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安汉公未雨绸缪 刘箕子选立皇后 (第2/2页)
“安汉公天下大公,谦虚退让,不让自己的女儿,参加皇后甄选,心意诚恳坦荡,哀家非常欣赏。
王氏家族的女儿,都是哀家的娘家人。
不如这样,我们王家的女儿,就都不要参加此次的挑选了吧!以免天下官吏百姓,误解我们的心意。”
太皇太后下诏道。
太皇太后的圣旨一出,完全杜绝了王莽的女儿王嬿,参选皇后的可能性。
王莽弄巧成拙,心里更加着急,急忙叫来太中大夫刘歆等亲信,商议选后事宜。
“子俊误我,子俊误我!吾该怎么办呢?”
见到太中大夫刘歆,王莽就大声抱怨了起来。
太中大夫刘歆,已经看出了王莽焦虑着急的心情,急忙安慰王莽道:
“安汉公大人不要着急!
子俊曾经对安汉公大人说过,如果安汉公大人的女儿,都没有资格参选,谁人还能够有资格呢?
请安汉公大人,相信子俊和大家的能力吧!”
甄丰、甄邯、王舜、孔光等也赞同道:
“是啊,安汉公大人!安汉公大人的女儿品行皆优,如果安汉公大人的女儿都没有资格参选皇后,谁人还能够有资格呢?”
太师孔光老谋深算,意味深长地说道:
“安汉公大人不要着急。安汉公大人,如今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谁人还能够怎么样呢?
即使大臣们不肯认可安汉公大人的女儿,百姓士大夫们,必然也不会听从的。”
大司马王莽恍然大悟。
于是,刘歆与甄丰、甄邯、王舜、孔光等亲信大臣,秘密策划,发动群众攻势,挽救不利局势。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大汉朝廷太皇太后王政君居住的长乐宫前,已经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平民、诸生、郎吏及以上官吏士大夫,络绎不绝,守候在皇宫长乐宫大门前。
他们向太皇太后陛下上书,请求立安汉公的女儿为皇后的人数,很快就达到了一千余人。
请愿的喧哗声,传到了禁中,皇宫未央宫、长乐宫禁卫、金吾卫、执金吾等,如临大敌。
公卿大夫,有的前往禁中,有的俯伏在宫内官署的门下,都异口同声地请求太皇太后道:
“太皇太后陛下啊:
安汉公大人的盛大功勋,如此辉煌,对大汉帝国的贡献,如此之多。
为什么如今,朝廷选立皇后,拥立国母,要单单剔除安汉公大人的女儿呢?
天下人将把国母的美好期望,归聚到哪一位的身上呢?
太皇太后陛下啊,臣等以为,只有定安汉公的女儿,最适宜做天下之母啊!
我们殷切地希望太皇太后陛下,能够改变懿旨,让安汉公大人的女儿,也参加皇后候选。”
看到数千臣民,聚集在未央宫、长乐宫请愿,太皇太后担心,出现什么变乱,紧张万分。
太皇太后急忙吩咐,安阳侯王舜,去叫安汉公王莽前来,协商解决。
王莽见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暗自高兴。
王莽就遵照太皇太后陛下旨意,慎重其事地派遣司马府长史及以下官员,分别去劝说和阻止公卿及诸生的请愿。
然而,官吏百姓的上书请愿,不仅没有停止,参与的人,反而愈来愈多,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太皇太后不得已,就只好听从了公卿大臣士大夫们的建议,下诏说道:
“布告天下吏民百姓:
虽然安汉公功劳显赫,又是哀家的至亲,他谦虚退让,不肯让自己的女儿参选。
但为皇帝陛下,挑选皇后的人选,事关国家大局,安汉公的女儿,也不宜排斥在外,以彰显朝廷一禀大公,一视同仁的原则。”
太皇太后陛下懿旨颁布,请愿行动自动平息。
接到太皇太后的旨意以后,王莽暗暗高兴,大力称赞刘歆、孔光的深谋远虑。
不久,大司马王莽,又开始担心,自己的意图,太过明显,会招来官吏百姓的非议。
王莽于是率领群臣,前往长乐宫,建议太皇太后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
臣非常感谢,太皇太后陛下的恩宠,但不能让天下人,议论陛下有所偏私,认为太皇太后不公不正,损害太皇太后陛下的英明。
微臣以为,为皇帝选立妃嫔,是关系社稷安危,大汉千秋万代基业的头等大事。
臣建议,应该在天下,广选众女,以备甄选,不宜只是在外戚之中,进行挑选。”
三公九卿,听了大司马王莽的话很不满意。他们竟相在太皇太后的面前,为王莽的女儿争辩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
安汉公的意见不妥。
如果再选取其他人家的女子,做皇后,岂不是就会出现两个正统了吗?
这是我们大汉朝廷,绝对不应当允许的。”
太皇太后,也赞同大臣们的意见,发话道:
“大家说得很对。安汉公,你就不要再坚持了吧,朕了解你的心意。”
王莽带着无可奈何的语气,对太皇太后和文武百官们诚恳地说道:
“既然太皇太后陛下和众位大臣,都认为如此,就请太皇太后陛下下旨,派人去察看臣的女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