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免费小说x95mf.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五免费小说 > 朕,崇祯挽救大明 > 第145章 论功行赏

第145章 论功行赏 (第2/2页)

文臣尚沉浸于“重文轻武”旧梦,殊不知时移世易。

夜袭之功,虽不足以独撑晋爵之基,然周遇吉之于京营,实乃中流砥柱,无他则京营难成强师。

崇祯深知,十万京营乃其皇城之盾,无坚不摧方能安枕无忧。

此刻,更有一群勋贵小将,刘家、张家、沐家子弟,年少气盛,共二十三子,最长者张世泽二十六,幼者沐天润仅十六,皆因夜袭之事激动难抑。

彼等虽为崇祯亲卫外编,却怀揣建功之志,历经磨砺,渴望一飞冲天。

先前训斥如冷水浇头,众小将心灰意冷,未料崇祯帝忽降甘霖,擢升千总之职,刘文耀等惊喜交加,犹如先苦后甜之枣,滋味非凡。

对于这些小将而言,千总之位虽非高位,却是仕途之始,万丈高楼平地起,谁言不可问鼎将军?

更兼自选兵种之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文耀尤为特殊,家道中落,无爵可依,唯有拼搏方能出人头地,正应了那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然,喜悦之中突现波澜,崇祯帝冷言宣布:“张世泽,不在此列。”

一时之间,欢声笑语戛然而止。

张世泽,英国公世子,众小将之兄,平日里仗义疏财,深得人心。

此番变故,令人愕然。

崇祯帝无视众议,令张世泽离营,言辞冷漠。

刘文炳欲慰之,却无言以对,唯以手抚其肩。

张世泽之弟张世明、张世武,尤其是后者,性情直率,欲为兄争辩,却被张世泽制止。

帝之决断,非无因由。

此番夜袭,崇祯帝密探四布,京营内外,尽在掌握。

张世泽之战绩,虽非无能,却失之仁厚,战场上未斩一人,皆因不忍补刀。

此等慈悲,非军中所需,慈不掌兵,古之常理。

面对帝命,张世泽淡然处之,无丝毫怨言。

帝讶其平静,问其是否心有疑惑。

张世泽答曰:“卑职自知不足,无需多问。”其修养之高,可见一斑。

然军中非讲修养之地,张世泽亦知,此非其归宿。

于是,一场夜袭,不仅铸就伯爵,更见人性光辉与世事沧桑。

文人掌兵虽稀,然张世泽之仁,亦令人敬仰。

历史长河中,每一瞬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善哉,张世泽,汝之表现,朕甚慰之。

然离营之后,朕尚有重任委于卿肩。\

崇祯帝语含嘉许,目光中透露出对这位年长自己一岁的将领的赏识。

张世泽,沉稳若山,胸有丘壑,文采斐然,诸般能力皆属上乘,加之军营岁月磨砺出的深厚信任,更令崇祯帝青睐有加。

\陛下,愿闻其详。\

张世泽心中虽惑,却恭敬应承。

他本已暗自思量归途,或循父迹,承袭爵位,坐拥田产商铺,安然度余生。

然半载军营生涯,尤是崇祯帝所述海外广袤天地,异域文明、财富与纷争并存之景,如磁石般吸引着他,胸中壮志被悄然点燃,再不甘于平淡。

\朕欲遣船队扬帆远航,行商海外,需一可靠之人掌舵,卿可愿担此重任?\

崇祯帝言罢,张世泽双眸顿亮,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连声应允,仿若觅得新天地的探险家。

\遵旨!卑职愿赴汤蹈火,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张世泽深知,此乃追随圣意,亦是自己实现抱负之良机。

崇祯帝之意,非但在于内商,更在于外拓,欲以商贾之道,扬我大明国威,张世泽自是心领神会。

\此事艰巨,商船、水手、贸易情报,皆需卿一一筹备。

朕将鼎力相助,资金无忧,工部毕卿、杨卿皆可商议。

至于水手,则需卿亲赴海滨招募,此事需时日,卿可从容筹备。\

崇祯帝一番部署,尽显帝王气度。

实则,朝廷漕船稍加改造,亦可出海,然最佳之选莫过于郑芝龙之船队,其规模之巨,东亚细亚罕见,且多自制商船。

杨嗣昌与郑芝龙素有交集,此行归来,定有良策。

张世泽领命而去,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令旁人皆感其不同寻常之决心。

崇祯帝则携亲卫返宫,虽宫闱宁静,却难掩其心中激荡。

军营喧嚣已成过往,唯余案头奏疏相伴,略显寂寥。

\王大伴,速召杨嗣昌觐见。\

崇祯帝放下朱笔,对王承恩吩咐道。久未谋面,他欲详询郑家投诚之事,以决信任之度。

杨嗣昌至,二人直截了当,谈及福建之行,郑家之战,芝龙之痛,终归于朝廷麾下。

崇祯帝对杨嗣昌之功大为赞赏,并复其官职,加封柱国,以示嘉奖。

\陛下隆恩,臣铭感五内。然为陛下分忧,乃臣之本分,岂敢邀功?\

杨嗣昌谦逊依旧,深知崇祯帝赏罚分明,不敢有丝毫懈怠。

\郑芝龙之嫡长子郑森,朕欲一见。\

崇祯帝忽忆此事,杨嗣昌遂引见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