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瑜伽菩萨戒 > 第8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8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2/2页)

假设我们一开始不依止佛的名号、以名号为所缘境,然后从有相行入无相行,你怎么归依佛陀?所以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生死凡夫,刚开始一定要假借有相的造作,你要强迫自己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归依,然后从有相的归依慢慢来净化内心,最后归依到你内心的真实五分法身的理体三宝。当然你已经证得初地菩萨,你的目标达到了,这些方便法门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是这个意思。

庚二、贪求名利戒二

辛一、明染犯相

前面一条戒是就着因地的施舍供养三宝;这个地方是说,当我们透过施舍以后,有「名利」的果报出现,我们也应该要施舍,对果报的施舍。这当中先说「明染」污「犯」的「相」貌,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 而无喜足 ,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这个菩萨欢喜去供养三宝、广修福德、造种种的善法,但是这个菩萨有一个障碍,就是他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这个欲望很难使令他满「足」的。什么样的欲望呢?「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他内心对于别人「供养」的财物资具,以及别人对他行为乃至言词的「恭敬」赞叹,他深深的爱「着」不愿意弃「舍」,这样子就违背了他的菩提心,「违」背他菩萨的戒体,而且是重的突吉罗罪,是「染」污「犯」的情况。

辛二、明无违犯相

看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

开缘的情况是说,对一个初心菩萨,他发了菩提心,他已经努力的要往无上菩提的方向去追求,但是每一个人修学佛法都从凡夫开始,他过去生熏习了很多贪欲的烦恼,有时候活动、有时候不起现行,他内心当中对于贪欲的烦恼也是非常的厌恶,「断彼生起乐欲」,他内心当中已经生起了这样的增上惭愧,对于他去贪求利养恭敬烦恼的事情感到深深的厌恶,不但是有厌恶的心情,而且他「发勤精进,摄彼对治」,他也不断的采取实际的对治行动,他经常修无常观、无我观,他不断的强迫的告诉自己「这个名闻利养是无常败坏的,一下子就过去了,我追求的是广大的功德,我不应该贪着路边的小花,应该继续往前走」,他也不断的以这个真理来开导自己。

但是「虽勤遮遏 ,而为猛利性惑所蔽」,他不断用真理来开导自心使令保持正念,但是多生多劫烦恼的习性毕竟太粗重了,他被强烈的贪欲烦恼所遮蔽,而数「数」的「起现行」,这样的情况是列入开缘。这意思就是说,佛陀给菩萨有成长的空间,但是关键点在于「你已经很努力在对治了」。「很努力在对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这个人有希望、有潜力。就是说这二个人都起烦恼,这二个人都起烦恼:一个人是根本不知道东西南北,内心当中没有愿力、也没有正见,这个人完全没有希望,他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今生如此、来生更是如此,他是这样子;另外一个人也起烦恼,但是他已经明白了真理,这个是难能可贵的,他心中已经有光明,他现在是暂时的起烦恼,但是光明能够破除黑暗、真理能够对治愚痴,只要他不放弃努力,他总有一天能够进步。

所以佛陀对于初心菩萨已经努力的对治所生起的这种暂时的现行是列入开缘的,这个地方是这个意思。后面有很多条戒都是这样的意思,就是你已经产生增上惭愧,而且努力的对治,但是他这个烦恼还是数数的现起,依止惭愧心的缘故,这一条戒是列入开缘的情况。

这个是讲到「贪求名利戒」。名利,名利这一条戒对我们菩萨来说很重要。我们如果是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或者刚出家,对名利可能没什么感觉,因为你们的心……。

我自己作僧教育做了十几年,我发觉一个刚出家的人是什么样的相貌?刚出家的人,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对治心中的烦恼(呵──),已经没有多余的精神体力,因为他跟烦恼搏斗完已经是精疲力尽,二个人打成平手。刚出家的人,你看他的相貌就是苦苦恼恼的、心有千千结;但是我们不要笑他,他有希望。

