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第82章 大西皇帝张献忠

第82章 大西皇帝张献忠 (第2/2页)

*****

【杨嗣昌离开京城后,抵达湖广地区的重要城镇襄阳,并在此处建立起督师行营,负责指挥明军对张献忠的围剿行动。

由于明军拥有更为强大的战斗力,最初阶段,他们多次战胜张献忠,明朝将领左良玉等人更是将张献忠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张献忠曾经险些被明军剿灭,但他巧妙地运用金钱手段贿赂左良玉,使得左良玉对其包围但并不攻击,从而让张献忠得以逃脱。

此后,张献忠与另一支农民起义军罗汝才部汇合,率领部队逃往四川。直到崇祯十四年年初,张献忠所部被逼得只能在四川境内辗转作战,陷入极度困境。此时,杨嗣昌率领军队苦苦追击,毫不松懈。

与此同时,明军督师杨嗣昌下达命令:“流寇”头目之中,任何人都能够获得赦免,唯独不再接受张献忠的投降。并且宣布,凡能擒获或斩杀张献忠者,赏赐万金,并封为侯爵。为了彻底消灭张献忠,杨嗣昌将行营迁移至重庆,企图堵住张献忠返回湖广的路径,将其困在四川并予以消灭。

然而,尽管杨嗣昌精心策划,但仍然出现了疏漏。张献忠巧妙地利用了明军防线上的漏洞,成功杀回湖广地区,并亲自率领骑兵部队连夜奔袭三百里,一举攻克了襄阳。

在襄阳城中,张献忠俘虏了明朝的襄王朱翊铭,并毫不留情地将他斩杀,还放言称:“我想要借助襄王的头颅,让杨嗣昌因为藩王陷落而被诛杀。”襄阳城的陷落以及襄王朱翊铭的被杀,使得杨嗣昌不得不承担责任。

面对如此困境,杨嗣昌内心充满了忧虑和焦虑,最终因忧愤过度而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明朝也因此失去了一位与袁崇焕、洪承畴不相上下的杰出将领。】

******

兵部右侍郎杨鹤的儿子——杨嗣昌,这位在万历三十八年考中进士的人物,在广袤无垠的天幕之下,惊闻了关于自身死亡的讯息。令人诧异的是,他脸上并未浮现出半分悲痛之色,反倒像是卸下千斤重担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此时,身处万历四十七年这个时空的大明朝廷中的文官武将们,无一不被“降贼”和“降清”这两座沉重如山的巨大压力压得几乎无法喘息。

如果能从那天幕之上获悉自己也像史可法这样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之时,那么这个人必定立刻挺直腰杆,昂首挺胸,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然后如同左光斗一般被众人高高捧起,尊奉为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

而对于那些选择充当降清贰臣的洪承畴以及钱谦益之流来说,日子却过得异常艰难。他们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遭受着无尽的鄙夷和唾弃。

尽管杨嗣昌最后的结局并非那种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烈场面,但相较于声名狼藉的洪承畴而言,已然算是好上许多了。更让他感到惊喜万分的是,通过天幕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他竟然得知自己在年届五十之时,有机会跻身于内阁之中,成为其中一员。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祖宗坟头冒青烟才会降临到身上的天大福运啊!

*****

【话说这张献忠自从崇祯十二年再度反叛大明王朝后,便如脱缰野马一般,在华夏大地掀起阵阵腥风血雨。在被明军苦苦追杀长达一年有余的时间里,他非但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凭借着其过人的智谋和胆略,以一次出其不意的奇袭成功攻克襄阳城,并将城中的明朝藩王残忍杀害。此一役过后,张献忠之名威震天下,令四方为之侧目。

而就在此时,远在京城的李自成已然顺势而起,成功地建立起了大顺政权。眼见得昔日的同伴如今已如此风光无限,张献忠心中自是不甘示弱。于是乎,他率领麾下大军挥师西进,四川全境,除却那由秦良玉坚守的石柱土司之地未能攻下外,其余皆尽落入其囊中。随后,张献忠在此地正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大西政权,并定年号为“大顺”。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张献忠对李自成可谓是满心不服,凡事皆要与其针锋相对、争个高下。

然而,尽管张献忠与李自成二人皆是乱世之中崛起的枭雄人物,但他们终究都并非具备治国安邦之才的能臣良将。在占据四川的数年时光里,张献忠的统治手段颇为残暴不仁,弄得当地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尤其是那位坚守石柱的女将军秦良玉,更是立下誓言,愿与石砫同生死、共患难。她亲自调遣兵力,分别驻守于各处关隘险阻之处,以防张献忠来袭。

说来也怪,张献忠此前曾与秦良玉有过数次交锋,可无一例外均是以失败告终。即便如今他的势力已经空前强大,但当面对秦良玉所镇守的石砫时,依旧心存忌惮,始终不敢贸然逼近。

