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酒量 (第1/1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隋唐风云!
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表态高颎是国之蟊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振国威。不仅要杀,而且一定要杀得彻底。 但这次,杨坚显示了他作为一个皇帝的胸襟和气度。他说:“去年杀了虞庆则,今天杀了王世积,现在又要杀高颎,天下会把我当成一个什么人?” 最后的结果是皇恩浩荡,将高颎一到底,彻底削职为民。 高颎被贬,有一个人很高兴,很放松,仿佛丢掉了一个无形的大石头。 这个人是一个老太太,她是高颎的老母亲。 这位老太太看问题十分独到,儿子被罢官反而叫好。高颎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老太太解释说:“你富贵已及,只差被砍头了,你当心点吧。” 高老太太是一个好老太太,一个高瞻远瞩的老太太,一个看尽勾心斗角、内心宠辱不惊的老太太。可惜,高颎的功力和修为,比起他妈,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正是他自己,导致他妈在短暂放松之后没几年就彻底失去了儿子。 就这样,高颎回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小小小老百姓,他的平静生活,一共过了不到五年。 仁寿四年,杨坚被他千辛万苦挑中的宝贝太子害死,杨广自己粉墨登场,当了皇帝。杨广甫一登极,为表示他对读书人和功臣的重视,特地召回一批旧臣回到朝廷任职。这其中就包括高颎。 高颎的新职位是太常卿。太常卿又叫太常,主管全国的教活动、祭祀和礼仪活动,大小也算是个省部级官员。 之后,高颎的太平日子又过了三年。 这一次,高颎看到隋炀帝杨广为了使启民可汗高兴,竟然花费如此多的国库银两筹备此事,其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劳民之甚,不禁暗自摇头。 杨广这一排场(也可译为打肿脸充胖子或好大喜功),足可与后世的慈禧太后恨不得把家奴的家底都翻出来给洋人相提并论。 看来,镇压拳匪以后的“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政策,之前早在隋朝就出现过,而且,之后一百多年后也还存在,而且变本加厉了。 高颎看着杨广“崽卖爷田不心疼”,内心十分忧虑,劝谏无果的情况下,只好发发牢骚。他找过太常丞李懿,说:“北周宣帝宇文赟就是因为这样胡闹才的,前车之鉴不远,怎么能走他的老路。”高颎在这番话里,把当朝天子比作之君北周宣帝宇文赟(这里之君不是指在他手里国亡的,而是指因他而的)。 与李懿说过之后,高颎觉得不过瘾,又找太府卿何稠说:“启民可汗这个野蛮人,现在熟知了我***的虚实,怕是养虎为患,将来不好收场啊。”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明显能够感到,一柄钢刀已经架在了高颎的脖子上,但这位前宰相怕自己死不了,进一步去找观王杨雄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次更过份:“最近朝廷纲常沦丧,不辨是非。” 高颎这样不厌其烦地到处寻找知音,终于还是让他找到几个有共鸣的,按说,这几位都不是一般人。 第一个是宇文弼,时任教育、文化、宣传、外交部长(礼部尚书),他对高颎的回应是:“你说宇文赟奢侈?我看当今皇上比他严重多了。而且,花那么多钱修长城,有用吗?” 第二个知音是光禄大夫、帝国元帅贺若弼,这位平陈战争中立下不世战功的大将军说:“花那么多钱举行招待酒会,只为那个野蛮人,真是脑子坏掉了。” 可是,高颎、宇文弼和贺若弼这锵锵三人行的言论很快被人民侦知,他们一起被提起公诉,罪名安全。 经特别法庭审理,这三名罪大恶极的案犯被处以极刑,从抓捕到行刑,一共只用了三个小时,充分体现了我大隋朝人民的办事效率。 这三个曾经声名煊赫的大人物就这样被砍掉了脑袋。隋文帝时期,苏威曾身兼太子少保、纳言、民部尚书、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为文帝所重,更为百官所忌,有人因此弹劾他身兼数职,而不举贤自代。文帝是这样替他辩护的:“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 然而天威难测,被文帝如此看重的苏威,因被弹结党、任人等事屡被免官。可能是几经沉浮..... 其实,仔细想想这三位宰相,都是悲剧。包括杨素,貌似善忠,但他的儿子造了杨广的反,一样可悲。国历史上最富强的朝代之一的隋朝的最伟大的将领之一的贺若弼,被砍掉了不屈的头颅。 