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行者玄奘 > 第十二章 佛不东来,我便西去

第十二章 佛不东来,我便西去 (第2/2页)

“这个,我不知道,”波颇老老实实地回答,“这是你们中原人的事情。”

玄奘心中隐隐知道原因,史书上有“逐鹿中原”的说法,也有“拓土开疆”的豪情,然而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海洋国家,除了去给皇帝寻找“不死药”的那帮术士外,中国人历来在航海方面投入的热情少得可怜,远远比不上周边国家。

道岳法师说的不错,走海路要有船,而且必须是那种质料上乘,适合远航的大海船。在当时,要想得到这种船,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

可是大唐此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处于中原地区,都城长安更是远离海岸,朝廷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北方、西北、西南这几个方向,对于从南部的蛮荒之地出海贸易缺乏热情,以至于海路极少为人所知。

那么,可不可以等待那些外国来华的海上商队,搭乘他们回国的商船一起走呢?玄奘开始多方打听起来。

然而他很快便失望了,每年来华的船队虽然也有七八支,然而绝大多数都是从邻近的新罗、日本等地来的。至于西海来的商船,除了波颇所搭乘的那一起外,最近再没有听说有第二支了。

一位扬州商人对玄奘说:“大师您所说的西海船队,那绝对是稀罕物啊!我们那里一辈人能看到过一回也就是造化了,而且还都是单程的,到了之后,那些船差不多也就废了,修都修不好……”

“那么他们怎么回去?”玄奘问。

“他们不回去,”那商人道,“人家九死一生,好容易到了中原,卖掉货物赚了钱,正该安顿下来,好好享受中原的繁华,还回去干什么?”

“可是中原也就是近些年才安定下来的吧?”玄奘不解地问道,“在这之前连年战乱,命都难保,还享受什么?也没有人回去吗?”

“倒是有走的,”那商人道,“不过他们弄不到船,只能往西走。我听人说,这些人大多滞留在河西和西域一带做生意,真正回国的也不太多,估计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吧。”

玄奘顿时无语了。

他又想起波颇所说,在海上遇到风暴而失经的事,以及法显大师《佛国记》中所记载的海上风暴。

在波颇的精舍内,他曾问道:“海上遇到风暴的机率很大吗?”

“大,大得很!”波颇张开手臂,夸张地比划着说,“在海上,没有不遇到风暴的。”

“遇到了风暴,人们通常做什么?”

“念佛,诵经。”

“还有呢?”

“等待。”

“还有呢?”

“没有了,”波颇道,“海上有龙王,有海妖,念佛诵经是祈求佛力的加持,战胜龙王和海妖。”

玄奘有些不甘:“难道我们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吗?”

波颇笑了:“法师,我们是凡人,怎么可以与神力相抗衡?除了等待,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玄奘心中暗叹,他想,中国人轻易不愿意出海,恐怕也是对自身掌控力过低的一种不安吧?毕竟在陆地上遇到危险,还有腾挪的余地,而一旦上了船,你的命运就完全交付给这条船和你心中的神祇了。

“除了风暴,还有很多奇怪的海流,”波颇说道,“有时,船行得好好的,方向却莫名地变了,等你现,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更不知道它会把你送到哪里,这个时候,你除了祈祷和等待,还能做什么?……”

玄奘明白了,海路不靠谱,还是不去多想了,看看陆路吧。

川南路他是听说过的,但也仅仅是听说而已。

这是一条“丛林之路”,它从印度的东北角,经过缅甸的重重密林,到达中国的云南、贵州、四川,或者进入东南亚。

这条路见诸史书,最早是在张骞出使西域的时期,汉武帝元朔元年(即公元前128年),张骞在西域见到了蜀地出产的产品,得知这是当地人从“身毒”交易得来的,于是大胆推断有一条经四川、云南到达身毒的贸易之路,便在回国后建议皇帝打通了这条道路。

