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鱼笼收获 (第2/2页)
三叔见李耘阳停下了讲解,连忙递过来背篓。
“小阳,背篓。”
李耘阳接过背篓,一条条的把鱼获往背篓里装,爷爷和三叔见状,直接把鱼笼抬起,往背篓里倒。
“这一鱼笼里的鱼获,估计得有六十斤上下了吧?大孙儿,回去后,教教家里人怎么编这鱼笼。这简直就是捕鱼利器啊!”李老汉说着说着不禁感叹起来。
“知道了,爷爷,编织鱼笼是要编织的,只是这捕鱼的量我们得控制,每天多的不捕,就捕个百十斤,也得给其他打鱼人一口饭吃啊。不然抢了别人的饭碗,这不是无端制造矛盾么?”
“嗯,孙儿你说得对,一切适可而止,不可过于贪婪。”李老汉很快想明白了李耘阳话中的意思。
“可惜我们离州府太远,不然应该可以多卖些鱼获了。”李老汉想到了当年服徭役时,路过州府所见识到的繁华。不禁感叹。
这边把鱼获都倒进背篓里。父亲那边也拿着几副鱼肠走了过来,味道很腥,李耘阳接过鱼肠,直接将之放进鱼篓里。
站起身,对着爷爷他们开口道:“把鱼笼重新下进水里,我们就回家吧!”
“哎,好。下完回家。”
二叔三叔抢过鱼笼,二人抬着鱼笼上到竹筏上。
李耘阳这边把连着鱼笼的绳子,重新借助楔子打进岸边土里。
这次回程,爷爷独自撑竹筏,李耘阳则载着父亲和两位叔叔。
人都上筏后,李耘阳撑起竹杆,把竹筏往前推进三米多,见水里水草茂盛,就让父亲和叔叔把鱼笼横着推下竹筏让其缓慢沉入水中。
做好这些,李耘阳大喊一声:“爷爷,跟着我的竹筏,进入济水。”
“好嘞!”
李耘阳得到爷爷的回应,率先撑起竹筏,往济水河道划去。
此时,高悬天际的橙色太阳西斜而下,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泛起道道刺眼的白光。
两片竹筏一前一后的顺流而下,身后刚开始还不习惯这么撑筏的李老汉,在前方李耘阳不时的指点下,渐渐适应了这种节奏。
“爷爷,我们就把竹筏就停靠在北岸竹林边上河滩处!”李耘阳冲着身后的李老汉大喊着。
“好!你前头带路,我跟着。”李老汉撑着竹筏,对着前方撑筏的孙儿,爽朗大声回应。
不多时,两艘竹筏在北岸河滩寻了处浅滩,停靠了过去。
靠岸,众人先行将背篓里的货物和工具运送上岸,接着李大山带着两个弟弟跳下浅滩,兄弟仨,合力把竹筏半推半抬的推上岸。
安置好竹排,祖孙五人上岸后,或背或拿的携带着货物。
几人进入竹林后向着东边原木桥进发,竹林内昏暗斑驳,丝丝柔和的太阳光束透过竹叶射下,指引着五人的前行。
李耘阳五人出了竹林,跨过原木桥,行走在田间的小道上,一路上还是重复着李老汉与熟人打招呼,
有人询问李老汉竹笋怎么吃,也有人闻到鱼腥味一脸好奇的问,怎么捕到这么多鱼。
面对询问,一家人笑着敷衍几句,就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