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县试二 (第2/2页)
第二题墨义,就相当于问答题,就是看着考题,对答考题的含义,有的考题要求对答下一句,有的要求对答注疏,这也是对记忆的要求,这对林开云来讲,也很简单。
在林开云忙着答题时,就感觉有人站在了自己前面,林开云知道是本县的县令,在进考场前,林四叔就给林开云讲过本县县令的生平,在考场的行为等等,当然学院的2位夫子也讲过。林开云虽然大胆,但是也不能直接抬头去看县令大人的样子,只得继续作答。
刚才排队的时候,他就看到了林开云,没办法实在太矮了,十二、三岁的考生不难见,这10岁以下的可不容易,是本场最小的考生了,看了看名讳年龄,果然9岁的孩童,居然敢进场了,再看看作答情况,无一丝错误。
林开云做完墨义,肚子就饿了起来,抬头看看时辰,差不多午时了,将考卷收起来,忙拿起干粮吃了起来。
一边吃着干粮,一边将用棉衣裹起来的竹筒拿起来喝水,果然,不管怎么做,水还是冷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这冷开水吃着冷馒头咸菜,就看到对面的少年鼓着眼睛盯着自己。
林开云看着他的样子,心里默默道真像只青蛙,尤其穿着嫩绿色衣服的样子更像。
吃完午饭,林开云站起来拍打身上的关节,实在太冷了,手在动还好一点,脚才是完全没有了知觉。
将经义的考卷拿出来,第一题出自《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意思是君子首先要考虑的是德行。有了德行就有了民众,有了民众就有了国土,有了国土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有了国用。德行是本,财富是末。
林开云想着这句话的意思,想着之前杨夫子讲过县令李大人本是举人出身,按理是当不了县令的,不过是之前作为贵州一县县令的师爷,在苗族反叛县令逃走,作为师爷以一己之力游说当地乡绅,阻织本地衙役、百姓硬是保住了县城,等到了救援。立功后调往本县做县令,如今也有五十了。还想到了明高祖,这可不是歌功颂德,实在是没办法。现成的例子就在这里。
林开云想了想如何组织语言,便开始下笔。慢慢开始写,写到最后,思路如泉水一般源源不断。写到最后,林开云思路大开,尧舜禹到明高祖都写上,看着完成的第一题,在看看时间,趁着思维活跃,忙把第二题拿出来。
第二题“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是学习别人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善良品德,就是帮助别人行善。有道德的人最优秀的特征就是帮助天下的人行善。
李大人这2题可谓承上启下,书翻不错,林开云想了想后直接开始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