所谓“身毒”就是天竺,到了东汉时期,中原政府已经在云南地区设置了永昌郡,其辖区一直进入到今天的缅甸境内。

当年在四川,玄奘遇到的身患恶疾的老胡僧阿缚卢多伊伐罗,便是走这条路来华的。

玄奘记得自己同伊伐罗说的每一句话,也曾向他打听过那条道路,但伊伐罗对此似乎并不热心,只说确实可经此路到达东天竺,也不长,顺利的话半年足矣。

听起来似乎很吸引人,玄奘当时便细问了几句。

伊伐罗叹道:“这条道上有妖魔,不适合你。”便不再多说了。

后来,玄奘渐渐从其他人那里,了解到了西南诸蛮的骠悍野蛮,对于进入领地的陌生人,他们通常都是毫不留情地袭杀,下手之稳、准、狠令人瞠目。森林里生活诸多食人族部落,人们称其为“妖人”,这大概就是伊伐罗口中的妖魔了吧。

而且,川南路从一开始就不为中原人所熟知,经过汉代的短暂展后已经逐渐凋敝,淹没在茂密的热带丛林中。史书的记载大都语焉不详,没有具体的路线和地标,只知道这条路上充满了毒虫、猛兽、蛮族和瘴气,此所谓“蜀身毒道”。

太多的未知,使它更像是一条传说中的路线,因而玄奘很快就放弃了。

他又将目光转向吐蕃路,就是经日月山进入青藏高原,前往逻些(今拉萨),然后取道亚东或者樟木南下,经尼婆罗国(今尼泊尔)到达天竺。

听起来是一条相当便捷的陆路,如果不是唐蕃交恶,倒是可以考虑。

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如果”,刚刚崛起的吐蕃甚至已经威胁到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在这个时候孤身进入吐蕃的控制区域,存在着很多不可知的危险。

事实上,直到玄奘西行后的十四年,即公元641元,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关系好转,这条线路才被打通。

一位曾经去过吐蕃的胡商对玄奘说:“大师可别从那里走,从未听说有人从那里到达佛国的!有没有路暂且不说,吐蕃是大唐的敌国,这个也不说,便是朋友,你也走不得!”

“这是为何?”玄奘奇道。

“因为那个地方太荒凉了!”那商人道,“日月山后,便渺无人迹。除非是大队人马才能继续向前,人数少了就必须回头!我们那一次鬼使神差的,居然去那里行商。原本人数不少了,路上还雇了很多民伕,最后还是饿死、冻死很多人,不得不回头了。法师您一个人,不行的!”

玄奘这才明白吐蕃路真正的困难所在,他是个知识分子型的僧人,从小到大基本没干过什么重活。即便幼年时在寺院里做童行、沙弥,从事的也多是抄经这样的文字工作,所以常会给人以文弱儒雅的感觉。长途跋涉,他不可能背负太多的食水,只能依靠沿途补给。

而吐蕃路上恰恰没有补给,因而对玄奘来说,日月山,便是尽头。

现在,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线了——丝绸之路。

这是当年由贵霜人开拓出来的贸易之路,最遥远最艰难,却又是目前看来最靠谱的路线。

这也是商人们向玄奘推荐的路线——沿着佛教传来的方向,向西逆行,经过广袤的西域地区,再翻越葱岭,穿越中亚的大草原,一路向西……

这是一条神奇而又漫长的路线,辗转跋涉十余万里,横贯亚欧大陆,途经一些世界上最荒凉的地区:大沙漠,大雪山,大沼泽,大森林……其中的艰辛险阻,可想而知。

但是不管如何艰险,至少对玄奘来说,这是唯一可行的路线。

选择好了路线,玄奘立刻具表上奏,向朝廷提出出关的请求。

在等待批文的日子里,玄奘没有让时光虚度,他开始做着语言上和身体上的各项准备。

从中国到天竺,这一路上诸国林立,语言殊隔。要完成求法的目标并顺利往返,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梵文和巴利文,还要对西域和中亚的各种语言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好在西域地区虽然语言各不相同,却都属于吐火罗语系,而这种语系深受梵文的影响。

过了葱岭,进入到广大的中亚地区,则又是另一种语系——粟特语,这里面衍生出来的突厥语,贵霜语,其实都只是名相上的不同,语法结构大同小异,与梵文间的关系同样紧密。

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些小国,使用着古老的楔形文字,甚至还有使用绳文的,但那已经不是主流了。

