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六十七回 贪富贵诸将拥立 得符命刘秀登基

第六十七回 贪富贵诸将拥立 得符命刘秀登基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东汉之布衣天子!

更始帝三年(公元25年)六月中旬,萧王刘秀率军,从南平棘继续南下,走到鄗县(河北柏乡县北)。

此时,传言满天飞。

萧王刘秀部下诸将及官吏士大夫们,在路途之上,已经听到了赤眉军部众,打算拥立刘氏皇族子弟为汉帝的传闻。

不久,又听见官吏百姓,纷纷传扬说,原汉太子孺子婴,已经被临泾城(今镇原)的方望、弓林等大臣士大夫拥戴,重新登基称帝,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大汉皇帝。

这些传闻,迅速在刘秀的军中,流传开来。军中流言纷纷,将士们骚动不安。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在暗中秘密谋划,准备率领自己的部众,离开萧王,前去投奔赤眉汉帝或者原汉太子孺子婴。

刘秀得到部属将士人心动荡的报告,心里非常担心,禁不住对护军朱祐、都管刘安等亲随说道:

“诸君:

如今,形势突变,人心动荡不宁。看样子,本王要自己着手,认真考虑称帝的问题了。不然,人心一散,人们绝望背弃,本王就会大势已去了。”

护军朱祐、都管刘安等亲随,见刘秀动心,急忙及时劝进。

人们传言中所说的孺子婴,就是当年的汉朝廷皇太子刘婴。

刘婴是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汉宣帝刘询的玄孙。

居摄元年(公元6年),汉平帝刘衎,突然驾崩。

王莽深受哀帝登基,排挤王氏家族老外戚之苦,见夺位的时机,尚未成熟,为了更有利地把持朝政,于是与太皇太后王政君,一力主张,再次舍弃年纪大的宗室子弟不选,专门选择年纪幼小的宗室子弟为储君,于是策立幼儿刘婴,为大汉皇太子。

那时,刘婴才两岁,才刚刚学会走路不久,懵懂无知。

刘婴继位之时,年仅二岁,根本不能够理政。所以,安汉公王莽,就顺理成章地开始摄政,号令天下,改年号为“居摄元年”,王莽则自称为假皇帝(代理皇帝)。

到新王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正式接受汉太子刘婴禅让,篡夺大汉皇帝之位时,刘婴也不过才仅仅五岁。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一月十日,王莽接受禅让,正式登基,称新帝,改国号为“新”。

新帝王莽下旨,废黜刘婴的大汉皇太子之位,降封刘婴,为定安公爵,命令定安公爵刘婴,闲居在西京长安。

实际上,王莽是将幼小的定安公爵刘婴,软禁了起来,避免定安公爵刘婴,与外面的任何人接触,以免被阴谋家所利用。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安陵人弓林等英雄豪杰,修建营垒,招兵买马,集结自己的宗族自保,威震一方。

西州上将军隗嚣从前的军师,平陵县人方望,看到西京长安的更始朝廷,一片混乱,绿林豪杰等权臣,争权夺利,赤眉军等强横势力,对西京长安虎视眈眈,揣度更始帝最终必败。

于是,更始三年(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亲自前去临泾城(今镇原),说服弓林等豪族大姓、英雄豪杰说道:

“诸君:

方望听说你们,集结宗族自保求存,保护一境安宁,不残害百姓,心里十分赞赏。

但小生私下以为,要想成就大业,保全自己以及家族,恐怕只依靠你们自己的力量,是绝对不能够达到的,必须仰仗,天下英雄豪杰的共同努力才行啊!

而要要吸引天下英雄豪杰,贤明士大夫,共襄义举,必须有德高望重之人领导我们才可能实现啊!

方望私下以为,前定安公爵(刘婴),就是最有号召力,最为合适的人选。

定安公爵,是平帝陛下的后代。虽然篡帝王莽,篡夺了定安公爵的帝位,但定安公曾经为汉主,具有威慑天下的号召力。我们应该拥立他,让他成为我们的主人,名正言顺地对天下发号施令。

现在天下人都纷纷传扬说道,刘氏的嫡传子弟,应当重新受命为汉帝,岂不正和了我们的计划吗?

