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北伐山戎(7) (第2/2页)
袁颜明听了微微一笑,早已明白了他的意思,却不说破,故意问道:“此话怎讲?”
“山多路险,我独得其利。齐、燕用战车,若来攻我,必走大路。我扼守住那条大路,使他不得前来,时间一久,齐人必将退去。到那时,令支复国,易如反掌。”
“贤侄说得是。只是若不借兵,那令支国大王必生怨言!”多年来两国唇齿相依,实在不愿意与袁木罕心生间隙。一想起他那如丧家之犬的样子,不由得心生怜悯。
“这实际上也是为了令支,到时他自然会明白。”
“只有如此了。”袁颜明叹一口气,他对袁木罕的脾气有些怵头。
第二天一早,袁木罕就来见袁颜明,口口声声地要借兵。不管袁颜明如何解释,他就是不听,最后拂袖而去,袁颜明起身去送,他也不理。袁颜明知道他是直肠子脾气,一直送出门外,看着他愤愤而去,在心里说道:“得罪了,兄弟!为了长远之计,我只能如此了!”
袁颜明回室,坐立不安,沉思一会,让人召来袁吾术。袁颜明知道他人虽阴沉些,但明白事理,便把此时不能出兵的缘由对他陈述一番,让他劝说袁木罕,能够理解自己此时的一片苦心。袁吾术倒完全理解袁颜明的心思,不仅一口应承劝说袁木罕,还对袁颜明千恩万谢。只有袁木罕心中依旧愤愤不平,天天吹胡子瞪眼发脾气,但孤竹国就是不借给他兵马,他也无可奈何。
却说齐、燕大军驻扎在令支城,料想袁木罕决不会善罢甘休,依他的性格一定会从孤竹搬来救兵,管仲也盼望着孤竹能够出兵前来,这样比直接征伐孤竹更为有利。但等待数日,却不见孤竹一兵一卒。管仲对齐桓公道,看来这孤竹国王不似令支,遇事谨慎,不敢前来。管仲为了引蛇出洞,实行外松内紧之策,故意让士卒天天自由活动,并不在险要处设防,摆出一副松松垮垮麻痹大意的样子,但暗中挑选出数百名精干士卒,让他们装扮成猎人、樵夫,分散在各条路上,一有动静马上来报。可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孤竹国还是按兵不动。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是冬去春来,河里的冰已经开始融化,河边的柳树已经抽出了嫩芽。假扮成商人的数十名探子都已经陆续返回,管仲把自己关在房里整整三天,反复观看他们绘制的地图,仔细琢磨他们带回的每一条信息,然后又亲自到通往孤竹的大道上察看一番。他主张战前要“遍知天下”,知己知彼方能未雨绸缪。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仅要靠兵强马壮,还要靠正确谋划。齐桓公了解管仲的性格,知道他处事谨慎,思考缜密,此时并不去打搅他,静等他想好了前来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