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三十五回 传佳讯刘縯报喜 贺喜事亲戚临门

第三十五回 传佳讯刘縯报喜 贺喜事亲戚临门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东汉之布衣天子!

第二天一大早,刘縯与奴仆刘安,就辞别爷爷等亲人,兴高采烈地骑着马,急急忙忙地赶往了湖阳,前往外祖父樊重的家里,去报喜信。

说起到外祖父家,刘縯的心里就十分的高兴。

刘縯从小,就很讨外祖父樊重的欢心。外祖父樊重,也非常喜爱,特别欣赏自己的外孙刘縯。

外祖父樊重,常常在樊家、刘家的亲友们面前赞扬外孙刘縯道:

“伯升这孩子,小小年纪,却豪爽大度,不拘小节。他既聪明机灵,又很有男子汉的气概,不愧为刘氏家族的英杰,将来定有大成。”

“伯升,刘安,你们来了,快进屋里去!你们的外祖母和舅舅舅妈,还有孩子们都在家呢!”

今天,一看见外孙刘縯与仆人刘安一道,兴冲冲地带着礼物,来到樊家做客,外祖父樊重心里非常的高兴,率先出门,乐呵呵地招呼着刘縯主仆。

樊重接着吩咐儿子们道:

“樊宏、樊丹,你们弟兄几个,快去叫你娘出来,就说伯升从济阳回来了。让大家都出来,一道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很快地,舅舅樊宏、樊丹弟兄几个,就陪着母亲,弟妹等走了出来。

看见刘縯从济阳回来,大家都高兴地出来问候刘縯,打听着刘縯一家的消息。

一瞬间,樊家宽阔的堂屋里,就挤了满满一大屋子人。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就连外祖母樊阴氏,也急切地问刘縯道:

“縯儿啊,你一路辛苦了!你的父母以及兄妹的情况,怎么样啊?他们都好吧?”

刘縯被问急了,一时间也不知究竟究竟应该率先回答谁的问题,从何处说起才是。

刘縯口渴极了,他没有及时回答外祖母樊阴氏的话,只是大口地喝着水。

还是外祖父看不过意了,为刘縯解围道:

“大家着急什么呢?伯升刚刚来,你们就不能够让伯升先歇一会儿再说吗?急什么呢?”

听了外祖父樊重的干涉,大家才静了下来,默默地看着刘縯狼吞虎咽地喝水。

刘縯的外祖父樊重,字君云。樊重所属的樊氏家族,祖祖辈辈,一直居住在南阳郡湖阳县(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是湖阳县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

樊氏家族最鼎盛富裕之时,家族不仅一度拥有良田三万亩(三百余顷),而且还拥有楼宇相连,高堂重阁的大庄园一座。

樊氏家族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童仆、奴婢,是湖阳县当地的高门望族,湖阳县响当当的富豪人物。

此时,樊氏家族的当家人,正是族长樊重。樊重头脑精明,精明能干,擅长多种经营,以善于开动脑筋,精于理财,踏实经营,而远近闻名。

无论是管理农活,种植养殖,还是经营家族商业,打理家族生意,樊重都是南阳郡有名的一把好手。

樊氏家族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财力十分雄厚,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所以与当地名门贵族舂陵侯家族等结下了姻亲。

族长樊重善于开动脑筋,所以樊氏家族的大多数田地,都运用陂渠进行灌溉,旱涝保收。

樊氏家族的钱粮,连年不断地快速增长,养殖的鱼虾、牲畜无数。

虽然家族富裕强盛,但樊氏家族却不是那种为富不仁的富人。他们樊氏家族乐善好施,在南阳,湖阳的名声都很好。

樊氏家族不仅仅以头脑灵活,勤劳致富而闻名,而且还以心地善良,待人热情,宽厚仁慈,乐善好施而享誉四邻。

当地官吏百姓,大都了解樊重的品行和性格,知道樊重善良仁慈的鼎鼎大名。

樊重常常教导樊氏家族的子孙们说道:

“我樊氏家族的子孙,要始终以与人为善的宗旨与人相处。为富不仁,吝啬小气,骄奢淫逸,狗仗人势,都不是一个积善人家能够做的。”