再然后到了印度,就是梵文和巴利文语系了。

除此之外,印度还有一种古老的线形文字,也是一种独立的语系,但是使用范围并不广泛。

玄奘在语言方面的天赋极高,当年入川的时候,他还听不太懂四川方言。但是,入蜀不过两个月,他的口音已经与蜀人无异。

而且,他已经通过自学,基本掌握了梵文,甚至翻译了《心经》。

因而语言对他来说,并不算是特别困难的障碍。

当然,必要的准备还是要有的。

玄奘开始有意结交来自西域各国的僧侣客商,向他们学习诸国的语言文字。他以语系为单位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极其有效。

一场大雪过后,长安城内一片洁白。

不到三更,玄奘便起身了,他穿着一件单薄的短褐,盘坐于床榻之上,闭目念了几段简短的经文后,便穿上芒鞋,轻手轻脚地来到禅房门前。

门刚被推开一点儿,一股凛冽的寒气便扑面而来,令他不由得打了个冷战。他伫立门前,深吸了几口禅院内清冷新鲜的空气,只觉得神清气爽,举步便朝山门外走去。

“奘师!”随着一声轻轻的呼唤,有四五个年轻的僧人朝这边径直走来。

“你们这是……”玄奘有些惊讶,现在离天亮可还早着呢。

“奘师要去城外爬山,带我们一起去吧。”

“你们怎么知道的?”玄奘问。

一个看上去胖乎乎的僧人答道:“师兄志向惊人,要去佛国求取真经,我们几个两天前就已经知道了。大伙儿商量好了,要跟师兄一起去。”

玄奘认出他是道岳法师的弟子,法名叫做圆朗,年纪与自己相若。

“你们不做早课了?”他问,“这事儿师父知道吗?”

“师父怎会不知?”圆朗得意地说道,“这件事原本就是师父跟我们说的!师父还跟我叹息说,他从未见过像你这么倔的人!我当时就想,要是能跟玄奘师兄一起,去佛国求取真经,不知会有多大的功德!我跟师父说了,师父一开始说什么都不同意,说我这纯粹就是在胡闹!可禁不住我苦苦哀求,最后也只好同意了。”

说着,他用手一指另外几个僧人,道:“他们几个都对师兄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说要去呢。”

“是啊,玄奘师兄,带上我们吧。”另外几个僧人也热切地说。

他们的声音都不大,但在这寂静的夜晚还是非常清晰。玄奘心中升起一丝温暖和感动,他知道要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下很大的决心。

“我们走吧。”他简短地说道,算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虽然还是深夜,但雪光照得骊山周围如白昼般明亮,漫天的星星眨着眼睛注视着这群自讨苦吃的古怪僧人。

玄奘来到一片碎石地,拨开积雪,取了十几块石头放进随身携带的布袋中,然后将袋口扎紧,背在背上。

其他僧人见此情形都吃了一惊,他们倒是准备了搭链,但里面装的是干粮。

有人想出了主意,干脆直接取几块石子塞进腰间的系带里。

圆朗看着玄奘道:“师兄,你穿得太少了。”

玄奘微微一笑,没说什么。他知道西行的艰难,必须下功夫磨练自己,别说在冬天着单衣,负重爬山,有时他常常是一整天,甚至两三天水米不进。

关于骊山的得名,坊间是这样解释的——这座山,从远处看,形如一匹俊美的骊马,故名“骊山”。骊的意思,正是深黑色的马。这匹“马”很俊美,长得却不很高,像玄奘这样的年轻人,在平常的季节里,只需一个时辰就可登顶,即便像现在这样霜雪满地,也用不了两个时辰。

正因为如此,他不得不背负一些石块来增加强度。

雪又下了起来,一片片飘落在身上,天气也渐渐冷起来,但由于是负重攀山,人们竟丝毫感觉不到寒冷。相反,走不多久,他们就出了一身的热汗,头上也开始冒出白色的汽雾。圆朗等人大口喘气,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扔掉身上的负重。

“慢一点儿啊,玄奘师兄,等等我们……”

一行人相互扶持,一鼓作气,很快便登上了骊山的顶峰。

“春来草自青,雪落山辄白。”

玄奘站在骊山顶上,望着满山的霜雪,沐浴着强劲的山风,一丝禅悦,渐渐充满了整个身心,所有的劳累疲乏全都一扫而空!