中国历史上最富强的朝代之一的隋朝的最伟大的家(没有之一),被砍掉了随着年龄的增加有点名秀逗的头颅。 同时,还有一位名相,因为类似的言论被罢免了官职。 这个人是苏威。 如果我们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串起来看,也许高颎之死的原因就很清晰了。 让我们进入时间隧道,回到公元589年沦陷后的陈首都建康——顺利说一下,建康是座沦陷之城,从早期的三国建业,到六朝古都,再到唐生智将军在发誓死守南京之后没几个小时就全线撤退,导致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屠城,最后一次是蒋先生和李德邻先生的总统办公室里的日历被翻到1949年4月22日。 那时,那个意气风发、少年得志、英气勃勃的大军统帅、晋王杨广,正急急向建康城进发。 他这么急,不为别的,只为那个发长过膝、脸如芙蓉、倾国倾城的张丽华。 杨广派人告诉已经先期进入建康的高颎,将这个妞给我留着。 等杨广进入建康后发现,高颎听了他的话,这个妞是给他留着的,不过不是活的。 高颎抢在杨广进入建康之前,将张丽华杀掉了。 杨广听了,说了一句话:“高公如此对我,我必有所报。” 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注定了高颎的最后结局,不管他意识到也好,意识不到也好,大隋朝第一贤相,已经是过去时了。高颎因言获罪,跟着他遭殃的还有大人物宇文弼和贺若弼。 贺若弼被杀,还牵连了他的一位好朋友。 这位老朋友就是萧琮。 萧琮也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们还是先把启民可汗放在一边,讲叙萧琮的故事。 萧琮,字温文。他在历史上是一个特殊人物,本身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妹夫是皇帝、侄子也是皇帝,这也算是一个奇观,当然,比起晚他一百年的李旦,稍差一点。 李旦本人是皇帝(唐睿宗),父亲是皇帝(唐高宗李治),儿子是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哥哥是皇帝(唐中宗李显),更要命的是,连他老妈也是皇帝(大周圣母神皇武曌武则天)!这六位皇帝扎堆儿开会,是名副其实的六位帝皇丸。 萧琮本是后梁皇帝,就是侯景之乱后萧詧在西魏的支持下建立的那个附庸,只有江陵附近的三百里土地。 萧詧关起门来当他的儿皇帝,就象过家家一样。 萧詧去世,他的儿子萧岿即位,继续当儿皇帝。 儿子去世,皇位就传到了手里,轮到孙子萧琮当皇帝。 孙子这皇帝没能当完,就被隋文帝杨坚再哄连骗,给弄到长安去了,再也没有回来。于是,这孙子的后梁就算灭亡了。 萧琮到了长安,杨坚对他还挺客气。因为这个前皇帝对自己一点威胁没有,杨坚十分慷慨大度地封他为莒国公。 国公在隋朝的品级相当之高,只在亲王之下,与郡王同为从一品。 萧琮就这样在隋朝当他的莒国公,直到隋炀帝杨广上台。杨广当后皇帝,萧琮的地位产生了一些变化。 这个变化实际与一个女人有关系。杨素此人,善是谈不上,忠还是可以的,起码他生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想造反,至于他儿子造反连累他被掘墓焚尸,那是身后事了。 杨玄感造反我觉得可能是被吓得,杨广不是说过,杨素命好啊~~~自己死掉了,他若老而不死,我要夷他三族。 估计这句话在杨玄感“幼小的心灵”里投下黑黑的阴影,黑暗里的小杨同学给自己唱着壮胆的歌: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杨广怕的是这个这个女人是杨广的老婆萧后。 萧后是萧岿的女儿,是萧琮的妹妹,杨广当然就是他的妹夫。妹夫如今当了皇帝,这当大舅哥的,怎么也得更风光点吧。 于是,萧琮被改封梁国公,任内史令。 隋朝的内史令,不是个一般的官职。 内史令即内史省的长官,内史省在唐朝改称中书省,负责与皇帝商讨重大政务,起草诏书等决策务。 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共同构成了三省六部制的核心,三省的长官,都是实事上的宰相。这一官制,自隋唐开始,一直延续到了辛亥革命前。 萧琮担任如此高管,又是从一品的爵位,可见,杨广给了老婆多大的面子。 但是,萧琮的好朋友贺若弼受高颎的牵连,被斩首示众,他的妻子儿女全部被没入掖庭为奴。 于是,萧琮也受到了牵连,被赶回了家。 萧琮被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贺若弼,另一方面,有职无权的萧琮还是触动了皇帝杨广那根的神经。 原来,杨广听到民间流传的一句话:“萧萧亦复起。” 于是,杨广慌了。他是以阴谋上位的,凡是搞阴谋的,会动不动怀疑人家要耍阴谋。这是阴谋家的通病。 “萧萧亦复起”是说,萧氏家庭将会再度兴起。 这个时候,杨广再也顾不得老婆想什么了,将这位大舅子赶回家。 