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乞降不成谋死战 视死如归守危城 (第2/2页)
此时,昆阳汉军将士,同仇敌忾,破釜沉舟,人人抱定了必死之心。
守军统帅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卫尉大将军张卬等汉将,见汉军士气可用,只好硬着头皮,调兵遣将,重新部署汉军将士,从城市各处,迎战官军攻击。
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卫尉大将军张卬等汉军主将,与其他汉军将领一道,率领城中士卒和居民,不分昼夜,坚守城池。
汉军将领,命令士卒和居民,迅速集结,昼夜巡逻,加强昆阳城池的守卫,布置将士们,拼死抵御。
此时,久攻小小的昆阳县城不成功,久困坚城之下,加之天气炎热,酷暑难当,蚊虫叮咬,官军将士,已经心生懈怠之意、厌战之心,士气大丧。
此时,正当五月盛夏季节,天气多变。而昆阳又正处山区与平原的交汇地带,气候更加异常。
不久,异常的天气,怪异的天象,开始不时地在昆阳城的四周出现。
疲惫不堪,军心涣散的官军将士,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夜晚,大片的流星,划过官军阵地的上空,坠落在了新军的营垒之上。迷信恐惧的心理,渐渐地弥散了新军全军。
白天,也无缘无故,突然之间,不时出现浓雾;顷刻间,阴云密布,阴风惨惨,如有大难降临,令人毛骨悚然。
有时,浓雾形成“冰山,当营而陨,不及地上一尺而散”。官军将士眼见异常天象,无不莫名惊诧,目瞪口呆,叹为咄咄怪事。
军中星象师,也占卜,警告将领说道:“诸位大人,营头之所坠,其下覆军杀将,血流千里。”
种种异常的天气,怪异的天象等不祥之兆的出现,越发令官军士卒,心生怯意。
不久,几十万大军的给养粮食,也出现了短缺。官军将士,人心惶惶,信心丧失,个个心惊胆寒,忧虑不安。军中流言,也如瘟疫一般,四处流传开来。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六月初一,奇诡的雨雾,终于渐渐散去。但大块的乌云,依然不时在天空出现,一会消失,一会闪现。
太阳也像得了严重的瘟疫似的,一会阳光灿烂,气温突升,一会又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飘来阴风惨惨的云雾,令人如见鬼魅一般,恐惧不安。
官军主将,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久攻小小的昆阳不下,也失去了自信和耐心,越发焦虑不安。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六月初一,这一天,虽然天气依然是变化无常,却显得异常闷热,焦渴难耐。
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内心焦虑,渴望迅速取胜,依然下令官军将士,加紧时间攻城,务必要尽快地拿下昆阳城池。
突然,官军的探子王松,前来禀报统帅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道:
“报告两位大帅:
昆阳县城东南方向,出现一支汉军队伍,前来支援昆阳守军!汉军援军,在距我军四五里的地方扎营,似乎犹豫不决,停滞不前。
不知汉军援军奸贼,逡巡不定,究竟是打何主意。请大帅下令定夺。”
听说汉军的援军,突然来临,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突然有些惊慌不安起来。
大司空王邑,急忙厉声地呵斥王松道:
“大胆小贼,你慌里慌张干什么呢?叛贼的人马,究竟来了多少?赶快前去打听清楚!仔细看看,究竟是不是宛城刘縯的贼军?”
不久,探子王松,又兴奋地回来,报告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道:
“报告大帅:
请你俩老人家放心!叛贼的人马不多,而且衣甲不全,疲惫不堪,兵无战心。
粗略估计,援军总计,也不过区区万人。先锋部队,更是少得可怜,大约只有近千名步骑兵。
领队的汉军将领,是一位骑着马,长得白白漂漂,英俊高大的奶油小子!他的身后,跟着一位稍稍年长一些的长须男子。
据说这伙蟊贼,是留在定陵、郾城两地,守城的汉军老弱残兵,根本就不是宛城方向,刘縯叛贼的主力精锐部队。
皇帝下旨,颁布的刘縯等叛贼的画像,在县邑,乡亭里,贴得遍地都是。
我们大家,都认识那个满脸胡须,虎背熊腰的家伙,绝对不会看错的!”
“哈!哈!哈!哈!想来刘縯那个乱党狗贼,被困在宛城,也脱身不得。区区千名贼军,就敢来捋虎须!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告诉诸将得知,那个高鼻梁的奶油小生,就是被严尤,陈茂老贼,吹得神乎其神,怕得胆战心惊的刘秀小子!
他的身后,就是他的二姐夫,那个秤不离砣的邓晨恶贼。
你们大家,可给我记住了!刘秀那小子,人不咋样,据说艳福还很不浅,好像和新野阴大户的什么丫头阴丽华,订了亲,和老皇亲史家,也有一些瓜葛。
本帅久在军营,虽有几个庸脂俗粉日夜相伴,但心里一直都寂寞得很。
胜利之后,本帅也想去找几个,小家碧玉,有点野味的美人丫头,散散心,驱驱身上晦气。
下令诸将,立即给本帅,派出数千人马,拦截汉军援军,务必全歼贼军援军,大长我新军志气。不要让一人一马,一粒粮草,进入昆阳城里。违令者,斩无赦!
我们的攻城主力,就不要去管,他这伙援军小贼了,只管各就各位,努力攻城就是!”
大司徒王寻,轻蔑地嘲笑着刘秀、邓晨等汉军将领,抢着发布着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