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忍气吞声 (第2/2页)
几个人都说长孙顺德那一记耳光打得干脆,要不还真不能将长孙无宪镇住。
将贺兰氏的嘴堵上,也是这小子出的主意。
在坐的四人之中,除了观音婢,其余三人都感觉奇怪,当时为什么长孙顺德在这里?
这三人猜测,可能是长孙顺德来找长孙无忌玩,碰巧遇上了这档子事情。
可是,仔细想一想,也不对。
现在府上正在办丧事,也不是找长孙无忌玩的时候。
观音婢在那听她们三人议论,也不将事情说破,只是笑而不语。
-----
谈论了一阵子长孙顺德,又说起长孙无宪夫妇。
高秋娘忧虑道:“为你们父亲办后事,按规矩三郎夫妇都要守灵,这样关在柴房也不是个办法。”
“他两人毕竟和你们是兄弟姊妹,如果因此事相互之间结下仇怨,这一辈子的心结,就不好解开了。”
甄氏、库氏觉着也是这个理儿。
高秋娘提议,“是不是找个人去劝劝,能说通了,也好让他们出来和你们一起守灵。”
“要不,父亲不在了,竟然没有在跟前守灵,对他们将是终生憾事。”
------
可是,让谁去劝说呢?
几个人思来想去,家里人中间,竟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时候才发现,兄弟姊妹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和长孙无宪夫妇说得上话,没有人能与他们进行心贴心的沟通。
观音婢向高秋娘建议,“还是得让伯父或叔父去说,三兄和三嫂心中的怨恨,不是一日两日能够化开的。”
“由伯父或叔父去说,他们即使气恨难消,出来以后也不敢再明着闹事。”
高秋娘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叹道,“看来,也只有如此,化解心结的事只有从长计议。”
“二郎娘子,你去给二郎说,让他找伯父、叔父商议一下,尽快让三郎他们出来。”
库氏站起身道:“我现在就去说。”
-----
经过长孙炽亲自出面,对长孙无宪夫妇进行警告和劝说。
两人终于答应不再闹事,当晚就被从柴房里放出来。
长孙无宪和贺兰氏回来之前,高秋娘就向孩子们交代,等他们回来时,要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不要让他二人觉得,全家人都在疏远他们,敌视他们。
长孙无宪和贺兰氏回到灵堂时,兄弟妯娌、姊妹子侄主动和二人打招呼。
他二人也不答话,在灵堂的角落里一坐,再不说话。
他们的儿女们,也一个个低头不语,没有了往日的骄纵和跋扈。
在他们的心里,好像已经埋下了深深的仇恨。
------
翌日,是三天大殓的日子。
亲戚们都要于这天前来吊唁,长孙无宪的舅家、长孙无忌的舅家,以及甄氏、库氏、贺兰氏的娘家等都要派人前来。
长孙炽坐在外院大厅,亲自接待各家前来吊唁的贵客。
他心中早有准备,等着看叱干氏娘家和贺兰氏娘家,以防他们因长孙无宪没有承嗣而发难。
------
叱干家原是北周鲜卑世族,祖上在北魏时也曾经雄霸一方。
隋篡北周以后,叱干家族渐渐没落。
大周都没了,下面的臣子们所拥有的权势,也跟着烟消云散。
到了隋朝,叱干家族中已很少有人在朝中做官。
------
贺兰氏的父亲贺兰云中,年轻时是长孙晟的军中好友,北周时期曾和长孙晟一起出使过突厥。
入隋以后,长孙晟砥砺上进,名声鹊起,深得隋文帝和杨广重用,生前授从三品武卫将军,死后追赠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扬州大都督。
贺兰云中则时运不济,也没有豪门世族的佑护。
他一直在军中担任不大不小的官职,如今年龄大了,才蒙圣恩授了仪同三司,一个正五品的散官闲职。
------
长孙将军府废长立幼的事,在京师早已不胫而走。
有人说长孙无宪沉湎酒色,惹长孙晟不满,奏报朝廷将其承嗣之权革除。
有人说高氏凭年轻美貌,为让自己的儿子承嗣,媚惑长孙晟,恶言中伤发妻所生嫡子,致长孙无宪名声受损,被剥夺了承嗣的资格。
总之,什么说法都有,传言不一而足。
------
叱干氏娘家、贺兰氏娘家也都听说了这些传闻,两家都愤愤不平。
今日来长孙将军府吊唁,都存了兴师问罪的打算。
但等两家吊唁的人到了长孙将军府,见将门森严重重,心中就气馁了几分。
待见到主家由正三品朝廷命官,威仪逼人的长孙炽坐镇。
让人见了都不敢正视,哪里还会有兴师问罪的心。
常言道,人穷志短,位卑言轻。
叱干、贺兰两家掂了掂自己的分量,也只好忍气吞声,兴师问罪的打算只能作罢。
等做完丧仪该做的仪程,两家人连一句硬气的话都没敢说,就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