你看那些世间人活得很快乐,他没什么希望,他那个快乐都是表相的,他心中的烦恼都没有对治,他随时会痛苦的,风一吹来就痛苦了,所以那种没有对治力的快乐那个是不坚固的。

所以一个刚开始的人谈不上名利,因为他没有什么资粮,谁也不甩他的;但是当一个人慢慢烦恼淡薄了,他内心当中「三宝」那个「宝」不可思议,僧宝的境界,他每天不断的礼拜、赞叹、供养,一天一天、五年过去、十年过去的时候,他生命会不一样,出家人跟在家人又不一样,他的资粮广大,很自然就会有一些名闻利养的境界出现,很自然,而这个时候是另一层考验。

就是说他第一场战争打胜了,把内心烦恼调下来了,没有断,但是调伏住了;第二个就是面对这些名闻利养的境界,怎么冲过去,这就是一个问题。

所以这个生命每一个时段都有他相对的障碍,所以成佛之道你要有心理准备,这是长期抗战,除非你成佛,否则不可能有休息的一天,你每一个生命的点都有他新的考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思惟一个问题:这个名利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修因缘观。

我们如果不修因缘观很容易会堕入我爱执:他是冲着我来的,他为什么恭敬他不恭敬我?这个名闻利养财富都是冲着我来的。你这样的一种错误思考,你就被它心随境转。其实我们所说的这个「我」是不可得,我们一个人会有名闻利养,是因为你有善业力,有善业力的关系。

在《大乘庄严经论》上讲一个譬喻 说:师子跟野狗的差别,「师子为箭所射,观其来处」,猎人拿这个箭去射师子,师子先装死看看谁射我,牠用牠最后的体力奋力一搏,把射牠的人咬死,师子是有智慧,知道因缘观。愚痴的狗「为石所击,追石而咬」,就是这只狗牠被石头打了以后,牠说「你这个石头怎么打我」,就咬这个石头、追这个石头,牠不管是谁打牠的。

这是比喻有智慧跟没有智慧的差别,就是说一个愚痴的众生,他名利现前的时候,他还会思惟「这个是你刚开始出家的时候辛辛苦苦积功累德的因缘,你现在贪着这个,对生命就会产生遮障」。

就是说生命的果报是你的善业,诸位你看看,那些古代的大德印光大师、蕅益大师,一生都过着勤苦的生活,他把最后的福报都放在临命终,所以临命终都安祥自在,把生命回向临终的无障碍、回向他来生的求生净土。

诸位如果注意看看,一个人在世间上福报花费太厉害的时候,临终的时候都不吉祥,你注意看看,如果你用心看的话,不管藏传佛教的仁波切、不管显教的法师,他一生当中过分的受用他的名闻利养,到临终的时候都容易错乱,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

所以我们一个人修学菩萨道,你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你不能只看到今生,要有无量的生命观。所以蕅益大师说:没有高超的见地,你就培养不出高尚的品格。你生命当中没有一种高超的见地,要你把菩萨戒持好绝对不可能,这个东西不是勉强,你勉强自己不这样做那样做,勉强的东西绝对不会持久,因为你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所以为什么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要有正知见来引导菩提心,就是这个意思。在座的诸位,如果我们真正的修行,名闻利养迟早会出现,但是你一定要通得过去,当然你知道名闻利养会给你信心,原来造善真的能够成就可乐的果报,但是真正的可乐果报在后面──究竟的安乐,常乐我净的无上菩提,我们应该要继续走过去。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以下我简单的回答二个人的问题,其它的我们以后看因缘再回答。

问:何谓业道罪?

答:业道罪是针对制教罪来说。业道罪就是说你造了业,这个罪业就会引导你到三恶道去,你忏悔以后把三恶道的果报消灭了,就是你灭除业道罪。但是如果你受了戒,你犯的戒是二条罪,一个是业道罪、一个是制教罪。

制教就是佛陀为了令正法久住,祂另外又安立一条罪来约束我们,特别是比丘、比丘尼这个出家众。有些罪你可以透过忏悔,灭除你三恶道的果报;但是你只是一般的忏悔是不能灭这个制教罪,比如说你犯了四根本重罪,你就算是忏悔见到好相,你内心完全清净光明,但是还是不能恢复你比丘、比丘尼的阶位,就是(犯四重罪)这个制教罪是不能忏悔的。