随他同来的僧人们却没有这份雅致,他们早已累得东倒西歪,纷纷找地方休息。

圆朗坐在树下的一块石头上,摘下身上的搭链道:“趁现在还没过晌午,赶紧吃点东西吧。”

一面说,一面从搭链中取出干粮,分给几位伙伴。

大家天不亮就起来,走了大半天的路,的确饿得很了,接过干粮,简短地诵了几句经咒,便都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玄奘师兄,给你!”圆朗将一块麦饼抛给正站在山巅观景的玄奘。

玄奘伸手接住,微微一笑,又随手抛还给了他。

“怎么了?”圆朗有些奇怪。

“西行路上可不是每天都有吃的,”玄奘解释道,“我们必须尽可能增强自己的忍耐力。”

他依然背着装满石块的布袋,望着西部遥远的地平线,大踏步地朝山下走去。

“西行西行,那也不能玩命啊!”圆朗很不理解地摇了摇头,用力咬了一口饼。

直到傍晚时分,一行人才又回到了大觉寺,每个人都已是筋疲力尽,只想赶紧洗个热水澡,躺到床上去。

一个沙弥匆匆跑来:“玄奘法师,你可回来了!朝中有贵客来,说要见你,几位法师正在客堂里等着呢。”

朝中来人?定是自己的上表有批文了!玄奘精神一振,“咣”地一声,将背了一整天的布袋往地上一扔,直奔后院而去。

那沙弥看着玄奘远去的背影,又好奇地看了看地上那个似乎颇为沉重的布袋,眼中露出困惑的神色。

一个同行的僧人一边擦着脸上的热汗,一边笑道:“这里边儿可是玄奘法师的宝贝!你要是感兴趣就打开来看看。”

沙弥抑抑不住好奇心,真的上前打开布袋,见里面竟是些普通的石块。

他抬起头,用迷茫的目光看着眼前几位累得东倒西歪的僧人。

“你看什么?”圆朗挣扎着坐起来,没好气地说道,“我跟你说啊,那家伙就是个疯子,我们今天只不过是心血来潮,跟他一块儿疯了一把罢了!”

玄奘匆匆回到自己的禅房,将浸满汗水泥浆的短褐脱下来,简单擦拭了一下身体,换上长袍袈裟,便径直往客堂而去。

大觉寺客堂内,一位身着儒袍的长者正同道岳、法常等法师坐在一起,谈玄论佛。

玄奘进入后,先向各位大师顶礼。

“玄奘,你来的正好,”道岳法师指了指那位长者道,“来见过当朝尚书左仆射萧大人。”

玄奘合掌施礼,又问道:“莫不就是为《法华经》撰疏的萧瑀居士吗?”

“不敢,正是在下。”萧瑀起身还礼。

道岳法师道:“这些日子以来,太史令傅奕数次请旨欲废我佛门,多亏瑀相和其他几位大人在朝堂之上与他论辩,据理力争,才使得圣上没有采纳他的奏章。”

玄奘早已听说此事,最近这段时间,佛道两家的口水仗是越打越激烈了,先是清虚观道士李仲卿作《十异九迷论》、刘进喜作《显正论》攻击佛教;然后明慨法师作《决对论》,痛责傅奕谤佛八事;接着,又有秦王府的典仪李师政,作《内德论》,高僧法琳作《辨正论》十喻九箴,破道士的十异九迷之谬……一时间,各方就夷夏之争、释道先后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那天,傅奕再次向高祖进呈《废省佛僧表》,从儒家观点出,指斥佛教徒“不忠不孝”、“游手游食”、“轻犯宪章”、“诈欺庸品”,“其为害政”,再次主张“除去佛教”,以“益国足兵”。

高祖李渊再次将这个奏章拿到朝堂上讨论。

也就是在这一次,萧瑀与傅奕在朝堂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气愤地说:“佛是圣人,圣人是不能被非议的,而傅奕屡次三番非议圣人,是为大恶,当治其罪。”

傅奕则反击道:“圣人之大伦,莫如君父,佛以匹夫而抗天子。你肃瑀不是生于空桑,却尊崇这种无父之教,我听说没有父母的人才会这样,说的莫不就是萧大人您吗?”