我想和诸君一起,共同拥立定安公为帝,来建立绝世大功,诸君可有意否?”

弓林等豪族大姓、英雄豪杰,没有多少见识,一听方望之言,认为有理,表示赞同道:

“方先生见识卓绝,足智多谋。当初,先生辅佐御史大夫隗嚣大人,在西州成就了一番大业,我们就早有耳闻,一直敬佩不已。

敬听方先生指教!只要有了真正的主人,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何愁大功,不能够建立,家族不能够保全呢?”

于是,方望、弓林等英雄豪杰,秘密派人,前往西京长安,找到了定安公刘婴,并趁西京混乱之机,秘密劫取刘婴,向西逃亡,逃离了西京长安,将刘婴一直带到了临泾。

到了临泾,方望、弓林等英雄豪杰一致决定,拥立刘婴,为大汉天子,号令天下。

临泾,在今甘肃镇原的南边。

更始三年(公元25年)二月,方望、弓林等豪族大姓,英雄豪杰,聚集数千人,占领了临泾(今甘肃镇原南)城,恢复大汉。

前安定公刘婴,被方望、弓林等豪族大姓,拥立为天子,正式登基。

汉帝刘婴下旨,任命军师方望,为大司徒,任命弓林,为大司马。其他有功之臣,分别加官进爵。

更始三年(公元25年)三月,前安定公刘婴,在临泾登基的消息,迅速传到了西京长安。

更始帝刘玄,见定安公刘婴,在临泾登基称汉帝,大惊失色。更始帝非常清楚,刘婴、方望、弓林自立汉庭的严重危害。

更始帝于是急忙下旨,派大司徒李松,与讨难将军苏茂等将领一道,亲自带兵,前去临泾,攻打方望、弓林拥立的汉帝刘婴。

临泾汉庭,羽翼未丰,兵力十分弱小,只有数千人马,根本就不是长安更始帝朝廷的对手。

两军混战之中,汉帝刘婴,三公方望、弓林等,很快被乱兵所杀。这一个短命的刘婴临泾汉朝廷,创立不过一月,就宣告彻底覆灭。

这个被新帝王莽,看押软禁了若干年,连猪狗等普通动物,都不认识,一生都非常无辜不幸的二十一岁的孩子刘婴,就这样冤死在了野心家方望、弓林等英雄豪杰的手里。

那些道听途说的,有关汉室宗室子弟,纷纷自称汉帝的消息,对刘秀部下诸将和士大夫们,刺激很大。

刘秀部属官员将领和士大夫们,更加着急担心了。

就连意志一向十分坚定、不肯仓促称帝的希望刘秀,听到这些传闻以后,也开始犹豫不决,忐忑不安,拿不定自己的主意了。

诸将和士大夫们,察言观色,很快看出了萧王刘秀动摇不安的心里。

不久,部属官员将领和士大夫们,顺水推舟,再次向刘秀上表劝进,希望萧王,顺应天心民意,立即称尊,继位汉帝。

那天晚上,萧王刘秀,躺在鄗县传舍的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久久难以成眠。

刘秀瞻前顾后,内心犹豫不决,不知道匆匆忙忙,登基称帝,究竟是祸是福,是忧是喜。

恍恍惚惚中,刘秀就进入了梦乡,发现自己,似乎突然飘上了天庭,在缥缈的天庭里悠然信步。

远望自己脚下,是茫茫浩荡的汪洋大海,无边无际,波涛汹涌,惊涛拍岸,令人心惊胆颤。

在烟雾缭绕的天庭里,刘秀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仿佛很轻很轻的样子,随随意意,就能够在空中不停地飘飞。

突然,刘秀似乎有些警醒,意识到了自己,是在很高很高的天庭行走,心中有些害怕起来,希望能够找到,一块结实的地方落脚。

找了半天,刘秀懊恼地发现,竟然没有能够找到,一块结结实实的立足之地。

刘秀心里,更加不踏实,越发着急担心起来。

就在这时,刘秀一脚踩空,直直地从烟雾弥漫的天庭里,向万丈深渊掉了下去。

刘秀一阵惊悸,心里惊恐万分,突然从睡梦里醒了过来。躺在床上思索,刘秀感觉到自己的心口,还在怦怦地跳过不停。

刘秀再也无法安睡了。他一夜里,胡思乱想,胡乱地猜测过不停,不知道此梦的吉凶祸福,究竟如何,心中更加地焦躁不宁。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天天亮。

