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抗赤眉邯郸崛起 避贼势抚巡信都 (第2/2页)
朕听说为国主的,都是儿子,去继承父亲之位,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圣公刘玄,不知朕,依然健在,所以暂时做了大汉皇帝,朕并不怪罪他的无知。他们仗义兴兵,都是为了帮助朕。
既然如此,都应当分封土地,奖励他们立下的赫赫功勋,使他们的子孙,都能够享受,复兴汉室之大福。
朕已经下旨,命令圣公及东郡太守翟义、严乡侯刘信等功臣宿将,快点与朕的其他功臣勋旧一道,都到朕的赵地行宫邯郸,来觐见朝拜于朕。
有人心怀狐疑,声称道,刺史、二千石官员,都是南阳圣公所设置的。
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朕的沉滞和遭遇,所以不明去就,强壮者自恃其力,衰弱者感到惶恐疑惑而已。
现在,平民百姓,饱经创痍,死伤恐怕已经过半了。朕感到十分悲痛,所以派遣使者,颁下诏书,安抚天下。
顺朕者昌,逆朕者亡。
望天下臣民士大夫,理解朕的旨意,深知天心民意的归向,及时归顺邯郸汉庭,做朕的忠心耿耿的子民。
否则,抗拒天兵,违背天意,必遭天谴,最终被战祸屠灭,尸骨无存。特此布告天下得知。”
当初,因为人心思汉的缘故,所以新莽很多官吏百姓士大夫,都私下里谈论道,率先举义,反抗王莽的东郡太守翟义、严乡侯刘信兄弟等人,其实并没有死亡。
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逃避新莽朝廷官府的追捕,而隐姓埋名,潜藏江湖了。
所以,邯郸汉帝刘子舆,就以东郡太守翟义、严乡侯刘信兄弟等人的名义,糊弄百姓,以顺从百姓的愿望。
于是,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的河北郡县,慑于新兴势力邯郸汉庭的威严,皆从风而靡,归顺了赵汉刘子舆。
刘子舆发布的诏书,等于已经向天下人,直接宣称,只有他刘子舆,作为成帝的亲生儿子,与成帝的血亲最近,才最有资格,成为汉王朝的正统继承人。
也只有他刘子舆即位汉帝高位,才是最为合理、合法的。
宛城更始帝刘玄,东郡太守翟义、严乡侯刘信等人,不过是君王刘子舆的辅佐而已。更始帝妄自称尊,即位大汉皇帝,根本就是不合法的行为。
所以,刘子舆在邯郸一登基,就把他的赵汉朝廷,置于了与玄汉王朝对抗的位置上,自树了一个强敌。
很快,赵汉刘子舆,在邯郸自立,建立赵汉朝廷的消息,就传遍了黄河南北。
10
“禀告司马主公:
大事不妙!前赵王嫡子刘林,以及邯郸豪强李育、张参等英雄豪杰,已经拥立刘子舆,在邯郸故赵王宫即位。
赵汉朝廷,已经在邯郸发布诏书,宣布我们的汉王朝非法,与我们玄汉王朝公开对立。
僭帝刘子舆还发布圣旨,以十万户侯爵的赏赐奖励,悬赏捉拿大司马大人。
司马主公,如今形势突变,情况十分危急。我们何去何从,请大司马主公做主。”
主簿冯异,十分焦急地向大司马刘秀,禀告刘子舆在邯郸登基的噩耗道。
大司马刘秀听后,大惊失色,心里极为忧虑,不知道如何是好,急忙强自镇定,安慰自己的部属道:
“诸君:
大事真的有些不妙,但也不用惊恐不安,惊慌失措,乱了我们的阵脚。
刘子舆这个盗贼,刚刚在邯郸僭位,就宣布与玄汉王朝对立。自然而然,我这个玄汉大司马,就成为他们首当其冲的大敌了。
看样子,我们不得不,暂时避其锋锐啊!
虽然刘子舆的邯郸僭汉朝廷,统治基础十分薄弱,地盘狭隘,其他郡县的地方豪强势力,也大多是迫于形势,随波逐流,应声附和而已。
但刘子舆这个突然崛起的汉朝廷,利用人心思汉的舆论,进行宣传,却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具有很大的煽动性。
随着刘子舆的势力,急速膨胀,我们一行,巡行河北,很快就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危机,会立即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我们必须立即调整,自己的安抚部署,及时改变镇抚策略,紧急应对才是。”
刘秀见识深远,处事果断,与主簿冯异、将军邓禹等部属,紧急商议对策道。
主簿冯异、将军邓禹等,非常认可刘秀的意见,一致赞同道:
“司马主公言之有理。的的确确,我们已经面临险境,成为了邯郸刘子舆的僭汉朝廷,重点打击的对象,不能不加紧应对。
谨遵司马主公吩咐。”
刘秀笑了,继续安慰自己惊惶不安的部属道:
“诸君:
你们也不用惊慌失措,乱了自己的方寸。刘子舆这个假冒皇子的算命先生,到处张贴告示,悬赏封邑十万户侯的爵位,来购买我刘秀的人头。
我这个玄汉大司马,都不怕僭贼们捉拿,你们害怕什么呢?”