听了这话,瑀相无奈地合掌道:“地狱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哪!”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谁也不可能说服谁。

“阿弥陀佛,”玄奘感佩万分,合掌道,“大人佛理精深,更敢于在朝堂之上,护持正法,实乃佛门之护法也。玄奘深感佩服。”

萧瑀哈哈一笑:“法师取笑萧某了。若说佛理精深,瑀哪里比得上在座的诸位大德呢?至于护法一词,更是惭愧难当。傅奕谤佛,瑀身为三宝弟子,焉能作视旁观?虽自知不才,却也不得不在朝堂之上勉为驳之。也幸有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圣上和群臣才没有听从他的恶见。对了,听京师诸大德说,玄奘法师乃是释门千里之驹啊!”

“不敢,”玄奘道,“那都是各位师尊的抬爱之辞,玄奘愧不敢当。”

众人再次落座,萧瑀看着玄奘,赞赏地点头道:“瑀今日前来,本为讨教佛法。几位高僧均是佛门硕德,京师佛界德高望重之人,却都不约而同地向瑀说起了玄奘法师,都说法师你是博览群经、横洞百家,一闻千悟、触类旁通,于佛理上颇有见地。瑀心生好奇,便想见见这位奘法师究意是何许人物,万万想不到竟是如此的年轻俊逸,当真是少年英才!”

“大人谬赞了,”玄奘欠身答道,“玄奘年少识浅,这些年不过是在求师访道,游学而已,哪里有什么见地。”

“哦?”萧瑀目光一闪,含笑道,“只是四处访师游学,就能有这么大的名气,法师了不起呀!”

玄奘尚未答话,道岳法师却开口了:“玄奘法师的游学可非同小可,始洛阳,经长安,越秦岭,过汉川,抵成都。后又乘船东出巴蜀,游历荆州、扬州、苏州,北上赵州,南下相州,仅他正式从学过的师父,就有十三位之多!所学涉及般若、涅槃、摄论、毗昙、成实、俱舍各个门类,几乎涵盖了当今中原地区所有的佛教义学!”

听了这番话,萧瑀不由得为之动容,惊叹不已:“法师云水天涯,遍访名师,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当真是可喜可贺,可敬可佩!”

玄奘合掌称谢,连说“惭愧”。

“对了,”萧瑀微笑着转入正题,“闻说法师今天一大早就出了城,是去找那山野无人之处修行吗?”

“也算修行吧,”玄奘答道,“玄奘与几位同修去攀骊山,有劳大人久候,深感不安。”

“哪里,”萧瑀笑道,“年轻人就是精力健旺,冬日里登山赏雪,真是好兴致,羡煞我这老朽了。”

“大人见笑了,”玄奘道,“西路艰远,玄奘既然请旨西行,自然要先让身体强健。”

“请旨西行?”萧瑀面现惊奇之色,“法师是说……曾向圣上上表出关么?瑀竟不知矣。”

原来不是有回表来。不仅没有,身为宰相的萧瑀竟对自己上表一事一无所知!玄奘于失望之余,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儿。

难道自己的表文根本就没有递到圣上手里?

“法师怎么想起来要西行呢?”萧瑀对此颇为好奇。

“玄奘这些年来游学各地,深感佛门各宗义旨有殊,经典异类差舛。玄奘想,要弄清佛法真义,唯有去佛国求取真经,纠正错讹,方可使佛理通达,也才能真正弘扬佛法。”

“法师差矣,”萧瑀不以为然地说道,“瑀倒是认为,中原佛法已然完善,多年来在我天朝上国声名远播,信徒多如牛毛,正在迈入大乘兴盛之态!法师又何必多此一举,去那偏远蛮荒之地自寻烦恼呢?”