顺治三年(即张献忠所建立的大西国的大顺三年,公元 1646 年)的夏天,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此时,清朝派遣出了声名赫赫的肃亲王豪格担任靖远大将军,并联合吴三桂等人统领着浩浩荡荡的满汉大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气势汹汹地朝着大西军猛扑而来。

就在这战火纷飞的时刻,南明的军队也与大西军在广袤的四川大地之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激烈无比的鏖战。南明参将杨展收复了川南的各个州县,接着又挥师北上,其锋芒直指张献忠的部队。双方在彭山的江口相遇,瞬间便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交错闪烁。然而,最终张献忠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只得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退回成都。

无独有偶,同年的五月份,豪格率领着精锐的清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占了战略要地汉中。至此,局势对于张献忠而言愈发严峻。

时间来到顺治三年(公元 1646 年)的九月,面对南明军队咄咄逼人的攻势,张献忠迫不得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成都。

或许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过度自信,亦或是未曾真正领略过满清八旗军那令人胆寒的战斗力,张献忠竟然选择向着李自成已然舍弃的陕西进军。

在他内心深处,也许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既然李自成已被八旗军击溃,倘若自己能够战胜满清八旗军,那么长久以来一直被李自成压制的尴尬局面必将得以扭转,从此便可扬眉吐气,一雪前耻。只是,他未曾料到,等待着他的将会是怎样残酷无情的命运……

顺治三年(公元 1646 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寒风凛冽,天地间一片萧瑟。豪格站在营帐前,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他手中紧握着令旗,心中暗自思忖着即将展开的战略部署。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果断地派出了护军统领鳌拜等一众英勇善战的将领。这些将领们率领着精锐的八旗护军,身着轻便的铠甲,如疾风般迅速前进。他们的身影在荒野中疾驰而过,仿佛一支离弦之箭,直冲向目标。

二十七日清晨,晨曦微露,大地还沉浸在一片朦胧之中。就在此时,清军隔着蜿蜒流淌的太阳溪,与张献忠所领导的大西军不期而遇。对于这支突如其来的清军队伍,大西军显然毫无防备。然而,张献忠作为一军主帅,展现出了非凡的沉着和果敢。尽管面临如此意外的突袭,但他并未惊慌失措,而是迅速做出反应,紧急下令指挥手下的大西军马步兵分成两个方向,勇敢地迎击清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清军的统帅豪格亲自率领着主力大军接踵而至。他威风凛凛地骑在战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呼喊着下达命令。只见参领格布库率领一队清兵,如猛虎下山一般朝着大西军的右翼猛扑过去;而都统准塔则带领另一支劲旅,气势汹汹地向着大西军的左翼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喊杀声、马蹄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瞬间陷入了激烈的厮杀之中。

与那首次在山海关遭遇满清八旗军的大顺军如出一辙,这大西军同样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勇气和冲劲。双方之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异常惨烈的激战。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刀光剑影交错闪烁。清军将领格布库率领着他的部下拼死抵抗,但大西军士气如虹,奋勇杀敌,最终成功地将格布库等人击毙于马下。

然而,就在此时,张献忠却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浑然不觉。起初,当听闻有敌军逼近时,他还误以为只是其他寻常的流寇骚扰,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只见他身着华丽的半臂蟒袍,腰间斜插三支利箭,带着身边的得力牙将来到河边视察敌情。

就在这时,肃亲王豪格帐下的一个小卒雅步兰看准时机,弯弓搭箭,瞄准张献忠便是一箭射出。那支羽箭如同闪电一般疾驰而去,准确无误地射中了张献忠。张献忠猝不及防,中箭后应声倒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就这样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仅仅四十岁。

张献忠,这位堪称一代豪杰的人物,在十多年的征战之中无数次死里逃生,但这一次的人生落幕之仓促实在令人意想不到。如此结局,甚至可说是比李自成更为憋屈窝囊。

然而,相较之下,张献忠尚有胜过李自成之处——他膝下育有四位义子,分别是平东王孙可望、抚南王刘文秀、安西王李定国以及定北王艾能奇。这四人皆非等闲之辈,个个身怀绝技,智勇双全。

当张献忠猝然离世之后,他的部将们并未因此而陷入混乱和消沉。相反,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以及艾能奇等人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扛起了领导大西军继续前行的大旗。

他们率领着这支历经风雨的队伍一路向南挺进,气势如虹。行至重庆之时,遭遇了南明将领曾英的顽强阻击。但这些大西军将士们毫不畏惧,奋勇作战,最终成功击溃了南明军队,曾英也被其斩杀。此后,他们马不停蹄,继续朝着贵州方向转移前进。

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之上,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悄然发生。经过一系列的接触和协商,张献忠所留下的这支大西军与南明政权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决定携手并肩,共同踏上抗击清兵的艰难征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