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隋唐风云 > 第269章窝囊

第269章窝囊 (第2/2页)

李密一直对邴元真不是很感冒,因为这个人是翟让推荐给他的,这就像一只别人穿过的袜子自己穿总感觉不对味。虽然李密也用邴元真,不过只是让他打打下手,一直没让他参与到核心事务中去,在出征前,李密也没想着带邴元真上场,就让这个他不太重视的人去看守他不太重视的洛口仓。可李密不重视,不代表镇守洛口仓的邴元真不重要,此人别有心机还很贪财,李密能和王世充通商贸易就是邴元真想要从中捞好处才极力撮合的,这样一个具备标准坏人品质的家伙当然要在李密落难的时候去踩上一脚。在李密即将到洛口仓时,邴元真就与王世充联系,想把李密卖一个好价钱。

不过邴元真行事不周,他和王世充的勾搭上的事情刚好被李密给发现了。李密没有被邴元真出卖的失落,相反他暗自窃喜得到这个消息,这不是李密犯贱,而是他想将计就计,在王世充进军路上打伏击。

这真的是个很好的机会,王世充要攻洛口,就要渡洛水,如果能在半路进行拦截,成功率是非常高的。李密从失败的阴影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他兴致冲冲的认为得到了这个情报一定可以大获全胜,为了保险起见,他又召开了一次作战会议跟众将士们一起商讨作战的具体细节。

李密输就是输在一个劲儿的开会上。第一次开会他的战术就是最合理的,可惜他选择相信群众的意见,然后才被一步步逼入绝境,这一次李密还是没有吸取教训。他光开会布置战术的其他细节,却没有去加强后续的情报收集工作。

打情报战,最重要的是得到情报的这个时间差。既然知道了王世充的战术,想要出乎他意料之外进行反偷袭,一定要善用情报,准时在他半渡洛水的时候进行攻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可李密偏偏疏漏了此次反偷袭战最重要一个讯息:他不知道王世充渡水的准确时间!

等李密都安排好所有的工作后,他手下的斥候部队(情报部门)才慌慌张张的跑来告诉他,不用忙活了,王世充已经带领军队全部渡过了洛水。

计划全部被打乱了,李密心里突然慌得要死,因为他在想重新组织部队拦截的时候,才发现很多瓦岗军将领并没有完全按照他命令那么着急的布置阵型,好像这场战斗的胜负跟他们无关一样,甚至还有点特意看他笑话的意思。李密默念了一下那些态度不积极的将领,好像都是早期就跟翟让混过的瓦岗老人。

翟让在临死前最后看李密的那个眼神在李密脑海中过电般一闪而过,让他打了一个冷战。不知李密在这一刻有没有后悔当初做出的那个决定,但他真的是害怕了,这份怯意让李密无

在逃亡的路上,李密的内心是崩溃了的。北邙山一战李密辛辛苦苦攒了两年的家底几乎赔干净了,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秦琼、程咬金全部被俘,曾围在他身边的强兵猛将基本都没了,还能提的上名字的,只剩下徐世勣和王伯当。

不过也还好,至少李密还有徐世勣和徐世勣的黎阳。黎阳仓虽比不上洛口仓,也是大粮仓,何况徐世勣的兵力并没有折损,实力尚在,所以李密想先去跟徐世勣碰个头。可有人(黑户,不知姓甚名谁)把李密给拉住了,跟他说绝不能去黎阳,因为在杀翟让的时候,徐世勣就差点挂掉,现在单雄信都叛变了,徐世勣估计也不保险。李密想了想,确实有那么一点道理,也就换了个目的地,去找他的铁杆粉丝王伯当,这个人是最保险的,就算是陪他一起去死,王伯当也不会皱眉头。