“大人既说我中原佛法已然完善,那么,玄奘有些问题想要请教。”

萧瑀道:“请教不敢当,法师请讲。”

玄奘问道:“为何佛法的一味之旨,要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佛法的不二之宗,又会被析为南北两道?”

面对萧瑀惊谔的目光,玄奘又加了一句:“地论师与摄论师为了此事,彼此间纷繁争纭达数百年之久。全国的佛教徒都在怀疑,为何却没有一位大德能够出面决断释疑?”

萧瑀闻言一愣,忍不住又抬头细细打量了一下玄奘,碰巧与其目光相对,只觉得那双澄澈如水的眼睛里,满含着清凉的雪色寒光,令他不由得为之一滞。

看来,几位老法师是对的,这位年轻的玄奘法师或许真能解决目前佛教界所面临的困境。

“玄奘法师果然不凡,”萧瑀打了个哈哈,合掌说道,“三言两语竟说得老夫无言以对,瑀方才真是失敬了!法师既然心存弘法之念,我中原佛教眼下正面临一大关口,急须像法师这般的年轻大德出面,扫清迷雾,以扬正法!”

“一大关口?”玄奘奇怪地看着萧瑀。

萧瑀轻叹一声,向他说出了自己来这里的真正理由——

原来,看到废止佛教的动议在政府高层难以通过,李渊只得暂时放弃了废佛的念头。但佛教在朝中如此势大,却只能让他更加警惕和不安。

于是,当傅奕第七次上表废佛时,他动了念头,准备将释道二教召集到庙堂之中来一场公开论辩。

听萧瑀这么一说,玄奘更为惊讶:“我佛门正法本就深不可测,长安城中又高僧如云,此次论辩不难取胜,还可利用这难得的机缘弘扬佛法。大人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听了这话,高僧们面面相觑——果然是年少轻狂啊,还不难取胜!

智实长老忍不住讥讽道:“玄奘法师乃是少年才俊,心存弘法之念,连去佛国取经这样的事情都敢想,自然不把这简简单单的论辩放在眼里。”

玄奘听出这话味道不对,立刻不吱声了。

萧瑀也在苦笑,其实玄奘说的也没错,这样的辩论对佛教是有利的,因为佛教的特长就是思辩。但是,前提条件是,皇帝不把他的倾向性带入辩论。

“没那么简单啊,”萧瑀摇头叹道,“圣上本就不敬佛法,道士们又想趁这个机会灭了佛教,此次辩论着实不容小视,一不留神就要重蹈北魏武帝时的灭顶之灾啊。”

“那么大人认为该当如何呢?”玄奘问。

“法师乃佛门一时之俊才,不知可愿与诸大德一同参与此次辩论?”萧瑀问。

原来他们还真是要让自己参加僧道辩论。

玄奘的目光转向座上其他高僧,高僧们的眼光都在他身上,充满期许。

玄奘略一思忖,合掌回道:“承蒙大人与诸位大德厚爱,玄奘何敢推辞。只是此次辩论关乎佛门生死存亡,玄奘年少识浅,贸然前往,恐误了大事。”

“无妨,”萧瑀道,“正因为法师年轻,反倒不必太过拘泥。辩论那天,法师可先代佛门出场,摸摸他们的底细,就算输了,后面还有岳法师及诸位大德呢。”

座上诸位高僧也都点头称是,道岳法师道:“玄奘,出家人原本不与人争,况此等争论徒扰清净,实在没什么意思。只是事关佛门法运,又不得不应……”

玄奘总算弄明白了,萧瑀大人和诸位法师的意思,是让自己为佛门打头阵。毕竟他年纪轻,来长安的时间又不长,在佛教界以外尚无太大名气,就算输了,对佛门声誉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害,还可让后面的大德们摸清对方的实力;而一旦侥幸赢了,对于弘扬佛法则更为有利。

看来,这位萧大人果真是名副其实的护法居士啊。

“如此,玄奘义不容辞。”玄奘合掌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