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武斗难题?残党难抓? (第2/2页)
崔侍郎丝毫不被萧九龄带跑偏。
因为他今日要做的,不是来指责程彧卖官的。
他是特意来刁难程彧,并借此证明程彧能力不足,再由女婿配合,参奏程彧卖官一事,实属无稽之谈。
谁叫程彧之前所做的一切,确实验证了此人足智多谋。
想要阻拦卖官一事,先得打破百官以及陛下对程彧的固有印象!
萧九龄见崔侍郎居然没有顺竿子就爬,提出卖官一事,有失体统,从而找借口抗拒这个政令。
她疑惑不已地看向赵尚书:“兵部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又紧急的事情,竟需要崔侍郎在早朝上当众说出来?”
别说陛下不知情。
连赵尚书这个负责兵部诸事的顶头上官,也不知道崔侍郎到底想说什么。
特别是有事朝议,崔行之不与他这个上官商量,这让赵尚书十分恼火。
“崔侍郎,你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不要含沙射影地指桑骂槐!”
赵尚书最瞧不起崔行之这种阴损的行为。
当初要不是原来的右侍郎李勇晟因伤,不得不辞官居家养伤。
正值用人之际,只能矮子里拔将军的话,像崔衍之这种,只有二十年前,曾在军中担任过一年幕僚的履历。
哪能钻营到兵部右侍郎这个位置上来?
“尚书大人莫急。”
崔侍郎被赵尚书当众批评,只能当成是秀才遇到兵,咽下这口恶气。
他不能被任何人带跑偏,他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人,那就是程彧!
崔侍郎深吸一口气,拱手一拜,为防止有人像赵尚书一样捣乱,语速飞快地禀奏。
“陛下,自从秦将军抵达胶东,一万精兵犹如神兵天降,迅速将胶东乱斗的局势平定下来。”
“只是一万精兵到底人手不足,臣听闻,自从胶东王萧朔自尽谢罪后,他的残部便逃出了胶东王府。”
说话太急的崔侍郎,一口气没倒上来,停顿了一下。
而萧九龄与赵尚书这时候,终于明白了崔侍郎想说的是何事。
此事早在三日前,便有红婵的亲笔军报送达,说明了详细的情况。
“崔爱卿,效忠萧朔的残部逃出王府后,秦将军便下令全城搜查了,此事你还有何疑问吗?”
“臣没有疑问,臣只是听说,胶东局势太乱,这些残部之中,或许还有当地世族或官府中人,这一逃,就算是全城搜查,只怕也搜不出什么来。”
那是自然的。
萧九龄也知道这一点。
可萧朔的子女皆已被杀,其他孙子孙女,也已被红婵悉数控制。
在她看来,花大力气搜查剩余的那些效忠萧遂,却又不会随萧朔同生共死的残部,还不如把人力物力,放在重建胶东上面。
“既然崔爱卿认为搜不出什么来,那么此事……”
不等萧九龄和稀泥,崔侍郎目光如箭,再次看向程彧。
“此事不如请程御史想想方法,如何能够成功将那些残部捉拿归案,也好还胶东一个真正的太平,免得那些残部找到机会,继续作乱,危害当地百姓!”
尽管崔侍郎说得义正言辞,把萧塑残部说成了,能够在一万精兵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般的存在。
但在场的百官们,还是听出了他话里故意针对之意。
抓捕原胶东王萧朔的残部只是一个幌子。
崔行之是想给程彧出难题,让程彧下不来台,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为防止程彧不接招,崔侍郎还特意用了激将法。
“臣早就听闻,程御史只擅长阴谋算计,不擅长军中事务,更不擅长武斗,捉拿萧朔残部确实不是程御史所擅长的,可胶东之乱,皆因推恩令而起。”
“程御史身为御史,不曾履行御史之责,既为陛下最信任的谋士,出谋划策定当善始善终,一事不烦二主,相信程御史,定有良策解决此事。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