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军议二 (第2/2页)
法安:“贫僧上岛,曾问毛大人,当初两百人就敢奇袭东江镇,现在拥战兵三四万,为何却不出兵牵制敌人?”
“为何?”袁可立心里有气,他任登莱巡抚时,每个月往东江运送两次粮草,那时的毛文龙是指哪打哪,十分听话,现在却拥兵不前,坐看宁锦防线受到攻击。
“毛大人说了两点,一是情报缺失,宁锦战役找了二十来天,等他拿到情况时,东虏已经撤军。
二是,东虏入侵朝鲜后,皮岛通往后金的陆上通道被截断,东江军要出兵,只能坐战船从海上进攻,而东江镇装备不足,无法出战……”
李邦华是个直脾气,他提醒道:“东江镇孤悬海上,物资转运困难,且四万战兵,粮草消耗巨大,无论从登莱、天津还是觉华岛转运,都是一大笔支出。
本官觉得,东江镇应该养精兵,养能战之兵,善战之兵,而不是只图数量。”
户部尚书郭允厚也发言道:“东江镇那几个海岛,养不起四十万汉民,朝廷应该想办法往登莱、天津移民。”
一直没出声的工部老尚书李从心,敲敲桌子表示自己要发言,见众人向他望过来,他拱了拱手道:“太后,臣建议,挑一些会养马辽民回来,朝廷缺乏养战马的人。”
首辅黄立极也站起来显示一下存在感,他担忧地道:“山东地方,前几年遭教匪破坏,袁大人是知道的,半个山东几乎打烂,这两年,又接连遭受旱灾、蝗灾,多个府县的田税都收不上来。
本官担心,接收东江的移民,万一赈济不及,哗变起来,到时候是剿?是抚?”
确实有这种可能,山东的闻香教、白莲教、弥勒教虽然被剿灭,但余孽还在,被人一鼓动,很容易死灰复燃。
众人又沉默下来。
“李大人的建议很好,黄首辅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张蔷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多,直接上干活。
她抬抬手,法容走到南面的墙边,拉开布帘,手里持着竹杆,等待太后的指示。
“黄海东面的耽罗岛,”法容将指到耽罗岛的位置,张蔷说,“原本是耽罗国的所在地,后高丽征服耽罗,改名为济州,蒙元征服高丽后,将耽罗作为养马地,元顺帝北撤时,济州岛上还有战马近三万匹……”
众人都发出了抽气声,一是惊讶于耽罗一岛,竟可以放养如此多的战马,二是惊讶于太后的博学,对于大明周边地区,比他们这些所谓的重臣还清楚。
张维贤见太后提到耽罗岛,立即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太后是说,将东江的汉民,转移到耽罗去屯垦?”
“英国公以为如何?”张蔷笑着问。
黄立极摇头阻止:“不可!耽罗在朝鲜的版图上,朝鲜是大明属国,我大明从来不以大欺小!”
袁可立望了孙承宗一眼,见孙承宗微微点头,他也学着李从心敲敲桌子,待众人都转向他,他清了清嗓子道:“目前朝鲜已经被迫投降东虏,东虏如蒙元一样,迟早会占领耽罗,朝鲜为我大明属国,大明有责任助朝鲜守卫耽罗岛。
本官看,让东江镇派出一支偏师,守卫耽罗岛,移民屯垦,既能解东江镇之困,又能为我大明养马,还没有民变的担心。”
太后想要往耽罗岛移民,做臣子的,必须为她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才是一个好臣子。
众人听了袁可立的话,都沉默了。
“移民耽罗岛,”张蔷趁热打铁,“同意的请举手!”
说完率先举起了手,众人都很新奇,这是何意?不是跟廷推一样无记名投票么?这当面表态,自己要是不举手,不是表明与太后作对么?
就问你,谁敢?
于是大家都举起了手,本次会议的第一个决议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