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四路清军齐出动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这个大清不对劲!
正所谓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李长青召开内阁下达命令时一套一套的,但这些内阁大臣們执行的时候,光是招揽懂得命题的读书人就忙得焦头烂额。
没办法,大唐帝国手中不缺能砍人的兵,却非常缺读过书的文人!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哪一个不是家里有地的地主?
即便是所谓的寒门, 也是一个个小地主啊!
原因很简单,平头老百姓整日里为吃饭问题忙得晕头转向,哪里有余钱供孩子去念书?
能让孩子念个蒙学,认识一箩筐的汉字,就已经是平民百姓里的‘高材生’了。
所以,读书人还得从这个时代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地主阶级家庭里面找。
只有地主阶级才能全家吃饱,有余钱给孩子们支出教育开销。
古往今来,教育都是要花钱的,花的还不是小钱!
即便是21世纪的义务教育,各种开销支出加一起,也能将普通家庭的父母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生得起教育不起的窘迫局面。
如果教育支出不够的话,生出来的孩子长大了跟自己一样是底层打工人,还生孩子干什么?
只为了给社会培养韭菜和劳动力?
辛辛苦苦养大孩子,开销那么大,就为了培养一个跟自己一样受苦受累的劳动力,图啥?
所以,不是家长们舍得花钱, 而是教育的钱不得不花!
真要是选择躺平,也不会去结婚生子……
愿意多生多育的家庭,说明都是不甘心躺平的家长,希望自己没做到的事情,能在下一代身上找回来。
这其实也是一种希望,说明那些家长跟咸鱼不一样……
在物资充足的21世纪都是这种情况,更何谈这个落后的平行世界?
平头老百姓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怎么供养孩子读书?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也正是这个问题,造成了有钱人和地主家庭对教育资源的垄断,使得读书人的出身基本上都不会太差劲。
而有钱人对教育资源垄断后,考上科举当了官,又能反哺自己的地主家庭,形成良性循环和更强大的资源垄断,由此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士绅阶级!
士指的是有功名的读书人,绅指的是地方的土财主和大地主。
除此之外,开科举还能让广东省境内的宗族豪绅安心。
说白了,读书人不都是从那些宗族豪绅家庭里出来的么?
这是大环境决定的,除非李长青能让普通百姓家庭解决温饱问题,有余钱供孩子念书,否则取才只能从宗族豪绅家庭里面取。
国家建设需要读书人当官,这是刚需, 哪怕有系统傍身的李长青也不能免俗, 即便他对那些宗族豪绅没有什么好感,也只能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如果只为了满足自己泄愤的情绪,将读书人都杀光赶跑了,那可就真的变成蝗虫一般的存在。
李长青本质上还是贪图享乐的,谁不喜欢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好日子?
整日里在外奔波打仗,风尘满面的很舒服么?
这年代的科技水平,行军打仗可没有飞机和高铁乘坐,就只能靠自己的身体硬撑!
哪像现代社会里那般,司令官坐在舒适的指挥部里,指点江山就足够了,旁边还有美丽的女秘书服务,闲暇时期,甚至可以跟美女秘书发展下超友谊关系。
古代行军打仗,是真的苦!
即便是将军,也不过就是行军的时候能骑马,下营的时候吃的比士兵能好一些而已。
别当长时间骑马是什么享受,那玩意不是劳斯莱斯,骑久了很遭罪的。
什么?
坐马车?
呵呵,这个时代的马车没有什么好的减震系统,光是一路上的颠簸,就足以把将军的身子骨震散了。
这也是为何很多将军宁愿骑马也不坐车的原因。
真正长时间行军能让人感到舒适的,恐怕只有人抬的轿子了,相对于骑马和坐马车,轿子的颠簸好歹还能人为掌控(训练一批底盘很稳的轿夫)。
只是,长时间行军让轿夫抬着不实际。
总而言之,这年头行军打仗是非常遭罪的,所以李长青从未想过让自己变成流寇。
大唐帝国的科举取士效率非常高,公告发出去后,也不挑什么日子,估算一下距离广州城最远的宗族豪绅家族子弟的赶路时间,再放宽一些就是考试时间了。
与此同时,对那些大城和交通要点的交接也是同步进行的,一直被闷在广州城附近的广东守备军,总算有了走出去的机会。
他们将会是第一批跟那些宗族豪绅等地方武装实行交接的部队。
李长青要的只是大城和交通要点,周围的村镇乃至县城并没有索要,没有触及到宗族豪绅们的核心利益,所以大家伙都挺配合。
没有人头铁到敢跟李长青对抗。
这其实就是大势!
随着大唐帝国的朝廷在广东省扩张自己的直辖领地范围,周边省份的清军顿时紧张起来。
而平南王尚可喜,则在这时候逃回到湖广省岳乐麾下。
随后,平南王尚可喜就收到惊天噩耗,他因为丢失广东省的罪责,被康熙帝下令剥夺了王爵!
降格为平南将军,留在岳乐账下听用。
当然,康熙帝给了尚可喜戴罪立功的机会,如果能平定广东省的伪唐逆贼叛乱,尚可喜还能恢复自己的王爵。
原本,尚可喜麾下拥兵数万的时候,康熙帝没有颁布剥夺王爵的旨意,但当尚可喜带着三千余溃兵逃入湖广省后,旨意以不可思议的效率下来了。
很显然,京师中的那位大清圣上,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尚可喜能在广东省挺住,就让他继续在那里消耗妖道李长青的‘实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