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为你等待 (第2/2页)
走出东头屋来到堂屋,老三已经将包袱中所有好吃的,都拿到了大桌子上。
一共有六包,外面都被一层黄色的油皮纸包裹着。
在母亲灵芝一动不动的眼神注视下,陈金江和陈金湖也不敢轻举妄动。
看到母子三人就这么僵持着,陷入奇妙的平衡中。
陈金海淡然一笑,走到大桌旁。
将六包糕点一一打开,并为母亲三人讲解食物名称。
打开的第一包,是一种名为豌豆黄的糕点。
看上去就像是四方四正的黄色小凉粉。
它是把豌豆通过浸泡、磨浆、糖炒等工艺制作而成。
豌豆黄口感细腻、香甜可口,在炎热夏天还能起到生津止渴的功效。
陈金海给老三和老四,一人递了一块。
老四拿在手里面,小口小口品尝着。
到了老三这里,画风就变了。
他在接过豌豆黄后,将其一口吞入口中。
嚼了两口立马咽了下去,要不是因为豌豆黄有些软糯,他估计就会被噎到。
看着他那个没吃过的样,林芝语气鄙夷道。
“你是不是饿死鬼投胎呀,平时在家里也没少你吃喝。”
就在林芝说完这句话后,陈金海也递了一块豌豆黄在她面前。
语气恳求道:“阿妈,你也尝一块吧。”
看到懂事的老二,林芝立马怒气全消。
接过豌豆黄,开始小口细嚼慢咽起来。
陈金海刚要打开第二包,老三又开口了。
“二哥,刚才吃的太快,这个豌豆黄我都没尝出味道,再给我一块吧。”
这简直就是老三版吃人参果呀。
陈金海无奈只得再给他一块,并且嘱咐他,这下可得细嚼慢咽。
他刚嚼第一口,脑袋上就迎来了,母亲的一记暴栗。
老三不以为意,只是用右手揉了揉脑袋,左手继续往嘴里塞着食物。
他心道,脸皮厚吃块肉,挨打算什么?
你们脸皮薄只能吃一块,我脸皮厚,我能捞两个。
陈金海接着打开了第二包,名为驴打滚的糕点。
这是一种有包子大小,红、白、黄三色分明,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的糕点。
林芝三人分别接过,陈金海手中的驴打滚。
这次老三留了个心眼,这个驴打滚有包子大小。
后面还有四包糕点,所以他这次也就吃了一个。
林芝轻轻咬上一小口驴打滚,内馅软糯香甜,好吃极了。
陈金海看着林芝享受表情,似乎很喜欢驴打滚这种味道。
老四始终在一旁,默默小口小口吃着糕点。
陈金海接着打开第三包,这是一种名为沙琪玛的糕点。
想当年在清朝的时候,沙琪玛都是专供皇族的点心。
现在清朝亡了,他们这种普通老百姓,才能有机会一饱口福。
林芝三人又是一人一块,品尝起沙琪玛。
看着林芝享受的表情,陈金海终于明悟。
原来母亲是喜欢吃甜味糕点,以后去华京城,可要经常买糕点给母亲享用。
但是甜食也不能过度食用,容易得糖尿病。
在陈金海的介绍下,剩下来的三包糕点,也都被林芝三人尝了一遍。
分别是福字饼,芙蓉糕,枣花酥,这三样也都是华京城有名的糕点。
一天都没吃饭的陈金海,早已饥肠辘辘。
在林芝三人面前,将六样糕点都一一介绍完后。
陈金海将每样糕点,也都吃了一块。
将剩余的六样糕点,交给母亲林芝保管后,陈金海就回到东头屋准备睡觉了。
翌日,早上七点。
屋外晴空万里,陈金海揉了揉惺忪睡眼。
对面西头屋的门,也紧闭着。
扫了眼日历,8月4号,星期六。
诧异的陈金海,这才恍然大悟。
不上学了这几个小懒虫,还不照死睡懒觉。
拨开门栓,拉开大门插销,打开堂屋大门。
一阵强光直射眼眸,他极力适应着光线变化,试着慢慢睁开双眼。
虽然屋外晴空万里,但由于昨天下了一天雨,地上仍是一片泥泞。
这就是80年代的农村现状,除非是庄稼缺水了。
要不然没人喜欢,天天光着脚走在泥巴路上。
陈金海今天有三件事,需要完成。
第一件事,打电话通知老大回来。
第二件事,给万国朝父母报平安。
第三件事,去大伯陈东武家。
母亲已经做好了,他最爱吃的猪油腊菜和馒头稀饭。
吃完晚饭后,来到大伯家。
陈金海和大伯说,只要金国金军他俩,肯回到龙竹村帮忙收古董。
陈金海愿意提前先付半年的工资。
他给两个位堂哥,开的是每个人每个月50块钱工资,两个人半年就是600块钱。
陈金海也告诉陈东武,他家那个筷笼子,是一个价值20万的宝贝。
陈东武听着陈金海的话,仿佛是在做梦。
可当陈金海掏出存折,在陈东武看到存折上。
显示的.6元余额后,顿时就信了。
陈金海回来之前,在华京取了两千块钱。
他跟着大伯陈东武,来到他家厨房。
照着之前样子拿了个木盆,在盆中倒了温水,取了块干净抹布。
将筷笼子里里外外,擦拭的干干净净。
擦拭期间,系统已经确认这个筷笼子。
是一件货真价实的,明朝宣德年青花龙纹笔筒。
清洗干净后,陈金海发现大伯家的笔筒,比他家保存的还要好。
在陈金海嘱咐下,大伯又找来几件,实在无法再穿的秋衣秋裤。
陈金海小心翼翼,把青花龙纹笔筒,一层又一层包裹严实。
这可是20多万呀,可千万不能打碎了。
紧接着他又想到,大伯家的那两枚铜钱。
片刻后,大伯拿出用旧布包裹严严实实的古币。
陈金海一触摸到古币,系统声音随之出现。
“【叮,检测到宿主正在接触明朝物品,是否继续进行鉴定。】”
“继续鉴定”,陈金海立马回答。
“【请宿主再次接触物品,确认年代及名称,请确保触摸整个物品的全部位置,以保证系统不会错判。】”
在陈金海将这枚古币,在手中轻轻揉搓十几遍,又过了五分钟后……
“【叮,鉴定完毕。】”
“【物品名称:万历通宝,十一两雕母。】”
“【物品年代:明朝万历年(1573年~1620年)。】”
“【鉴定结果: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