樊重的性格温和,生性厚道。他为人做事,非常讲究礼节和法度,堪称四乡的表率。

樊氏家庭,三世同堂,财产共有,一大家人上慈下孝,其乐融融。湖阳县里人称善樊家,樊重本人,也被官府推为了“三老”,负责一地的民风民俗事宜。

樊重一大家人,虽然都在乡间居住,但子孙晚辈,每天都像城里的贵族王侯人家一样,要向长者行礼问安。

樊氏家族子弟的知书识礼,慷慨仁慈,成为了乡里的表率和楷模。

樊氏家族虽说富甲一方,可樊氏家族人,大都不喜欢大肆挥霍,也从不奢侈浪费,非常讲究节约。

无论是生产中,还是生活中,樊氏家族处处精打细算,常常是一点过分的损失与浪费都没有,是十分精明的财主。

可是,只要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樊重从来都是慷慨解囊,乐意相助,毫不吝啬,而且不求任何的回报。

樊重活了八十余岁才去世。

在逝世之前,樊重家族平素借给穷苦的四邻亲友的钱财,达到了数百万钱之多。

樊重临死之时,专门留下遗嘱,吩咐儿子们道:

“孩子们,财富这些东西,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先贤有言,你积累的财富越多,你积累的怨恨与仇视就越多。

向我们樊家借钱的借粮,大多是衣食不济的穷苦人家。请你们焚毁他们借钱的文契,不再收取那些欠款欠粮,化解上天的怨恨和惩罚,以让为父的在天之灵,得到安宁。”

樊宏、樊丹弟兄向父亲承诺道:

“请父亲大人放心,我们一定照办。”

借债的人家,一向敬佩樊家的仁慈慷慨和讲究信义。

闻听樊重病重去世的消息以后,借债的人家都争先恐后赶着前来樊家,悼念樊重,偿还先前在樊重手里借到的债款钱粮。

樊重诸子,樊宏、樊丹弟兄,都听从父亲樊重的遗愿,抱歉地说道:

“家父已经去世,你们借钱的文契,已经不知去向。我们手里没有你们借钱的文契,怎么能够接受你们所说的什么借款欠债呢?

再说了,那点钱,那点粮,也没有多少。你们手里也不宽裕,那些钱,那点粮,你们还是拿回家去,发展生产,维持你们的生计吧!”

借债的穷苦人家,感激涕零。从此以后,樊重一家乐善好施,为人慷慨大度的名声,更是传遍了四乡。

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最能够说明樊氏家族,给人恩惠以后,四乡乡亲对樊氏家族一家人的深深敬意。

就连后来,北魏时代的郦道元,也曾经在他的《水经注》里,记载当年樊氏家族的盛景说:

“湖水支分,流经东北的地方,为樊氏陂。樊氏陂东西长十里,南北长五里,亦谓之凡亭。樊氏陂陂东,乃樊氏故宅。

樊氏家族既灭,庾氏取其陂。故喭曰:‘陂汪汪,下田良,樊氏失业,庾氏昌。’”

