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转变 (第1/1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隋唐风云!
再加上本来虞庆则压了长孙晟拿了大头就不太好意思,他贼心大脸皮薄,现在被杨素这么一说,虞庆则脸上挂不住了开始反唇相讥。 “杨素之前出兵武牢和硖石,也是在您的正确领导下,才能成事滴。” 这话说的不但小心眼,还明显是在找茬。杨素是很要面儿的,大庭广众之下被虞庆则这么一两人便开始互相奚落,吵了起来。 眼看着自己这个生日宴会的气氛越来越不和谐,杨坚赶紧站出来做和事老。老板的面子不能不给,两人压着火握手言和。 杨坚满意的看着再次变得‘和谐’了的愉悦氛围,举起酒杯对在场的所有大臣说了他的生日愿望“饮此酒,愿我与诸公等子孙常如今日,世守富贵!”。 大家应该知道,生日愿望这种东西是应该默念的,因为说出来,就不准了… 虞庆则和杨素的梁子,这就算节上了。后来虞庆则的右仆射也没得坐,这位子换上了苏威接着又换成了杨素。当然虞庆则也并不是没事做了,他转职为右卫大将军,没多久又转职为右武侯大将军。 不管是右卫大将军还是右武侯大将军,都是十二府卫大将军之一,看似都是平级调动,虞庆则仍是国家军方的高层之一,但这一系列工作调动是逐渐往下调的。 高层官场每一次职位调动都有他背后的深意。 这意味着杨坚对虞庆则的态度慢慢的发生了转变。 最终决定虞庆则命运的是一件无厘头谋反案。 开皇十七年(597年),岭南人李贤在自己的老家谋反作乱。针对这起破坏国家团结稳定的恶件,杨坚召诸位大臣开了一个会议,探讨解决这起事件的办法。 这种事能有啥好办法,除了招安就是打呗。大家都是陕西人跟两广人沟通上可能有些障碍,招安这条路走不通,剩下的就是打了,所以几个将领都请命准备去收拾一下,但都被杨坚给否决了。 正在大家考虑老板到底啥意思的时候,杨坚冷不丁的看了一眼虞庆则语气不善的说“你位居宰相,封爵上公,现在有人谋反作乱,你居然没主动要求上阵,这是几个意思?” 没头没脑的就被扣了一顶大帽子,吓了虞庆则一大跳,赶紧磕头认错把这活给揽了过来,随即被任命为桂州道行军总管,带兵讨伐叛乱。 这太奇怪了。这位李贤虽然干的是谋反的勾当,但绝对算不上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史书对这件事记载的非常之模糊,就连谋反的地点都没有多提,更不用说兵力和规模之类的细节了,只能从其他细节上判断,李贤应该是个广西人。事实上虞庆则到了南方就把这位李贤给干掉了,一点也不麻烦。 类似这种仗着天高皇帝远,揭竿就造反的家伙,并不鲜见,规模又不大一般当地的驻军就把这事摆平了,很少能真正惊动中央的。可就这么点破事其他人主动请缨都不让去,还非得点明要身为中央高层的虞庆则去处理,杨坚脑袋抽了不成? 此前朝臣出征,按照惯例杨坚都是摆好了酒席,赐好了礼物才依依送别。但虞庆则走的时候杨坚‘上色不悦’,就是没给什么好脸色,这让虞庆则非常的郁闷。 干完了李贤,虞庆则开始往回走。等走到潭州的临桂镇,出于一个职业习惯,顺便查探了一下当地的地形地势,觉得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可以派兵驻守一下稳固后方,遂派了随行的长史赵什柱先行回长安汇报工作,顺便看看老板杨坚的态度如何。 此行已经平定了叛乱,虽然不是规模特别大,好歹也是一个功劳,而派人去汇报一下工作情况和提供一个建议啥的,也是一番好意。而这位赵什柱也不是什么外人,正是虞庆则的小舅子,这次出来是带自己小舅子见见世面,让他回去汇报工作没准老板还能给这个小舅子点好处,一举多得虞庆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但事情之后的发展,远远的超出了他的想象能力。 赵什柱是会得到好处,可并不是一点。 赵什柱回到长安后,马上就去找杨坚了,但他不是汇报工作而是举报虞庆则谋反! 带兵出去镇压谋反的人居然会谋反,此事引起了杨坚的高度重视,立即派出了调查小组去调查此事的细节。 这个举报非常荒唐,虞庆则是个北方人,此前也没有参加平定南方的一系列战斗,对南方的情况一点都不熟,就算是要谋反也得是在北方里通个外国(突厥)啥的才算靠谱。一个身居高位的大将军放弃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和地位跑到南方的穷乡僻壤破山沟里去造反,这脑袋得多不正常才能办出这种尿(音虽)事。 那赵什柱为啥这么坑自己的姐夫呢?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赵什柱跟虞庆则的小妾私通,怕事迹败漏,所以反咬了虞庆则一口。 这是一个并不美丽的误会,只要调查小组稍微付点责任就能理清事情的脉络。而这个调查小组不光坐实了虞庆则的谋反犯罪事实,还查出一个情节非常严重、恶劣。 杨坚也没多废话直接就把虞庆则拉出来给杀了,赵什柱因举报有功被封为柱国。 冤案,彻头彻尾的冤案。 