王伯当对李密的忠心确实没的说,不过实在是水平有限,在听闻李密大败之后,自感没办法守住金墉,就放弃了这个李密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前沿阵地,退一步去了河阳。等李密在河阳跟王伯当碰头之后,两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沉重完了李密觉得有必要再开一个会,讨论一下这个团队今后的继续发展问题(还是不吸取教训啊)。

这次会议是瓦岗军最后一次重要会议,李密作为会议的主持人,做出第一重要发言。李密指出,综合考虑目前的形势,短时间内攻陷洛阳,基本是没戏了,他们现在应该充分利用黄河跟太行山这两大天然屏障,先抵挡住王世充的攻势,然后和徐世勣镇守的黎阳相互结成犄角,一点一点的往前拱。

和以往一样,李密的发言说的入情入理,和现实情况非常吻合具有深度可操作性,但大部分将领仍然不同意,因为大家都刚吃了败仗,受不了刺激,留下来估计用不了几天就跑光了,既然如此还不如选个地方大家一起跑,好歹跑的路上还有个照

怎么说瓦岗军这帮人家伙呢,他们打仗只能打顺风不能打逆风,赢了就得意洋洋屁股翘的三丈高,输了就缩头龟孙无时无刻不想着跑路,带着这帮人能撑两年,也真是难为李密了。

做这帮人的老大,李密最需要的不是正确的方针路线,而是一个心理医生。

看着这帮怂货,李密一股凄凉之意从心中而起,他突然想起了在垓下听着四面楚歌的项羽,可项羽的楚歌还是刘邦给他唱的,现在跟他唱反调的都N妹自己人…越想越激动越想越悲愤,一怒之下拔出佩剑就要抹脖子。

一看开会就要开成追悼会了,王伯当赶紧拦住李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劝他想开一点。李密也是一时冲动,没想真自我了断,冷静了冷静就把这茬接过去了。

眼前这帮人虽说窝囊,可毕竟都是愿意跟自己混的(不愿意跟他混的都去找王世充了),不过接着当这些人的老大,不累死也得被气死,李密一拍大腿,这个老大不做了,西边不是还有个盟友么,干脆去关中投靠李渊去!

就这样,瓦岗军最后一次会议结束,李密最终决定带着身边的人去投靠李渊的大唐。

仔细想想,李密做的这个决定,还是有些冲动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回这个跟头栽再狠也没上回王世充栽的狠,王世充都能缓过来,李密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其实老老实实的按照他在会上规划的步骤取走就挺好的,李密会改变自己的初衷,一方面是手下人心不齐,一方面是怀疑徐世勣的忠诚问题。

可徐世勣根本就没有没有参加这次会议。

徐世勣不是没有来,是李密根本就没请他来。咱们摆事实讲道理嘛,徐世勣最多算是个有犯罪动机的人,连犯罪嫌疑人都算不上,可李密连给徐世勣一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就单方面判断他会像单雄信一样叛变,实在是太武断了。

如果有人可以给李密补习一下基本的法治思维,也许瓦岗军还能在隋末乱世再多挺一段时间,可当李密率队开始西行的那一刻,瓦岗军和他所有的辉煌,都已经变成了历史。

得知李密带着瓦岗军过来投靠,李渊非常兴奋。

在进入长安之后,李渊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一是派儿子出去打架(这个…这个…),一是收容各地来的政民。李密无疑是所有李唐难民收容所里,分量最高的一个,所以李渊格外重视这次接收工作,在李密还未到达长安之前,就派出了数支使者访问团前去慰问,礼节方面做得无可挑剔。

最近李密的烦心事太多,李渊能这么给他面子,是他这段时间得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所以李密也很高兴,还颇为得意的跟他身边的随从说,“我拥众百万,一朝解甲归唐,山东连城数百,知我在此,遣使招之,亦当尽至;比于窦融,功亦不细,岂不以一台司见处乎!”。

李密说的这段话,前半段不用翻译,大家基本可以理解,后半段中的窦融是东汉初期时期的历史人物,曾在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前,率辖下五郡归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