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建虏不灭,何以保家 (第2/2页)
他们望了望西北方,那是家乡的方向。
只可惜,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这辈子,还能见到家乡吗?
乡愁,乡愁,小时不知词中意,长大已是词中人。
一人入乡愁,带着十人入乡愁,十人入乡愁,带着百人入乡愁,最终,新军营的士卒们,都思念起了家乡。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要不是为了生存,谁又会离开父母,背井离乡呢?
随着一曲高亢的秦腔结束,新军营的气氛变得沉重和苦闷。
“你他娘的铁蛋,好生生唱什么秦腔啊,害得俺眼眶都湿润了。”一个陕西老乡,佯装愤怒道。
再看铁蛋,已是泪流满面,“俺想娘亲了,俺小时候在外放牛时,娘亲说只要想她就唱秦腔,唱完了晚上回家,一定能见到她。
俺打小就穷,从没吃过肉,还是来了新军营,才知道肉的味道,今晚俺第一次吃烤串,这味道太香了,俺想拿给娘亲吃,可……可我们逃难时,娘亲被流寇杀害了,我只恨自己无能,不知何时才能给娘亲报仇!呜呜……”
说到最后,铁蛋忍不住哭了出来。
“唉,你想给你娘亲报仇,我们又何尝不想给自己家人报仇呢,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去,能不能亲手宰了流寇。”一人附和道。
话音落,那人抬起湿润的双眼,看了看南方,随即也唱起了乡曲,一听竟是南戏。
那人唱完,古老的楚歌响起,不会儿又是辽东的乡曲。
古代没有通讯设备,士卒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已故亲人的怀念。
他们有人来自三秦,有人来自三晋,有人来自辽东,更有甚至从河南而来。
无论从何地而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家乡不是被流寇掠夺,就是被外族抢夺,家人、亲人都惨死在建虏、流寇之手,至今还无力报仇。
孙钤看着自己的士卒,不是他们不够坚强,而是生逢乱世,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他们想要返回家乡,想给亲人报仇,就只能参军入伍。
打外族,灭流寇,既给亲人报仇,也还大明一个太平。
经过黄、顾的教育,他们懂得了个道理,国和家是相辅相成,国稳定了才有幸福的家,若国将不国又哪里来的家。
正所霍去病的那句话: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生在明末,建虏不灭,何以保家?流寇不平,何以卫家?
何况新军营众多士卒,都跟建虏、流寇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天下存亡之际,保国就是保家,相信我,你们很快就能给自己亲人复仇了。”孙钤对士卒们说道。
铁蛋擦了擦眼睛,对孙钤道:“驸马爷,认识您这么久,还没听你提起过您的家乡,要不您给我们讲讲您的家乡,或是唱一首乡曲?”
“是啊,是呀,我们还没听过驸马爷唱曲呢。”有人开始起哄。
孙钤微微一笑,家乡是回不去了,也无法给士卒讲述,家乡的模样,唯有唱上一曲,表达对家乡的祝福。
士卒得知,皆是期待,所有人坐在原地,静静等着孙钤高歌一曲。
孙钤不慌不忙的站起来,把碗中酒一饮而尽,再把酒碗狠狠摔在地上,随即,提着剑望着北方,高声唱道:“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