一位于国家有功的重臣,居然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没了。杨坚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品德低劣的赵什柱竟会因举报就被封为柱国,这并不符合杨坚的办事风格。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起冤案的主谋并不是什么赵什柱,他只是一个在后面擦屁股的手纸,真正的主谋是杨坚。 杨坚并不是一个嗜杀功臣的皇帝,除了少数几个不长眼真的想谋反的家伙,再看不顺眼也无非是扒掉官服放回家去养老。 但这起冤案中,杨坚非常罕见的痛下杀手,到底原因何在? 杨坚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小富即安不符合他的性格,就算是大富了他也不会安分下来。在完成一个目标之后他会马上制定下一个目标,正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杨坚把江南踏踏实实的揣进兜里之后,对国内和国际也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当时不光杨坚自己抢地盘抢的热火朝天,北边的突厥也是非常的热闹。 在开皇四年(585年),突厥被分为东西两部,摄图向大隋称臣之后,着实消停了一段时间,可惜消停的时间并不长。 两年之后,摄图就不行了,按说可汗这个位子应该传给自己的儿子,可摄图觉得自己儿子雍虞闾还太嫩,扛不住事儿,所以把位子让给了弟弟处罗候。 摄图看人的眼光并不准,雍虞闾虽然太嫩却并非扛不住事儿,不过更老成的处罗候倒也确实是当时即位可汗的不二人选。 杨坚看着厥的东家换了主,随后派出了长孙晟给处罗候送了旗鼓表示一下慰问,并正式册封处罗候为莫何可汗。而处罗候得了这个便宜马上打着隋朝友军的旗号,敲着杨坚送的大鼓去打老冤家西突厥的大逻便去了。 以为隋朝是和处罗候一起出兵攻打自己,大逻便这边自感实力不足心如死灰,采取了基本不抵抗政策,被人一口气打进了老家。大逻便也处罗候被生擒当做战利品送给了杨坚。 处罗候也算为他哥报了仇血了狠,谁想他时运太不济没多久就被冷箭又挂掉了,可汗的位子转了一年,又还给了侄子雍虞闾是为都蓝可汗。 雍虞闾是个不可轻视的角色,在他掌权之后,东西突厥的实力对比马上发生了逆转。雍虞闾借着隋朝这棵大树发起了一些的反扑式袭击,打的西突厥老大达头都没啥喘气儿的机会,厥的势力范围一度划到了今天山附近。 在雍虞闾继任可汗之后,他跟杨坚的亲戚关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根据突厥的风俗习惯,不管这几个可汗怎么换,他们的可贺敦(突厥的皇后)并没有换,一直就是那位大义公主。大义公主也确实够‘大义’,一会嫁给自己的小叔子,一会又嫁给自己的干儿子,把位子当床躺,躺的非常硬朗,在隋朝的陪嫁闺女中,算是排在第二位的猛女。 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雍虞闾没忘了自己的成就都是基于从隋朝拉过来的虎皮,所以派人送给以前的外公现在的老丈人杨坚一件精美的礼物——和田玉做的于阗玉杖,以示友好,并加紧了和隋朝的通商贸易。 北方民族加紧贸易通商是一张非常好的亲和系外交牌,能打出这张牌,说明雍虞闾比他只知道抢劫打架的老爹和叔叔思想上要进步很多。 可跟稳定团结的突厥和平共处的睦邻友好关系并不是杨坚想要的,因为杨坚只希望他们突厥乱,而不是希望他们强大。 眼看着雍虞闾的作为越来越出色,杨坚的心里也越来越不爽。雍虞闾又非常会做人一直对杨坚低眉顺眼就算想敲打敲打也找不到什么借口。抬手不打笑脸人,总不能没事找事给人揍一顿吧,那就太不地道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看着厥送来的大逻便和于阗玉杖,又是憋了杨坚一道内伤。这两件礼物都是人家雍虞闾到处打着隋朝友军的旗号缴获的战利品,如果啥都不做,保不齐啥时候会多一件自己家里的什么东西。 所以必须得做点啥了。 好在这两年杨坚着实没有闲着,把整个江南都拿下了。那边自然不是白给的,杨坚从原来陈叔宝的家里也搬出一扇屏风当做回礼,给自己的便宜女儿送了过去。正所谓礼尚往来,让雍虞闾和大义也掂量掂量,他们跟南陈的实力到底哪家强。 得到这件礼物,果真让大义公主睹物伤怀。女人是感情动物,加上大义公主自身文笔不俗,马上在这屏风上题了一首诗。 短短几十个字,把一个弱女子在乱世之中被当做筹码一样投掷在各个势力的赌局中,同时还经历了国破家亡、血亲涂炭而自己还要认杀父仇人当爹的那份心有不甘,挥洒的淋漓尽致,端的是一首抒情好诗。 这首诗辗转流进了杨坚的耳朵里。杨坚可没心情去细细品味这首诗里的文学气息,只是看到‘等朝露’、‘若浮萍’、‘睹成败’、‘忽之类的词,就炸了。 要光抒抒情到也罢了,还不甘心是吗?爷还不伺候了! 