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四章 唯手熟尔 (第2/2页)
至少从金靓姗能看到的记录里,嘉靖年间的大火发生后,只是清理火场就用了三万名军工,前后一共清理了四个月。
只是人力,就不是如今万历年间修整一个小小的储秀宫能比拟的。
选秀女时,金靓姗为储秀宫私掏腰包的一万两千两,她到最后看到典簿才知道,自己掏出来的不过是人工钱。
不大点地方修修补补两个多月,前后就有近两千个工匠参与进去。
储秀宫只是一个给储备的妃嫔和秀女临时过渡之处,所用材料都是往年囤积、或是使用剩余下来的,几乎没有花去太多时间收集和采买,所以工部用从郑皇贵妃那儿筹来的银子,支付给工匠就足够了。
像这般小工程,金靓姗原本以为自己额外掏了七百两“犒赏”大臣,显得很慷慨。
看了记录才知,只是嘉靖年间的三大殿火事,重建材料加上人工的费用就已达白银六百万两之巨,相当于此时明朝整整两年的财政收入。
这之中又产生过多少民脂民膏,自不必多讲,而眼下虽说才修复完成不足三十年,但确实又已经有些残破的三大殿,显然再一次成为相关大臣们的眼中肥肉。
而且不过百年,几代皇帝,就已经对皇宫进行了十几次的大修大补,这之中流动的金银又怎么能详细计数。
联想到自己“慷慨”而出的七百两,金靓姗只觉得自己是一只坐井观天的傻蛤蟆。
大臣们报上来的三件事:钱、人、材料,在金靓姗这里又多出一件,贪。
金靓姗也爱财,在才到明朝时,就伙同皇帝一起弄了不少钱。小鱼尾出生后,她和皇帝产生了一些间隙,但不妨碍敛财。
不过正如之前定下的规矩那般,尽可能避免这件事影响到普通子民的生活。
至少从面上,不能看到因为自己或是朝中大臣的敛财无道,导致某地、某区域的普通民众直接受到影响。
身居高位,能想到这一步已经算得上是体恤民情,可体恤能治得了自己心中的“标”,却治不了老百姓家中的“本”。
三大殿决定开始修缮的那一天开始,大明子民就已经在承受潜移默化的民力耗竭了。
金靓姗何尝不知道,但这她又怎么管得了,所以第四个问题“贪”,最后的结果就只好交由时间验证了。
但她也有能做的,就是以自己的认知,尽可能降低成本——这件事是她在现代很拿手的。
常言道,我亦无他,唯手熟尔。但就算是拿手的事情,也要时常去做,而且无论在何处都要想尽办法用上。
金靓姗要坤宁宫的太监搬来一张方形文案,宫女拿过砚台和纸笔,她接过纸笔,让工部和工科、户部下设的民部、度支和金部分别把材料以及所需人力、财力的详细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