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建立女民兵队伍 (第2/2页)
房间窄小破败,大点的两个房间让给大儿子二儿子住了,她带着孙女住在宅门口左边的耳房里,这是别人家用来堆放杂物的小间,他们家人多,没本事建新房子,只好将就住着。房间因为没有窗户,阴暗潮湿,特别是春夏季节,走进来总闻到一股霉味,被子总感觉能拧出水来。
房间里只有一张小床和一个衣柜,刘春花和孙女就睡在这张床上。如果收了红薯芋头回来,床底还要用来堆放红薯芋头。房间里只有一盏昏暗的电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屋里没有任何装饰,靠外面的是两面泥墙,靠里面的是两面木板墙,无论泥墙还是木板墙,都黑黢黢的,早已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帐子也变成了黄黑色的,上面还补满了补丁。深秋季节,晚上感觉有点冷了,走进房间,一股阴冷的霉味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这个狭小的房间里,仅仅能容纳下一张小小的床以及一只破旧的小木箱子。木箱子里面摆放着刘春花的木梳、针线剪刀和几块破旧的布片。而她那仅有的两套破烂衣服,则随意地搭放在木箱子上面。
每当午夜梦回,她总会想起自己悲惨的身世,心中除了无尽的苦楚之外,别无他物。自从十二三岁开始,她便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每天起早贪黑,拼死拼活地干活,但却始终无法填饱肚子,也难以穿上暖和的衣物。
过去,她归咎于那个艰难的时代;然而如今,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上就要跨进九十年代了,眼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都过上了温饱甚至富裕的生活,盖起了新房,而她家呢?无论她如何拼命努力,生活依旧没有丝毫起色。
刘春花将这一切归结为命运,认为自己天生注定要遭受苦难,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而今,由于家婆的离世,家里又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每每想到这些债务,刘春花都会在内心深处深深地叹息一声。
果不其然,王思茹的猜测完全正确。李村的村民们依然倾向于把那些集体土地和水库出租给他人,没有任何人愿意入股,更不用说支持发展集体经济了。
老村长李大强率先站出来强烈反对,表示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家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现在居然还要回到过去的老路,搞什么集体经济、吃“大锅饭”。这种做法显然是倒退,根本行不通!以前试过了,结果并不理想,所以党和国家才推行改革。作为年轻一代,思维怎么如此陈旧?而且你自己也承认,如果集体经济没搞好,可能会导致全年颗粒无收。如果让所有人白白忙碌一年却毫无收获,岂不是要带领整个村子走向贫困之路?相比之下,将土地租给别人,无论他们是否丰收,对我们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老村长,称自己忙于个人事务,根本无暇顾及集体工作。因此,最好还是把土地租出去算了。
李国庆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明年自己亲自承包那一百多亩地和水库,并打算大干一场,搞立体种养。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他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寄给王思茹。
同时,他也经常“央求”王思茹给自己出主意,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此外,李国庆还希望王思茹能来到自己的小农场担任技术员一职,但由于王思茹在厂里已经是车间主任,属于领导级别的人物,因此她并没有答应李国庆的请求。
不过,尽管如此,王思茹仍然将李国庆视为朋友,积极地为他提供各种建议、出谋划策,并且不断地鼓励他。有时候,王思茹甚至会在市里的新华书店购买一些有关农业技术的书籍送给李国庆,以帮助他更好地发展农业事业。
然而,李国庆在李村的改革计划却遭到了村里大部分男性的强烈反对,导致改革工作进展异常困难。但好在有王思茹的鼓励与支持,让李国庆充满了动力,干劲十足。
三个月后,李村的第一支民兵队伍终于建立起来了,这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因为这支民兵队伍竟然是清一色的女兵!这让村里的男人们有些傻眼了。他们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些平日里娇柔的女子们,如今却英姿飒爽地站成一排,仿佛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
这些女兵们似乎不知疲倦,即使白天干了一整天的农活,晚上还是精神抖擞地在晒谷坪上操练着。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声嘹亮,让人不禁为之震撼。而村里的男人们呢?一个个气得嘴都歪了,心中暗暗嘀咕:“这些个‘骚娘们’,怎么比我们男人还厉害呢?”
然而,他们也只能暗自生气,因为人家现在不仅有村长撑腰,还有政府支持呢!原来,李国庆组建这个民兵队,可是得到了乡政府和武装部批准的。更令人惊讶的是,她们甚至还到县里接受了专业的训练。这让男人们更是无话可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群女兵们越来越强大。
就连刘春花她们这些老一辈的妇女,也被吸引了过来。她们吃完晚饭后,干完家务活,就会跑到晒谷坪上边纳鞋底边观看女民兵队的操练。看着这些年轻女孩们一个个昂首挺胸、神气十足地在那里立正、稍息、齐步走,她们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青春活力和自信。这种感觉让她们内心也变得愉悦起来,心情都舒畅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