“主公言之有理。”
邓禹十分清楚,刘秀的危险处境,赞赏刘秀的镇定自若。
于是,邓禹建议刘秀道,“司马主公,如今面对郸刘子舆,这个突然崛起的强敌,我们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已经不能再正常自由地,在河北各郡县,进行巡视了。
邯郸刘子舆的势力,如此强盛,而我们的力量,如此薄弱,根本无力,与他们对抗。
看样子,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们还是暂时远离刘子舆,避其锋锐才是。”
“邓将军言之极当。”
刘秀同意邓禹的建议道,“北方郡县,还没有完全投靠僭贼刘子舆,我们不如继续向北方,抚巡州郡,暂时躲避贼势,观望局势发展,再行定夺。”
“司马主公说得很对。我们岂能够坐以待毙,等待盗贼作恶呢?”主簿冯异,也赞同道。
于是,刘秀决定,暂时避开刘子舆的锋锐,离开邯郸,前往北方州郡。
11
更始二年(公元24年)正月,正是冰天雪地、数九寒天的寒冬季节。
巡行河北的玄汉大司马刘秀一行,无法抵挡邯郸刘子舆咄咄逼人的威胁,开始如丧家之犬一般,向北方州郡逃避,力图避开刘子舆的势力范围。
大司马刘秀一行,经过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北边的蓟城(北京大兴县)城下。
此时,天气十分寒冷。玄汉大司马刘秀一行,一个个饥寒交迫,惶恐不安,狼狈不堪。
刘秀与自己的部属商议,准备在蓟城,稍作停留,招兵买马,积蓄自己的力量。
然后,再伺机组织蓟城郡县武装,对邯郸的僭位皇帝刘子舆,进行反击,夺回失去的地盘。
然而,刘子舆跟踪追击,玄汉大司马刘秀一行。盗贼大兵压境,逼近蓟城,从前归附玄汉王朝的河北州郡官吏,开始摇摆不定,首鼠两端。
甚至有人,已经公开背叛,归降赵汉朝廷了。
大司马刘秀一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12
西京长安城里,安宁祥和,喜气洋洋,此时却是另外一幅,惬意快乐的场景。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更始帝君臣一行,从东都洛阳,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西京长安,准备还都长安,奠定大汉的万世基业。
诸事顺利,祭祀大汉列祖列宗的隆重典礼完毕,更始帝君臣,开始经营,国家大事。
到了此时,更始帝君臣,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西部诸郡临近西京,威胁京畿,非常重要。
更始帝遂下旨,遣使征召西部豪强隗嚣以及叔父隗崔、隗义等西部豪杰,进京任职。
13
西州上将军隗嚣,接到更始帝征召的旨意以后,立即决定,归顺玄汉王朝。
隗嚣积极准备,想尽快前往西京长安,朝见更始帝,接受玄汉王朝的任命。
西州上将军隗嚣的军师方望,深谋远虑,认为玄汉王朝前途未卜,还是坐观成败为上,坚决反对隗嚣进京的决定,阻止隗嚣道:
“上将军大人:
方望私下以为,更始帝的前途,还不可知,大局未定,上将军大人,还是不要进京,受到羁绊为宜。
如果更始帝下旨,强行留下上将军,不让回来,然后派军,收复西州属地,上将军定会受制于人。
方望以为,我们首先还是首先观望为宜,等时机成熟,天下大定以后,再表示顺从,进京任职不迟。”
西州上将军隗嚣,固执己见,不听军师方望的规谏,拒绝方望的意见道:
“先生啊,隗嚣以为,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隗嚣列祖列宗,一直受着大汉的恩惠。
如今,大汉已经复兴,我怎么能够,逡巡犹豫,心存观望呢?这不是一个忠臣所为。”
军师方望无可奈何,只得向西州上将军隗嚣辞谢,飘然而去,回乡隐居。
临走之时,方望不忍抛弃隗嚣恩德,再次上书隗嚣,婉言规劝西州上将军隗嚣说道:
“将军啊:
你希望建立,像伊尹、吕尚一样开国的功业,弘扬非一世所常有的功绩,方望非常钦佩。
可是现在,时机并不成熟。
玄汉虽然建立,但大事还在草草创立之时,英雄豪杰都还没有集中起来,后事还难以预料,胜败难测。
我方望是异郡的人,不是将军的同乡,缺点过失,都还没有暴露出来,还不被将军了解。
我本来想效法,郭隗之事燕昭王,以便能吸引乐毅那样的大英雄,并归到将军麾下。
所以,当初当将军你,聘请我时,我就顺风而来,没有半点的推辞和犹豫。
将军以至高的德行,尊重贤才,广泛采纳并发挥他们的智谋,行动有功绩,发兵能中要害。
现在,将军你的志向,已接近确定,辅弼的大功勋,也正在成就之中。
将军部下的俊杰贤才并集,羽翼也已经逐渐丰满。我方望没有高于常人的德才,将军错误地把我放在,所有宾客之上,我实在是惭愧得很。
我虽然怀有高洁的节操,想衡量辞职与留职的合适界限。我最终实在不能够,违背自己的初衷,也不能对将军怀有二心。
为什么呢?
