪杰,跟三水属国下属的羌人、匈奴人等蛮族部落首领联合,起兵举义,反抗新莽的统治。

一时之间,刘文伯的实力强大,威震边塞诸郡,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不久,王莽覆灭,更始帝君臣,迁都西京长安。

更始帝入据西京长安以后,也听闻了刘文伯在北方边塞的鼎鼎大名和强大实力。

于是,更始帝下旨,征召刘文伯进京任职,任命刘文伯为骑都尉,统领边塞匈奴汗国和羌人等蛮族骑兵。

不久,更始帝下令,让刘文伯重新返回安定郡,负责安抚安定郡以及安定郡以西地区的边塞郡县、北方边塞的羌人、匈奴人等蛮族部落,协助更始朝廷镇压反侧。

到了后来,赤眉军占据长安,玄汉王朝彻底瓦解。

三水属国的英雄豪杰们,认为刘文伯是正宗的汉室子弟,就举行集会,共同拥戴刘文伯,为汉上将军。

刘文伯大喜,遂自称为汉“西平王”,以三水上将军名义,在北方边塞州郡发号施令。

“西平王”刘文伯,还派出自己的使节,跟北方匈奴汗国和南方的西羌部落联合,以婚姻为纽带,缔结蛮汉联盟。

其时,匈奴汗国二十任单于栾提舆,得知新莽覆灭,中原王朝大乱的消息,也跃跃欲试,欲趁机有所作为。

见“西平王”刘文伯,前来匈奴汗国结亲,匈奴汗国二十任单于栾提舆,十分高兴。

栾提舆于是召集大臣将领商讨此事,十分兴奋地对自己的部属将领说道:

“诸君:

回想当年,我们匈奴汗国,本与大汉朝廷约为兄弟之邦。

后来,匈奴汗国衰弱了,呼韩邪单于,归顺大汉朝廷,大汉皇帝为其发兵,加以保护,单于遂世世称臣。

现在,汉祚也中绝了,刘姓皇族子弟,来向我们匈奴汗国表示归附,真是天大之喜。

本单于也要像当年,中原皇帝对待我的祖辈呼韩邪单于(十四任单于)那样,叫中原皇帝,也尊奉本单于为君,恢复我们匈奴汗国当年的荣耀!”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舆君臣协商妥当,一直同意接受“西平王”刘文伯的和亲请求。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舆,遂派遣大将句林王,率领数千精锐的匈奴骑兵,去迎接刘文伯、刘文程兄弟,前来匈奴汗国。

匈奴汗国单于栾提舆,还向天下宣称道,刘文伯(卢芳)是中原大汉王朝,堂堂正正的皇帝,是匈奴汗国的兄弟之邦,受到匈奴汗国保护,任何人不得违背单于和大汉皇帝旨意。

不久,匈奴汗国单于栾提舆,又任命刘文伯的弟弟刘文程(卢程),担任中郎将一职,率领匈奴汗国的数千协防部队,驻扎安定郡,守卫京师,护卫汉帝刘文伯。

自此,中原帝国西部、北部,西州上将军隗嚣、河西上将军窦融、汉帝刘文伯,群雄并起,大都拥有问鼎中原,一统天下之志。

天下局势的发展,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