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六十五回 安汉公兴办太学 汉群臣商讨治河

第六十五回 安汉公兴办太学 汉群臣商讨治河 (第2/2页)

京师长安大司马府邸旁边的聚贤堂内,人才济济,群贤毕至,汇聚一堂。

王莽热血沸腾,将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土木水利专家们,召集到聚贤堂内,共同讨论,治理黄河的方案。

大司空掾、沛国人桓谭,受大司马王莽的委托,负责主持,治理黄河的讨论。

然而,水利土木专家们,各抒己见,各人的治理主张,却并不相同。

方案众多,良莠不齐,不知道什么是良策,什么是最佳方案。

大司空掾桓谭等大臣,也富有治水的经验,但对治理黄河,这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也是踌躇不安,大伤脑筋,一时也无法裁决。

长水校尉、平陵郡人关并,率先出列,提出自己的方案,向大家建议说道:

“诸位大人:

关某以为,迁移黄泛区的乡亲百姓,到地势高一些的地方居住,乃为治理黄河的上策。

关某勘察发现,黄河溃决的地点,经常发生在平原郡、东郡一带。

而平原郡、东郡那一带,靠近黄河那些地方的地势,普遍低下,土质又都十分松软,河堤、河床等,非常容易受到洪水的冲毁和侵蚀。

据说当初,夏禹治理黄河之时,原本就打算,把那一带地区,空出来,打算洪水大时,就到那里去倾泄,水小之时,那里自会逐渐干涸,不会危害百姓。

关某最近,再次仔细考察得知,黄河泛滥的地方,虽然历朝历代,时常有所改变,但自始至终,都还是没能离开,那一带的流域,在那一带波动。

上古时代的往事,如今虽然已经难以考察,但关某考察近代,秦、汉以来的洪水状况,发现黄河,常常在古曹国、古卫国的地域一带决口。

南北溃决的距离,相距不超过百八十里的路程。

所以,本校尉建议,可以把这一带黄泛区的地方腾空,迁出那里居住的百姓,不再在那里,兴建官亭、民居等,给予黄河一个宣泄之地,此为长治久安的治河上策。”

长水校尉关并,侃侃而谈道。大臣们听了,有的颔首点头,表示赞同,有的摇头晃脑,表示否定。

御史临淮郡人韩牧,觉得长水校尉关并,提出的迁移百姓的措施,根本无法做到,当庭旗帜分明地站出来,反驳长水校尉关并的意见说道:

“诸位大人:

韩某认为,关校尉迁移百姓的措施,劳民伤财,惊扰百姓,十分不妥。

韩某知道,在平原郡、东郡一带,居住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都一直居住在那个地方,已经落地生根。

朝廷迁移、安置那些,祖祖辈辈就居住在黄泛区的数百万百姓,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

迁移百姓所需的费用,也会很多很多,安置的地方田地,也难以寻找,恐怕一时半会,难以完成。

韩某曾经听圣贤典籍上说过,《禹贡》典籍之上,曾经有九条河流的记载。

韩某认为,我们只需要大略地,在黄河的故道上,进行挖掘开凿、疏通水势即可。

即令不能全部凿通《禹贡》上记载的九条河流,但只要能开凿疏通,其中的四五条支流,应该对缓解黄河的水势,也有所裨益,不至于造成大的泛滥,而朝廷的耗费,也不会太多,不至于劳民伤财,惊扰百姓。”

大司空掾王横,反驳御史韩牧的建议说道:

“诸位大人:

御史大人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死抱圣贤典籍,不知世事变化,水势变迁。

如今,黄河周围的地势水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是今非昔比,不同往日。

黄河的含沙量,一直很大,如今,注入渤海的入海口一带,比韩御史打算,挖掘地带的地势,都还要高出许多了。

过去,降雨频繁,东北风起,海水倒灌,进入黄河,黄河向西南方向倒流,淹没了百姓田地,数百里。

古代九河的故道,早就已经被海水和黄沙吞没了,如今早已经难以寻找了。

当初,大禹疏通黄河之时,本来是要顺着西山,流向东北方向疏通的。

《周谱》之上,不是明明白白说道:‘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说明今天的黄河,已经并非大禹当年,挖掘的古河道了,岂能够按图索骥呢?

当年,秦国攻击魏国之时,决开黄河的堤岸,用河水灌入魏国的京都大梁,黄河的决口,于是扩大。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堵塞。

所以,王某建议,应把靠近黄河的平地地带,居住的百姓,全部迁移离开。

然后,再重新开凿一条,新的河道,使黄河的水流,顺着西山脚下,居高临下,向东北方向,注入大海.从此以后,就没有洪水水患了。”

就这样,疏通开凿河道,与迁移黄泛区百姓,这两种主要的治河意见,严重分歧,谁都认为自己的规划有理。

大臣们众说纷纭,谁也说服不了谁。

负责主持这项讨论的大司空掾、沛国人桓谭,见水利学家,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不禁有些左右为难。

大司空掾桓谭,疑虑不安,急忙对身边的少傅、大司空甄丰等大臣说道:

“少傅大人啊:

今天的讨论,十分激烈。本司空椽认为,在这几项建议之中,肯定有一个方案,是最佳的,可以考虑实施。

我们只要先实地进行考察,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哪项建议是最为合理,最容易实施的。

计划既定,而后行动,费用不过数亿万。而且,通过治理黄河,可以使一些无产业的游民,找到谋生的工作。

他们闲着不事生产,与他们参与劳动,同样都需要,那么多衣服和粮食。

由国家供应他们的衣食,而让他们,为国家劳作,参与治理黄河之中,这对两方面,都有好处。

这样做,上可以继承大禹的伟业,下可以为人民除害,消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少傅甄丰,认为有理,笑着赞同大司空掾桓谭的意见,做出总结说道:

“诸位大人:

司空椽桓大人,刚才说得很有道理。诸君的方案,也很有启发意义。本少傅将立即回去,向安汉公大人,如实禀报大家讨论的经过和制定的方案。

我们殷切希望,我们商定的治河计划,能够得到朝廷的批准,永绝水患,造福于民。”

治河方案的讨论,就这样商定了下来。

然而当时,大汉朝廷的国库,非常空虚,财力十分窘困,各种经费十分紧张,王莽早就忧心不已。

而王莽心里,还有比治理黄河,更重要,更加远大宏伟的计划,需要去实施。

治理黄河的方案,虽然最终被确定了下来,王莽却并没有去下令,立即施行,开始治理黄河水患。

王莽至死也没有想到,就是自己的一念之差,没有及时治理黄河,黄河后来的多次溃堤和泛滥,造成了黄泛区的万千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成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难民、流民。而这些无业游民、难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

正是这些难民、流民,成为了赤眉军,绿林军的主力,最终导致赤眉、绿林起义的发生,并最终促成和加速了,王莽的大新王朝的彻底覆灭。

最高决策者们,一个决策的延缓和失误,就是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和官吏百姓的命运。

历史的因果报应,就是来得这样及时,而又公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