这个理由就是说:因为三宝的安立有更重要的功能,祂要令正法久住,祂不能让众生起讥嫌,祂要维持僧团的清誉,清净的名誉,所以佛陀的用心良苦,因为整个正法的住世来自于如法和合僧团的住持,祂不能因为一二个人的开缘,而破坏整个僧团的章法次序。

所以业道罪就是业果的罪,你忏悔一定能够灭除业果的罪,但是不一定能够灭除制教的罪,制教罪有制教的忏法。所以你要是受了戒,你二个忏悔方法都必须要去遵守,一个是化教的业果罪、一个是制教的忏法都需要。

问:请法师慈悲,简别南山圆教宗的戒体跟《梵网经菩萨戒》的戒体的差别?

答:菩萨的戒体都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内涵有浅深二种的差别。我们今天研究的是《瑜伽菩萨戒》,《瑜伽菩萨戒》的戒体是约着阿赖耶识的善种子来安立的,他的方向是说:我们现在是一个阿赖耶识、是一个迷惑的众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在整个迷惑当中,先栽培一个无漏的善种子、一个清净的愿力,再由这个愿力表现出持戒的行为,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行为,这个行为再熏习你的清净愿力,如是展转能净妄源。

《瑜伽菩萨戒》修行的概念是这样:我现在是生死凡夫,但是没关系,我好好的发愿、好好的奉持菩萨戒法,总有一天我可以清净我心中的妄想而成就佛道,这个就是《瑜伽菩萨戒》的戒体,所谓的阿赖耶识的善种子。《梵网经》的戒体不是这个看法,他的菩提心一开始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就是说我内心当中没有所谓阿赖耶不阿赖耶,把阿赖耶识拨开来。

所以《唯识三十颂》说:「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就是说阿赖耶识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所以《梵网经菩萨戒》的戒体是看得更深,把阿赖耶识这个因缘所生法拨开来,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一个如的境界现前。

这个时候你以你这一念的清净心跟诸佛相同的清净心去发菩提心,这个时候你一开始就相信你就是佛、名字即佛,你是从清净心出发,所以《梵网经》的戒体是「本源自性清净」,它不是阿赖耶识的善种子。我们举一个例子诸位来思考: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要请一个工人,有二个人来应征,这二个人都可以继承大富长者的阶位。第一个人一开始就相信「我本来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我是一时的迷失而已」,他在工作的时候,他就深信「他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第二人不知道自己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但是他认为「我不是你的儿子没有关系,我只要努力,总有一天还是可以继承这个阶位」:所以这二个人心情不同。

所以诸位你看看,这二个戒体所带动的菩萨道会有所不同。你看表现在《瑜伽菩萨戒》的戒体,它是次第的、次第的成就;《梵网经》的戒体是圆融无碍的,它的戒相是圆融无碍的。这二个诸位可以简别简别。

问:十善法为凡圣同归、大小兼备的菩萨戒法之基,道俗受十善法不慎有所违犯,当如何忏悔?

答:其实这个忏悔,如果我们从化教的角度,那当然是拜《八十八佛》《大悲忏》。但是这个制教,诸位知道什么叫制教吗?制教是僧众才有的。其实菩萨戒的忏悔,你看蕅益大师的《梵网经菩萨戒》忏法,他是把制教的羯磨文拿来用的,因为化教根本就没有制教的忏法,是不是!

现在大家学戒律很流行「义判」(呵──),就是这个意思,从义理上来判断也是可行,我们不一定要死在文字的相貌。从义判的角度,这个十善法也可以比照僧众的忏悔法,像对首法:大德一心念,我某甲犯什么罪,今向大德发露忏悔,忏悔则清净……。对方说:自责汝心生厌离。那就可以了。如果你也受了十善法,在制教的忏法,可以比照比丘、比丘尼制教的忏法来忏。就像菩萨戒一样,其实菩萨戒也是化教,但是它的忏法、它的羯磨文,古德是把比丘、比丘尼的制教羯磨文拿来用。但是你要灭业道罪,你还是要拜《八十八佛》,通忏过去、现在、未来的罪。所以忏悔法有制化二教的忏法。

问:权教的唯识学判众生有五种种性,其中的无性种性是断佛性、断善根,既然没有三乘的种子,连烦恼障、所知障亦没有办法断除,永远在五趣中沉沦生死。然而经论云:诸佛不断恶、阐提不断善,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深信一切含生同一真性,但由客尘烦恼所覆,暂时不能显了。诸说皆与众生无限的希望、普成佛道,何以唯识施设无性种性之说?