萧琮对此并不在乎,爵位官职,得何足喜,失何足忧?我是当过皇帝的人,早就将这些荣华富贵看透,要说官职爵禄,哪个有皇帝更值得留恋?其实,萧琮早在当国公和内史令的时候,就毫不在乎。该做事做事,该发火发火,一点不把隋朝这些官吏放在眼里。 现在好了,无官一身轻,萧琮想,未必是坏事。于是,他迈着轻松的步子回家,不久,在家里的床上溘然长逝。 不管怎样,还是善终,也算值得庆贺一下。 鉴于以后我们不大会再提到萧琮同志的事迹,在此多交待一下他的“后事”。 萧琮死后,中央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由杨广亲自致悼词,进行风光大葬,萧琮后事极尽哀荣,被追认为Party员,鲜红的党旗覆盖在他的木乃伊上。国家领导人一一和萧琮的亲属(主要是儿子萧矩和侄子萧铣)握手,请他们化悲痛为力量,节哀顺变。 这两个官二代果然了解,十分有效地化悲痛为力量。 萧矩成为杨广的亲随,凡是有皇帝的宴会,势必跟随,因此,有大量的机会和杨广后宫的美女们厮混,没几个月,不管杨广尝没尝过,几乎都被萧矩尝了个遍。 而萧铣更是后起之秀,干脆不再跟着杨广混,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跃马横刀,成为隋末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之一。 至此,高颎、贺若弼、宇文弼、苏威、萧琮案件基本叙述清楚。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杨广在少数民族兄弟面前,是如何威风。 这一年的秋八月,隋炀帝杨广从榆林郡出发,继续向北游荡。从榆林郡经云中郡,逆金河而上。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历史上几个著名的汉人朝代,如果开国君主是以扫平群雄,战胜众多对手获得的政权的话,就比较长久,而欺负孤儿寡母,所谓通过禅让得到的政权,不管你表现的如何好,总是不会过二代或三代而亡,或着偏安一偶。 强汉的高祖刘邦在韩信,张良,萧何的帮助下,接连灭秦,赵,代,魏,燕,齐,最后和楚霸王项羽争雄,四年楚汉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西汉王朝200多年,延长。 东汉刘秀也是连续击败群........榆林郡即现在的内蒙古托县,云中郡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南,金河即今天的大黑河。二十年前,我骑着自行车从呼和浩特沿着杨广的路线游荡,发现根本找不到当年几十万胡汉大军在此欢聚的影子,只剩散发着臭气的大黑河在静静、缓缓地流淌——流不快,因为太了。 没法想象,这就是当年这位千古一帝逆流而上去会启民可汗的那条民族友好之河。 杨广既想早日见到启民可汗,又不想承受舟车劳顿,于是再度想起那位十分心灵手巧的大建筑学家和大工程专家宇文恺同志。 他让宇文恺为他制造一个大帐,这个大帐下面有轮子,运转自由。不仅如此,宇文恺还超额完成了任务,除了给杨广制造的“汽车”,还有一座“移动之城”,当然,这座城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这座城可以移动,而不是对联通有什么意见。 这座“移动之城”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十几里外那些放牧的少数民族兄弟远远就以看见,惊为天人,于是连忙跳下马来,远远趴在路边,磕头不已。 就象当年北大的天之骄子们,正在骑着自行车,远远望见国学大师季羡林,老远就跳下自行车,与大师打招呼,等大师走远了,才上车径去。 可见,发自内心的尊敬从古至今,都是有着莫大的力量的。 宇文恺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如果他早生几百生,诸葛亮就不必绞尽脑汁做什么木牛流马了;如果他能够长生不老,生在***,也完全也可以让钢筋水泥更多地将G提升到一个更为瞠目结舌的高度。这一年的八月九日,杨广到达启民可汗居住的锦帐,受到了主人极其热情的欢迎。 启民可汗带领突厥的贵族代表团,向皇帝行跪拜大礼,看着下面恭顺的突厥人,杨广突然想起了汉武帝。 你汉武帝再厉害,也无非是派卫青和霍去病去打人家,把匈奴赶远了一点。而我呢,却是让突厥的首领跪在我的面前。 这是一个性质吗?三国时马谡就精辟地指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你看看,这就是攻心的结果。汉武帝,刘彻,你被打败了,你服不服? 杨广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豪情顿现——看来,杨广的酒量比起武松,那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