刘秀心神不宁,当即下令,紧急召见孟津将军冯异等诸位将领士大夫,到鄗县县衙议事。

刘秀这样着急,就是想探听一下,玄汉首都长安及四方诸侯、流民的动静,倾听一下孟津将军冯异等亲信将领的意见,让他们帮助自己,拿定最终的主意,安抚自己不安的心灵。

听见萧王下令,紧急召见,孟津将军冯异等部属将领,知道必然有什么大事发生,立即星夜疾驰,赶赴鄗县。

萧王刘秀,见孟津将军冯异,风尘仆仆归来,心内稍安。第二天一早,刘秀立即传令接见孟津将军冯异。

孟津将军冯异,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与刘秀畅谈了。面对着萧王刘秀如饥似渴的心情,冯异的心中,也似乎有千言万语,将要喷涌而出,欲对刘秀述说。

看到萧王疑虑不安的神态,想到当前,最紧急的局面,面对一系列最急切、最重要的现实问题,冯异心里,也很着急焦虑。

见刘秀一直在默默沉思,久久没有发话,冯异已经猜透了刘秀的心思,急忙乘机,抢着向刘秀进言说道:

“大王啊:

冯异虽然愚钝,也能够猜到,大王紧急召见末将的原因。借此如此良机,冯异也有几句知心话语,想要提前,对大王言说。

大王啊,如今天下局势的发展情况,大王殿下,一定最为了解,肯定已经了然于胸。

如今,长安内乱,三王反叛,赤眉大军,已经逼近了京师长安,西京危在旦夕,形势已经非常危急,而更始帝君臣,却依然颟顸如故,不知道如何妥善应对。

属下私下以为,更始帝的失败与倾覆,已成定局。更始帝君臣,虽有通天之力,恐怕也难以扭转最终的败局。

到了最后,必然会出现天下无主,权力真空的时候。到了那时,卫护刘姓皇家,汉室宗庙社稷的伟大责任,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大王的身上。

大王应该当仁不让,义无反顾,听从众意,勇挑复兴汉室,延续汉室祖宗宗庙的重任。

这上为祖宗社稷考虑,下为黎民百姓着想。如此良机,请主公不要放弃!

真如此,则天下有望,百姓有依,黎民之幸!否则,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请大王深思!”冯异对着刘秀侃侃而谈道。

见冯异也是如此建议,刘秀心动不已,立即回答冯异道:

“公孙所言,非常有理!只是继位登基,事关重大,必须慎之又慎,草率不得,容本王再认真考虑考虑。”

见刘秀依然犹豫不决,冯异大惑不解,立即反问刘秀道:

“大王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王你可知道,当初绿林三部兄弟,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摒弃司徒大人,而要一心一意,拥戴圣公为帝吗?”

冯异突然出言,谈起往事,询问刘秀道。

刘秀急忙回答道:

“圣公早年,就投身绿林,与绿林兄弟,关系友好,而伯升大哥与圣公比起来,自然要疏远很多。他们选择圣公为帝,自然也有他们亲近自己人的道理。”

不想,冯异并不认同刘秀所言的,更始帝与绿林三部兄弟,更加亲近的道理,一针见血地提醒刘秀道:

“大王,恕属下直言无忌。

大王所言,深为有理,但却不是绿林三部兄弟,一心一意拥立圣公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根本原因就在于,绿林三部兄弟,之所以选择圣公为主,最符合他们绿林三部兄弟的最大、最高的利益。俗言所言,劣币驱赶良币,也还是同样的道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私自利,我字当先,可以是人的本性,谁也难以改变。

所以,每一个人,都将自利自存,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这既是人性,也是自然之理。

所以当初,绿林兄弟一心一意地拥戴圣公,以及现在,与圣公格格不入,乃至反叛背离圣公,也是这个道理。

拥戴和叛离,都是以自私自利为他们的最高准则,满足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原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