樊氏陂至今犹在,名为樊陂,大约在今邓州新野县的西南一带。

二十多年以后,刘縯、刘秀等舂陵侯家族的刘氏子弟,兴起义兵,反抗王莽新王朝的治理。

刘縯、刘秀兄弟等刘氏子弟,都被新莽朝廷,认定为造反的叛逆,是万恶不赦之徒,成为了新莽朝廷诛戮镇压的恶贼。

一天,刘秀跟随大哥刘縯,以及族兄刘赐等人一道,率领舂陵刘家军,前去攻打新莽朝廷官军守卫的湖阳县城。

湖阳县县城里的官吏和官军,畏惧新莽朝廷的严刑峻法,誓死坚守城池,对抗刘縯、刘秀与族兄刘赐率领的刘家军。

刘縯兄弟的刘家军起事不久,人马不足,粮草不济,武器装备落后。

刘家军围攻湖阳县县城很长时间,都没有办法攻下湖阳县城。

总指挥柱天都部刘縯非常愤怒,下令族兄-作为刘家军首领之一的刘赐,督促舂陵义军,猛烈攻打县城,务必要拿下城池。

刘赐得令,急忙调兵遣将,猛烈攻打湖阳县城。

刘赐与刘縯、刘秀兄弟的亲舅舅樊宏一家,也是姻亲关系。

刘赐的妹妹刘子君,是樊宏的妻子,刘縯、刘秀兄弟的舅母。

湖阳县官府的地方官员,大都是当地出生,当然了解本地的情况,很快就知道到了义军的这些信息。

于是,新莽官军收系了在湖阳县里居住的刘氏叛逆的亲属亲戚,妄图让义军投鼠忌器,逼迫义军退兵。

樊宏的妻子刘子君,因为是刘赐的妹妹的缘故,也被作为叛贼家属,关进了监狱里。

当时为了躲避战火,樊氏家族一大帮子人,也躲进了湖阳县城里。

于是,湖阳县县宰冯智、军帅王紫决定,从樊氏家族下手,去逼退义军。

为了要挟樊氏家族,县宰冯智、军帅王紫,率军拘禁了樊氏家族的人众,作为人质。

县宰冯智、军帅王紫还命令樊宏出城,要他前去义军中,说服外甥刘縯、刘秀兄弟,以及刘赐等义军将领,叫义军立即撤军解围,停止围攻湖阳县城。

樊宏到了刘縯、刘秀兄弟的义军之中,不仅没有按照县宰冯智、军帅王紫的要求去做,而且还留在了刘縯、刘赐的义军中,帮助舂陵刘家军一道,前去围困新莽官军守卫的湖阳县城。

湖阳军帅王紫,性格暴虐,是王氏家族子弟。得到樊宏投靠义军,围困县城的消息以后,湖阳军帅王紫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当着一县官吏说道:

“樊宏这个家伙,一向以是非分明,深明大义而著称。他怎么能够背叛官府,去投靠叛军,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呢?

给我立即派兵,把樊宏的妻子儿女,以及樊氏家族的子弟,亲属,统统给我抓起来,立即给我杀掉,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湖阳县宰冯智,以及长吏以下的官吏,见义军势大,想为自己留条后路,却都不同意军帅王紫的决定。

县宰冯智等一起上前,为樊宏求情说道:

“军帅大人,此举非常不妥!如今叛贼围城,凝聚人心为上。樊重父子兄弟,以礼义恩德,行于乡里,一向享有盛名。

如果无缘无故地杀掉樊氏家族的子弟,恐怕会失去民心支持,对守卫城池非常不利。

樊宏投靠刘縯的叛军,也仅仅是听人传说的一面之词。即使如今樊宏真的有罪,归降了反贼,也应当调查核实清楚樊宏投靠叛贼的罪行以后,依法进行处理,免得怠慢民心,伤害了善人之心。”

湖阳军帅王紫,见众人反对,恐怕招惹众怒,对守城不利,只好让步道:

“你们的看法有理,等本军帅调查清楚以后再说。”军帅王紫一时踌躇不决起来,让步道:

“好吧!暂时将樊宏的妻子儿女收监!等打退叛贼,查清樊宏投贼的罪行之后,再处死他们。”

正好,刘縯与刘赐兄弟,得到了绿林兄弟等义军的支持,势力日渐强盛。

湖阳县的局势非常惶急,城池危在旦夕。湖阳军帅王紫,才未敢贸然杀害樊宏的妻子。樊宏的妻子儿女,遂得免脱,得以幸免于难。

后来的战事中,各部义军节节胜利,更始刘玄称帝登基,玄汉建立。

为了表彰樊宏兄弟在义军起事之初建立的功绩,更始帝刘玄欲任命樊宏几兄弟,为玄汉军中的将领。

樊宏却叩头推辞,拒绝了更始帝刘玄的恩赐道:

“感谢陛下的宠信!樊宏本是一介书生,不习兵事,无法胜任领兵之职。臣宏希望能够回家,重操旧业,恢复樊氏家族的祖业。”

更始帝刘玄见樊宏的意志坚决,知道无法挽留他,只得作罢。

樊宏最终得以归家,与樊氏家族宗家亲属一道,在乱世中修筑家族营垒,自守图存。

四乡邻里的老弱妇孺,乡邻乡亲,得知樊家修筑营垒自保的消息,前去投靠樊家营垒的,达到了一千余家。

随着后来战事的不断变化,赤眉樊崇率领的北方赤眉军队伍,也打到了湖阳县附近的唐子乡一带。

赤眉军为了筹措必要的军需,不免烧杀抢掠,多所残杀,唐子乡的四邻百姓遭祸很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