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乱世之中有贤士 志同道合觅知音 (第2/2页)
现在,将军如此地信任我,让我能够回去,侍奉我的母亲,我是感激涕零,一定思量回报。
如今,将军正需要人才、军队。实际上,我一个人的力量,对将军也起不了多大的帮助作用。我愿意献上五座县城,来报答将军的信任和恩德!”
“好!为母尽孝,是一项非常崇高的美德,刘秀敬慕不已。公孙兄,你放心回去,不要有什么担心。”
刘秀相信冯异的承诺,立即一口答应,并派刘安、刘定父子,护送冯异,回到父城。
就这样,冯异死里逃生,终于重新回到了父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回到了父城以后,冯异认为,刘秀为人真诚大度,胸襟不凡,不同于其他绿林诸将,定会有所建树,值得投效。
冯异立即前去父城县衙,拜见父城县令苗萌,十分诚恳地与苗萌深谈,趁机说服父城县令苗萌说道:
“县宰兄弟啊:
我与苗兄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能不倾心相交,以求躲过乱世。
现在,天下混乱不堪,民变蜂起。新室的气数已尽,已成定局,无人能够改变。玄汉王朝也正在崛起之中。
可是,玄汉王朝突然崛起,看似天命所归,不可逆转,实际上天下大势,还前途未卜,依然还在未知之中,还难以判定,最终鹿死谁手。
据兄弟我的观察,那些四处征讨的玄汉将领们,他们差不多个个都是一些,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凶暴无比的家伙。
所到的地方,那些玄汉将领们,竞相以比赛抢劫财物、掳掠百姓为乐事,不过是一群变相的强盗匪徒而已!实在不值得,为他们托付终身,把我们的大好命运,交托到他们手上。
只有太常将军刘秀,军纪严明,从不掳掠抢劫,一心安民保民,维护社会安定,与诸位玄汉将领,截然不同,可见其志向远大,志趣不凡,不是泛泛之辈。
我曾与太常将军,推心置腹地进行过多次深谈,认真仔细地观察过,太常将军的行为举止,发现太常将军和蔼可亲,貌似谨小慎微,实际上胸怀大志,礼贤下士,厚待百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绝对不是一个,庸庸碌碌,鼠目寸光之辈,而是一个值得我们充分信任、托付终身的英雄豪杰。
如今正当乱世,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选择投靠主人,确实值得我们用心。我们必须擦亮自己的眼睛,恰当选择英明的主人才行,以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重蹈覆辙。
冯异冒死前来,与县宰兄弟商议,希望县宰,能够与冯异一道,前去归降太常将军,保境安民,建立盖世功业,青史留名,共享荣华富贵。”
冯异十分坦诚、深有感触地与县宰苗萌交流道。
县宰苗萌,一向信任郡功曹冯异,引为知己。闻听冯异此言,深为感悟,立即点头表示同意道:
“公孙兄弟一向明察秋毫,不仅有知人之明,还有识人的独到眼光。
兄弟怎么敢不听从呢?死生同命,敬从子计。”
郡功曹冯异,父城令苗萌两人,计议已定,就等太常偏将军刘秀,率军前来父城,立即献出父城投奔。
后来,当太常偏将军刘秀,在昆阳得胜,凯旋回朝,回到宛城行宫,去拜见更始帝。
更始帝欲攻城略地,于是命令部下的十多位玄汉将领,先先后后率军,前去围攻父城等地。
但父城城池,都被冯异与县宰苗萌,顽强地坚守住了。玄汉军将领,始终也无法攻下父城城池。
更始帝对颍川郡等地,志在必得,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命令太常偏将军刘秀,率军向颍川郡一带进军,攻取父城诸地。
得知太常偏将军刘秀,奉更始帝的旨意,率军路过父城,郡功曹冯异、父城令苗萌两人大喜。
于是,郡功曹冯异,父城令苗萌两人,按照起先的承诺,主动打开父城的城门,奉献牛酒,相迎太常偏将军刘秀统领的汉军,连同颍川郡下属的五座县城,也一起正式归附了刘秀。
刘秀非常高兴,当即向更始帝汇报,并任命冯异,担任太常偏将军主簿,任命苗萌,担任太常偏将军从事,经常随从自己左右,十分信任。
冯异非常高兴,还推荐了自己同邑的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贤良士大夫从军。
刘秀皆对他们十分重视,一一量才任用,分别任命他们,担任太常偏将军掾史等职务。
不久,玄汉王朝,发生内讧,刘秀大哥大司徒刘縯遇害,为了抚慰刘秀,更始帝下旨,提升刘秀,为司隶校尉。
冯异、苗萌、冯孝、丁綝、吕晏、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贤才士大夫,遂跟随刘秀一道,到洛阳司隶校尉职上就任。
自此之后,颍川郡召集的贤良士大夫,开始紧紧跟随在刘秀的身边。
除了极少数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者,最终背离刘秀外,其他贤良士大夫,都认准了刘秀的品行和才干,看重刘秀的发展后劲,即使在刘秀走向,非常艰难黑暗的处境、面临死地的危急时刻,也对刘秀,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没有二心。
自此以后,刘秀身边,英才开始云集,人才济济,创业的班底,开始坚实。
此时此刻,刘秀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舂陵刘家兄弟,大哥大司徒刘縯和自己这个太常偏将军,为玄汉朝廷拼命搏杀,鞠躬尽瘁,居功甚伟,而嫉贤妒能的屠刀,已经在身后,高高举起,自家兄弟,即将面临死亡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