范蠡助勾践灭吴后,自收其罪责,乘坐扁舟浪迹五湖之上。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在随文公返国途中,也在河上停了下来,向文公谢罪请求辞去。
以范蠡、子犯二人的贤能,分别在越国和晋国的史书上,都留下了功名,还归罪于自己,请求削迹回乡,请求允许,辞职隐居。
何况我方望,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功劳,让将军怀念依靠,辞职是很适宜的,就更加应该引退了。
我听说,乌氏县有龙池山,小路通往南方,与汉地相连。那附近时常有,奇人异士出现。
我愿意在闲暇之时,可以广泛地搜求奇人,与这些奇人异士为邻。
方望衷心希望,将军能够认清天下大势,察纳雅言,多多努力,建立盖世功业,青史留名。
方望告辞!”
隗崔、隗义、隗嚣叔侄等西州豪杰,始终没有接受军师方望,希望他们留在西州,坐观形势的意见。
方望大失所望,只好告辞而去。
14
于是,隗崔、隗义、隗嚣叔侄几人,离开他们自己的根据地天水郡,到了西京长安,朝见更始帝,接受更始帝的指使。
更始帝君臣大喜,任命隗嚣,为“右将军”,允许隗崔、隗义等人,仍维持原来的称号,分别受封为“白虎将军”,“左将军”等职位。
不久,更始帝又下旨,晋升“右将军”隗嚣,为御史大夫,命令御史大夫隗嚣,随侍皇帝左右。
御史大夫隗嚣,受到更始帝重用,大喜过望,感激涕零,决心誓死效忠更始帝。
15
丞相司直李松、西屏大将军申屠健、大将军赵萌、丞相曹竟、侍中曹诩父子等,闻听西州安定,心里非常得意。他们及时进宫,向更始帝表示祝贺。
丞相司直李松,开言祝贺道:
“陛下:
如今,右将军叔侄等西部豪杰,已经归顺大汉,大汉无西顾之忧,真是万千之喜!”
更始帝志得意满,笑容满面地赞同道:
“丞相司直之言,深为有理。如今,天下大局已定,天下太平的日子,即将来临。”
丞相李松、西屏大将军申屠健、大将赵萌、右相曹竟、曹诩父子等,见更始帝十分高兴,遂建议,开始实施以前绿林诸位龙头大哥,私下里拟定的封赏计划,开始大封功臣,收获胜利果实。
大将赵萌,遂上奏更始帝道:
“陛下:
臣以为,国家安定,四海来归,这都是陛下的英明领导和诸位绿林兄弟、大臣将领努力的结果。
臣以为,国家大定,正是封赏功臣的良机。
请陛下及时封赏功臣,以免埋没功臣的赫赫功勋,怠慢了功臣上进之心,为后世子孙,留下话柄。”
更始帝认为赵萌的意见有理,赞赏道:
“爱卿言之有理。奖善罚恶,惩恶扬善,是治理国家的原则。不褒奖功臣,怎么能够彰显大汉圣明的治理呢?
请诸君下去,认真研讨探究,平定诸位大臣将领的功劳等次,及时上报,论功行赏。”
“臣等领旨!”
丞相司直李松、西屏大将军申屠健、大将赵萌、右相曹竟、侍中曹诩父子等,一听圣旨,个个笑逐颜开,遂下去积极筹备封赏事宜。
封赏仪式很快结束,绿林的诸位龙头大哥,都得偿所愿,得到了满意的封赏,侯王纷纷就国。
丞相司直李松,也晋升大司徒;赵萌则晋升为右大司马;曹竟也受封为左丞相,曹诩受封尚书。
众皆满意。
更始帝君臣,见诸事顺利,遂逐渐沉迷于,太平盛世的享乐之中,整日里吃喝玩乐,搜刮百姓,不思进取,懈怠国事,不以国事为意,开始尽情地享受胜利成果。
更始帝君臣,没有想到,从封赏功臣不公的那一天开始,人心就逐渐背离。
而此时,北方局势,已经开始严重恶化,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危机。这一场新的危机,甚至可能危及,玄汉王朝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