大义公主是一个有前科的人,她以前能忽悠摄图出兵,现在也可能会继续忽悠雍虞闾。对于这些潜在的威胁,杨坚向来是很挂心的。奈何大义公主在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他也不能光凭着一首诗就跟雍虞闾刀兵相向,何况当时还有比办了大义公主更捉急处理的事情等着他去办,这口气杨坚只得暂时吞到肚子里。 在往后的这三年多里杨坚再平江南,收拾朝中的大臣苏威、贺若弼等人,每件事都不能耽搁。等把这些急着办的事都处理了,才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去对付本来不急着办的大义公主。 到底怎么办呢?想找茬也得有个借口吧。就在杨坚想这个借口的时候,他发现雍虞闾平常早就该送来的贡品今年(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突然停运了。 这些贡品是雍虞闾上交的保护费,往常都不用去嘱咐他自己就屁颠颠的送来了。财大气粗的杨坚倒瞧不上这些东西,不过既然不送了那就意味着出事了。到底出啥事了杨坚不知道,这种脱离自己掌控的感觉让杨坚很不自在,所以他派了突厥问题专家长孙晟去摸摸底。 这几年长孙晟混的是风生水起,天天公费旅游吃喝玩乐连送礼都给报销。当然这些钱都没白花,杨坚在长孙晟身上的每一笔投资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突厥问题专家’的名头不是白给的,长孙晟就像上天特地派来折腾突厥的专业克星。 见到了雍虞闾和大义公主,长孙晟发现这对夫妻很有问题,尤其是大义公主对待自己这个隋朝大使的态度非常恶劣,有着七窍玲珑心的长孙晟明显感觉到大义公主肯定是找了一座新的靠山做依仗。 跟雍虞闾的会面草草结束后,长孙晟马上派人查探大义公主的这座新靠山到底是谁。长孙晟布置在突厥的情报网非常发达,这件事并不难查,在厥稍微有点门道的人都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 开皇十三年,有一个叫杨钦的人流亡到了突厥。这也很好理解,虽然隋朝比突厥的综合国力要强很多,不过再强大的国家也会有些混不下去的人,杨钦正是这些‘北漂’中的一员,而且是一位佼佼者。 流落到了异国他乡一般日子都不会好过,因为什么都得从零开始,但杨钦的路子非常广,刚来不久居然就搭上了雍虞闾和大义公主这条线。 这位杨钦的身份非常神秘,史书只记载他为‘流民’,关于他的具体从事过何种职业干过什么事一概没有提及,我们只可以从史籍上的只言片语中得到一些基本的判断。 到底怎么办呢?想找茬也得有个借口吧。就在杨坚想这个借口的时候,他发现雍虞闾平常早就该送来的贡品今年(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突然停运了。 这些贡品是雍虞闾上交的保护费,往常都不用去嘱咐他自己就屁颠颠的送来了。财大气粗的杨坚倒瞧不上这些东西,不过既然不送了那就意味着出事了。到底出啥事了杨坚不知道,这种脱离自己掌控的感觉让杨坚很不自在,所以他派了突厥问题专家长孙晟去摸摸底。 这几年长孙晟混的是风生水起,天天公费旅游吃喝玩乐连送礼都给报销。当然这些钱都没白花,杨坚在长孙晟身上的每一笔投资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突厥问题专家’的名头不是白给的,长孙晟就像上天特地派来折腾突厥的专业克星。 见到了雍虞闾和大义公主,长孙晟发现这对夫妻很有问题,尤其是大义公主对待自己这个隋朝大使的态度非常恶劣,有着七窍玲珑心的长孙晟明显感觉到大义公主肯定是找了一座新的靠山做依仗。 跟雍虞闾的会面草草结束后,长孙晟马上派人查探大义公主的这座新靠山到底是谁。长孙晟布置在突厥的情报网非常发达,这件事并不难查,在厥稍微有点门道的人都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 开皇十三年,有一个叫杨钦的人流亡到了突厥。这也很好理解,虽然隋朝比突厥的综合国力要强很多,不过再强大的国家也会有些混不下去的人,杨钦正是这些‘北漂’中的一员,而且是一位佼佼者。 流落到了异国他乡一般日子都不会好过,因为什么都得从零开始,但杨钦的路子非常广,刚来不久居然就搭上了雍虞闾和大义公主这条线。 这位杨钦的身份非常神秘,史书只记载他为‘流民’,关于他的具体从事过何种职业干过什么事一概没有提及,我们只可以从史籍上的只言片语中得到一些基本的判断。 首先这个人不可能是一般的平头百姓,他非常熟悉北周、大隋和突厥的上流社会人物关系,对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了如指掌。这不是老百姓能了解的知识结构,所以杨钦很可能是当过官的,地位也许不是很高但也不会太小。 其次他是流亡到突厥的,说明他是在隋朝犯了事,罪行还很严重,至少足够他横下心去报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