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潜龙出渊 (第2/2页)
------
事实上,即使李渊不作交代,李建成自己也没有起事的魄力。
从他的个性来说,李建成一切事情都不会自作主张。
遇到大的事情,他都会一再向李渊请示。
窦氏夫人在世时,大事都是有母亲替李建成拍板决定。
现在母亲不在了,他就按李渊指示的去办。
------
从河东的情况来说,一切还处于空想阶段。
根据目前的情况,根本不具备起事的实力。
这些年李建成只是笼络了王珪、韦挺等几个有用之人。
其它方面,比如兵员、军械、物资等等,都根本没有着落。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起事,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寻死路。
况且有王珪在李建成身边,他老成持重,处处小心谨慎。
做任何事都是瞻前顾后,思了再思,想了再想。
王珪断不会怂恿李建成草率从事。
------
一切交代完毕,李渊带着李世民、观音婢离开河东,返回长安。
回到长安通义里唐国公府,观音婢和李世民住进新婚时住的院子。
李渊因路上感了风寒,回到府中便病倒在床。
太医署盛医师过来看过,说没有大碍,只需喝上几剂汤药便可痊愈。
------
偏偏这时,河东传来噩耗。
李渊的三子李玄霸,突患急病,不治而亡。
爱子突然去世,李渊悲痛欲绝,悲病交加,竟然一病不起。
作为卫慰少卿,李渊主要负责宫中祭祀、礼仪。
年节将近,宫中事多,但他也无奈,只得告假在家中养病。
李渊有病在身,不能进宫参谒。
李世民、观音婢见父亲有些心灰意懒,便日日侍奉在病榻前。
给李渊讲些高兴的事情,希望能够缓解他的失子之痛。
在两人的精心照顾下,李渊的病情和心情才日渐好转。
------
一日,李渊的二姊,右骁卫将军王严的夫人,来府中探病。
她告诉李渊,女儿从宫中传出话来,说皇上对李渊似有不满。
李渊的甥女王氏,深得杨广宠幸,被杨广封婕妤。
杨广多日未见李渊进宫觐见,就问王婕妤,
“李渊为何多日未上朝?”
王婕妤回禀杨广,
“听说舅父染了风寒,在家中养病。”
杨广当着王婕即的面,埋怨李渊,
“朝中多事,作为从兄亦不能替朕分忧。”
“这种人还是死了最好。”
------
王婕妤怕舅父李渊因此获罪,就让人捎出话来。
李渊的二姊听到女儿送出来的消息,急忙来到唐国公府来见李渊。
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十分惊惧。
他那颗心恢意懒的心,立刻警醒起来。
自已获罪事小,李渊怕的是连累儿孙。
当时正好李世民、观音婢在旁侍奉,待二姊走后,他便和两人商讨如何应对。
------
李渊告诉李世民和观音婢,近几年朝中诸事不顺。
杨广三征高丽,毫无胜绩,却激起天下大乱。
全国盗贼蜂起,地方官吏无力剿灭。
最让杨广心悸的是杨玄感叛乱,牵连朝中多位重臣高官。
如今杨广对大臣猜忌甚深,动辄加以惩罚杀戮。
朝中众臣无不小心翼翼,唯恐触怒杨广。
------
李世民长期幽居河东,对朝局之事不甚了解。
他就问李渊当今天下之势,与各地贼众变乱情况。
李渊介绍,如今天下乱局已定,隋朝危在旦夕。
上谷的魏刀儿 、东郡韦城翟让、贝州漳南窦建德皆聚众不下十万。
其余诸贼聚众上万者,更是不可胜数。
北塞突厥,在启明可汗去世后,其子始毕可汗也是蠢蠢欲动。
杨广虽屡屡下诏,命地方官吏剿贼,但各地叛乱却愈演愈烈。
------
听过李渊介绍,李世民心中焦急。
他对李渊道:“阿爷,我们起兵之事已是迫在眉睫。”
“否则,待诸贼日益坐大,即使大隋灭亡,我们也无力与诸雄相争。”
两年之中,妻子窦氏,爱子玄霸先后过世。
李渊感叹人世无常,争夺天下之心也有所减弱。
------
李渊顾虑重重地向李世民说明厉害,
“举兵起事,岂是儿戏。”
“仓促起兵,等不到与诸雄相争,就可能被官军剿灭。”
“杨玄感就是前车之鉴。”
“起兵事败,连累无数人跟着一起丢了性命。”
“如今各项筹备,连暗中进行都不行。”
“稍有大的举动,消息就可能外泄。”
“一旦事发,还未举事,就会被朝廷抄家灭门。”
------
杨玄感兵败之后,血淋淋的教训,基本上浇灭了李渊谋取天下之心。
如今李渊似乎已无斗志,指望李世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他心劲再高,也是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