答:唯识学安立五种种性,很多圆教学者有所意见。但是诸位要想想看,唯识学它整个生命的出发点是从阿赖耶识安立的,它为了解释众生的差别,它必须安立这个种性。就是说有些人在成佛之道,他一定要先做国王,你说要他发菩提心,不可能,他一定毁谤大乘佛法。有些人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他一定要先做做国王,过过瘾,他才心甘情愿的趋向无上菩提。

有些人内心当中有这种倾向,一定要先成就阿罗汉果再回小向大,说什么都不能改。佛陀出世以后,这个二乘种性,佛陀讲《法华经》,五千人退席,他不听。就是说佛陀为了解释众生习性的差别,所以安立了这五种种性,是就着他的功能的强弱。

但是这个五种种性基本上也是因缘所生法,诸位要注意它也是因缘所生法,是多生多劫熏习而成的。当我们把因缘所生法拨开以后,其实五种种性的众生他的内心都是清净心,并不是有自性的,是可以改变的,因缘所生法的意思就是可以改变的。

那佛陀为什么安立五种种性呢?就是要解释成佛之道,为什么有些人要先成就人天果报、有些人要先成就二乘果报、有些人会直趋无上菩提,有这个差别,就是他宿世的种性有所差别,是依止这样的因缘而安立的。不是说无性种性就不能成佛,只是说成佛的时间会比一般人的时间慢,因为他善根的栽培会比较困难而安立的。

问:中国大乘佛教的教义有三系,所谓的法性空慧、法相唯识、法界圆觉,而此三系当如何辅助持戒念佛、悟入经教及诸法实相?真常唯心的思想是隋唐至今,与中国有深厚的渊源,这个跟我们民族性有何关系呢?

答:从持戒念佛的角度,念佛法门是本尊相应法,所以念佛法门,如果你是修真常唯心会比较有帮助。就是诸位要知道本尊相应法,我们看经论上,你修净土宗的观法,你一开始是先观「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然后我们归依佛陀;但是最后一定要入不二法门,本尊跟你不二,你最后一定要观「你就是本尊、本尊就是你」,这个非常重要,就是本尊的功德你有可能成就。

所以蕅益大师再讲三力不可思议,他强调自性功德力、名号功德力、乃至佛的大悲愿力。大悲愿力跟名号功德力是外力,但是你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内心本具的,你是假借念佛的因缘而开显。这个观念诸位在研究净土的时候非常重要,你要相信你的心跟阿弥陀佛是不二,这一点很重要。

问:法师上课的时候强调众生善根的栽培,然而大乘佛法义理深远,佛子行持时,应该如何避免流于陈义过高、徒托空云、不切实际,而又能从根本戒至微细戒,重及精神内涵坚固持守,以圆融戒定慧三学?

答:这个观念诸位读《法华经》会知道,我们研究佛法基本上要掌握权法跟实法。从实法的角度,明白圆融的真理,就是你相信你有佛性、你绝对能够成佛,成就大乘种性;但是从次第法门,你也应该学人天乘的法、声闻乘的法来对治你如梦如幻的烦恼跟妄想。所以圆融不能障碍行布、行布不能障碍圆融。你虽然通达你自己这一念妄想的心是清净的、妄想是生灭变异无常的,但是为了对治你这种虚幻的妄想,你还是严格的去持戒、严格的修定修慧。智者大师说:什么叫妙法莲华经?他说:权法妙、实法也妙。对治法门很重要,但是你究竟法门也很重要。如果我们今天不成就大乘种性,你先成就阿罗汉再回小向大,那你以后就会耽误很多很多的时间。所以这个地方,这二个并没有冲突,你明白佛性以后,你还是可以严持净戒、修习定慧,都是可以的,来作一些对治。

好,我们先回答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